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考察了M社区的答礼事件,分析得出微观个体的“答礼”行为在整体层面上维系着农村社区家庭间的关系网。研究中发现,适宜与不适宜的“答礼”行为:促进社区内成员间的相互交往,维系稳定关系为其一方面;而淡化人情关系,造成交往关系疏远为其另一方面。由此推出,礼物交换在一定的时段空间中,在整个社区里建构和维系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关系网。
【关键词】答礼;关系;农村社区;家庭
一、问题的提出
天祝县M村在武威市西部山区,以马牙雪山为界与青海省相连,是一个迁移成型的半农半牧地区,先前是青海邻省的少量牧民迁入定居,后来在***社会与饥荒年代又有大量外地人迁入,才使得现在的村庄基本定型。迁居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习俗内部相互抗衡形成了本村的习俗文化。“答礼”也许是村中自发使用的一个词语,但是具体的答礼行为却并不是其独有的。
本研究中答礼界定为熟人社会中,各家各户相互之间的人情礼仪活动,也被称作“回礼”“随礼”“礼物交换”,是村户之间相互帮扶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为情感交流提供机会,它也是主人举办活动来宣告家中大事的一种方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蛋,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抬棺材,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1]表达出这种互助关系是普遍存在的。在社区中,答礼活动实质上为家庭之间的交往而非个体。它没有严格的来往规定,圈内的这种交往关系频繁,如村民Y认为,只要是自己的圈子里的都得“以礼相待”。答礼的形式几乎相同:送礼――受礼――答礼(回礼包括当场的酒席回应和送礼方办礼事时去送礼这两项),在此本不该只称作“答礼”,但是由于村民长期共同生活,人情关系得到发展,并不一定要对方送过礼了才考虑答礼,来往时间长了就不知道谁在送礼谁在答礼,所以大家就习惯统地称这类事为“答礼”,只要两家有交往关系就去答礼。当前这种交往习俗已有了一些变化,其形式从传统上的“物礼”开始向“钱礼”转换,答礼主体的感情付出也降温了,[2]但它终究是不同于现在的“送礼”“拜礼”之类行为。
在解释清楚答礼的同时,笔者提出莫斯曾经在他的著作《礼物》中提出的问题:“什么是受礼者必须报偿的原则?所送的东西中有什么力量迫使受礼者要做出回报?”因为人们对这样的事物似乎再熟悉不过,而一旦对它发问却又显得神秘起来了,到底什么在持续着这个仪式?为什么大家都毫不例外的要参与答礼?答礼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二、礼物交换研究现状
如果摒除了单纯的经济交换行为研究,国外关于礼物交换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交换仪式和网络建构的人类学领域,其中莫斯的《礼物》算得上是对礼物交换研究的最原初的著作。莫斯研究了毛利人一种叫做“hau”的贵重物品的馈赠,提出礼物之灵的概念,他认为礼物交换经历了由整体性的赠予到群体代表成员间的交换,再到***个体之间的功利交换。[3]后期的一批人类学家开始围绕莫斯的礼物之灵进行讨论,更注重分析礼物本身的神秘性意义之外的东西,如互惠性、[4]功利性和工具性。[5]
马林诺夫斯基通过对美拉尼西亚的社会交换的研究,描述了从纯粹的礼物到交易性质礼物的理换,指出了礼物交换中的互惠原则,更以此解释经济交易。他和后来研究新西兰毛利人之“hau”都转而批判Mauss “礼物之灵”的解释。
列维・斯特劳斯将礼物交换的研究引向了另一个方向――社会网络的构建。他将日常生活放在一个群体及个人之间的交换体系中来看,并发展出表亲婚姻理论。[6]F.H.达蒙等人的礼物交换实质上同样也在构建一个不可让渡的物品交换的库拉圈。[7]
以上的研究都开始对交换关系做出一些判断、区分,但是具体的标准的讨论和阐述是在这些文献中看不到的,他们都是在对礼物交换的功用和性质的探讨中,而且都是把礼物交换看作是个体之间的微观事件来研究,关注送礼者和受礼者的关系延续性。参考贝尔特提出的“内在的批评”的方法,[8]这些外在的争论很难得到确切的结论,虽然它们对于研究礼物的内在逻辑没做突破,但对具体交换的结构分析却能提供更多的分析思路和材料。
与国外礼物交换的主体和关系性质的研究不同,国内关于礼物交换的研究多数是把礼物作为一种维持关系的手段,并以中国社会“差序格局”为基本背景作分析。这些研究主要关注情境中的个体关系与策略,而非支配小规模环境中行为的交换规则。当然近期很多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出色的研究,比如阎云翔、杨美慧、金耀基等人。阎云翔对下岬村礼物交换的研究是礼物交换本土化研究的典型案例,他分析了表达性礼物馈赠和工具性送礼两种性质的礼物交换,但阎仍把个体作为礼物交换的分析单位,家庭只是作为象征性的交换单位存在,但其关于对礼物交换的区分是值得借鉴的,有利于在礼物的分析中构建理论框架。杨美慧对中国城市中礼物交换与私人关系的系统的研究,她指出“基于关系的中国市民社会特征在于其两个‘之间’状态:个人与社会之间及个人与正式的志愿团体之间”。[9]金耀基则强调个体在中国社会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中的相对自主性。[10]
在中国礼物交换的研究中关注的研究主体仍是以个人为主,在具体的分析中很多人都会关注交换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构建意义,尤其是阎云翔的解剖分析让带有神秘色彩的礼物交换显现出来,变得真实可查。综合国内外的文献,他们在方法上、对象上、理论上都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另外,本文在M村“答礼”事件研究中主张以家庭为分析的单位,这也在未来的研究中让“礼单中的男性代表――参与仪式却并不少女性”的现象得到更清晰的解释。
三、 答礼对关系网的影响解析
由前面的文献分析,笔者区分了答礼的表达和功能体现在三个层面:私人关系,即个人层面上来讲,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的礼物交换研究都是从个人出发的;家庭关系,这也是本文强调的重点,礼物交换是一个社会事件,答礼也是,在这个事件中以个人为单位是不足够展现其真实的自由度的,因为家庭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去参加赠礼仪式,而且得到的效果是相同的:可以接受主人的酒席款待,都会得到回复的赠与,这就显示出了家庭作为分析单位的意义,和家庭中男女参与角色;社区整合,以家庭为单位的或是个人为单位的“己”,在一级一级推出去自己的波纹的同时,大家的波纹在一个有限的区域相撞、相混,最后达到整个区域内部的整合。
作为亲属,适当的答礼可以得到适当的回礼,能巩固关系;答礼不当会被人非议,当然,短期内不会破坏两家的关系,预期在长期的不当答礼行为下关系会被淡化,有特殊情况时大家给予谅解。此中关系的维系弹性依礼往双方的态度而定。村民Y提到:“有人根本不会太在乎,也有抓住别人不放的,事后说别人闲话,‘十年礼债都在帐’,产生不和发生争执的时候就会拉出来一大堆这样的事,很伤和气。”对于亲戚圈外的成员“答礼”是互帮的一种行为。就像M家的老人所说:“今天我去礼(答礼)了,明天家里有事了人家也乐意来看看。”认为“答礼”是社区成员之间的一种礼尚往来……在事件分析时笔者发现,“答礼”正是他们各家各户关系网最好的分析场所。
笔者参与观察并访谈L家的答礼事件――婚事。L村民在一月二十一日出嫁女儿,L的家族亲属都在一个村里,其配偶却是外乡人。答礼时,一般是长辈的礼比晚辈的礼重(多),交往关系比较深的礼金也较重。但是在此事中发生了让社区居民认为不应该的事:在答礼时,L的舅亲答的礼最多,个人礼金有答六百元的,从L族亲来说,出嫁女孩的亲叔叔和他们是邻居,却在礼簿上写着三百元,但也算是叔亲后面最大的礼,有一个叔叔甚至只拿了六十元来给侄女答礼,是亲属最薄的礼金。由此,L在“给娶亲的人出难题” 时采用了舅舅的建议,并在后面选择西客 时给了舅亲更多的名额。当地村民中去答礼的人很多人都答了五十元,其实这也是现在当地答礼的一般礼金标准,也有几个答三十元礼的,这是因为那几家曾经办事时,L去时答了三十元礼金。在人情交往圈中,核心亲属一般要答比其他人更重的礼金,表示出自己与其它的答礼者的区别。L舅亲使得他们在这件事中更有主动权,并在答礼后的酒席上为表示对他的尊重,安排了上房的坐位,主东家专门敬酒,并给他们专门上饮料,若家中有困难一般求助于较近的亲属而不是他们,但其中拥有较多资源或是较高地位者,受礼方一般会更友善,以此维持较好关系,以防必要时可以得到帮助。
由此案例中对比可看出,适当的答礼行为好似居民相互间物品借用的循环往复。礼就是在这样不大的圈子中“借”与“被借”一次次的发生,圈中的居民不会太多地计较其中的得失。在这样的互借环境中双方无形中就缔结了不解之缘,此种交往加深了相互亲密关系。
作为近的族亲或姻亲,答的礼金是有一定标准的,过低就会被人们笑话,也认为这是“不给家人长面子”的行为,但这并不会直接影响两家的关系,只是间接的影响相互尊重和亲密、信任的关系。在L村民家的婚事中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陪女儿出门的二十多个西客,多是舅亲,叔亲则很难享受到此“殊荣”,但此事过去后L家仍会与附近的叔亲们有较多来往,仍是生活的主要互助机构,答礼并没有影响两家的日常来往关系,但有旁观者判断,这样的行为会造成在L的叔亲办喜事时,L会做出相应的答礼行为,现在,这种“不给家人长面子”的行为已见怪不怪,也进一步使得社区成员关系的表达层次不分明,重亲没有重礼,重礼轻答,使人情变淡,破坏了乡土人情。
四、结语
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中,关系网是其拥有的基础的社会资本,而答礼正是促成并维系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关系网,在答礼中社区内成员的关系得以长期稳定发展,并在礼物交换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强化、淡化社区内已建构的关系。
村庄内相互的答礼行为有答的好与不好之分,但在具体的访谈中笔者发现,答的好与不好主要是表现在礼金的多少中,但是礼金的多少并不会直接影响社区内部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对方在答礼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这也间接反映出了受礼方对礼金的尊重,及其欢迎与信任程度。笔者完成访谈时深深体会到,此中包含的礼尚往来的潜规则,与“灵魂出窍”的“礼”在延续交往关系时进一步延发出了以礼看人的常态――更多利益目的趋向,不当的答礼行为的持续会打破先前正常的礼俗,模糊原本社区中人情关系的层次表达。当然,答礼行为对社区成员的关系产生的影响也会因人而异,常态的表达会增进双方的关系,增加礼尚往来的频度,在答礼事件中更容易得到主人重视,安排对方在礼事中做一些能“露脸”的事,这种行为在以后的答礼事件中更会增加它的积极作用;不好的答礼行为都会让对方以同样消极的答礼行为给予回应,可以说这是两家关系淡化的表现行为,但是这并不会直接恶化双方关系;表现为不再答礼,就直接表示出了中断双方关系的意愿。
答礼是社区内的一种交往的方式,但是它对社区成员关系的影响是复杂的,笔者看到面对不同的主体,同样的事件会达到不同的交往效果,而且答礼的负面影响表现得并不是很强烈,此中正面的影响作用更突出一点,此间,被访问的村民并不觉得答礼会影响他们的相互交往,认为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他们的眼中,这个纯朴的小村庄中要想清晰的划隔出什么似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一切本来就是那样。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26.
[2]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5-160.
[3]马歇尔・莫斯.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2.
[4]Bronislaw Malinowski,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Taylor & Francis e-Library,London,1922,pp06-25.
[5][7]F. H. Damon & R. Wagner,Death rituals and life in the societies of the Kula ring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DeKalb, 1989,pp 2345.
[6]列维・斯特劳斯.王志明译.忧郁的热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64-72.
[8]帕特里克・贝克特,瞿铁鹏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2002.3.
[9]杨美慧.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与主体性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9.290-305.
[10]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1.67.
【作者简介】
张丽,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 :文化社会学.
史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社会结构、文化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