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一段或几段话,是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多数语文教师对此却忽略了,未能抓住这些疑点、难点,引导学生对作者精巧的构思及蕴含其中的情感细加体味,文本解读欠深入,教材资源未得以充分利用。实际上,补叙是与顺叙、倒叙、插叙并列的一种叙述方式,是根据文章需要,对前面所写的人或事做一些简短的补充交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使文意更加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下面试举几例说明。
一、“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
这句话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入选课文《王几何》,在课文结尾***成段。仔细揣摩其表情达意之妙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补叙中视点转换,客观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课文开头“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把“我”从当下时空一下子拉回到文本所承载的时空,而在课文结尾,“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却一下子又把读者拉回现在的叙述时空。在时空转移中,叙述视点也发生变化,“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采用了以王玉琳的视点来叙述,叙述者“我”的主观性被人物“王玉琳”所取代。好像作品中的一切情感因素都与叙述者无关,都是故事中人物间情感的交流,“我”仿佛只是听王几何说什么,看王几何做什么,客观叙述使文章更真实、更富有感染力。同时也消除全文悬念,读者恍然大悟,难怪作者能将王老师刻画得形神毕肖,活灵活现,原来是从小就熟悉他的缘故。
2.补叙人物的另一重身份,凸显对人物的敬重
课本注释:“毛根儿朋友”,四川方言,指从童年起一直到成人以后的好朋友。“毛根儿”指辫子,北京人称毛根儿朋友为发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从小到大感情至深的亲密关系。“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补叙了人物的另一重身份,使读者知晓作者很早就认识、了解王老师,对王老师敬重、喜爱的感情非一日形成。作者认为,王老师的名字是应该和父亲的名字享受同等待遇的,“我”应该像对待父亲那样敬重王老师。这篇文章除了题目是王几何,行文中只有王老师自我介绍时才有王几何的称谓出现,其他地方一律称矮胖老师、王老师、几何老师,补叙中郑重地称为王玉琳,表达了作者对王老师的感情不仅有师生情,还有子侄辈对父辈的感情。
3.补叙内容加入方言表述,为阅读注入新鲜感
由于区域差异,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某地方言会造成许多读者不明其义,但同时又可以增加文章的灵动性与生活气息,马及时先生在文末突然来个四川方言“毛根儿朋友”,清新而有特色,恰恰彰显了他的诙谐幽默,使读者的阅读一“悦”到底,在文章的末尾还禁不住流连忘返,咀嚼把玩一番。同时,在故事已经结束后加上一句“王玉琳是父亲马仁海的毛根儿朋友”,口气颇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淘气中带点得意与自豪,表现了作者对内心珍藏的儿童世界的欣喜和满足。
二、“我且问你:这七人端的是谁?……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这段文字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结尾***成段。
1.补叙消除悬念,满足读者心理
这段补叙最主要的作用是消除悬念,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这七个人究竟是谁?是干什么的?为何同样的酒,贩枣子的客人吃了没事,杨志等吃了就倒下了呢?所有的谜底都在补叙中揭开。一二句补充交代装扮贩枣子客人的七位好汉大名,让读者了结一层疑问,原来是梁山好汉所为,有备而来,难怪杨志失手。三到六句说明如何用药,这正是读者百思不得其解的第二层疑惑,也是必须交代的关键情节,凸显“智取”,否则故事难以理解。瞒天过海、偷梁换柱,读者心领神会,不禁哑然失笑,这真是一条妙计!谁出的计策?第三层疑惑随之而来。作者似乎明白读者的心理,接着交代“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加深了读者对吴用的认识。最后一句顺手点题“智取生辰纲”。至此,所有的谜团都解开了。之前情节上的种种谜团,使读者的阅读欲罢不能,最终在此段补叙中获得知晓故事来龙去脉的。相反,如果作者把这些关节随着情节发展一一说明,不仅结构烦冗,而且主题不突出,缺乏悬念,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补叙“四两拨千斤”,突出吴用“智多星”形象
这段补叙突出“智取”二字。杨志是那样谨慎,处处留心,步步留意,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吴用的算计,这一点很能表现吴用的“智”。因此,作者不肯轻易直接泄露吴用是如何用计的,等到读者急于弄清这个问题时,才补上一笔,解释清楚。提到吴用也只有一句,“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四两拨千斤,只此一句,吴用之“智”便深深印入读者脑海,表达了作者对吴用的钦敬和赞美。
三、“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上述文字共三段,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是用补叙方法交代杨修死后相关事宜。
1.补叙故事尾声,使篇章结构完整
这三段补叙属于故事的尾声,交代了杨修死后曹操所干的三件事:佯杀夏侯、进兵斜谷、厚葬杨修并班师,使篇章结构更加完整。一是使战争的叙述完整:杨修之死由战争引起,三段补叙是对战争经过与结果的交代;二是使杨修的故事完整:全文以杨修被杀开头,以杨修厚葬结尾,首尾圆合,文意圆满。
2.补叙中主角登场,展现曹操虚伪诡异的性格
从主题上来说,杨修之死表面写杨修,实则写曹操,三段补叙中,真正的主人公登场了,进一步展现曹操虚伪、奸诈、诡异的性格。杨修死后曹操佯怒夏侯,一个“佯”字,显其虚伪与奸诈,杀夏侯既是装样子而已,说明杀杨修的确是“借故”。下令来日进兵,实是犹豫不决之后不得已而为之,内心也不想进兵,但为了不让众人窥透其心理,便非要证明给众人看:杨修之言谬矣。展示曹操虚伪、诡异一面的同时也预示着战争因主将心理准备不足而必败的命运。至中箭落马,兵败而归,才醒悟悔改,给杨修翻案,曹操有悔改之意是肯定的,但表现出的知错必改、勇于承担责任的风度,未必没有演给众人看,以平息部下不满心理的意思。而且他的后悔也仅是针对未听杨修退兵之言罢了,对杀杨修这件事本身却并不见得后悔。杀杨修,进兵斜谷,是用生命代价快刀斩乱麻地处理了身后大事,曹丕与曹植的世子之争,为曹丕除掉后患,为其上台铺平道路。
补叙作为一种重要的叙述方式,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郑伯克段于鄢》中,叙述完“克段于鄢”战役后,补叙关于郑庄公接受颍考叔的建议,与母亲在大隧之中相见,母子和好如初,增强了文章的故事性、戏剧性、完整性,令人回味无穷。[1]《项羽本纪》中描写完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之后,有一段关于战前诸侯***作壁上观及战后诸侯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的补叙,其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项羽及楚***的声势。《孟尝君列传》叙述孟尝君生平大事后,又用约等于前文二分之一的篇幅补叙冯谖弹铗烧券的故事,以揭示孟尝君养士三千,仅得一士之用,具有鲜明的反讽意味。[2]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补叙有以下特点:补叙内容不属于文章主干部分,但补叙部分是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有意为之,故意在前面不说,留待后面说,使叙述顺序发生变化;补叙一般在文章结尾,篇幅较短。作为一种古老的叙述方式,补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百用弥新,文章结尾采用补叙方式叙事,具有重要的篇章修辞功效。其一,将部分与文章内容密切相关的事情事先并不交代,而放在文章结尾处交代,可以避免行文的烦冗,使文章主线显得干练简洁;其二,在文章结尾处才补叙出对全文表意至关重要的某个细节或者某个事件,可以收到文意圆满、篇章结构完整的效果,还具有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其三,补叙本身是在前文中有意不叙,而留待结尾处揭开谜底,使得文章带上神秘性并具有了特殊的韵味,使读者回味无穷。补叙常用在小说和散文中,其作用略有不同。小说中的补叙与情节结构关系密切,或消除悬念,或完善结构,往往与破题相呼应,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可以将其称为尾声。散文中的补叙是渗透、流露作者感情,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因写作目的不同还兼有渲染气氛等作用。可见,补叙是文章作者独具匠心的神来之笔,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特别重视。
参考文献
[1]刘春雪.《左传》叙事手法研究[J].辽宁行***学院学报,2011(1).
[2]高萍.《史记》人物传记叙事时间模式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