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梦的季节,一见钟情地迷上了青年工作
人生之旅,有许多偶然的巧合。但在我的经历中,有一个偶然的巧合决定了我的终生追求。
1950年1月,我跨入18岁,这是我成为一名共青团员的时间(当时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也是我走上团的工作岗位的时候。这或许是个巧合,但也就由此使我与共青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至今我在共青团的岗位上度过了46个春秋。
其实,当我的年龄处在多梦的季节时,我向往的是攻读土木工程,当一名土木工程师。而当接受“没有***就没有新中国”“***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熏陶后,顿改初衷而投身***领导的***队伍,从事着团结和教育青年的工作。记得50年代初还在团县委工作的日子里,伙伴们曾经不无浪漫地对我说:“你应当志向坚定地成为青年工作专家。”那时我只当戏言而未曾多想,但对于以青年人为对象的这份工作,确实是“一见钟情”地迷恋上了,且干得越久,爱得越深。
随着年事渐高,常有人问我:“你干一辈子共青团是否值得?”我答:“共青团的岗位是有年龄要求的,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这个岗位上干一辈子。我有幸得到了把毕生精力献给共青团事业的机会。我,无憾无悔,感到充实和欣慰。”这决非冠冕堂皇的官话,也非无可奈何的,而是我40余载共青路的心迹坦陈。正是在这个岗位上,我从一个稚嫩浅薄的高中毕业生,成长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成长为青年和青年工作理论领域的教授。
1955年人生之路又一转折,无反顾地投身探索一个新的理论领域
我走上共青团工作的第一个岗位,是江西省德安县团县委。在3年多的时间里,我到农村、学校、工厂等基层单位,动员和组织青年参加民主改革、发展生产等运动,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教育,在全县逐步建立和发展团的组织,召开全县的首届团代会,选举产生首届团县委(我当选团县委书记)。直至1953年,我奉调到团九江地委任组织部部长及地直机关团委书记。
在共青团生活中,我多次获得脱产再学习的机会:第一次是中共江西省委***校首届团干培训班(江西省团校前身);第二次是中南局团校(50年代初由中南团工委主办,大区撤消后由湖北省团校继承);第三次是中央团校。1954年9月我到中央团校学习,1955年留校,由此我的成长之路出现一个转折,由从事团的实际工作转为从事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为了适应这一转变,中央团校又先后送我到中央***校进修马列主义基础,到人民大学进修伦理学、社会学,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心理学、教育学。这使我有可能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知识探索青年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共青团的学问,涉足一个新的理论领域。
社会上包括我们团内,有这样一种偏见,认为“团的工作无非是发发号召,搞搞活动,没有什么规律”,“研究团的工作,最多也只有一些方法,哪有什么理论?”甚至在团校也曾经有过团干部培训班没专业课可开的疑惑。我对此甚感不平。各行各业的工作都有各自的规律可循,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为什么共青团就不能有?共青团做的是青年人的工作,人为“万物之灵”,青年又是“万物之灵”中思维最活跃、社会能量最大、创新精神最强的部分,做“灵中之灵”的人的工作,应该说比做任何的工作更为复杂,内在规律更应揭示,学问必然是更加精深。“共青团工作需要有理论思维”,“共青团工作有自己的学问”,我是抱定这样的信念,决意在探索共青团的学问的道路上作长途跋涉的。
团干部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中央以及地方各级团校教育走向正规化,为共青团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开拓注入了动力。随着在中央团校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青年***治学院,许多省市青年干部学院的相继建立,国家教委把青年学列为全国高等思想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我主编的《青年学》被列为这门专业课的教材,这更加鼓舞我努力推进青年和共青团理论研究的深化。
回首46年共青路,毫无悔意,并深深庆幸自己这一抉择
1989年底,在中国青年***治学院部分师生为我从事青年工作和理论研究40周年而开的座谈会上,我用“感激、、自愧”六个字表达我的心情。令我感激于怀的,是***和团的组织给了我长期从事青年工作理论教学和研究的机会,给我在这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数次得到提高理论修养的进修机会,多次参加团中央重要会议的文件起草工作,不断到基层单位作调查研究,几度被派到国外作学术交流和考察,使我有可能在共青团理论领域纵横驰骋。回顾46年共青路,每一个前进的足迹,无不同团的事业相联;每一点成就和奉献,无不浸透共青团的培育和关杯。每念及此,我总是感激涕零!
坦诚地讲,在几十年的共青路上,我并非没有过杂念和犹豫。每当看到同辈人和一些后来者“仕途”的发达、“下海”的富有,也曾有过“转业”的盘算,然而最终我都未舍弃极其倾心的青年事业。至今,我对此毫无悔意,并且深深庆幸自己的这一抉择。人们常用“人类的春天”这一词句赞颂青年人的青春活力,把团结、教育、服务青年的共青团工作称为青春的事业,我有幸将毕生精力献给这一事业,内心深感充实与欣慰,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的路走对了!近些年来,一些初次同我见面的年轻朋友常发一种惊诧之情:“读你的文章,看你的书,还以为你是一个中青年人呢。”不少老朋友见面也对我说:“你现在的精力和思维,可能是得益于长期做青年工作的缘故吧。”尽管我头上的白发在增多,脸上的皱纹在加深,但我的心理和思维似乎还没有老化。
回首往事,欣慰的同时又有一些惭愧。虽然我为共青团事业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些成果,但以46年的分母来评估,则显得相当轻微,而且总体水平也不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应用性都欠成熟,有许多需要做的还没有做,有许多应当做得好一些的做得并不如意,留下不少的憾事。惭愧可以使人悲戚,在懊恼中虚度时光走向消沉;惭愧也可以使人振奋,在弥补缺憾中再谱新篇。我虽然已逾花甲之年,时日已经不多,但仍愿以振奋的精神状态,在共青团理论研究的道路上继续跋涉。
“老牛自知黄昏短,不用扬鞭自奋蹄。”1993年1月,在由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宣布***给予我“发展社会科学”突出贡献专家***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的会上,我用此诗句表达了我的感激心情和继续努力的心愿。共青团的事业培育、锻炼、造就了我,我岂敢丝毫懈怠!只要一息尚存,当不遗余力地为共青团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