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挺花――张扬不羁让他被列入“黑名单”的榜首
我是一个中途接手的“二手” 班主任。那是一个老师们公认的所谓“差班”、“乱班”,好心的前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为了让我这个新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班级,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友善地提供了一个难管的“黑名单”。他,位居榜首。
我第一眼就看见了他,因为初二开学第一天,他就“突兀”地站在那儿了。唯一一个不穿校服的,黑色的衬衫,还是半敞口的……我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除了惊讶于我这个陌生人熟识他的名字之外,在坐到那个他用脚拉来的椅子上的一刹那,我分明在他的眼神里看到了“不屑”,像是在说“你是哪根葱啊?”
那一刻,他的桀骜不驯、不服管教,已崭露头角。要是非让我这个“园丁”给他命个名的话,那我就叫他――“孤挺花”,因为,他同这种原产南非的石蒜科球根植物一样,孤傲。
之后的表现,和我想象的几近相同。就像通常后进生给我们的印象一样――麻木、自以为是、扰乱课堂纪律、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成绩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修剪――“一刀切”让我陷入对抗的僵局
这枝“孤挺花”在别人看来,应该算是困扰所有老师的“后进生”,那么我这个新班主任,怎么也得摆个姿态,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吧?!毕竟所有人在看我的表现。一开始接手工作,我就组织班委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班规”,开始给他设定框框,严明奖惩。
开学初,成果显著。很多任课老师都说上课纪律有明显好转,于是我信心大增,决定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那少数的“点儿”。“擒贼先擒王”,我找他谈话,运用所有的教育理论,穷尽我所有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论调,告诉他好好学习,考个好高中,上个好大学,找份自己喜欢的好工作……而结果是,他甩给我一句:“能不把我当小孩吗?别老给我讲大道理”,然后“拂袖而去”。如此胆大包天。为了维护我“人民教师”的尊严,我决定“制裁”他。
他几乎天天“犯错”。我按照班规,做出相应的姿态,质问他“别人能做到的,为什么你不能”。我甚至打算“孤立”他,做他周围人的工作。本以为转化工作的矛头直接对准他,他会因为畏惧校方的权势而有所收敛。且不说真正“孤立”一个人容不容易,我发现效果不但不明显,他的抵触情绪、心理隔膜,反而越来越严重。
“请家长?劝退?开除?你想怎么样随便吧,大不了不念了!本来也不想念……” 这样的狠话甩给我,让我惊讶,甚至手足无措,陷入了对抗的僵局。
三、“栽种”――原来充足的“阳光”才是它的生长环境
“请家长”?“劝退”?“开除”?那些,是一个老师承认失败的表现。
孤傲的“孤挺花”,我开始想去栽种它,不仅仅是驯服。
我向学生道歉了。说作为刚毕业的新老师、新接手的班主任,我太想咱们班出成绩,太过急于求成,然后,倾诉了我的困惑、期待、刚参加工作的我对他们这班学生如“初恋”般的情感。也说了在期待他们的同时,忘记了他们对我亦有所期待……说这番话的时候,我分明看到每个人的眼中饱含柔情,有的甚至眼角湿润。而他的眼中,也充满了难得一见的温柔。
于是,我们有了一场真正的谈话。他告诉了我他的“秘密”。说他其实也想做个好学生,“坏学生”是别人给他的定义,打架、骂人他确实做过,也就认可了。他还说:“我不是不知道老师喜欢怎样的好学生,但我已然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让我‘自毁形象’很难”……后来他说:“老师你也许注意不到,我以前从不做值日,这学期你来了我扫了多少次地?”
看似荒唐的语言,我却突然发现:我也许太简单粗暴了。只注意到学生本该做值日,不做就是错;而没有看到错的学生虽还不到我的标准,却已经在进步。
原来在他这种不羁的表面背后,隐藏着十分敏感、矛盾的内心。强烈的自尊心与得不到尊重的矛盾;自卑与反抗自卑的矛盾;希望上进与习惯惰性的矛盾;渴望成功与经常受到挫折的矛盾等等。而这些复杂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他具有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也许有效地转化他,得从与他敞开心扉开始。于是,我给了他最充足的“阳光”――
因为他体育方面的特长,说服他当我的班体委。
于是,组织日常出操、秋季运动会……关于班级体育方面的所有管理,我会去有意无意地与他商量,他也会以主人翁的姿态给出意见。他成了我最好的帮手。后进生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只是有时候不愿意去做。实际上他们心中有并不单一的“参照群体”,当他们想为集体出力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在“规范”里面了。
三、冬眠――“思想的反复”考验我的坚持
现实表现中,存在思想的反复。我的教育,没有像校园偶像剧的剧情那样陡转。
他确实离完全的规范太远了。小毛病太多,上课纪律依然存在问题,学习也毫无上进之心。
任课老师要纪律要成绩,尽管我这个班主任一直相信他在进步,并试***努力做到,但太微小了,小到别人看不到。好想他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让其他人看到,然后肯定他。
于是我在规范的轨道拼命地向他招手,他却站在自己的轨道里茫然地望着我。我甚至一度以为他无可救药,所有的转化工作都是无效的,而决定放弃了。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孤挺花”不止开一次。秋天要休眠,冬天重栽就能开花。
四、“越轨”――走到他的轨道上牵着他走
相信重栽就能开花的我,决定真正地耕种,甚至成为供给养料的泥土。
我深知,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要对后进生充满信心和期待。运用得好,那将是学生进步的一大因素,教师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从而加倍努力,获得更大的进步。但我没有以教师或者领导的口气一味说上级对下级般的“器重”,因为“语重心长”的话他从小听太多了。
只是明确告诉他,在我的心里,他是一个重情义的人,讲义气,说我喜欢这样的学生;然后作为语文老师,我告诉他通过他对我说的话、给我写的信,交上来的作文,以及平时的语言表达,非常具备学习语文的天赋,以他的聪明才智,只要想学,就是第一的料儿。
于是他开始认真听我的语文课,甚至举手发言思考问题。而我则及时表扬鼓励他,让所有学生都知道我欣赏他的进步。之后,他慢慢感受到我的信任、尊重和期待,进而很自然地产生了肯定的倾向、愉快的心情,消除了对我的敌对心理,开始愿意讲真心话,并愿意接受我的帮助和教育。
考不到60分他请我吃饭,考到80分我请他吃饭,这是我们的“协议”。
这并不仅仅是一句请客吃饭的承诺,而是我开始愿意以朋友的平等身份去面对他及他的进步。
月考语文只得7分的他,期中考试考到了63,期末全区统考,考到了70分。关于吃饭,本来互不相欠,但他跑来跟我说“老师,我请你吃饭吧,因为这是我初中第一次及格……”
能看得出来,他的成就感提高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热情也点燃了。而我真正和他做起了朋友。
我们是音乐特长班,音乐课开小型音乐会,他去做了主持,要我去唱歌。我去了,受他的邀请,为他唱了歌。他很高兴,开玩笑说我比他妈了解他,于是偶尔会亲昵地称我为“妈妈”,尽管我只比他大十岁。我们可以边走边谈,也可以请他坐下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说希望我“儿子”能是一个“有修养”的人,问他能不能改掉随地扔纸和说脏话的毛病,于是他学会了克制。
事实上,他的愉快接受,取决于让他感到的老师的尊重与期待。随着我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师生空间距离的缩短,当他感到我是在平等的对待他的时候,我们的心理距离也自然缩短了,他的“热情期待”再次受到强化。
“孤挺花”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气。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相信后进生终有一日会得到彻底有效的转化;“孤挺花”终有一日会绽放出盛大的花朵。这信心,是永不灭绝的希望。
请相信,“爱”是教育的不二法门。如果一直抱着老师的权威,强迫这些孩子们放弃自己的“话语权”,那么我们只能承认自己的衰老;爱的“阳光”,能消除阴暗,缩短与后进生的心理距离。
(作者单位:北京市虎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