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历代青花瓷并排摆放在一起,最先跳入眼帘的一定是康熙青花,那一抹独有的翠蓝,明艳中透着妩媚,清丽中蕴含温情,最是能勾起我们无限的遐想。而如果你了解了康熙青花前世今生,必定会感叹它的美丽不只来自外在,还有康熙盛世给予的那些荣光。
翻看青花的历史,可以看到用钴料作为呈色剂烧造青花瓷的工艺,早在元代便已成熟,并有令人震撼的元青花传世至今。及至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瓷也风采独具,广受好评,然而在随后的200多年内,青花工艺却在种种因素的左右下不进反退,直到康熙皇帝君临天下,青花瓷方才随势而变雄风重振。
康熙时期是一个由大乱走向大治的阶段,虽然,当时西南有吴三桂,台湾有郑经父子,但中原腹地已经随着和平的到来,重又焕发了生机,在这样的背景下,景德镇窑火重开,瓷器生产得到了恢复。同时,基于让子民“各乐其居,各安其业。”的思想,锐意改革的清***府让手工业者从明代残酷的匠籍制度解脱出来,给予他们更高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创新的热情,而这种热情,不但让康熙青花从造型到纹饰有了远超前代的发展,而且创造性的实现了“墨分五色”的青花效果。同时,在具有开放胸襟,十分推崇西洋科技的康熙倡导下,众多先进的生产工艺也被运用到瓷器烧造中,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让康熙青花一改明代中后期的粗陋,趋向精细完美,而这些都是康熙青花具有无限魅力,至今备受追捧的重要因素。
幕后推手是康熙
关键词:***策的力量
陈润民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研究馆员 瓷器鉴定专家
自1986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工作,陈润民先生一直致力于元明清瓷器的研究,在他看来胎釉精细、青花鲜丽、纹饰优美的康熙青花在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艺术水准较永宣青花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康熙皇帝的努力。
热爱科学的康熙非常重视瓷器生产,不但亲自选派官员赴江西景德镇进行督导,还屡屡过问具体工作,在相关文献中不乏他关于瓷器生产的指示。《浮梁县志》和《景德镇陶录》记载,康熙二十二年二月,皇帝差工部虞卫司郎中臧应选,笔帖式车尔德驻厂督造。康熙四十四年四月至五十一年十月,又任命江西巡抚郎廷极兼理景德镇窑事,烧造了著名的郎窑青花,从此清代官窑开创了以督陶官姓氏称窑的先例,意义重大,如著名的“臧窑”、“郎窑”等。这些督陶官由地方官巡抚监管窑务,对陶瓷有一定爱好和研究,他们有的驻镇,有的“遥控”,甚至亲自督造宫廷御用器物,并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管理的细则来保证官窑瓷器的质量。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的康熙青花精品,不但品种齐全,纹饰丰富,而且除官窑青花外,民窑青花所占的比重很大。陈润民说:“清康熙时期一度实行‘官搭民烧’制度,即将一定数量的宫廷御制品放入民窑最好的窑位中搭烧,促进了民窑烧造技艺的发展。与官窑***案规格化相比,康熙民窑青花的风格朴素动人,自然浑成,独特清新。当时大量的民窑青花被用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出口这一部分,赚取大量外汇的同时,也让中国瓷器的美名传扬海外。”
据史料记载,当满载中国的瓷器和丝绸的商船的到达欧洲时候,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迅速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当时的欧洲人上无不以拥有一件康熙青花瓷为荣。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甚至下令在凡尔赛宫中用中国进口的瓷砖建了一座瓷殿,而贵族们则会在自己的城堡中单独安排一个房间摆放来自中国的工艺品,并将房间命名为“china room”.
在陈润民看来,康熙青花的优点很多,但最让他喜欢还是那富于变化的青花发色,这也是他进行研究的主要方向。他说,人们往往称康熙青花为“翠毛蓝”、“康熙五彩”、“墨分五色”,这种色彩变化有5个层次的色阶,所用青料有“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在此基础上,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也有不少改革和创新,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改变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纹轮廓线,然后涂色的传统方法,即单线平涂,而是采用渲染即“分水皴”的技法和借鉴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手法,浓重、淡雅层次分明。在瓷坯上绘画,一种颜色即能表现出浓淡、深浅多种不同的色调。《陶雅》曰:“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至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可以说,康熙青花将中国绘画的技术手法,经以***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使我国瓷器装饰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起步收藏的首选
关键词:市场价值
出镜人:胡智勇 太平洋洪绪艺术品鉴定中心主任 著名收藏家
在前不久纽约苏富比春拍,胡智勇买到了一件很精彩的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棒槌瓶,这让他为此兴奋了好几天。“这件棒槌瓶烧造工艺非常的好,代表了康熙民窑青花的最高水平,你看,它造型规整,不同于稍晚时候同类器修胎的朴拙,显得很挺拔,像一位心怀坦荡的君子一样。它上面装饰的山水构***舒朗高远,人物栩栩如生,青花巧妙的发色更体现出几分立体感。”
胡智勇抚摸这这件器物说:“康熙青花存世量相对较多,在选择中除了通过胎釉等方面判别真伪,还要看上面的纹饰是否有特色,是否是稀见的品种。此外,拍品的来源有绪也很重要,像这件棒槌瓶原本是英国著名的收藏大家朱汤生先生的藏品,这次拿出来竞拍,非常的难得,当时我给出的心理价位是4万英镑左右,没想到现场竞价并不激烈,最终两万多英镑就买到了。当然捡漏的乐趣只是一方面,还是器物本身的美更让我心动。”
胡智勇已在收藏市场一线奋战了20余年,在这期间,康熙青花瓷器一直是他收藏的重点。在他看来,康熙青花与其他时期的青花瓷相比,优点很多,十分适宜初学收藏的爱好者关注。“它的胎釉特点很鲜明,‘墨分五色’的青花发色也很讨喜,所以一直备受关注,王刚先生刚入行时主要就是买这个时期的器物。而且在很多人的追捧下,价位常年处于稳健上扬的状态。”
源于“官搭民烧”的原因,在康熙青花中官窑与民窑的区分一直是鉴赏中的难点之一。但这一点对于胡智勇来说并不是问题。“虽然在一些民窑的康熙青花中也有落‘大清乾隆年制’年款的,但稍加辨别就可看出,官窑与民窑的审美取向和功用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官窑的器物在制作上要更加的精细,民窑青花由于类属商品,往往一个人代替几个工种,分工不够细致,使得某些方面做工较为粗糙,但由于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受约束,使得民窑青花个性特征强烈,纹饰题材上也更加广泛,几乎包络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这一点说收藏民窑青花乐趣也要更多些,而且相对价位也比较便宜。我的藏品中就有一件以荷花和河蟹为纹饰的器物,我叫它为’和谐社会’,是早年在中国嘉德买到的,只花了4万多元。”
在康熙青花中,最令胡智勇痴迷的是那些描绘山水纹饰的器物。他说:“虽然我国烧造青花瓷的历史很悠久,但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纹饰上多是寓意富贵的吉祥***案,而在康熙青花中却有大量装饰山水、花鸟纹饰的器物存在。在这样的器物中,不仅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类型的融合,也可以体会到康熙皇帝对汉文化的尊崇。特别是其中的山水纹饰,由于在画法上采用了清初“四王”等名家的笔法,有的还有题诗,很好地融汇了诗情画意,体现出浓厚的文人趣味,对于熟稔传统文化的收藏者非常有吸引力。”
康熙青花的鉴赏要点
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1 /康熙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
2 /康熙民窑器中常见缩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釉薄泛白,常见放射状的跳刀痕,有的足墙同面斜削呈尖状,圈足直径大,许多瓶、觚、罐的底足出现台 阶的形状,其折角处极为挺直,俗称“二层台”或“台阶底”。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夔龙折沿洗、印盒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露胎无无釉,圈足宽厚。
3 /康熙中期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进一步提高,胎体洁白坚硬,断面有如“糯米糕”。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 高,浆白釉面略显疏松,偶有开片,还有一种亮青釉。中期青花瓷器圈足没有早期大,有的足端经过打磨,光滑呈泥鳅背状。
4 /康熙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也有粉白釉,釉面光泽深沉含蓄,胎体比中期要重,硬度高,底足较深普遍采用平切,切削整齐。
5 /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练精纯,由于水沉法改进为煅烧法,呈色鲜蓝青翠,无漂浮感,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有的呈宝石蓝色,鲜蓝而不火气,它与清代其它各朝青花有很大的区别,时代特征十分明显。
6 /早期青花瓷器使用浙料或江西、广东青料描画,呈色灰蓝,个别发色欠佳,浓重灰暗及蓝黑,与顺治青花特点很相似。
7 /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灰蓝,有的泛晕散,也有描青花,所占比重不大,多绘在杯、盘、碟等小件器皿上。
8 /康熙青花瓷器的造型是清代青花瓷器中造型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形式更是变化多样,层出不穷,一种器型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式样,以人们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条件为依据,千姿百态,仿古创新,既有陈设瓷,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及各种文具、茶具、象生瓷、瓷塑及仿古铜器式样祭器、外销瓷等。外销瓷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主要是青花、五彩两个品种,基本都是民窑器,用色偏浓重,造型高大,纹饰也适应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规整繁缛,但也有许多创新式样。
9 /康熙朝的大件琢器生产在清代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与成型方法日臻完善和技术列趋成熟有密切关系。如:大棒槌瓶、大香炉、万寿字大瓶、大盘口瓶,凤尾尊、花 盆、大鱼缸、绣墩、大盖罐等,整体特点是古朴稳重,颇具阳刚之气的力度。尽管体积较大,有的高达 80 厘米,极少变形,器身接口不明显,反映了成型与修胎工艺的精进。器物外部轮廓线和转折处清晰、利落而有精神。风格硬朗,挺拔向上,浑厚朴实、有力,粗犷豪放,富有阳刚气势,制作很清楚规范,丝毫没有笨拙感。中小件器物富有独创性,严谨大方,讲究整体效果,不刻板,端庄中透出灵秀的美姿。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方形器,如方盘、方碗、方棒槌瓶、方尊、方花盆等,比较而言,烧制方形器要比圆形器难得多,充分表现当时工匠们造型设计的高超水平与制瓷技术的进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康熙青花:盛世繁华融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