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庄子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超越困境而实现自由,他视个人的自由为人的终极追求,追求心灵的自由是庄子思想灵魂所在。庄子哲学以安命论为基础,以齐物论为前提,以体道论为达到自由境界的途径,构成了庄子人生自由论的基本框架,最终达到了人生的逍遥。
【关键词】自由;安命;齐物;体道
一
庄子的哲学源自对生命苦难的深切感痛、对人类处境的深层忧患,表现为一种追求人生自由的哲学。庄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对人生理想境界和实践方法的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思考是从人生困境中超脱出来,构成了庄子人生哲学的基本方向和内容。对于庄子来说,要想从社会实践中达到这一目的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通过某种精神修养才能超越这些人生困境,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庄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自由问题的思想家,《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自由观的灵魂,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逍遥游里庄子所说的逍遥是纯精神性的逍遥。庄子的逍遥是动词,不等于今天所说的自由,但逍遥的用法确实表达了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憧憬与追求。
二
安命论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和起点。庄子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无可奈何的必然, 人在社会生活中似乎追求着自己的目标, 实际上却受一种必然性支配着,所以人们就没有必要与之相抗争, 而应该随顺必然,安命无为的生活态度。庄子认为命有着必然性,意味着人生的际遇是无力抗拒也无法逃避的,个人所能做的是改变对命运的态度,做到安时而处顺,当然有德者才能做到这一点。庄子安命理论的提出,其思索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一方面是顺其自然。命既是人无法抗拒的一种外在的必然,那么,对于人来说命就成了一种自然。对于自然,只能顺应;另一方面是不入胸次。庄子的安命学说包含着一种明智,一种理性,一种通达。因此,庄子的安命论表现出独特的超越方式。有了这种超脱,就可以在逆境中保持一种心理平衡,安顿好自己的心灵,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面对现实。有了这种超越,才能更好地去创造人生,所以安命学说实际上是以无为的形式,提供了有为的基础。因此对命的超越,在本质上是一种经过哲学升华后的宁静和气度,是人生的一种大境界,只有具备了很高的人生修养的人,才能达到这种大境界。
三
在庄子看来,人生的自由与不自由,关键在于认知主体是否能够齐物,以超越的心态对待人生困境的束缚。这样看来,自由与不自由的分别在于认知主体的齐与不齐上。齐,意味着认知主体不执着于万物之别,则心灵必能顺应自然,安于命运,抱朴收针。这样,人生处处皆畅通无阻,生命时时处处游于自由之中;不齐,则意味着认知主体执着万物之别,做物我内外之分,必然以人灭天、违背自然,对抗命运。这样,必然使人生处处阻塞不通,生命处处陷于困境之中。这就是说,自由与不自由源自于主体之心,全在于一心之念。不齐之心即为世俗之心,庄子极力反对以成心观物,而主张以道心即齐物之心去看万物。人们的心灵得以扩展开放,达到了空明的境地,一如明镜,可以如实地呈现外物的实况。齐物之心无所偏私地去对待万物,认知主体已不存在固有的标准和尺度,对事物都以它自己固有的标准路径来认识它,所以万物的差别可以化为一,从而命也可以超越而获得自由了。
四
庄子人生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人生的逍遥,逍遥就是作为体道的结果,而体道就是对一种精神自由的追求,达到天人合一、无为而无不为的逍遥境界,实质就是超越现实的精神***。体道表现为对物的超越,但又不是离开物而求超越,而是在物中求超越。物代表着实物,因此庄子所追求的思想的自由之境是超越必然和实然的,但又是不离必然和实然的,它就存在于现实之中。关于体道的具体方法,庄子主要谈了三种:一是心斋,二是坐忘,三是见独,通过这些独特的全面的修炼,逐步超越世俗,脱离现实,最后会进入一种神秘的境界。道的途径和终点,就是对某种作为世界总体、根源的理性观念道通为一的体验,最后达到与道徘徊,与道相辅而行的精神境界。因此,庄子的这种超脱,在本质上是经过哲学升华的自我意识的特殊表现,是一种将自己的生命存在融进永恒而真实的整体自然之中而获得的无限实在和持久的自由感受。可以说,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人生的反思和宇宙本体的思考为一体的,通过体道,体悟万物的共通性,认识、阐明人生之道。庄子对自由追求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提升,灵魂的净化,心灵的享受,是各个方面的修养和升华。庄子的自由虽然不能直接改变不幸的现实,却能保证人格的***和尊严,摆脱尘世的纷扰和忧烦,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能从庄子的哲学中体会一种心灵的安宁,寻找追求人类生存的价值,从而超越人生困境,超越自己,超越喧嚣的都市,掩盖的浮躁、空虚,净化人类的心灵,荡涤人类的灵魂,达到人生境界的完美状态。
【参考文献】
[1]诸子集成[M].中华书局,1996.
[2]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3]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高晨阳.必然与自由―论庄子的心境说[J].东岳论丛,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