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你们宣传‘计划生育好,***府来养老’,我们信了;二十年前你们改为‘计划生育好,***府帮养老’,我们依然可以接受,十年前你们彻底颠覆了过去的承诺,改成了‘养老不能靠***府’,我们认了!现在我们老了,又说适时推迟养老计划!我们该信谁?”
最近的热点新闻,不论是延迟退休还是养老金缺口,都从经济账本的角度来考量着中国养老出现的各种现象。但一片争论之声过后,焦虑加深,大家集体陷入了无解的茫然。
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家庭养老式微
89岁的黄耘田退休前是处级干部,如今,每个月退休金3500元。这个数儿,在北京这个地方不高不低,说“不高”,是因为这点钱远远不够住进养老院;说“不低”,是因为大部分退休人员还拿不到这个数儿。
四男三女,有七个孩子的黄耘田在年轻时压根没为养老发过愁。“过去老人没收入还都有儿女养着呢,何况我自己有退休金。”可如今,摆在面前的事实是,孩子们照顾自己根本不现实。
“儿子们都60多岁,自顾不暇!老大自己腰腿都不好,其余的孩子忙于照顾孙辈,累得团团转。就小女儿没有负担,可她没退休呢,家里还有婆婆要照顾。”就这样,儿孙满堂的黄耘云前几年一直一个人生活,单位分的房在5层,没有电梯,下趟楼不容易,只能靠儿女们隔三差五买来的菜对付着,两三天吃一次新鲜饭,平时就热点剩的。
年初,在全家人的催促下,黄耘田到保姆市场请回个最便宜的保姆——1800元/月。“每月3500元,刨去给保姆的钱,电话、水、电、煤气费,剩下的只够我和保姆的日常吃饭和开销了。”一下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遇上亲戚朋友有个红白喜事,要往外掏钱时黄耘田颇费思量,“最怕保姆说要涨工资,为这都换了3个保姆了。”
黄耘田只是上亿家庭养老大***中的一员,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超过80%甚至90%的老人都选择在家养老。可与其说是家庭养老,实际情况却是自己养自己。“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众多老人生活在高龄、空巢、孤独、病残的状态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的老人已在家中过世多日,直到邻居报警家人方才知晓。
生于1930年的蔡女士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养老问题。
“感触最深的就是近20年来退休金的变化。”蔡女士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她退休时,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不过几百块钱;那时,不同性质单位的差距也比较小。”可近几年,她和老同学之间的退休金已经有超过一倍的差距了。
而在农村,那些没有退休金的农民则只能依靠传统的“养儿防老”,老年生活十分不易,有病几乎不敢看,生活没有保障,有的甚至没有尊严。
特别是近十年,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他们刚刚走向社会,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一位老人感叹,身边的老人都尽量不去麻烦自己的孩子,一是考虑到现在的孩子们生活也不容易,负担重;二是怕过多的要求招致孩子嫌弃,“平时有什么事,能不麻烦就尽量不麻烦孩子” 。
中国家庭已经进入“421”型的倒金字塔结构,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面临巨大的赡养风险。中国式养老难题如何求解?
三十年难兑之承诺——
***府养老死结
延续了30多年且仍在执行的独子***策,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乡失去照料的老人越来越多。依靠家庭成员赡养的养老方式,显然已经步入泥潭。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我国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
“计划生育好,***府来养老”,这是当年的口号,也是言之凿凿的承诺。它说明***府对独子***策的长期后果早有预见。但如果承诺只停留在口头,那就是空头支票,后果将是几代人对于生育权的部分牺牲,得到的却是老来尊严的丧失和子女的不堪重负。
最近的实例,就是个别地方十几年前制定的缴存一定数额养老金的措施,到头来只能每月兑现两元。
显然,大家最不希望看到的后果,已经正在逐步显现。
即便在社会保障覆盖的范畴内,通货膨胀正造成养老金购买力的不断缩水,老人经济上难以***。因为穷,失去赡养的情形在不断扩大。更何况,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还远远不够。
在农村,由于集体经济凋敝,五保户、敬老院等传统的福利体制难以为继。老年人无奈于眼前,年轻人惶恐于未来。
养老问题,让社会的几乎所有个体,都陷入了难以言说的不安全感之中。
未来尚可缓冲,眼下的问题已经岌岌可危。尽管眼下城市里各街道、社区一般都设有公立的养老机构,但硬件差,环境也不好,只具备低级的吃住功能,没有尊严可言,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养老”。
本刊记者走访北京市和平小区时了解到,这个小区有人口15000人,其中30%以上为老龄化人口。子女赡养不足,社区也没有高质量的养老机构,使得小区绝大多数老人处于养老缺失状态。该小区不久前建起了一家小型的养老机构,但每月数千元的昂贵费用,使得入住者寥寥。
各地多年前已开始了一轮大建养老院的运动,也吸引了部分资本的投入。但养老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使得这些养老院因豪华而远离老人。比如北京的大型养老院都在五环以外,有些还有高尔夫球场和室内游泳池——其可以实现部分人的养老,但不能解决整个社会的问题。
眼下和未来遭遇的养老难题,是发展所欠下的账。所以,为群众养老,是***府的责任,只能考虑社会效益。纯商业化的养老机构,其立意和动机与养老问题背道而驰。但是,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前,几年就会换届的地方***府显然有自己的考虑。
更何况,事实上许多地方的养老院项目,成为了房地产或商业项目用来圈地的幌子。最近爆出新闻,南京浦口区泰山街道正在使用的老人院条件恶劣,雨天漏水,但其之前投资5000万元建成的养老院,被刻意闲置三年后最终变身人才公寓。
面对汹涌而来的老龄潮,生活方便,收费低廉,为普通老百姓设置的养老机构还没有大量出现,可靠便利的入家服务仍远在天边。养老,***府必须设计出合理的制度框架,并需要做足心理准备,拿出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如果***府寄希望于通过产业化、社会化、商业化来解决,必然陷入悖论。在这个问题没有认清之前,情况只会继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