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曾为秦的都城,汉代京畿所在地,遗留着丰厚的文化遗存。其秦汉时期的铜灯造型尤为突出,极具特色,堪称古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
1966年4月,成阳市砖瓦厂的工人在塔儿坡原边取土时发现20多件青铜器,其中有两件雁足铜灯,形制、大小相同。通高40厘米,宽26厘米。灯上部为圆环形浅盘,盘呈槽状,以盛蜡泪。槽内有3个等距离的锥形蜡钎,用以固定蜡烛。灯柄为雁腿股部,腿膝部羽毛向上翻卷,悬趾弯而下垂。足下踏四桃形踏板(***1)。这两件雁足铜灯均藏于成阳博物馆。雁是古人心目中的一种信鸟,用于缔结婚姻的纳彩或大夫相见的挚礼,意义非同寻常。雁足灯设计精巧,构思合理,既有一定的实用性,又可作艺术品在居室陈设,有着较高的文物价值。塔儿坡位于咸阳市的东北郊,属于战国、秦遗址范围内,近几年这里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雁足铜灯应是战国及秦代的宫廷实用之物。
汉代,生产力发展,金属制造技术提高,青铜灯的制造进入了鼎盛时期。宫廷及贵族所用多为青铜灯,为了满足其需求,工匠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在结构上更趋向适用与合理。汉代铜灯可分为豆形灯、行灯、艺术造型灯和组合灯4类。
豆形灯也叫高座灯,是由食器豆转化而来。成阳出土的豆形灯比较多,其形制多为圆形浅盘,盘中间有钎,中间有柱以便执掌,底座为喇叭形起稳定作用,座上饰蟠龙***案。最为著名的豆形灯是1981年5月1日茂陵一号陪葬墓一号从葬坑出土的阳信家铜锭(灯),现藏于茂陵博物馆。灯作豆形,敞口,直壁,喇叭形底。高柄,柄的中部有4条弦纹,下部有3条弦纹。灯盘与灯座分别铸成,盘心竖一根铜钎,盘底铸出柱榫,以插入柄端的銎内。灯盘外侧横刻铭文12字:“阳信家铜锭,高尺六寸,重九斤。“实测盘口径18.3厘米,底座径11.85厘米,高36.5厘米,重2543.33克(***2)。“阳信家”即阳信长公主家。阳信长公主系窦太后之孙女、景帝王皇后之女,武帝刘彻之姊,平阳侯曹寿之妻。曹寿于元光四年(前131年)死。不久,公主自婚于大将***卫青。此铜锭(灯)刻记了器物主人“阳信家”,为我们判断一号坑的时代及一号无名冢的墓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行灯有柄,便于行走时手持,故名。根据燃料的不同,行灯还可分为油灯和烛灯。咸阳出土的行灯比较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件。其中一件是1984年2月兴平市田阜乡侯村村民张文昌在自家后院打井时发现的西汉“横山宫”灯,后移交茂陵博物馆收藏。该灯通高5.4厘米,盘径14.4厘米,盘深3.5厘米,柱高2厘米,灯柄长15厘米、宽2厘米(***3)。灯体为浅圆盘状,盘下有3个小蹄形足,盘边伸出一曲形叶状执柄,盘中有一锥状插钎。柄端上阴刻“横山宫”3字。“横山宫”灯的发现对于确定汉横山宫地望及研究秦汉宫殿具有重要价值。《汉书・地理志》:“有黄山宫,孝惠三年造。”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下》:“渭水又东北绕黄山宫南。”《三辅黄***》:“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东南至蓝田宜春鼎湖,御宿昆吾傍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水而东。”这说明黄山宫在今兴平市境内。“横”“黄”二字在汉代可以互通,“横山富”应该就是“黄山宫”。此灯制作工艺精湛,铭刻清晰,属宫廷用器。
艺术造型灯工艺考究,式样繁多,多为王公贵族使用。常见的有人形、羊形、鸟形、兽形、树形等。咸阳博物馆收藏的铜羊灯通高9.5厘米,长12.5厘米,宽5.9厘米(***4)。羊呈卧姿,四肢蜷曲,头部上仰,耳作涡状,羊的下巴有一柱状胡须,躯体浑圆,形象敦厚,神态自若。羊背与躯体分铸,在颈处以活钮相连。臀部又设一提钮,可以将羊背提起,然后翻置在羊头顶上。羊腹中空,内有灯钎,不用时将羊背折合回去(***5)。“羊”和“祥”同义。在汉代的铜洗上有“大吉羊”的铭文。在青铜器的装饰中常有羊的形象,汉代人更喜欢以羊为装饰或把器物做成羊的形象,铜镜、陶器等汉代的不少器物上都有关于羊的***案。
筒形组合铜灯于1990年5月25日在汉武帝茂陵从葬坑出土,造型在全国极其罕见。现藏于茂陵博物馆。这具灯就功能而言,应为出行灯。从造型看,应叫卮灯,是仿汉代容酒器卮制作的,整体呈直筒形。筒分3层,筒边附有一柱体,使用时旋出第2层和第3层,就成为3个灯盘。这3个灯盘分别由行灯、豆形灯、卮形灯套合而成。通高24厘米,外径9厘米,重2.455公斤(***6)。行灯,浅圆灯盘,直口平底,盘下柱形3矮足,盘外侧附有一叶形执柄,以活轴相接。单独用时可平置以手持,组合时可作豆形灯之盖,以子母口相套合。豆形灯,直壁浅盘,盘底一侧有一柱形柄,用以执掌,下接圆形座,以便稳放。与卮灯套合时逆时针开,顺时针合。卮形灯,圆筒状,盖与器身以活轴相接,在灯的器底有一可以拉合近似圆形的活拴,据推测可能是为了增强灯的稳定性。卮形铜灯通常主要用作室内照明,亦可盛蜡烛或油膏。全国目前仅见3件组合铜灯,1967年甘肃省秦安县陇城袁家村出于1件,2004年朔州市朔城区博物馆收藏1件。茂陵从葬坑出土的这件多功能的组合灯设计合理,构思精巧,美观实用,与“上林铜釜”及“水横鼎”等铜器伴随出土,疑为皇家乘舆所用。
灯最早出现干春秋时期,是由食器豆转化而来。《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桓),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又《仪礼・公食大夫礼》:“大羹涪不和,实于镫,宰右执镫,左执盖。”郑玄注:“瓦豆谓之镫。”由于制作豆的材料不同,因而分别有不同的名称。镫同灯、锭,镫、锭是一声之转。镫、锭之制,上有盘,中有柱,下有座。显然,豆形灯是我国最早的灯的形制。
到了战国,灯发展成为一种带有浅盘、内底平坦且有高柄的器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其平坦的浅盘中央逐渐出现了锥状钎;柄的形制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有高柄和矮柄两类;灯上有盘,用以盛油或插烛,底呈喇叭形,底径与盛盘大致相等,以增加稳定性。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灯是战国中晚期河北中山国墓出土的银首人俑灯和十五连盏灯。当时叫“镫”,南北朝时期编纂的《玉篇》中才有“簟弊殖鱿郑可能是战国、秦汉之时的灯主要由青铜、铁制作,所以少不了“金”字旁。南北朝时,由于青瓷灯的出现,因而就产生了火字旁的“烃”,即今天我们常用的灯字。
汉代“视死如事生”丧葬习俗的推崇,大量的铜灯随着墓主人长埋地下而保存下来。灯与古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它不仅是一种实用器皿。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研究和珍藏。
责编 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