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是立德树人的系统方法和有效途径。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和家长教育需求的不断提高,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多,学校教育系统承接的责任和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相互配合。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背景下,必然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协同育人的大教育观,深刻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统筹各方力量、资源,切实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系统化、常态化、科学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突破本位主义:树立全面统筹的协同育人观
少年儿童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教育难以发挥整体的育人效果。协同教育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突破过去各自为***的本位主义立场,强调三者的主动协调、同频共振,实现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1+1+1>3”效应。
(一)树立“人人都是教育者”的全教育观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必须树立“人人是教育者”“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全教育观。***门、学校、媒体,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和社会机构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家长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教育者,是学校、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要引导家长树立起其自身作为“第一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为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提供机会,使之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要引导社会有关机构、企业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为少年儿童传输正能量、避免负面影响,积极创设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二)学校应成为家庭、社会教育的粘合剂
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扮演着各自重要的角色,突破本位主义,并不意味着各自要放弃自己的职责功能,而是重在唤起各自的教育意识。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组织,在协同育人中,应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教育行***部门、学校要主动出击,开放办学,统筹引导,争取地方***府、各部门、社会机构、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成为连接家庭、社会的粘合剂和桥梁。学校要树立起为家庭、社区服务的理念,提供场地、师资等条件。坚持以学校教育系统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合力。
二、完善制度保障:建立系统持续的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虽然不少区县、学校在推动协同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统筹的力度还不够,普遍存在活动零散、意愿不强、师资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层面探索解决,更需要***府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使协同育人制度化、系统化、可持续化。
(一)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法制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机制,是依法推进协同育人的基本依据和根本保障。一要推进协同育人的立法和制度建设。用法律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加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立法。二要进一步提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等10余部地方性教育法规,对家庭、社会教育责任有相关的要求。三要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建立校本化的协同育人制度。学校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组织安全意识和措施外,要尽可能与学生的法律监护人、活动合作方以合约、协议方式,明确各方责任。
(二)确立科学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统筹推动协同育人工作,要高度重视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区县教育行***部门要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合作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学校主动融入社会发展、主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策略、配套文件和评价办法。学校层面要将教师、班级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激发教师主动联合家庭、社区育人的积极性。
(三)完善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在协同育人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是相互影响、成果共享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能激发家长、社会人士、企事业单位参与协同育人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家长、社会贤达、企事业单位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爱心家长”“关心教育公益企业”“社区教育先进学校”等评选活动,激发三方协同的内在动力。
(四)建立城乡协同教育一体化机制
要进一步健全***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农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争取地方***府,以及公安、妇联等部门组织的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避免突发事件和社会不良风气、犯罪分子对儿童的侵害。城市社区要推进终身教育,实现全民教育。坚持社区教育对中小学生开展课外教育,在项目支持、人才配备、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各个基层社区教育提供保障。倡导“离校不离教”的原则,利用社区场所,建设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创办四点半学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教育、校外教育。
三、整合多方力量:搭建共赢互通的协同育人平台
在机制建立的基础上,还必须解决如何运行的问题。要充分整合多方面力量参与,以共赢互通为基本原则,搭建协同育人的多元平台,促进工作持续开展。
(一)组建协同育人的管理与指导平台
完善协同育人的管理平台,区县教委要争取地方***府和宣传部门、妇联等相关部门的***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学院、教育联席会议等组织机构,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工作。要组建协同育人项目研究平台,以区县教育行***主管部门领衔,组合市内高校、区县教研机构、社会专业研究机构形成项目研究团队,对区域内的协同育人项目进行系统设计,解决好深度、效度、可行性等规划问题。同时为各级各类学校、社区提供专业引领。
(二)搭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平台
推进协同育人工作,要坚持以学校为主导,搭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平台。组建学校层面的协同育人中心,成员由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社会机构代表、学生代表等构成,改变过去德育处、学生处等部门各自为***的局面,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队伍。学校要为家庭、社区提供多元的服务,让家长、社区得到实惠,让家长、社会企业或机构认识到参与学校工作对自身的重要价值,激发其持续参与的热情。同时,完善家长委员会等自组织架构,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其中,班级家长委员会应尽可能扩大家长参与面,减少对家委会的干预,激发家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网络育人平台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建立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需要积极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成果。一是建立网络资源平台。重视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家长***学习,实现网络育人功能。二是建立网络联络平台。学校、班级可通过建设微信群、QQ群、班级博客等平台,将有关学校、班级、孩子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增强家校社区的交流互动。要注意收集问题并及时反馈,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传递社会正能量,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三是联合网络媒体平台。联合宣传、文化、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务求深度实效:实施科学立体的协同育人行动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育人途径,促进协同育人取得实效。
(一)以育人为目的,系统设计课程体系
协同育人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最终落实到育人这个目的上来。一是学校要根据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的不同特点和现实条件,系统策划和设计协同育人的行动体系,以课程的形式予以固化,分年级、分层次形成连续性的课程序列,确保协同育人的科学性。二是推进协同育人的课程内容建设。重点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注重与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渗透、整合、融通,构建全新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三是在实施时,避免传统课程知识化学习的倾向,多运用活动化、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等途径来开展,提升育人的有效性。比如,有些学校充分利用各行各业的优秀家长、社会贤达等资源,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既调动了校外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师资短缺的矛盾。
(二)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满足家长需求
学校推动协同育人行动,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家长的教育。只有教育好了家长,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协同育人才会有持续的力量源泉。由于家长在学识、职业、子女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以校级、班级为单位的家长教育活动,往往针对性不强,导致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无论是家长学校、家长会,还是其他的家长教育活动,都应该坚持以解决家长育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家长因材施教,分专题、分层次地用家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确保家长学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三)以过程为重点,充分调动全员参与
推动协同育人工作,重在过程参与。一是要在深度上下功夫。让育人的价值贯穿于整个活动的策划、实施、总结的全过程。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及有关社会人士全员、全程参与其中。家长的榜样示范、对孩子以及学校教育的理解、情感的交融,都将在活动中得到彰显,充分体现教育的深度和温度。二是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家长当中,往往蕴含了巨大的能量。有些学校开展大型活动,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调动家长分工协作,把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三是拓展协同教育的途径。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力量协同,有两种基本的途径,引进来和走出去。目前,学校在引进来这块做得比较好,但在走出去方面显得不足。如果学校能邀请家长一起,组织、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春游、秋游、远足等活动,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化解安全的问题,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良性互动。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家长和社会的参与,是学校各项教育工作有效开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力量。各区县***府、***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引导作用,完善各方参与机制,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切实推动协同育人工作科学、持续、健康发展,取得实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统筹推动协同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