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由***摩罗什于姚秦弘始八年(406)译出的一部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乘经典。在印度佛教史上,该经同样是初期大乘佛教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一,在大乘佛教传播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法华经》问世相当早。据现代研究成果,一般推定经文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2世纪左右形成于印度。也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认为成书早于这个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至3世纪之间。同样是形成颇早影响较大的大乘经典《大般涅柴经》、《优婆塞戒经》等经中都出现《法华经》之名,《大智度》等论里也引用了该经内容,世亲还为此撰写了《优菩提舍》。在罗什翻译之前,《法华经》就已经流传到中原大地。西晋太康七年(286),有竺法护译出《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早于罗译本约一百二十年。罗什译出《妙法莲华经》之后一百九十五年,即隋仁寿元年(601),又有阁那崛多、达摩笈多重勘梵本,补订罗什译本,命名为《添品妙法莲华经》,共七卷二十七品。以上三种译本,都流传至今。据《开元释教录》卷十一、十四记载:还有《法华三昧经》六卷、《萨芸芬陀利经》六卷、《方等法华经》五卷等三种译本阙失。但据现代学者考证,这一说法似乎属于误传,实际只有今存的三种译本。历代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以及作为僧众进行讲解和注疏的,都以罗什译本为蓝本。罗什译本最初的内容是七卷二十七品,而且其中的《普门品》没有重诵偈。后人将南齐法献同达摩摩提合译的《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和北周阁那崛多译的《普门品偈》收入罗什译本,构成七卷二十八品。其后又将玄奘译的《药王菩萨咒》编入,从而形成现今流通本的内容。
《法华经》广泛开演大乘教义,主要思想是空无相的空性说和究竟处的归宿目标,前者和《般若》相摄,后者与《涅》沟通,全文指归净土、宣扬济世以及陀罗尼咒密护等。具体而言有:
一、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包括释迦在内的诸佛分别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化众生,是适应不同状况而采取的方便做法,并非为诸佛本怀;佛的本意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佛“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旨在令所有众生“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方便品》)。该经所主张的所有三乘行人都可以成佛的思想,后人概括为“开权显实”、“会三归一”,即会三乘之方便,入一乘之真实,成为《法华经》思想的代表。另外,由于《法华经》明确了佛的出世目的是为一切众生成佛,因此,古来有人把此经称为宣示“佛出世本怀”的经。
二、以“久远实成”的释迦佛将大乘佛教佛身论形象化。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论,历史上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是属于佛之应身或日化身佛。《法华经》中虽没有法身、报身、应身和佛性等概念,但经中诸品,特别是十五《从地涌出品》之后,对释迦牟尼的描述中已经赋予释迦佛以报身兼有法身的意义,如“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祗劫,常住不灭”,“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祗国导利众生”(《如来寿量品》)。
三、提出“诸法实相”、“十如”等概念。所谓诸法实相是指大乘佛法的根本真理,在《法华经》中就是“一佛乘”、“佛之知见”、“诸法寂灭相”、“大乘空义”等。解释诸法内容的“所谓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如”,在经中是为了展现如来的慈悲本怀,说明佛出世的本意。“十如”在意蕴上有很大伸缩性,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因此,成为中国古代佛教学者尤其是天台宗人用来构建教义体系的重要概念。
四、现世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信仰。观音信仰自唐代起成为中国佛教最为广泛的菩萨信仰体系,至今仍是中国人心目中最主要的佛教神祗之一,而观世音信仰的兴起和《法华经》的传译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通过佛世尊之口宣说:当众生遭遇困难之时,只要诵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前往拯救,奠定了观世音菩萨能帮助世人解除现世生活中遭遇到的种种苦难或灾祸的功能定位。不仅如此,经中还说观世音菩萨在此娑婆世界随机方便,应机现种种身相,“游诸国土,度脱众生”,加强了观世音菩萨在佛教菩萨体系中和众生的关联程度。正是源于《法华经・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形成了“有求必应”的信仰形象。
《法华经》在中国佛教理论体系中被称作“众经之王”,凡重教讲的宗派都充分肯定它的地位,除过天台宗以该经为根本经典承宗立派之外,三论、法相、华严各宗虽然各有方便法门,但都归宗《法华经》,奉其为圭臬。密宗修行的观照轨仪,也有仿效法华行仪之处,唐代不空便译有《成就妙法莲花经王瑜伽观智仪轨》。由于《法华经》流传的因缘殊胜和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力巨大,历史上不乏一系列的伪作。早在隋代的《众经目录》中就有《妙法莲花经度量天地品》等三种伪经,《敦煌写经》、《续道藏经》和日本《续藏经》中也都收有附会《法华经》的伪作。
《法华经》流传至汉地,自罗什的汉译本问世后,随即于中华大地盛传开来。在《高僧传》所列举的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法华经》人数最多,流传至今的敦煌写经里也属《法华经》的各种写本所占比重最大。历史上仅南北朝时期,注疏此经的就达七十余家,其中僧睿以“九辙”讲述《法华经》,人称“九辙法师”;昙影撰《法***疏》四卷;道生撰有《法***疏》二卷;法云撰《法华经义记》八卷;慧思撰《法华经安乐行义》;智颞撰《法华文句》二十卷、《法华玄义》二十卷;吉藏撰《法华玄论》十卷、《法***疏》十二卷等。隋、唐以后,乃至明、清,《法华经》一直流传不衰。《法华经》在汉传佛教文化圈同样影响深广,译本先后传人朝鲜、日本,在两国广为流传。尤其在日本,在6世纪就有圣德太子亲自撰写《法华经义疏》。9世纪传教大师续开台宗,专门弘扬此经。13世纪日莲大师特奉《法华经》与经题建立日莲宗。19世纪以来,《法华经》先后译成法文和英文,又有梵汉对照、梵文和译、改订梵本、藏梵传译以及原文等的出版,在现代佛教文化圈持续发挥其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会三归一”《法华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