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丞又名水盛、水盂、水中丞,是贮水砚墨用的小型器具。汉代即有制作使用,用于贮水掭砚,多附有小勺。古有尊式,又有钵、盂小口式。明清时期内廷制品小巧精致。材质有青瓷、玉石、玛瑙、水晶、翡翠、象牙、玻璃、金银、珐琅、铜、锡等,尤以陶瓷、玉石为贵。造型多样,有圆形、方形,又有取自然花卉果实,如桃式、瓜式、茄式、葫芦式、荷叶式、灵芝式、梅花式等,种类丰富。
水丞最早见于文献记载是宋吕大渊《古玉***谱》,其中记述“水丞,贮砚水的小盂。亦名水中丞。”又有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记述:“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可见,宋代已有水盂、水丞互称。
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论文房器具,其中有“水中丞”称谓。记录“铜有古小尊,其制有敞口圆腹细足,高三寸许,墓中葬物,今用作水中丞者。余有古玉水中丞,半受血侵,圆口瓮腹,下有三足,大如一拳,精美特甚,古人不知何用。近有陆(子冈)琢玉水中丞,其碾兽面锦地,与古尊同,亦佳器也。磁有官、哥瓮肚圆者,有钵盂小口式者,有瓜棱肚者,青东磁有菊瓣瓮肚圆足者,定有印花长样如瓶,但口敞可以贮水者,有圆肚束口三足者,有古龙泉窑瓮肚周身细花纹者,有宣铜两寻沙金制法古铜瓿者,样式美甚。近有新烧均窑,俱法此式,奈不堪用。”文中记述了各种钵盂水丞,形制多样。
在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中,也有称“水中丞以铜性猛,贮水久则有毒,易脆笔,故必以陶者为佳。古铜入土岁久,与窑器同,惟宣铜则断不可用。玉者有圆口瓮,腹大仅如拳,古人不知何用?今以盛水,最佳。古铜者有小尊小甑之属,俱可用。陶者有官、哥瓮肚小口钵盂诸式,近有陆子冈所制兽面锦地与古尊同者,虽佳器,然不入品。”文中记录的陆子冈制水中丞,现仍有传世制品,并刻有“水中丞”字样。现藏故宫博物院。
现知最早的水丞实物出自汉代,如湖北宜都陆成东汉墓出土有青瓷水丞,器型小巧,敛口,扁圆腹,具备了水丞敛口圆腹的形状特征,成为文房贮水用具。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水丞均有出土。越窑青瓷水丞在各地广泛出现,其中蛙形青瓷水丞更具特点。
唐宋时期,青瓷水丞制作广泛,如官窑、哥窑、定窑、龙泉窑、耀州窑等都有烧制。除青瓷外,还有白瓷、酱褐釉、三彩等,造型丰满。如唐三彩水丞,敛口,圆腹,平底,器身施绘黄、蓝、褐彩,颇具时代特点。
辽代出现玉质水丞。如内蒙古奈曼旗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一件白玉水丞,口呈椭圆形,微敛,弧腹,平底。为王室用品,民间极为少见。
明清时期,水丞的使用较为广泛,其品种多样,以瓷制品最为流行,有青花、釉里红、粉彩、五彩、青白釉、天蓝釉、仿官窑、汝窑等。造型多样,有尊式、钵式、盂式等,不拘一格。清代内廷制品,质地精良,特别是玉石制品,造型多取自然之形,有桃式、瓜式、茄式、葫芦式、荷叶式、灵芝式、梅花式等,还有的以人物、婴戏等或寓意福寿吉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