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历史这架庞大的马车轰鸣着驶入周王朝时,轨迹发生过一次空前绝后的巨变,一个全新并从此伴随整个民族史的词汇出现了,它就是“礼乐文明”。这四个名不见经传的字在西周初年经周公等人的催化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反应的产物最大程度上融入中国人的骨血,即使过了几千载也依旧是民族的精魂。简单说,礼乐文明的出现得益于周公等人“制礼作乐”,这是西周初年最重要的事,在它发生之初就对周代二百年太平盛世做出过卓著贡献;时至今日,由“礼乐文明”衍生变化而来的“礼俗”依旧是我们这个拥有三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作为礼乐文明中最重要的仪式形态之一,宴饮礼仪一直深深根植在我们民族的土壤之中。今天看宴饮,或许可以把它看作社会学中一门精深的学问,主要研究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不过,如果我们将视野投射到三千多年前,观照一下宴饮礼仪的诞生,就会发现宴饮远远不是社会学这么简单,它的发生发展受控于***治、法度、宗教三大方面。觥筹交错的宴会看上去热烈而欢快,但在西周时期,任何宴会中的任何举动都必须符合礼法的规范要求。那个时代的宴饮礼与其他礼法一样拥有过强大的宗法力量,任何一个小环节上的差异都可能代表着深层次的***治因素,任何一个小步骤的失误都可能引发一场。
今天,我们或可以从《周礼》、《仪礼》、《礼记》这几本书中一窥当年宴饮礼仪的辉煌与繁杂,但要想直接了解周代宴会的真实面貌就不能不读《诗经》中的宴饮诗。《诗经》中这几首宴饮诗是中国酒桌文化最早的记载者和见证人,周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治文化风貌在这些诗篇中揭开过自己神秘的面纱,时代的风云际会浓缩在诗文里一次次的推杯换盏之中,宾主间的互敬互爱或是猜忌陷害也就在酒杯碰撞的脆响中裸地暴露在读者眼前。
我们先来看描绘盛世宴享的《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是《诗经?小雅》的开篇,诗中体现天下归心的盛世情怀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是一首充满***治宗法色彩的“盛宴华章”。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是全诗的起兴。为什么要用“鹿鸣”起兴?一种解释来自《毛诗传》,《毛传》中说:“鹿得萍,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意思是鹿得到了美食会发出“呦呦”的鸣叫声招呼自己的同伴一起享用,用鹿的鸣叫起兴是说主人也像鹿一样,获得了“好货”就招呼宾客们共同享用,表现主人对客人的诚挚欢迎;另外,用鹿鸣起兴还可能与鹿是出名的群居动物有关,上古君主都希望拥有更多子民,优秀的子民团结在圣明的君主左右,随时听君主的召唤,享受君主的款待,这与群鹿得苹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群鹿儿呦呦地叫着围拢在原野上啃食苹草,画面柔和而舒缓;而“我”有满座好宾客,在宴会上他们弹琴吹笙奏乐调,气氛好不融洽和睦!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吹笙鼓簧声声相和,为宾客捧上装有币帛等礼物的竹筐。“承筐是将”很重要,因为它代表了西周宴饮礼中的“酬币礼”,简单说就是在宴会上向宾客赠送礼品。礼品送什么、如何送,根据不同的宴会规格有不同的规定,这里不加赘述。我们要说的是,“承筐是将”这四个字的出现说明了在《鹿鸣》写作时期宴饮仪式形态就已经相对成熟和规范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郑《笺》中解释这句话说:“人有以德善我者,我则置之于周之列位,言己维贤是用。”郑玄这句话相当犀利,而且很有道理。第二段中的“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和“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之间具有延续性。“我”有这样一群好客人,这些人拥有着高尚的道德修养,待人宽厚有礼,值得君子们效法学习他们。宾客的好德行和主人的好胸襟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统一。
“嘉宾式燕以敖”、“和乐且湛”、“以燕乐嘉宾之心”,这几句为一组,描述的是宾客的状态和宴会的气氛。有礼贤下士的君主,有严谨规范的礼数,有美酒佳肴,有动听的乐歌,有自由的沟通渠道,这场宴会可算是云集当时贵族士大夫们的各种挚爱。
《小雅?鹿鸣》长期作为***指定的升歌篇目应用于宴饮礼中的诗乐演奏环节,可见其重要价值,这首诗表面上写一场由高等贵族举办的大型宴会,实质上反映出两大主题:
第一,天下归心的盛世情怀。这场宴会的主人在这里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他们既是诗所描述的主要人物,又是诗作者的上级。因此,这首诗就可以成为这位主人的“传话筒”。“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这些看似温良恭俭让的话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君主们如此有礼地对待自己的臣子或远客,更多的是要塑造自己礼贤下士的明主形象、张扬自己天下归心的盛世情怀,整首诗就像是一张精彩实用的“圣君名片”。后世把这张名片使用的最恰当、最出名的要数曹操,他在自己的力作《短歌行》中原文引用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创作于鼎盛,正是要收万民之心、创万世基业之时,他引用这几句话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借机张扬自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盛世情怀。
第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体会这一点,要将主体转换为这场宴会中的宾客。作为当时社会中最聪明的人群,君主如此匠心独具的称赞,这些具有极高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的宾客怎能不心领神会?《诗集传》说:“夫不能致其乐,则不得其志;不能得其志,则嘉宾不能尽其力。”这场宴会中,燕礼的使用拉近了上与下、君与臣的距离,君臣可以在一定概念上像伙伴一样“自由平等”的相处,臣子们可以从这短暂的自由中感受一种如遇伯乐的激动和,但这种自由又绝不会威胁到君主的地位和权柄。这种相处模式是西周贵族士大夫阶层梦寐以求的。曹植在为《魏志》作疏时说“远慕《鹿鸣》君臣之宴”,曹植羡慕的正是一种表面上看是“君友臣恭”,实际上昭示着上位者能够任人唯贤、为臣者可以尽显其才,人与人能够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这是曹植后期生活中最为渴求的、也最是缺少的东西了。
总之,《鹿鸣》中的这场宴会就如同礼乐文明的教科书一般标准,西周中早期***治宗法气息在这首诗中蔓延。礼乐文明的光环罩在了《鹿鸣》诗上,也罩在了当时的周贵族们头上。不过这顶光环贵族们没能戴太久,随着***治形势的不断恶化,贵族宴会上《鹿鸣》的盛大和谐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便是《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一类的哀叹了。
贡方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诗经》研究、《周礼》《仪礼》《礼记》。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享《鹿鸣》于盛世,叹《頍弁》于衰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