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晋系彝器种类繁多,铭文中常见器物自名。本文全面梳理晋系彝器自名,将目前所见的晋系彝器自名分为五类略作说明。
关键词:晋系彝器;器物自名
晋系彝器所见的彝器种类有鼎、鬲、甗、盨、簋、簠、豆、铺、皿、锺、壶、盉、、錍、缶、盘、匜、鉴18种,乐器则主要是钟。这些器物名前常加形容词、名词、动词等,来对其进行修饰或者说明用途。我们把目前所见的晋系彝器自名根据修饰语的含义分类略作说明。
一、体现贵重
彝器作为珍贵的青铜器,在器名前常冠以“宝”字。有“宝鼎、宝盂鼎、宝甗、宝簋、宝皿、宝壶、宝盘”7个词汇。彝器名前常冠的另一字是“尊”字,这种结构的自名,在晋系彝铭中见“尊鼎、尊鼎、尊鬲、尊簋、尊匍、尊壶、尊器”7个词汇。“尊”字既可用于饪食器之前亦可用于酒器之前,因此,这里所见的“尊”并非指盛酒之器。当与“宝”相似,有尊贵、高贵的意思,青铜器铭文的“尊”字往往从阜,写作“”。“林光义曾指出“酒器之尊与尊卑古不同字,从阜作本尊卑之尊多假为尊字”①,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青铜器中常见“宝”与“尊”二字连用于器名之前,晋系彝铭中共见“宝尊彝、宝尊鼎、宝尊彶盨、宝尊匜”4个词汇。
在器名前冠以“宝”、“尊”以表示器物尊贵的做法大量地见于殷周至春秋时期,战国之后则比较少见。就晋系彝铭来看,器名前冠以“宝、尊”的器物共27件,除了1件为战国早期器(令狐君嗣子壶)外,其他26件都是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器物。进入战国时期后晋系彝器除了令狐君嗣子壶、骉羌钟等少数篇幅较长的青铜礼器外,多数为记容记重铜器。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各国诸侯注重实用,青铜器礼器铸造不如春秋之前那样普遍,内容多以记容记重、“物勒工名”为主,因此“宝、尊”一类礼器自名常用字较少见到。
二、说明用途
1、祭祀用器:旅、羞、醴、浴
旅:“旅”早期的包含祭名的行旅两种意思,青铜器铭文中这两种用法均有所见,不可一概而论。晋系彝铭相关的词汇有“旅鼎、旅甗、旅”。张亚初认为青铜器自名之“旅”早期的使用以祭祀为主②,召叔山父簠铭文有“用享用孝,用介眉寿”语,郑伯士叔皇父鼎铭文亦有“其万年眉寿无疆”,二器当为礼器。此二器均为春秋早期郑国器,郑国因近周室,保守周制,故“旅”字之使用亦以表祭祀为主。
羞:《说文》“羞,进献也”,羞鬲即进献食物的礼器,郑国彝器铭文中有“羞鬲”。
醴:西周晚期杨姞壶有“醴壶”一词,醴通“礼”,《字汇补·酉部》:“醴,与礼通”醴壶是青铜礼器的一种。
浴:“浴缶”见于郑臧公之孙缶,沐浴时所用的盛水礼器,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见于春成侯盉和长陵盉。
征行田猎用器:彶
彶,《说文》:“彶,急行也”,周亚认为凡在田狩或征行等流动性活动时所用之器,可用彶、行、旅等字修饰器名,以表明器之用途③。这是很有道理的。“彶盨”见于晋侯对盨“晋侯对乍宝尊彶盨”。从后文“其用田兽,甚乐于原(隰)”一句可见该器乃是田猎时所用。相似的内容亦可见于其他铜器铭文,如西周晚期的甫人盨:“为甫人行盨,用征用行”,该行盨用于征行。
赏玩用器:弄
青铜器中有一类作艺术品以供赏玩赏的器物,其自名前常冠以“弄”字。《尔雅·释言》:“弄,玩也”,弄器即玩弄之器。晋系彝铭中见“弄鼎、弄鬲、弄鉴”3个词汇。张亚初在《殷周青铜器鼎名、用途研究》一文中搜罗的九件自名弄器均为东周时期东周和三晋一带的器物,上文所列三件弄器亦均为东周时期晋国器,可见晋国作弄器确实较他国热衷。
4、陪嫁用器:媵
为女子陪嫁所作的器物名前常冠以“媵”字,晋系彝器也有这类青铜器,其自名分别为“媵匜”和“媵簋”。
5、饮食用器:飤、
飤:从食从人,是人就食的会意字。青铜器食彝之食有的从人,有的不从人,从人不从人只是繁简之分。《周礼·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郑注“食,饭也”。晋系彝铭所见有“飤”一词。“”,由殷代至战国,关于的铭文材料仅见于春秋早期的郑勇句父鼎,它是一件无盖有流鼎。毛诗《丝衣》传训为小鼎,郑勇句父鼎就是这样的小鼎。飤即盛饭食之小鼎。
:蒸饭,煮米半熟用箕漉出再蒸熟,鬲即用于蒸饭的鬲。郑国彝器铭文中有“鬲”。
三、显示形制
1、黄镬:晋系彝铭有“黄镬”一词,黄镬即黄铜鼎,黄是指青铜器的颜色而言。《说文·金部》:“镬,鑴也”,以镬称鼎是一种古老的叫法,“镬”字在殷墟卜辞中曾见,青铜鼎自称“获”在晋系彝器中只见于哀成叔鼎。“黄镬”是就鼎的颜色而言
2、盂鼎“:该词见于晋侯棘马壶铭文“晋侯棘马即为宝盂鼎乍尊壶”,当是与该壶同批铸造的青铜器。“盂鼎”,据张亚初的考证,认为是“盂形之鼎或者其用途类似盂的鼎”,盂是盛饭之器,盂鼎亦当属饭器。
3、“鼎”:该词见于晋侯对鼎,其他金文中亦仅见于墙盘铭文,假为腹。周亚认为是“鼎”是晋候对鼎一类无耳鼎的专名。盂鼎”、“鼎”是就鼎的形制而言。
4、盘匜:该词见于春秋早期的郑国盘,该器为盘却自称“盘匜”,是由于水器盘、匜相类之器,二者常作为相配套之器,连类相及,有时器名匜就自称“盘匜”,正如有些鼎自称“鼎簋”④。
四、修饰乐音
乐器类彝器主要是钟,当时人偏爱在青铜钟前常加形容词,有时两三个修饰词词叠加,如“元龢扬(鍚)钟”。晋系彝器所见的青铜钟自名有“钟、龢钟、宝钟、协钟、元龢扬(鍚)钟”。“龢、、协、元、鍚”均为対乐音的本质特性的描述。龢,即协,三者均指乐音和谐。“元”,善,即声音好听;扬,指乐音的高扬。晋侯苏编钟的“元龢扬(鍚)钟”,将三个形容词重叠连用,起强调作用⑤。
五、礼器共名与特殊器名
作为礼器共名的词汇有“彝、宗彝、彝、宝尊彝、尊器、祠器”7个词汇,“彝”字作双手捧鸡以祭之形,用鸡来祭祀是民间通常的祭祀,殷墟卜辞中的祭名彝就是指通常性的祭祀,故彝有常意。后代文献多训彝为常,铭文器名称彝当有常设器之意。“”为祭名,则彝为礼器之共名。
晋系彝铭中有两件战国鼎自名“贞”,鼎贞古同字,殷墟卜辞中以鼎为贞,贞就是鼎。青铜器自名时鼎与贞互见。在晋系彝器中写作“贞”的两件器物分别是右孠鼎(魏)和公朱左鼎(东周),均为战国时期记容记重鼎,从中亦可窥见战国时期青铜器铭文随意,简化的一面。
“鉌、锅”分别见于战国时期韩器春成侯盉与长陵盉,二者均为“盉”的异体字,是酒水调和之器,流行与商代至战国。
“錍”,见于战国时期赵国的土***铜壶。指状似扁壶而腹横截面为椭圆形者。从金从木只表示质料不同,錍为青铜器制。
注解:
①林光义《文源》,卷六。
②张亚初:《殷周青铜器鼎名、用途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中华书局,1992年,314页。下文所引张亚初观点均出自本文,不再说明。
③周亚,《馆藏晋侯青铜器概论》,《上海博物馆集刊》,1996年,35页。下文所引周亚观点均出自本文,不再说明。
④《殷周金文集成》2275、2676、2677。
⑤陈双新,《青铜乐器自名研究》,《华夏考古》,2001年第3期,99页。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周亚.馆藏晋侯青铜器概论[C]//上海博物编委会.上海博物馆集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张亚初.殷周青铜器鼎名、用途研究[C]//中华书局编辑部.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
[4]陈双新.青铜乐器自名研究[J].华夏考古,200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