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昌平的西关环岛的中央,见到过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青铜雕像。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现在据说面对着拥挤的车流,他更受到大家的尊敬了。有人说,这是因为眼下越调越重的“税负”,让人们很自然地想起了他那著名的对老百姓的承诺――“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矫枉过正”。
“纳粮”,就是纳税。这样的“善举”,历朝历代闻所未闻,当然有极大的诱惑力了。而事实上,“不纳粮”的承诺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据说李自成进了北京,天天吃饺子,肯定不是从米脂带过来的;成千上万的起义大***,人要吃马要喂,“不纳粮”,喝西北风吗?
这个口号,实际上是闯王手下“有文武才”的李岩提出来的。《北略》(卷二十三《李岩劝自成假行仁义》)里说,李岩出主意,“一应钱粮,比原额只征一半,则百姓自乐归矣”。“自成悉从之”,如此而已。如果这个“内部”商定的优惠***策真的得以实施,群众肯定要雀跃一番的。
现在的有关官员老是埋怨――老百姓总是只记住了“拳头”,而忘记了“馒头”。此话似乎自然有其合理的成分:“税改”的“组合拳”曾经让人们兴高采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越调越高了;绵亘千年的农业税被彻底“终结”了;“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实现了统一;说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实施。只要能切切实实地减轻负担,为经济增添活力,老百姓在不感觉痛苦的税收环境里生存、发展,谁不想让纳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荣誉?谁都能深刻理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然而,据说,国外某杂志的《2009年税负痛苦指数排行》却显示,按其方法测算,中国税负痛苦指数为一百五十九,在六十五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列第二,仅次于一个欧洲国家,而该国家虽然税负甚重,但社会福利却很发达。
税改,总不能越“改”,老百姓的税负反而越重吧?君不见,在物价全面飞涨的“火”上,又将泼上好几瓢“油”――呱呱坠地的“房产税”改革、箭在弦上的“资源税”改革、新开征的“环境保护税”、新一轮的烟草税上调……在当前税收体制下,服务业的企业税负很重,营业税有很多是重复征收的。怪不得小区对面饭店的湖南老板要说:“再弄下去,可要死猴子了”(方言“无能为力”之意)。前不久,《扬子晚报》披露,在南京,“年收入十万的‘白领’,一年缴税竟高达近万元”。
有关“专家”总以为,增加税负,恰如大车满载,“蚊蚋千万集焉,其去其来,无加于重轻也”。那些手中只有“税收”这一把尺子的人,工作能力,除“税、税、税……”以外,大概是别无长处了。
古往今来的历史证明,***府不能光靠税收执***。
增加税负,客观上会加重人民群众和某些企业的负担,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的提高,非常不利于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在税负越来越重的情形下,由不满而生不服从,由不服从而搞歪门邪道而租赁权力,权力寻租势必拥有广阔的市场,肯定会产生新的腐败。因此,即使***府的税收得再多,一点也不从手指缝间流失,如果到头来都只是在为***府自己奢靡铺张的公务消费埋单,那么,这种税负,无论是与公众福祉,还是与“为地方经济做贡献”,其实真如网上的调侃语“打酱油”了。
【原载2011年3月22日《联合时报・大家》】
插***/抗争侯晓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闯王“不纳粮”与当今税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