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梁】
黄崖峪关:在蓟州北四十里。自关以东凡十口至马兰关。其间差大者,曰宽甸峪关。
明置,属蓟州。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天津市蓟县北四十里。明、清守卫要地。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蓟州:黄崖峪关,州北四十里。其北三十五里,曰寻思峪,又北十五里,为柞儿峪。又车道峪堡,在黄崖峪东。《志》曰:自车道峪黄崖口直北,即元人之大兴州也。
清道光《蓟州志》卷六:“黄崖关,险难行,故明时特设守备,隶马兰路。国朝裁汰守备,改设把总。嘉庆十三年后,廷议以斯地形扼要,改设千总,以资保御。”
【宫室】
峭帆亭:在青县芦台。《中州集》[1]张斛[2]有题咏。
《中州集》载张斛《芦台峭帆亭》:高秋客未远,何处望乡关。乔木苍烟外,古亭落照间。雨晴山觉近,潮满水如闲。日断峒阳路,归云不可攀。
【寺观】
独乐寺:在蓟州治西。元建。
又称大佛寺。始建于唐代。在今天津市蓟县城内西大街。辽统和二年(984)重修。
《清一统志》顺天府:独乐寺“在蓟州城西门内,又唐李白书观音之阁匾”。
隆兴寺:在武清县治南。洪武十六年建。
清《重修隆兴寺记》:“武清县城内西南隅有隆兴寺,……建自明洪武中”。
法昌寺:在武清县治东北。永乐十八年建。
观音寺:有二。一在静海县治北,洪武间建。一在青县治西,宣德中重修。
【古迹】
泉州城:在武清县东南四十里。汉置泉州县,属渔阳郡。
泉州县,西汉置。县治在今天津市武清县杨村镇西南城上村。西晋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武清县:泉州城,县东南四十里。汉县,属渔阳郡。后汉因之。晋属燕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废,入雍奴县。《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长城故址,延袤数百里,相传战国时燕所筑。
北平城:在蓟州。相传汉将李广出猎,昏暮遇石,谓是伏虎,射之没羽,即此。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蓟州:北平城在州境。《括地志》:“渔阳县东南七十里,有北平城,倚燕山为板筑。后汉右北平郡治土垠”,或以为即此城也。(此处存疑)
注:右北平郡,中国古郡名。战国时燕国置。秦代郡治在无终县(今天津蓟县)。西汉移治平刚县(一说河北省平泉县,一说辽西凌源安杖子古城。近年考古学家李文信又有内蒙宁城黑城子古城说),隶属于幽州刺史部。王莽时改称北顺。东汉时移治土垠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东南)。西晋改右北平郡为北平郡。
梁城:在宝坻县东南。相传五代时刘仁恭所筑。
在今天津市宁河县北宁河镇。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一,宝坻县:梁城,《志》云:唐末刘仁恭所筑。刘守光为燕王曾屯兵于此,即今梁城所也。
窦氏庄:在蓟州城东。五代周谏议大夫窦禹钧故居也。庄南建义塾四十余楹、聚书数千卷,礼文儒延置师席。凡四方之士有志于学者,听其自至,贫无供需者咸资之,由此登显贵者接踵。
窦禹钧(约868―957年),字燕山,蓟州渔阳县人。生于唐末,卒于后周,官至右谏议大夫,以词学名世,并以教子有方,名垂青史。《三字经》载“窦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俱扬。”
芦台城:在青县卫河西岸,周围三里。唐于此置芦。基址犹存。
芦台城,今宁河县治。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三,青县:芦台城在县东卫河西岸。《九域志》云:在沧州西北九十里,瀛州东百六十里。唐置芦,其城周三里,后废为冯桥镇。乾宁中,复置芦,亦曰乾宁***。光化三年,幽州帅刘仁恭以沧州为汴将葛从周所围,将兵赴救,营于乾宁***。从周留别将守沧州寨,自将精兵逆战于老鸦堤,大破之。五代梁开平二年,刘守文以其弟守光篡逆,举沧德兵讨之,***于芦台,为守光所败。乾化三年,晋将周德威攻燕,拔其芦。后唐同光以后,以契丹屡入犯,芦台、瓦桥皆增设重兵,命将戍守。天成二年,芦台戍***乱,寻击平之。石晋初,没于契丹。周显德六年,亲征契丹,命大帅韩通将前***自沧州治水道入契丹境,栅于乾宁***南。通奏补坏防,开游口三十六,遂通瀛、莫。既而周主至乾宁,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宋白曰:***城东临御河,接沧、幽二州之境。周世宗由此复关南,自是常为戍守重地。
《元史》食货二:至元十九年(1282),“改立大都、芦台、越支、三叉沽盐使司一。二十五年,复设三汊沽、芦台、越支三盐使司”。
《畿辅通志》卷四十,关津:[芦台]镇,在宝坻县东南一百四十里即古[芦台]***也。《名胜志》:[芦台]***,后唐同光中刘守光所置。《通鉴》:梁乾化三年晋周德威拔[芦台]***。《元史》食货志:至元九年立[芦台]盐使司。《旧志》明于此置巡检司。今裁。
【名宦】汉
范迁:渔阳太守。有清行,以智略安边,匈奴不敢入界。
郭:光武时渔阳太守。时莽乱,又重以彭宠[3]之败,民多滑恶为寇。示以恩信,盗贼消散,户口倍增。
张堪: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开桑田、劝农桑以致富饶。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明
吴万里:永乐初蓟州判官。有***事,能文章。卒于官,百姓痛哭之。
【人物】汉
徐乐:燕郡无终[4]人。武帝时上书,其略曰:贤王独观万化之源,消未形之患,其要期使天下无土崩之势而已。武帝召见曰:何相见之晚也。拜为郎中。
阳球:渔阳泉州[5]人。举孝廉,补尚书侍郎,迁司隶校尉。时,中常侍王甫等奸虐弄权,扇动中外。球奏收甫等送狱,尽诛之。
田畴:无终人。董卓之乱,畴帅宗族及附从者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躬耕养亲,百姓翕然服其威信。魏曹操北征署为司空户曹掾[6]。后论功行封,畴固让终不屈。文帝即位,高畴德义,赐其从孙关内侯。
三国
田豫:渔阳雍奴[7]人。仕魏,自弋阳太守迁南阳,盗贼屏迹,郡内肃清。后征为卫尉,屡辞位不听,乃曰:年高七十而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因称疾焉。
南北朝
高闾:渔阳雍奴人。博通经史,下笔成章。魏自中书侍郎为中书令给事中,凡诏令颂赞之类皆出其手。其文章与高允[8]相上下,时称二高。
阳尼:北平无终人。博通群籍,仕魏,为幽州中正[9]。孝文临轩[10],令中正各举所知。尼与齐州大中正房千秋各举其子。帝曰:昔有一祁[11]名垂往史,今有二奚当闻来牒。
鲜于世荣:渔阳人。沉敏有器干,仕北齐为太子太傅。周武帝入代,遗以玛瑙酒钟,世荣得即碎之。周兵入邺,诸将皆降,独被执,不屈而死。
隋
荣毗:无终人。自少刚鲠有局量[12],仕为殿内监[13]。时华阴多盗,杨素[14]荐毗为华阴刺史。素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毗以法绳之,无所宽贷。后为侍御史,在朝正色,百僚惮之。
唐
鲁炅:蓟人[15]。仕至襄邓节度使。时襄汉贼起,炅扼其冲南,夏赖以完。封岐国公。
五代
赵玉:渔阳人。尝客沧州,依节度使吕兖。刘守光[16]破沧州尽■兖亲属。兖子琦年十四,玉负之以逃,至太原变姓名,丐衣食以给琦。琦仕后唐,至兵部尚书。当时,燕赵间以玉能存吕氏之孤翕然称之。
张希崇:(后唐)蓟人,字德峰。通左氏春秋,知星历。明宗时官灵武节度使。抚养士卒,招辑部落,自回鹘、瓜、沙,皆遣使入贡。
窦禹钧:渔阳人,祖逊玉田令。父思恭,妫州司马。禹钧仕周,累官谏议大夫,尝建书院,延名儒以教,远近士及在官四方贤士赖以举者甚重,由其门登贤贵仕者接踵。
宋
高彦辉:渔阳人。仕周,为耀阶二州刺史。太祖时从王师伐蜀,为归州路先锋。全师雄[17]作乱,彦辉讨之,力战而死。太祖闻而痛惜之。
窦仪:禹钧子。学问优博,风度峻整。累官礼部尚书,太祖欲相之。赵普忌其刚直,沮之。及卒,太祖悯然曰: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弟俨、侃、、僖与仪皆登第。侃官至起居郎,参知***事,僖左补阙[18]。子、、俱登第,都官员外郎,秘书丞。
窦俨:仪弟。幼能属文,性夷旷[19],好贤乐善。累官礼部侍郎。当时,词祀乐章、宗庙谥号多其撰定。初以主客员外郎知制,适仪以阁下入翰林,兄弟同日拜命,分居两制[20],时人荣之。
金
马琪:宝坻人。正隆进士,为永清令,以治闻累迁户部尚书。世宗称其明敏,上不欺国,下不害民。后拜参知***事。
韩玉:渔阳人。曾祖锡,济南尹。玉以经义词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21]。应制[22],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尝作元勋传,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后以建言开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
李霆:宝坻人。粗知书,善骑射,轻财好施。贞间,与其弟云帅义兵巡逻固安、永清间,充义兵都统。累立功,迁防御使,赐姓完颜。后为京兆安抚使。
师安石:清州靖海人。为人轻财尚义,举进士,补尚书令史。从宣宗迁汴,擢枢密院经历,累迁御史中丞,官至尚书右丞。正大间,尝上书陈自古兴衰之理,名曰《万年龟镜录》。
元
朱国宝:宝坻人。仕至海北海南宣慰使[23]。所至立官程、更弊***,训兵息民,具有条制[24]。夷民咸畏服之。世祖慰劳再四,进辅国上将***都元帅。
曾德:渔阳人。宗圣公[25]五十七代孙。母早亡,父再娶左氏,携游襄阳,居焉。时兵陷襄阳,失左氏。德遍求南土,得于广海,奉迎归养终身。
鲜于枢:渔阳人。官至太常典薄。能诗文,尤精书翰。所著有困学斋集。虞集[26]尝云:“大德、元间,渔阳、吴兴、巴西翰墨擅一代。”谓鲜于枢、赵孟、邓文原也。
本朝
刘英:宝坻县人。洪武中仕为山西繁峙知县。廉能守法,深得民心。后秩满,县人诣阙乞留,诏复任。乃命礼部书其***绩超群以晓天下。
毕汝舟:武清人。洪武中,领乡荐擢监察御史,振扬风纪有声。累升广东布***使右参***。
注释:
[1] 《中州集》:金诗总集。金代元好问编。10卷,辑录作家 251人,作品2062首。其中除“南冠”类收入忠于宋王朝的留金使节或官吏朱弁、滕茂实等5人的84首作品外,全系金人诗。
[2] 张斛,字德容,渔阳(今天津蓟县)人。生卒年均不详,辽时南渡,约金太祖天辅中前后在世。仕宋为武陵守。金建国,理索北归,官秘书省著作郎。善书画,工诗。宇文虚中颇激赏之。元好问称:“其文笔字画,皆有前辈风调,宇文(虚中)大学士甚赏之。”《中州集》张斛著有南游、北归等诗集。
[3] 彭宠,字伯通。更始时为渔阳太守,后归光武,封建中侯,赐号大将***。光武至蓟,宠上谒,自负其功。帝接之不能满,以此怀不平。及光武即位,宠独无所加,愈怏怏。为朱浮(东汉光武时为幽州牧)所谮,发兵反。宠苍头(奴仆)子密杀宠夫妇,持头诣阙。夷其宗族。
[4] 燕郡无终:今蓟县。
[5] 渔阳泉州:今武清县。
[6] 户曹掾:汉代郡县佐吏。主民户、礼俗、祠祀、农桑诸事。三国、两晋因置。
[7] 渔阳雍奴:今武清县。
[8] 高允(390~487),南北朝北魏大臣。字伯恭,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历仕郡功曹、中书博士、侍郎,因修国史获罪,太子营救得免。后拜中书令、封咸阳公。
[9] 中正:三国时魏掌考察州郡人才的官吏。晋、南北朝、隋因置。唐废。
[10] 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
[11] 祁,祁奚(前620~前545),春秋中叶晋国大夫。以“内举不辟亲,外举不辟仇”,为国举荐贤臣良仕而饮誉天下,名传青史。
[12] 局量:犹器量、气度。
[13] 殿内监:隋殿内局及殿内省长官,掌管宫廷张设、供奉等事。
[14] 杨素,字处道。少落拓有大志,善属文。初事周武帝,官车骑大将***。后从文帝定天下,群臣无出其右。以功加上柱国,封越国公,掌朝***。素以智诈自立,贵盛无比。晋王广深相交结,遂成夺宗之计。构成太子勇、蜀王秀之罪,并坐废黜。炀帝立,拜司徒。外示殊礼,内实猜忌。太史言隋分野有大丧,楚与隋同分,改封楚以厌之。卒谥景武。
[15] 蓟人:一说幽州(今北京西南)人。
[16] 刘守光,后梁人,刘仁恭子。为人庸愚,以(古代指与母辈)父爱妾而被逐。开平初,父仁恭为梁所攻,守光自外将兵击走之,自为卢龙节度。执幽仁恭,败其兄守文,益骄纵。晋王将伐梁,患强燕在后不敢发,守光遂讽诸镇共尊己。乾化初自称燕帝,改元应天。阅三年,周德威会镇定兵攻破之。南走沧州,为晋所获,斩于太原。
[17] 全师雄,后蜀成都人。广***末,官文州刺史。两川既为宋灭,宋师王全斌不恤***务,蜀人苦之,遂作乱。众至十余万,推师雄为帅。全斌战败,退保成都,师雄势益张。太祖命丁德裕、曹斌等讨之,师雄败走金堂病死。
[18] 左补阙:唐门下省谏官,置六人,秩从七品上。
[19] 夷旷:平和旷达。
[20] 两制:内制和外制的合称。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参阅 宋・赵《朝野类要・两制》
[21] 应奉:应奉翰林文字简称。金翰林学士院属官,从七品。
[22] 应制:旧指由皇帝下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活动。
[23] 海北海南宣慰使:海北海南道。
[24] 条制:条例、制度。
[25] 宗圣公:元代至顺元年对曾子追加的封号。
[26]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斯、柳贯、黄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斯、范、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作者单位:市地志办规划研究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天顺五年《明一统志》天津资料点校集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