种子是重要的农资,是粮食增产最关键的因素之一。通过小麦良种繁育“三圃田”建设,保持和提高现有品种良好的品质及增产能力。从而达到丰产增收的目的。根据小麦良种繁育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和“三圃田”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总结多年来“三圃田”生产实践,现将和田地区小麦三圃一田种植技术要求简述如下,以供参考。
1 穗行圃的种植要求
根据1998年4月颁布的国家标准GB/17317-1998“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结合和田地区实际,做出以下规定:小麦穗行圃在田间的种植标准是每一单穗播一行区,行长2m,行距20cm,株距5cm,按行长划排,排间及四周留40cm的田间走道(观察道)。每隔19个穗行设一个对照,四周设保护行和25m以上的隔离区。对照和保护区均采用同一品种的原种。种好小麦穗行圃的注意事项如下。
(1)选好、选准原品种的麦穗。在小麦成熟前,根据原品种的性状(生育期长短、株型、穗型、叶型、抗逆性等),在田间进行初选,除了在原有品种上生物学特性表现一致外,还要选穗大、粒多、无病虫、具有丰产性的麦穗。抓准原有品种的典型性。
(2)做好室内考种,统一人选标准,淘汰不符合原有性状的穗子。把田间初选的麦株(穗),在室内考种穗型、芒型、形状、单穗粒数、粒型、粒色、籽粒饱满度、粒质等项目,达到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对每穗分别称重登记,以上十项只要一项不合格(不符合原品种形状)就要淘汰。而单穗粒重是取舍的最主要条件,对经过登记的能人选的分别编号,以利田间种植。
(3)选穗的时间地点及数量。在麦穗黄熟时初选,不选地头、渠边、肥堆上的,最好在原种圃或选择圃内选,一般为2000穗/667m2。
(4)田间种植要严格掌握播期和深度,加强田间管理。种小麦穗行圃的目的是保纯原有品种的典型性、丰产性,利用稀播繁殖出一定数量的种子。和田地区一定要在9月25日-10月1日的最佳播期内播种,按种植标准要求的行距、株距进行播种,播种深度为3~4cm,踏实保墒。同时保证水肥供应,防虫灭草,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稀植的生长优势。
(5)为了防止种错行,播前绘好田间种植***,编号插牌,严防错乱。建立考种档案和田间档案。
2 株系圃的种植要求
穗系圃的选地一定要做到地块平整,土壤肥沃。捡净前茬残留根茎,施足基肥,播后镇压,确保一播全苗。小区与小区之间设观察走道40cm;为了试验地整齐划一,并节约种子,按A、B、C一组的顺序排列,每小区在小区右边标出小区号,行距20cm,人工开沟要直,深浅一致,播种深度3~4cm,株距5锄,按行长计算每行(袋)种子的粒数,捡出小粒、瘪粒、破碎粒,选粒大饱满的,均匀点播。一个株系小区的行数由穗行的粒数来决定。最佳播期是9月25日-10月1日。
3 原种圃的种植要求
将当选穗系的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进行扩大繁殖,播种量5~7kg/667m2。适时早播,加强肥水管理。采取高产栽培措施,使其充分发挥个体的生产能力,促进个体发育,以收获粒大、饱满、品质好的种子,取得较高的产量。为了防止生物学混杂,原种圃周围20m内不允许种植其他品种,并在抽穗期和收获前进行田间纯度鉴定,严格去杂去劣,确保原种质量。
4 种子田的种植要求
将原种圃生产的种子播种于地块平整、土壤肥沃的种子田,进行扩大繁殖,播种量10kg/667m2。适时早播,加强肥水管理。采取高产栽培措施,并在抽穗期和收获前进行田间纯度鉴定,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
5 原种圃和种子田的种植与田间管理
原种圃和种子田的生产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良好、排灌方便、前茬一致、地力均匀的地块。播种前做好种子精选、晾晒和药剂处理。精细整地,合理施肥,在最佳播期内播种,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年年建立,做到“三圃一田”配套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保证连续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小麦原原种、原种和良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和田地区小麦三圃一田种植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