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也有少量分布。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赫哲族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民族习俗
赫哲族群众在饮第一口酒前,要用筷头蘸少许酒甩向空中和洒向大地。以示敬祖先和诸神。赫哲族群众不喜欢喝茶,有时也把小米炒焦后沏水喝,或把野玫瑰花和嫩叶以及小柞树的花苞采来晒干沏水当茶喝,但大多数一年四季均喜欢喝生凉水。
赫哲族妇女生小孩时要吃小米粥和大米粥、鲫鱼汤、嗄牙鱼汤、兔子肉汤以及“莫温古饭”、面片、面汤、鸡蛋等食品。产后三天内不能吃青菜,以免产妇和婴儿泻肚。在坐月子期间均吃滚烫的热饭,以免受凉,影响身体健康和***汁。
赫哲族群众去世后,必须用面粉制成油炸薄面块和各种形状的薄面点心,供在桌上,参加悼念活动的人们也可食用。
民族食俗
捕鱼和狩猎是赫哲族群众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群众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
赫哲族招待亲友和客人常以“刹生鱼”表示尊敬。“刹生鱼”是用鲤、鲩、鲟、鳇、鳙等鱼先将肉从鱼骨上剔下两整块,切成相互连接的鱼条,再将鱼肉从鱼皮上片下,切成鱼丝,然后拌上用开水烫过的土豆丝、绿豆芽、杨皮、韭菜、辣椒油、醋、盐等,吃起来清香鲜嫩。这种生食习俗。在许多民族中都不同程度地保存着。
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
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来了,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
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籽,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将鱼片和兽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他勒卡”;鱼松,赫哲族群众叫“它斯恨”。
民族服饰
赫哲族的服饰别具特色,有用鱼皮做成的鱼皮长衫、鱼皮套裤、鱼皮等。鱼皮衣的特点是轻巧、暖和、经久耐磨,且不透水。
男子早年以穿鱼兽皮衣为主,现穿棉布衣较普遍,但在渔猎生产时,仍以鱼兽皮衣为主。夏季戴桦皮帽,形如斗笠,长项大檐,可遮阳挡雨,帽上有各种云卷和花纹。狩猎时一般戴狍皮伪装帽。上穿皮衣,下穿狍皮长裤或鱼皮套裤。脚穿袍皮袜,鱼兽皮轨。
妇女早年也以穿鱼兽皮为主,今穿棉布衣较普遍。兽皮衣有狍皮或鹿皮上衣,也有用鹿皮做坎肩的。鱼皮上衣袖肥而短,只有领窝没有高起的立领。赫哲族姑娘梳一条辫子,已婚姻妇女和寡妇梳两条。年纪大的戴耳环,年轻的戴耳钳,无论老少都戴镯子。
民族节日
乌日贡节。乌日贡节是赫哲族群众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月、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各种民族体育竞技活动外,还有热闹的群众性聚餐宴饮活动。
赫哲族春节。春节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欢乐的节日。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热情好客的赫哲族群众摆下“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味道十分鲜美。令人尊敬的民间诗人(依玛堪)在新春佳节,用诗歌把美好的祝愿献给大家。老人们向他敬酒,听他讲故事,尽兴而归。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迷恋的是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到处是欢歌笑语。
(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