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城市化与城市扩张加剧的背景下,以城市扩张地带为重点,提出了一种以都市农业和生产性景观公园为核心的城市有机共生体都市绿岛。都市绿岛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城市自律体系,它补足了快速发展中城市所缺失的人与人、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市与乡村、资源与生态的有机链接和关系层次,使都市人重新回归质朴的田园与自然中。以自给自足,积极交流的方式改变当代的机械都市生活。关键词:都市绿岛;生产性景观公园;家庭商业;有机社区
中***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5-0085-05
1 城市化的矛盾及都市绿岛理想模式设想
1.1 城市化的矛盾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日益加剧并“摊大饼”式地向郊外扩张,导致大量自然绿地、湿地、农田被高档住宅区、别墅群取代,严重破坏了生态并影响食品供应安全。
我们在长沙的南郊靳江河畔看到:(***1)在短短5~6年的时间内,过去开阔的湖面被填平,曾经绿油油的菜地和水田被住宅区覆盖,水面宽阔的靳江河如今却奄奄一息,曾经惬意的村间小道被城市干道切割。城郊的布局处于无序、混乱的状态。
同时,郊外居住区飞速开发,大量城市居民向郊区转移造成了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而生活在郊区高档住宅的人们远离工作、购物和用餐的场所,难以形成适宜生活的有机社区。例如长沙南郊新兴居住区的开发。基地位于西二环与南二环交汇处,周围的住宅区包括长沙阳光100一、二期高档住宅区,黄鹤小区等4个新建住宅区。距离城市中心8km,距最近的商业中心3km。
在此,阳光100为典型的新生住宅区像是自我封闭的乌托邦,远离城市中心和商业区,内部的花园景观和碧水蓝天与周围满是尘土的恶劣生存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高档的小区之外,将其包围的是棚户丛生的贫民窟,周围是过于宽阔而人烟稀少充满危险的街道。这些居住区与外界失去联系,城郊的街道上除了呼啸而过的车辆,看不到漫步和相互交流的行人,沿街的建筑物中看不到玲琅满目的店铺和买可乐的少年。都市的精英阶层生活在由警卫保护的花园里,与周围的低收入者和恶劣的环境形成对峙。
1.2 田园城市理论及实践
随着城市矛盾日益尖锐,19世纪末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他鉴于城市恶性膨胀带来的严重后果,即环境质量的下降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认为城市的无限发展和城市土地投机是城市灾难的根源,提出了“城乡磁体”
(Town-Country Magnet),将城市与乡村结合使其兼具两者的优点。花园城市四周环绕着永久性的农业地带限制城区的发展。1932年美国建筑师赖特的著作《正在消灭中的城市》
(The Disappearing City)以及1935年发表于《建筑实录》(Architectu raI Record)上的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Broad acre City:A New Community Plan)。认为大都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家庭和家庭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建议取消城市而建立一种新的、半农田式社团――广亩城市。
这些田园城市的探索均集中在阻止城市发展或是城市消解上,强调加大农田和绿化量,降低人口密度。然而城市分散理论忽视了密度的降低疏远了人际关系、降低了城市活力,绿带和农田拉大了居民之间和公共区域的距离,城市规模的限制导致了城市发展的停滞。在霍华德的倡议下,英国建设了Letchworth和Welwyn两个田园城市,而这两个城市经过长期经营均没能达到原规划的人口,也未能解决大伦敦工业与人口疏散的问题。由此可见过去田园城市理论的不足是切断了人与人的有机联系,阻碍了各种城市关系环节的交流。城市因失去活力而终将走向衰败。
1.3 都市绿岛的城市理想模式设想
都市绿岛提出了一种农业、家庭手工业和原生自然植被与城市共生的有机模式设想。(***3)
在世界范围内可耕种农田锐减,食品安全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绿岛有机体系尝试在发展中的城郊地区适当保留原有生态地貌和农田,并对这些农田和原有建筑进行改造。使其转变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新生产者和服务者。同时为周围的城市生态系统注入多元的、有活力和可循环的生产生活元素。
都市绿岛的关键元素包括:生产性景观公园、特色家庭商业和绿色梯田屋。这些看似分散的个体元素,通过自身的发展和与城市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却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价值。它们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层次丰富的生活资料供应、家庭气息的手工业步行街区、自助有机农产品和大量的交往空间,丰富和补足了发展中城市所缺失的生态关系链条,赋予急速扩张的城市多元化、可持续的生命力。(***4、***5)
可以想象,都市的混凝土丛林中开辟出这样的绿洲:她拥有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是城市中心的自然森林公园。岛状绿洲里散布着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将农宅改建成的焕然一新的生态梯田屋,农宅经营着特色农家餐馆;生产性景观公园如同开放的田间超市,周围社区的居民来到绿岛,生产和采摘自己的有机食品;曾经繁荣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和家庭作坊在此获得新生,临街丰富的店铺中多元而独具个性的小店为城市街道带来生活的气息;少年们走出方盒子式的单元在田间奔跑,露天的游泳池成为人们欢度周末的场所……(***3)
2 城市绿岛有机体系的建构
2.1 都市绿岛的发展模式
都市绿岛作用于城市扩张的周边地带,保留出以自然植被和农田为核心的岛状区域。将乡村的自然植被、农田与湿地融入城市网格,形成绿岛与城市扩张的相互依存与制衡,使城市增长趋于理性。然而更重要的是,都市绿岛将有机的共生体系引入城市社区中,使城市扩张的边缘社区形成新的凝聚力。其包括:1)景观公园和公共广场联接了人与人的交往。2)生产农田、服务亭和家庭商业使生产者与消费者互相了解。3)自然植被和农田的融入使农村与都市由对立变为共生。4)绿岛与城市的制衡缓和了资源与生态的关系。这些关系链条的综合构成了城市绿岛的有机共生网络。
(***6)
2.2 生产性景观公园
公园、农田、景观、餐馆是生产型有机公园中的奇特有机组合。生产公园不仅将原有的高产农田保护起来,并将毫无功能的纯观赏景观加以利用。生产出周边居民需要的无害新鲜的有机食品或非食品作物。
在生产公园中,农田既有传统的土地,也包括现代科技的智能温室,(***7)植物生长在电脑控制自动灌溉的“蔬菜柱”或是“蔬菜墙”上。生产公园更像是高科技的农业超市,普通市民可以直接在农田间购买食品或景观植物。社区居民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块农田或是按序号排列的“蔬菜墙”上种植自己的有
机食品。
原农户组成的农田经营者和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经营和料理的工作。农田所有者也可以选择将种植的蔬菜或景观植物托付给生产公园管理,在生产公园经营者的照料下,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和定期查看自己的培养地,并在成熟的时候被通知采摘农产品。
都市农田四周均设有服务亭,负责食物的收集和销售。消费者可以直接在这里购买新鲜食物,社区的居民或经营者也可以将自己生产的农作物储存于此,在称量后销售。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的同时服务亭也可以处理社区外部的订购需求。与服务亭相邻的轻质大棚屋顶的餐馆中,消费者可以就地加工品尝新鲜采摘食物,同时享受公园的景色。与农田结合的特色餐馆所独有的新鲜食物和绿色景观能够成为城市中心居住者向往的野餐场所。
生产农田作为生产场所的同时也构成了公园景观的一部分。随季节和作物的变换,农田景观呈现出变化万千的色彩。天气晴朗时,儿童在田埂间游戏,大人们在这里种植和采摘食物的同时开始了互相认识与交流。农田容纳了社区居民的日常休闲与交往。(***8)
2.3 绿色梯田屋
绿色梯田屋的概念源于自我建造的住宅研究,
(曾经参加2nd Self-sufficient Housing Competition国际竞赛入围fop30),是一种可循环,自给自足的农田屋。由可梯田状种植屋面、轻质大棚、土坯屋组成。梯田屋既是住宅,也是可生产的梯田。由土坯砌筑的梯田作为建筑的墙体既坚固又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阶梯状的覆土外墙也提供了种植作物的良好土壤。(***9)
轻质大棚可以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覆盖下的梯田屋适宜种植多种水果和作物且不受季节条件限制而产量增高。大棚的顶端设有可开启天窗,底部也设有同样的通风装置组成空气调节系统。夏季,将天窗和底部通风口打开,空气加热上升,经顶部天窗排出,底部则吸入新鲜的空气为内部降温。冬季,将通风口关闭,大棚形成的温室效应能有效地保存内部温度。(***10)
梯田屋的材料仅需要泥土和农作物秸秆,可就地取材:结构砌筑方法简单,抗震性好:建筑材料无污染,且只需要简单的拆解便能回归自然。梯田屋的建造不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只需要3~5个人就可以自我建造完成。在不破坏农田和景观的前提下,梯田屋与自然融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提供了生产生活的空间。
绿色梯田屋作为一种自我建造的建筑和生产资源,它关注的是城市低收入的弱势群体。它一方面缓解了城市扩张、农田面积缩减对农户自给自足的影响,同时绿色的种植表皮和轻质材料的屋顶覆盖了整个建筑,使都市农宅获得轻盈、开放和亲近自然的面貌。削弱了城市棚户群与高档住宅区的对峙。
2.4 特色家庭商业
现代城市扩张,往往是住宅先行。大面积的开发居住区后,却发现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体系缺失。各种配套公共建筑,如购物商场、大型超市、酒店、餐馆往往要数年后才能补足。尽管如此,大型购物场所的单一性、机械性亦无法满足社区日益丰富的需求,也不利居住者的相互交流。充满活力的社区体系往往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才能逐渐成熟。
这时,特色家庭商业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不足。其特点是规模小、发展迅速、内容丰富、形式灵活。
我国从农耕社会开始就逐渐繁荣的家庭手工业生产结构由于生产方式变化和社会变迁而遭到破坏。传统手工艺中包含了很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传统手工艺之精华,展现了多元的个性与民间智慧。对今天大工业生产和技术理性统造成的单一化社会显得尤其珍贵。
当今家庭手工业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如法国,手工业的从业人数在1998年到2004年的六年间,就增加了20%:北爱尔兰,如今以家庭为基础的手工业再次流行起来,成为当地人们一种特色鲜明的生活方式,该国***府为了推进这项工作,甚至安排2100万英镑的资金提供帮助:德国的手工业总会(简称ZDH),作为代表小商业及手工业者利益的庞大非盈利机构,则由***府经济部给予支持。
家庭手工业涉及的行业包括小农具、小工具、小五金、小百货、炊具、日用家具、竹藤、棕草编织、工艺美术、土陶土瓷、日用杂品等几十个行当。其多样性能够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复杂行为需求,将单一功能的居住区复合成集生活资料流通、服务、社交、休闲等功能的综合社区。
除开在***策鼓励下发展传统手工业外,城市绿岛所容纳的家庭商业还包括当地新兴住宅区内居民由自有住宅改建而成的特色店铺。如:高档住宅改造成的俱乐部,具有良好的社交和娱乐功能。通过团体运动和社交活动满足居住者的社交需求,发挥了社区的集体力量:由住宅底层改造成的设计工作室,不仅是工作空间,也是设计艺术的展示场所。面向大众开放的精心设计的展示室陈列着设计作品,同时也将设计行为展示在公众面前。艺术作品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居民对美的认知,这些特色店铺为社区带来了新的个性空间……
3 有机共生体的可持续性
3.1 步行社区
在城市绿岛中,家庭规模的特色店铺、农家餐馆和都市农业公园等混合而成的复合经济模式使得城郊社区居民不用驾车往返于城市中心便能在社区内步行得到所需的服务。随着有机社区的逐渐发展成熟,更多的居住者或非居住者被吸引到当地社区中参与俱乐部活动、看艺术展、游览果园、养花种草、用餐、散步、购物或是工作,步行交通将逐渐取代以往的驾车出行方式。
多层次共生关系的插入改变了以往的城郊生活模式。以生产性景观公园为核心的有机社区可辐射500~1000m范围的城市社区,社区居民通过10分钟以内的步行便可到达公园或获取食物。这种模式能够通过宣传而推广影响到更多的新建居住区,进而促进步行交通在城郊社区的发展。这样便可以大大缩减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能源。市***建设则可以集中投入到公共交通的完善上,为市民提供从居住地到城市中心更便捷、环保的交通服务。
3.2 自助有机农产品
城市绿岛现在还只是一个概念,然而都市农业却已经以各种形体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屋顶种植园、私人后院、盆栽蔬菜、河滩农业湿地、城市边角地带等等。这样的生产结构可以继续在都市绿岛中以个人为单位经营。不同的是都市绿岛拥有更广阔自然景观将都市农业链接起来,使其具有城市影响。
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对于各种收入水平的家庭来说,特定的都市农业产品对于每户的自给自足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是对于低收入的家庭来说都市农业所提供的食品安全和营养供应则显得尤为关键。同时,都市农业所供应的食品对于城市市场在一定季节和时段内的丰富和稳定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3.3 产品流通的灵活与丰富性
传统的农村农业生产销售模式特点是生
产集中、大规模和高产量。然而这种单向流通模式导致了城市收购者和食品业者对价格的垄断,一方面农民缺乏与收购者议价的力量,利益被收购者压制。另一方面销售环节、流通环节多和运输成本加大导致城市消费者承受了更高的价格。同时,农产品流通方式单一性不利于产品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农业生产者孤立于城市生态圈之外,虽然为城市提供农产品却被排除在城市服务体系之外,得不到所需的卫生、信息、产品、服务等公共福利。(***11)
与传统的农村农业模式相比,都市农业公园更加扎根于都市的生态环境中,无论是在生产、收购、物流和销售环节上都紧密地与都市相融合。(***12)这种模式通常以家庭或社区为生产单位,其特点是:1)生产规模小,产量相对较低,需要的劳动力少。2)灵活性强,生产者可以随季节和需求变化改变生产计划,既可以自给自足为主也可以主要用来销售。3)自由度大,在生产淡季或农产品需求减少时期农业生产者亦可以进行家庭手工业劳动,或在城市中从事不同的生产活动,获得额外的工作收入。
都市农业中消费者可以直接与生产者和农产品接触,消除了不必要的销售环节。生产者与分销商讨价还价的力量也比农村从业者大,有效地保护了都市农业生产者的利益。都市花园生产的农产品既可以销售给农产品收购者、农产品市场也可以直接销售给社区的消费者,城市居民也能够在第一时间从田间或作坊选购产品,方便且丰富了消费者的农产品来源。
3.4 共生体的交往空间
对于一个有机社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它的居住者能够对此产生信任感并互相尊重,否则只能成为短暂的停留住所,而无法吸引家庭或个人在此长期发展下去。
“在长时间的过程里,人行道上会发生众多微不足道的公共接触,正是这些行为构成了城市街道上的信任”。
生产型的景观公园中:人们在种植向园农询问种植的技巧,在服务亭展示彼此的收成,在田间与相邻种植者分享收获的喜悦,小男孩在田埂边互相追逐,打太极拳的人向老者讨教招式。在步行家庭商业社区里:人们在家庭作坊里向手工艺者购买喜爱的工艺品,在俱乐部参加一次团体运动,在酒吧里昕陌生人说一个笑话,在服装店里得到一个赞美,在设计工作室看到一个有趣的设计展品,从水果店里听到一条新闻,在散步时比较他们的宠物狗等等。
这些接触虽小但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后就可以形成一种人与人的互相信任和社区的归属感,这种关系网络对创造有机的社区体系具有很大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尊重构成的网络形成有机社区的自律体系,使得城市绿岛能够自我维护、协调各种关系链条。而互相协调的关系网络又能反过来成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4 结语
在当今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和经济规则下,在城市中开辟大面积农田绿岛的设想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没有土地和经济***策的变革和支持目前难以实现。另外,有机社区需要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分配制度配合,本文并没有涉及。然而,其对多元生产生活元素和可持续城市生长模式的畅想仍具有积极的意义。或许,在未来经济高度发展、对城市生态高度重视的社会形态下,都市绿岛的可持续模式能够逐步的实现。
都市绿岛对于城市的价值,就像生物界的共生体系:越复杂的生物链,拥有越丰富的依存与捕食关系,生物个体在生存中不断累积经验智慧,避免自身消亡。复杂性保证了生物种群的繁盛和稳定,城市也是一样,住宅区的过度开发和大型商业的垄断使得城市生态链条单一化,城市失去灵活应激和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能力。而都市绿岛旨在丰富城市生态链,将有价值有活力的个体和生态元素加入城市生态关系中,使单一性的城市增长变为多样性共生的有机生长,维持城市的自我学习和更新,以发展中的智慧积累来保持城市组群的稳定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