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大意:君子吃不求太饱,居住不讲究舒适,办事勤快,说话谨慎,到道德高的人那里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做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题解:孔子以安贫乐道、敏行慎言、孜孜求道的君子为典范,教人求学之道。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
大意: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没有提出什么异议,好像很笨。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对我传授的东西很能发挥,可见颜回并不笨。
题解: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能够“闻一也知十”。孔子品评颜回,是教人吸纳颜回默记于胸、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大意: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东西似的,唯恐赶不上,学到知识还恐怕会忘掉。
题解:孔子教人要意识到学无止境,不断进取。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
大意:我有知识吗?我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的问题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我从问题的首尾两端去盘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题解:本句体现孔子谦虚的态度。孔子答疑解难时,不是单纯地告知答案,而是启发对方自己去思悟。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大意: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题解:孔子在两种学习目的中,显然认可前者。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大意:孔子说:“赐(即端木赐,字子贡)呀,你以为我是学得多了才能记住的吗?”子贡答道:“是的,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能够用一个基本概念来贯穿它们。”
题解:“一以贯之”是孔子求学治道的四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