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表演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游戏,是幼儿按照童话、故事、儿歌、歌曲等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通过感知、理解、想象,用语言、表情、动作进行创造性表演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创造性的特点,它包括故事表演、童话剧、歌舞剧等种类,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表演时准备繁杂、指导麻烦,使得表演游戏在幼儿园开展得不太广泛和深入。笔者在幼儿园对如何深入、有效地开展表演游戏进行了探讨,从而归纳出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操作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内容
选择合适的表演内容是表演游戏顺利开展的保障和基础,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四性”:
(一)故事的趣味性
所谓趣味性是指故事情节生动、简单,并有起伏。富有童趣的作品,能有效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表演游戏。因此,选择表演游戏故事,首要注重趣味性。如表演游戏《小兔乖乖》,伴着《小兔乖乖》歌曲的敲门情节和夹断大灰狼尾巴、小白兔智斗大灰狼等好玩、有趣的情节,幼儿非常感兴趣,这就赋予了《小兔乖乖》这一表演游戏极强的生命力。幼儿争当大灰狼、小兔子或兔妈妈,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乐此不疲。在有趣的表演过程中,幼儿自然也受到了“勇敢、机智”的品格教育。
(二)形象的生动性
幼儿的思维处在具体形象阶段,且好动、好模仿,只有故事形象生动、活泼,才能激起幼儿的表演兴趣,也有利于幼儿进行模仿。同时,在表演中融入丰富的动作,又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并激发其表演的创造性。如《拔萝卜》,各角色相继出场,一个拉住一个拔起萝卜又摔倒在地的各种动作,加上大家一起把大萝卜送回家的动作表演,表演者往往有即兴创作的夸张动作,让幼儿开怀大笑,表现出极大的参与游戏的热情。又如《老鼠嫁女》中,众老鼠吹吹打打抬花轿送鼠女儿出嫁的时候,有的老鼠在敲锣,有的老鼠扭起了秧歌步,鼠女儿头上盖着红头巾随着花轿一步三颠等,这些热闹的场面,形态各异的动作,留给了幼儿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大大调动了幼儿表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角色的对话性
角色的对话性是幼儿理解表演角色形象、增加表演兴趣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的故事虽然情节生动有趣,但描述性语言较多,角色之间的对话不多,不适合幼儿表演。对待这种故事,教师可带领幼儿一同改编,把描述性语言改编为对话语言。如《小兔乖乖》《小羊和狼》《小熊请客》等故事,对话贯穿故事始终,众多角色都有对话的机会,避免了某个角色只在初始时出场一下,然后就坐在一旁等待到终场无所事事的现象。而故事《三只小猪》,其前半部分三只小猪各自盖房子的情节在原作品中都是描述性语言,对于幼儿的表演缺乏互动性。在幼儿表演前,师幼共同协商将描述性语言改编为小猪之间的对话,把它们各自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盖房子的意***都表述出来,幼儿在表演时就能通过对话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神态,表演也会变得更生动有趣。
(四)内容的适切性
表演游戏在满足幼儿愉悦性的同时,其教育性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因此表演内容还要紧跟时代、适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做有心人,平时留心幼儿感兴趣的节目,从中挑选易于幼儿表演的,思想健康、传递正能量的内容,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拯救大熊猫》《小鲤鱼历险记》等。教师在选择时要考虑前面所提到的几点,但对于部分幼儿感兴趣的暴力打斗动作过多的动画片,教师要进行合理改编或舍弃,使内容适合于幼儿表演。
二、创设适宜的环境
为幼儿创设必要的游戏环境,是幼儿能否顺利开展表演游戏的先决条件。因此,在表演游戏开展前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并注意材料的结构化程度。
(一)空间的宽敞性
游戏的空间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效果。表演游戏需要幼儿表演时唱唱、跳跳,所以比其他游戏角的空间要大一些。为幼儿准备封闭或半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给幼儿认同感和安全感。场地可以在活动室中,或用小椅子、小桌子或大的积木围起来设置成小舞台,或用标记分出“台上”和“台下”,保证幼儿表演有足够的空间。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专门设置表演游戏室,室内有大舞台,提供一些表演游戏所必需的道具、布景等。这样的空间会更宽敞,也更适合幼儿全身心地进行表演。
(二)区域的隔断性
幼儿期的有意注意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容易分散,注意的稳定性还比较差,更难持久地、稳定地进行有意注意,强噪音则更会干扰幼儿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表演游戏进行时,一般要播放音乐、故事录音、运用打击乐器等,声音比较大。因此,表演游戏角可设置在较固定的区域,如活动室的一角或午睡室或室外相对较大的空地等地方,并尽量和其他游戏角分隔开来,这样能避免与其他区域相互干扰,如条件允许可以在地面铺上较大一块软地垫,这样的隔音、隔断效果会更好。
(三)材料的多用性
表演游戏的特点之一就是表演性,其角色造型、服饰和道具能激起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兴趣,而且还直接影响到游戏的趣味性、戏剧性和象征性。因此,教师要在表演区域投入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去设计角色的服饰和道具。投入的材料,并不是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好。材料的结构化程度越高,有时候越会限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材料最好能够多次使用,并适合于不同的表演故事。如用彩纸加上小衣服,可以设计出许多不同造型的衣服,一根小树棍既可以是拐杖,还可以是扁担,也可以是兵器。
三、进行创造的指导
表演游戏虽然以作品为依据,但它属于幼儿自己“创造的”游戏,它的本质是游戏,不同于幼儿文艺演出。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编自演的创作活动,他们以表演为乐趣,并不是十分注意表演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但尊重幼儿的意愿并不是“放羊”,教师要学会善于观察幼儿的表演游戏,并适时有效地点拨和指导,促进表演游戏深入进行的同时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游戏开始的吸引性
表演游戏的开展,要有一定的物质准备。游戏前让幼儿积极参加准备工作,对所要表演的作品要让幼儿理解掌握,然后教师根据幼儿所喜爱的角色,吸引幼儿一起准备一些玩具、服装、头饰以及布景等,并把它们摆放出来。与幼儿共同创设表演游戏环境,可以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愿望和积极性。
(二)游戏过程的参与性
表演游戏中,指导是一种间接的指导。角色分配之后,应放手让幼儿自己创造性地表演。当然教师也可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游戏,对幼儿进行指导:
1.引领参与法
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游戏,不要急于示范,要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提醒幼儿坚持游戏主题,提高幼儿的角色表现意识,在适当的时候引领。如小班最初进行表演游戏时,教师可作具体的引领表演。在熟悉故事内容后,由教师或故事妈妈来为幼儿做示范引领表演,然后让幼儿参与,用自己的方式表演。也可在教师或故事妈妈边提示内容、边指导帮助下,由幼儿自主表演。有些幼儿愿意表现,可让他们做示范表演。当幼儿已学会后,可放手让幼儿自己进行表演。
2.观众指导法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以场外观众的身份进行外部干预指导,及时向幼儿提供合理性建议,控制过分行为。如在表演《金色的房子》时,扮演小姑娘的幼儿在表演不要小动物来房子玩时,其所表现的鸟飞、狗跳等动作跳跃性比较大,一下子就跳到后面去了。教师可以引导:“呀!还有谁也想到小姑娘的房子里来玩呀?”
(三)游戏结束的引导性
在表演游戏结束时,可从幼儿表演游戏的参与性、情感性、表现性、创造性或对话、体态、道具等多方面做小结,给予幼儿更多的激励,引发幼儿更好地参与下次表演游戏的兴趣。另外,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可引导幼儿讨论,共同寻求解决方法,并进一步提出深入开展游戏的新要求,激发幼儿新的表现兴趣。例如《三只蝴蝶》中“突然下起大雨来,三只蝴蝶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引导幼儿讨论“怎么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提高幼儿表演游戏水平、有效开展幼儿表演游戏,教师需要选择适切的表演作品,创设适宜的表演游戏环境,提供恰当的指导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表演游戏的功能,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上海市教育局,早期教育编辑部合编.幼儿园游戏与玩具研究(文选)[C].南京:早期教育编辑部,1992.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北京崇文区光明幼儿园自选游戏课题组.幼儿园游戏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 全国幼儿园教材编写组编.游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6] 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