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微文化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目前,学界关于微文化的研究正渐次开展,在微文化的产生及其词的来源、内涵、特征、微文化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等方面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微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其研究尚有更深入的拓展空间,譬如:微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有待加强,微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尚属薄弱;微文化该以何种载体传承,其传播过程中思想***治教育的话语转变有待研究,研究方法上需加强实证调研等。
关键词:
微文化;研究综述;启示
自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衍生出微文化以来,学界关于微文化的研究渐次开展。2015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网公布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微时代的文化传播与话语表达”排名第四。当前,微文化对我国“微民”、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对微文化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微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微文化的产生及词的来源
学界一致认为微文化的产生离不开微博的产生。百度百科关于“微博元年”的介绍认为,微博理念最早不是在我国产生的,而由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提出,2006年,威廉姆斯创办了Twitter微博网站,该网站最早推出微博服务,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网站之一。2009年,新浪首推“新浪微博”,并在次年推出了微博服务,一时间其他门户网站也紧跟其后。因此,2010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文化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微信的产生与广泛运用。2011年1月,正当微博开始盛行,方兴未艾之时,腾讯公司的微信横空出世。微信作为时下最流行、最便捷的信息传播平台之一,开启了文化信息传播的“微时代”。4G网络的全覆盖及其流量费用的降低有利于微信的普及。“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已达到了4亿左右”[1]。微信基于网络平台可以便捷、即时地发送免费短信、视频、语音及文字,有利于“微友”们的交流与互动;订阅微信的免费公众号每天会推送最新的新闻资讯与文化讯息,既让你足不出户地知晓天下大事,又为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创造了条件。百度百科“微文化”词条认为,微文化这个词最早来源于一个名叫“微”的乐队。该乐队在1990年曾于北京的一间酒吧驻唱,并用歌声传达了微文化的理念。其主唱麦子在2006年开创了以“万物本微、人类微文化交流”为名的博客。此后,随着微文化的不断流行,201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把微文化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并给予了提示性的解释:微文化是由“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
(二)微文化的内涵
根据对微文化所包含内容及其认识的角度不同,目前学术界对内涵大致进行了两个层面的划分。一是从微文化所依靠的载体进行的界定。童登峰等认为微文化是“随着微博的兴起而产生的,是以微博为载体而得到不断发展、扩大的,并朝着个体与微观方向发展的文化现象”[2]。游敏惠等人认为微文化是“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等网络即时通讯媒介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信息传播与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互影响而诞生的一切微思想观念、文字、符号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总和”[3]。冯小燕等人认为微文化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微’为基本特征的反映人们虚拟网络生活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方面内容的精神现象”[4]。李莉认为微文化是“人们借助于计算机互联网进行各种活动时所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信息文化”[5]。尽管表述各异,但都认为微文化是借助互联网通讯技术载体而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二是侧重于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来描述。王雄等人认为微文化是指“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应对生存和生活环境变化时,由追求深度和高品质转为追求快速和便捷,由关注集体和全局转而关注个体和细节的一种文化现象”[6]16。石裕东等人对微文化内涵研究得较深入,他们从微文化的产生背景、发展趋势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多方面综合分析了微文化的内涵,把微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微文化是指“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所创造的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导向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狭义的微文化是指“一种进入个人互联网时代后逐渐形成并随着科技的发展迅猛发展的注重个体和微观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7]。综合以上分析,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微文化的内涵;但由于微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学界对微文化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确切的定义。尽管如此,学者基本上都认同微文化是借助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及个人互联网的兴起所形成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文化现象。
(三)微文化的特征
周滨等人认为微文化具有包容性较强、文化底蕴较深、文化自知能力较高等特点[8]。陈永斌认为微主体、强互动,微载体、强效果是微文化的主要特征[9]。王雄等人认为追求快速、追求便捷、注重个体、关注细节、注重信息交互是微文化的特征体现[6]16-17。张春美等人强调“从个体的微小到群体的强大、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凸显、重新确立了直播美学”是微文化生态的三大显著特征[10]68。唐爱民等人从校园微文化的微观角度阐述了校园微文化的特征,如影响范围的广泛性、作用方式的细微性和内容的极具现实性[11]。刘莉萍等人对微文化的特征研究较深入,她们从微文化的非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两个层面阐述微文化的不同特征。非主流文化层面表现为:形式草根化、交往部落化、标准相对化、体系碎片化等;主导文化层面表现为:微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呈现出以小搏大的主导性文化趋向[12]。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学者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微文化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宏观层面的交互性、快捷性、广泛性等特征,微观层面的细微性、草根性、碎片性等特征。
二、微文化的影响
微文化的影响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包括对“微民”和社会的双重影响。
(一)微文化对“微民”的影响研究
1.微文化对“微民”的积极影响
理论界普遍认为,微文化为推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的场地和载体,开发出新的资源和方式,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善用微文化进行科学的引导,可以让核心价值观入眼、入脑、入心。“微文化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价值观的内涵;彰显了大学生的个性,提高了他们的主体性;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具有多元化,树立了大学生的宽容价值观。”[13]105-106“微文化拓宽了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渠道,加强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调动了大学生参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提升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14]
2.微文化对“微民”的消极影响
微文化的快速发展有其合理性、规律性和进步性,但由于微文化的自身特点,在给“微民”的教育带来正向导向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青年学生是“微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微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主要受众群体。对此,学术界亦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学者们分别从价值观、意识形态、思想***治教育三个切入点阐述了其对“微民”的消极影响。第一,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微文化阻碍了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而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其培育与践行的重要前提。其阻力主要表现为:微语言冲击传统文化认同,微传播弱化主流价值观认同,微社交增大价值观认同难度,微思潮加深价值观认同危机[15]142-143。价值取向多元化冲击着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价值判断简单化消解着核心价值观的厚重性,价值传播个体化抵牾着核心价值观的准确性[16]108-109。第二,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其阻力主要体现在:“微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相分离;网络世界意识形态面临‘西化’、‘分化’的挑战;多元思潮冲击下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10]69第三,从思想***治教育的角度分析。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思想***治教育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冲击思想***治教育的内容,触动思想***治教育的传统模式和增大思想***治教育管理的难度[17]81-82。
(二)微文化对社会的影响研究
1.微文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唐登芸等人就微文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研究较为全面,分别从***治、经济、传统社会文化等角度诠释了微文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第一,微文化对***治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治体制的改革,使***治决策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加透明,激发***治主体参与***治决策的愿望,提升公众的监督能力。第二,微文化对经济的影响。从社会经济体制层面来看,有利于经济增长理念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个人经济消费方式层面而言,有利于消费需求个性化和精神消费的增加。第三,微文化对传统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利于繁荣社会文化的内容;有利于人们在微文化中找到自己的部落,缩小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推动社会文化的变迁[18]。
2.微文化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关于微文化对社会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微文化与社会冲突。微文化中的不良信息传播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造成了一些社会冲突现象发生。如海量信息的“证实”和“证伪”困难,虚拟空间行为约束软化引发的社会冲突,疏于管理、非理性参与衍生的社会冲突等[19]55-56。第二,微空间文化。有学者从“微空间”文化生态的“三俗化”倾向分析其对社会造成的不良风气,主要表现在“微空间”中的“性”与“暴”倾向、“泛娱乐化”与“审美退化”倾向、语言的“无序化”与“暴力化”倾向、信息的“同质化”与“虚假化”倾向以及“消费主义”倾向等[20]151-152。第三,微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导权。也有学者从宣传思想工作的角度分析微文化对社会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建构造成的影响,微文化中的黑色地带是滋生瘟***的温床。近年来,存在着三股值得关注的思潮:***治上的主义、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和,这种思潮在微文化中的盛行将消解我国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易造成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21]46-47。
三、微文化的发展对策
学者们在研究微文化对“微民”及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从各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微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善用微文化,引导“微民”的对策研究
关于转化微文化对“微民”消极影响的途径,学者们从价值观、意识形态、思想***治教育等多方面提供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微文化建设既需要伦理道德的重塑以注重“微民”的“自律”,又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持以保证维持“他律”。譬如,唐平秋认为巩固微文化领导权,加强微文化话语权,推进网络治理法制化,加强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完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5]143-144等措施有利于微文化的有效建设。张春美等人认为微文化视域下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要把握好几个方面的关系:“软”与“硬”的关系,建构主流媒体话语权;“具象”与“抽象”的关系,创新信息传播形式;“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加强网络空间的社会管理[10]70-71。于安龙等人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等方面提供了对策探讨[16]110-111。欧晓静等人关注了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13]108。陈业林认为应利用新媒体搭建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平台,促进思想***治教育模式转化,创新思想***治教育形式,加强思想***治教育者意见领袖的影响力[17]82-83。这些措施有利于微文化背景下推进“微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治教育工作。
(二)科学对待微文化,转化其对社会消极影响的路径
关于微文化传播对社会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学者们亦从不同的方面予以考察分析,给出了不同的路径导向。徐彬等人主要提倡加大法律监管力度和严格***来净化微文化中的环境,具体表现如下:“加大互联网立法和司法工作力度,解决***依据不足和***不严问题;建立博主‘根身份’备案制度,让网络在阳光下自由运行;提高互联网监管技术,提升‘微文化’监管能力;倡导网民自律。”[19]58刘兴凯主张除了完善法律法规以外,更注重“微民”的自律,如用先进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领域制高点,提高文化媒体和“微民”的道德素养[20]153。陈继锋等人更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作用,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领导权构建,以及舆论传播的艺术效果等[21]47-48。从以上研究者提出的建议来看,要维护微文化的美好环境,除了要加强法律监督之外,也要善于运用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作用,用主流思想武装“微民”,从而形成“人人自律,人人他律”的“微”环境。总而言之,微文化的兴起对“微民”与社会的教育和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造成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克服挑战,是我们当今社会需要解决的主要议题。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用主流的价值观去占领微文化思想阵地,第一,会使我们的很多“微民”,尤其是三观尚未根深蒂固的青年学生,陷入“”和“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不利于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塑造。第二,会使我们的社会各种杂声四起,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影响我们“中国梦”的圆满实现,制约“四个全面”的贯彻与落实,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我们只有坚守微文化的阵地,“凝聚崇德向善力量,鲜明正确价值导向”,才能引导人们坚定社会主义信仰不动摇,早日实现“中国梦”。
四、微文化的实证研究
也有学者运用了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微文化。如:石裕东等人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对高校微文化的了解、认知状况,并根据问卷分析得出:“微文化已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活动和思想产生影响;当前高校微文化的发展基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尚未对微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离大学生的期望值有相当的差距;高校应该重视加强微文化建设”[22]。许琪童也运用个案(微博)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微文化对思想***治教育载体的影响,认为:“微文化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强了思想***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拓展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扩大了教育活动的空间。同时网络信息的不真实性加大了思想***治教育的难度。”[23]总之,关于微文化的实证研究成果较少,从知网的目前搜索结果来看,只有几篇文章,研究的领域相对较窄,仍有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必要。
五、对微文化的研究现状评析及其未来展望
总体而言,围绕微文化这一新内容,学者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今后对微文化进行科学有效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基础。主要研究成果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内容较广泛。既关注了微文化的来源、特征,又辩证地研究了微文化对“微民”及其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现有的研究成果既体现了对原有文化的继承,又体现了对新文化的创新;既肯定了其积极作用,又能认识到其消极作用。二是研究方法较丰富。既有质化研究又有量化研究。体现了学者们既关注微文化的学理层面,又重视对微文化的实证层面研究,用事实和数据说明问题。不过,微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内容,其产生的历史较短,发展仍处于初始阶段,对于它的本质和更深次的规律有待深入挖掘。因此,目前的研究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第一,加强对微文化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思想***治教育、新闻传播等学科中,相对显得单一。微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对其进行多学科“解剖式”的研究,加强微文化的交融性和互补性研究。第二,加强对微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较少有对微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因此,有必要厘清微文化与传统媒体文化、现代媒体文化以及网络文化的关系,加强他们之间的关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微文化,善用微文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微文化。第三,加强对微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研究。微文化作为现代社会广为流行的文化,有它存在的价值及其积极的一面,但是它作为我国文化的一种新的形式,又该使用何种载体,让其得以一代代传承下去呢?这也是需要研究的。第四,微文化传播过程中,加强思想***治教育的话语转变研究。随着微文化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它所携带的话语也开始盛行,这给我们传统思想***治教育的话语权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要继续保持思想***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就必须转变话语方式,以符合微文化环境中的语言特点,吸引广大青年群体的关注。第五,加强微文化的实证研究。目前关于微文化的研究大多是从纯学理的角度展开,虽然也有实证研究,但其论文数量较少。过于重视对微文化的本身进行基本分析,忽视了对微文化行为主体内在的心理和价值倾向进行调查实证分析。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可以偏重实证的研究方法,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微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其与青年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便针对微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机制做深入的研究,而给出切实有效的路径对策。
作者:欧晓静 苏国红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微信用户最新数据: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支付用户4亿左右[EB/OL].(2015-06-01)[2015-07-10].
[2]童登峰,韩弥明.“微文化”自由与规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0.
[3]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3(4):53.
[4]冯小燕,包有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网络微文化发展难点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3):34.
[5]李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8-9.
[6]王雄,薛诚.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4).
[7]石裕东,邢起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3):79.
[8]周滨,裴艳庆,孙迎辉.论中国文化变迁中微文化的发展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75-76.
[9]陈永斌.微文化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4(6):68-69.
[10]张春美,陈继锋.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11]唐爱民,杨丽萍.略论学校微文化的特征、功能及其应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3(3):11-12.
[12]刘莉萍,孙杰.大学微文化资本的构建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1):78-79.
[13]欧晓静,苏国红.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14]卢尚月.“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中共山西省委***校学报,2015(3):126.
[15]唐平秋.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危机及治理路径[J].探索,2015(1).
[16]于安龙,刘文佳.微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
[17]陈业林.微文化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治教育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6).
[18]唐登芸,李瑶.网络微文化初探[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2-93.
[19]徐彬,王璇.“微文化”传播中的社会冲突现象及其治理[J].学习论坛,2014(4).
[20]刘兴凯.“微空间”文化生态的“三俗化”倾向及其规制[J].社会科学家,2014(2).
[21]陈继锋,张春美.微文化环境中的宣传思想工作创新[J].思想***治工作研究,2014(1).
[22]石裕东,王霞.高校微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特区经济,2015(7):152.
[23]许琪童.网络“微文化”对思想***治教育载体的影响研究———以微博为例[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