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风”的盛行带动了许多民间艺术再流行,面具艺术就是其中的受益者。过去人们认为面具粗鄙庸俗,如今它的艺术价值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肯定。在研究中国面具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将视线放远,积极研究国外面具艺术的风格与特征。通过比较,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本国面具艺术以及与国外面具艺术的差异。
关键词:傩戏;能乐;面具;造型工艺;比较
引言
傩面与能面是中日面具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了更好地比较两种面具,必需对这两种面具的历史背景进行探究。
一、
傩戏是中国戏曲中一个庞大的剧种,它在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以及东北和西北一带都流传和发展过。傩戏是一种需佩戴面具,以驱鬼逐***和酬神还愿为目的的面具戏。【1】它在演出时佩戴的面具我们简称为傩面,也叫脸壳或脸子,它在傩戏中非常重要,也是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
能乐是大约七世纪初期从中亚地区传入日本的伎乐演变而成的。在此前伎乐演出的时代,日本面具并不是单纯迎合戏剧的需要,而是在原始的里,担任祭司的巫师们,同时具备了神灵和舞者的双重身份。随着时代的变迁,能乐的戏剧形式慢慢出现并成为主流,此时的面具才成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而佩戴的道具。
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这两种戏剧以及他们所佩戴的面具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我们将从三方面系统地对两者进行比较,使大家对其特征差异更精准地把握。
1.制作技艺的不同
傩面的制作原料有很多,但大多还是以木质为主。面具师将长一尺、直径三十厘米左右的圆木对半剖成两个半圆柱,之后在上边进行雕刻、打磨、上漆。傩面的角色没有特定的制作范本,工匠们只要把握住每个角色的大致特征,就可以依自己的风格进行创作。因此,同一角色的傩面在不同工匠手中会有不同的造型和神态。傩面的着色往往鲜艳、富丽,通常使用未调和的原色油漆绘制。如今我们看到的古旧傩面之所以颜色灰暗是因为长年遭受日晒、烟熏的结果。
能面的制作材料大多采用桧木,工匠将两块对称的木头从中间拼起来进行雕刻,这种方式制作出的面具既结实耐用又节约材料。【2】能面的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表情和色调,它们的雕刻都需要参照各自流派自己的“母面”,所以不同的作者制作出的面具大致相同,工匠们只能利用细微处的一些小变化体现自己的风格,能面的着色与日本崇尚朴实简约的风格相一致,面部为肉色或褐色,唇部为红色,眼睛和牙齿多为金色。另外在处理一些头部有触角的角色时,并不将角与面具一同雕刻,而是先单独制作好角,再安装在顶部打洞的面具上。在傩面中则是将角与面具一同雕刻出来。
2.制作工匠的不同
傩面的工匠都是各地村镇中有一定雕刻技艺的村民,他们被称为“雕法师”,工匠除了制作面具外有时也会参与到戏曲的演出中。由于面具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 “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所以一般的工匠制作的面具都不会署名和标明制作时间。如今我们想知道一张傩面的产生年代,只能通过其艺术风格和木头残破的程度来判断大概时间。这自然会因为个人的主观因素而发生些许偏差。
制作能面的工匠被称为“能面师”,他们都是通过家传或专业训练的雕刻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修养和造诣。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初,能剧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出现一大批优秀的能面师,他们的作品流传至今并一直被奉为经典之作。这一时期的能面师都会受到幕府的保护,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精力投入到对能面的研究和制作中,这也是日本能面在之后几个世纪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之一。由于能面师的地位非常崇高,所以在制作面具时往往喜欢在作品后面刻上自己的名讳。
3.面具造型的不同
傩面的尺寸一般比人脸大,所有面具几乎都雕刻耳朵。其类型大致分为鬼神、世俗人物和动物三类,他们因为个性、身份和作用的不同而被塑造出不同的神态和相貌。为了更凸显人物个性和加强演出效果,工匠们往往将一些傩面制成“活口面具”和“半截面具”。除了面部雕刻,还会搭配冠帽、头盔、胡子等饰物。
能面的尺寸一般比人脸小,大部分都不雕刻耳朵。能面的种类繁多,较具代表性的有男面、女面、怨灵面、鬼神面等。其中“鬼神面”的造型非常夸张和大胆,而“女面”和“老人面”都因表情平淡被人称为“无表情”能面,然而正因为没有特定的表情,才能更主观地表现出各种不同的人物情感。
三、结论
通过系统地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种面具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社会地位都有很大差异。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的傩面体现出粗犷朴实的农民本色,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却迎合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和宗教意愿。而造型简朴、色彩淡雅的能面则充分体现了能乐艺术在日本崇高的社会地位。直至今日,即使能剧随处可见,它的面具依然沿袭日本古朴、简约的风格,那种含蓄淡雅之风虽不奢华却令人着迷。
参考文献:
[1]顾朴光.《中国面具史》[M].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
[2]顾朴光.《中国摊戏面具与日本能乐面具之比较》.学术论
文.发表于《民族艺术》.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