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枢纽经济的演化逻辑是从交通枢纽到经济枢纽,从经济枢纽到枢纽经济。南京禄口机场是南京发展临空经济的基础,其互联、互通、互融能力将直接影响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本文将从南京禄口机场这一基础层面出发,对标郑州临空经济区,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提升南京禄口机场互联、互通、互融能力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南京临空经济发展。
关键词:临空经济;枢纽经济;南京禄口机场
0引言
一般认为,枢纽经济是借助地理或交通枢纽的集散作用,聚集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推动区域产业发展,获得多种经济辐射的经济发展方式。而临空经济是枢纽经济的经济模式之一,是依靠空港促进要素的流动、重组和整合,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枢纽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其演化逻辑为:从交通枢纽到经济枢纽,从经济枢纽到枢纽经济[1]。交通枢纽是发展枢纽经济的前提与基础,因此,空港是发展临空经济的基础,其互联、互通、互融能力将直接影响临空经济的发展。目前在临空经济建设过程中,存在重基础建设,轻软件设施尤其是对航线网络构建不够重视的情况。笔者认为,提高机场的吸引力,提升其互联、互通、互融能力,发挥其强大的集聚功能是促进临空经济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1南京禄口机场发展现状
近年来,南京禄口机场的发展与一些标杆城市相比确实存在一些差距,郑州新郑机场等机场的异***突起也反映出南京禄口机场面对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客货运规模连续4年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且航空货运能在严峻的***情形势下“逆势上扬”。本文将南京禄口机场与郑州新郑机场进行对比,总结郑州新郑机场的发展经验,将对南京禄口机场打造临空经济提供良好的思路和借鉴。
1.1客运量及货运量对比
2020年南京禄口机场完成T1航站楼的改扩建工程,实现双航站楼、双跑道联合运行,机场客货设计能力分别达3600万人次/年、80万吨/年,而2019年南京禄口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为保障能力的84.9%和46.9%,2020年为55.3%和48.6%,均未达到正常负荷,尤其是货运方面离保障能力相差较远。从***1和***2可以得出:①近年来,客运量方面,南京禄口机场与郑州新郑机场发展趋势基本相同,南京一直领先于郑州,但在2020年,郑州首次超过南京,2021年南京由于***情原因影响较大,客运量和排名下滑明显。②货运量方面,在2013年,南京货运量及排名均领先于郑州,但自从2013年以来,南京禄口机场货运量发展比较平缓,而郑州货运发展态势良好,国内排名一路上升,并且在***情这种大环境下,货运增幅明显,逆势上扬,两机场在货运上的差距愈发明显。
1.2航线网络及通航点对比
2021年冬春季,郑州共开通约165条国内客货航线,覆盖约96个国内通航点;南京共开通约148条国内客货航线,覆盖约92个国内通航点。根据两机场2021年冬春季航线分析得出:①南京禄口机场和郑州新郑机场均基本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国内航线网络结构,与主要城市群中的省会及重点旅游城市间均已通航,但南京禄口机场的国内客货航线数量少于郑州新郑机场。②郑州新郑机场的本土基地航空公司中原龙浩航空开通多条货运航线,郑州机场货运的迅速发展离不开本土货运航司的有力支撑。③南京禄口机场的国内航空公司国际货运航班计划数量明显少于郑州新郑机场,差距明显。
2原因分析
2.1南京首位度不高
郑州地处河南省中北部,首位度较高,对周边地区有较强的要素集聚能力。南京作为省会城市,地理位置处于江苏西南,在江苏省首位度不高,同时由于南京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是全国机场密度最高的区域,南京禄口机场竞争压力较大。而上海机场作为国内航空枢纽中心,尤其在国际航线网络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虹吸效应明显,对南京旅客乃至江苏区域内旅客造成较大分流。
2.2***策方面
郑州新郑机场取得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河南省***府对于打造临空经济的重视,2013年,***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河南省确立了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总体发展思路,并在2021年,了《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这是全国首个将枢纽经济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放在同等地位进行“十四五”规划的省份,并且将“枢纽产业”作为“十四五”期间的一项主要发展指标。
2.3航线网络竞争力不足
南京禄口机场的航线网络在数量和品质上均有待优化提升,尤其在国际航线、航空货运方面存在突出短板。国际航线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升,枢纽机场国际航线广度、厚度仍有不足,全货机航线数量少、密度低。航线网络的竞争力不足将使客货运缺乏吸引力,不利于南京临空经济的打造。
2.4缺乏本土基地航司
目前南京禄口机场有5家基地航空公司,数量上与广州、杭州比并没有太大差距,但这些基地航空公司仍有待培育和发展,运输量占机场总运输量的比重远未达到国际公认的40%~70%标准,未形成规模效应。目前南京尚未有江苏本土基地航司,龙江航空尚未完成江苏本土化改造。一个机场拥有本土基地航空公司的优势在于,该航空公司会始终以所在机场为主要运营基地,始终统筹考虑短期运营收益和长期市场培育的有机统一。当面临盈亏抉择时,非基地公司可能会“另择树枝”,而本土基地航司则会摆脱长远战略与短期业绩之间的矛盾束缚,配合地方***府的枢纽建设规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运力投放,实现“区域战略”“机场战略”“航司战略”的结合。在机场航空客货吞吐量增长中,本土基地航空公司都发挥着关键性的驱动作用。例如郑州新郑机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本土航空公司的有力支撑。2014年9月,河南航空正式运营;2019年6月,河南省首家本土基地货运航空公司—中原龙浩航空公司正式成立。
2.5南京市场竞争过于激烈随着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进入了南京市场,执飞南京航班的航空公司过多,导致竞争激烈,票价水平低。南京市场,呈现出小航空公司多,竞争过于激烈,经常出现小航空公司扰乱市场的恶性价格战,较大的航空公司疲于应对市场竞争,这也将打击较大基地航空公司构建布局航线网络的信心。
3对策建议
3.1规划引领
河南省***府对于打造临空经济的重视促使郑州空港枢纽经济蓬勃发展,因此建议江苏省在省级层面也加大南京临空经济的重视,在***策上给予更大支持。此外,郑州空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它明确的战略目标定位,其主要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为航空物流驱动模式。临空枢纽经济区发展有多种模式:第一类是航空运输驱动模式,即通过国际综合性航空枢纽的强大航空运输网络的辐射力来驱动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如德国法兰克福机场临空经济区;第二类是航空制造驱动模式,即通过飞机的总装制造为龙头,在机场周边形成的以航空制造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如空客公司所在的法国***卢兹航空航天谷等;第三类是航空物流驱动模式,即在机场周边形成的以航空物流、临空高科技产业集群为主导的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如联邦快递所在的美国孟菲斯机场区域等。因此,南京禄口机场临空经济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科学构建战略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确定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等。
3.2重视航线网络的构建
航线网络是机场发挥效用的基础。面对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航线网络的现象,我们亟需转变思维。客运航线方面,在科学构建国内航线网络的同时,应注重国际地区航线的布局。当前国家正逐步放***际航线,一条国际航线从筹备至开通可能需要一年甚至多年时间,需要经过市场需求分析、航线培育***策确定、航权时刻申请等程序,因此,建议抢抓国际地区航线逐步放开的机遇,为满足江苏及周边地区旅客国际出行需求,提早谋划开通更多国际地区航线。货运航线目前是南京禄口机场的突出短板,当前应把握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契机,根据市场需求,积极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货运网络,争取开通至日韩、欧美、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的全货运航线,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航空货运市场主体。此外,航线开辟主动权在于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之间处于竞争关系,因此,航空公司的航线开辟是出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缺乏对南京禄口机场总体航线网络的统筹。因此,建议设立相关机构,对南京禄口机场的总体航线网络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对南京禄口机场存在的短板航线,引导航司进行航线开辟及资源整合,从而科学构建航线网络,为打造南京临空经济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还要重视民航运输市场竞争问题,加强监管,避免航空公司间价格战等恶性竞争,扰乱市场,帮助航司塑立构建布局航线网络的信心。
3.3强化集疏运体系建设
2021年2月,国家***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包含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因此,针对南京禄口机场分流严重的现象,可抓住南京都市圈发展的契机,完善南京都市圈内地区乃至江苏省其它地区至南京禄口机场的集疏运体系,从而提升南京禄口机场对周边城市及整个江苏区域的辐射能力。
3.4尽快成立本土基地航空公司
本土基地航空公司的发展对助力本地区民航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2011年,浙江省唯一本土客、货运航空公司长龙航空成立,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其已发展成为拥有60余架机队规模,长龙航空的良好发展也进一步促使杭州机场在航线规模、客货运输量等方面大幅增长,枢纽能级进一步提升。如果江苏省拥有本土航空公司,将在航线开辟和资源匹配方面掌握主动权,有利于科学构建南京禄口机场航线网络,打造以南京机场为中心的航班波,提升南京禄口机场的集聚能力和联通能力。江苏“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中提出,成立2家本土客运航空公司(加快瑞丽航空、龙江航空江苏本土化)[2]。但目前龙江航空还未完成本土化改造,建议进一步加快进度。货运方面,建议加大航空货运市场主体的培育,适时研究在南京成立江苏本土货运航空公司。
参考文献
[1]高传华.郑州航空港枢纽经济演化发展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8):44-47.
[2]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十四五”民航发展规划[Z].2021.
作者:曾婷婷 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规划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