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为这个干净而明亮的男人写点文字,却一直下不了笔。因为一想起他,便无法不联想到他的死亡,他生命凄惨乖戾的终结,他竟然用那样一种方式结束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我曾读到他生命最后留给儿子木耳的诗,写进了柔柔的父爱,也写进了许多美丽的渴望。但他还是走了,他那黑夜赋予的黑色眼睛慢慢合上,再也不去寻找耀眼的光明。(开头从容不迫,徐徐道来,有大家风范)
这些天再一次读顾城的诗,使我感觉他并没有走远,甚至一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用柔软的磁性嗓音读他的诗,一颗颗璀璨的玛瑙,融入了时间,融入了我们的心里,融进了每一寸寂静的原野和山冈。(这一段富有灵性的语言,领起下面的文字)
我在看电影《顾城别恋》时感到他只不过是一个孩子,他不敢也没有意念去面对现实的世界,面对时时能吞噬自己的残酷,他和妻子雷米来到新西兰的小岛上,期待过世外桃源的生活。雷米像母亲一样呵护他,不时把他从虚幻的童话中带回现实。给他最安全的感觉,让他像一位高傲的国王遨游在自我的灵魂深处。雷米叫顾城可汗,把他当做孩子来照顾,又把他当做神来膜拜。可是,他是一个诗人,一个感情充沛,浪漫喜悦的男孩,他爱上了英儿,一个他的追随者,他在两个优秀的女孩间徘徊。最后还是英儿默默地离开。英儿对雷米说自己是顾城浪漫的殉葬品,而他的妻子,如同母亲的女人,才是他生活的支柱,灵魂的支柱。
他依赖她,如同青青的蔓藤盘桓在高大的墙壁上,体味着丝丝凉风和阵阵暖意。
不知道什么原因,雷米死在利斧下,而顾城自缢身亡。有许多不同的版本解释事情的原委。我还是欣赏舒婷的态度,“把最后一片安宁留给他”,这种结局的惨烈程度有理由让许多人放弃刨根问底的做法,死者不复生,不要再把人世的喧嚣加给他们了。(“创根问底”应该是“刨根问底”。)
有人说他是精神病和杀人犯,我不相信能写出那么多曼妙诗歌的人,能有力量握住利斧,能有勇气伤害哪怕比蚂蚁更柔弱的生命。(这一句话不好理解,用三个并列的“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意思,把后面两个“能”改成“会”效果好一些。)我想说的是,诗人用生命、用鲜血去祭祀每句诗,而我们呢?我们用一种抽离情感的眼神若即若离的呼喊去召唤这些远去的斗士。我们的文章在哪里进行不下去时,便牵出他们的一句话,仿佛这是诗的全部和荣耀。莫名地出现,莫名地作用,然后莫名地放弃。
记得顾城曾对雷米说:“我是一座城,与你无所不在。”诗人的爱,是支持生命的全部信仰和内容。他有极度的敏感,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就写道:“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这是一个多大的孩子啊,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才刚过,就用忧郁而安静的眼光来描绘梦想和现实。他在白天的光线里做梦,在阳光里沉睡。在居住的房间里,那些雪白的墙壁上,他都会仔细而随性地记录下每一次思想的火花。每个夜晚,都会有一场盛大的祭祀和膜拜。
《一代人》里有顾城的经典文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一个***的时代刚刚结束,***治的氤氲之气还未散去。人们盲目地走,从未憧憬过什么,或许只有物质的追求。顾城,偏居一隅的思考者,卑微的弱者,却发出了时代的强音。读他的诗,怎样形容感觉呢?朦胧诗歌,已经被泛滥地讨论过了。他的诗,却超出了这样的泛滥。喜怒无常的海、泥土、暗涌、孩子,飘越乡村的云,让我们都欢乐地去热爱生命,却又害怕它们脆弱得禁不住一碰。
“我一会儿看你 / 一会儿看云 / 我看云时觉得很近 / 看你时觉得很远”读这首诗时我很难受,因为读出了他的无奈,还有对孤独的恐惧。害怕身边的人离开,害怕要随云独自飘飞的感觉。他只是一个孩子,他和海子一样都是孩子,他们都是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引用顾城作品里的诗句来写顾城,使其形象更加突出。)
记得海子在时的照片,一头蓬乱的发,记得顾城的大眼睛和高高的棉布帽。落拓不羁的人们,总有血色的梦想和属于自己苍白的世界,还有对太阳永恒的仰视。尼采说崇拜太阳的人是危险的,他们用生命体验悬崖边的危险。
最爱他《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他是一个手握彩笔的孩子,画下了许许多多可爱的东西,画下了永不流泪的眼睛,画下了露水能看见的微笑。画到最后,疲倦的时候,然后就会睡到永远的云端。(结尾处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顾城的形象,给读者流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同时也照应了前文,突现文章的主题。)
总评:文章内容丰富,文采飞扬,语言富于灵性。标题引用顾城的诗句,准确而有韵味。开头从容不迫,徐徐道来,具有大家风范。主体部分借用《顾城别恋》介绍他的生活,引用《一代人》写他的才气,最后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作者引用顾城的诗来写顾城,使文章具有诗的韵味。结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没有对顾城作品的深入研究,没有对顾城生活的多方了解,是难以写出这样的佳作的。
(成林洲点评)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顾城――被任性宠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