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道德发展的概念
道德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是个体认识社会伦理道德规则和准则,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过程。即受到个体周围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个体的成熟认知、情绪发展,特备是其从事的交往和道德活动的制约。
2. 道德发展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家在研究道德发展时采用了不同的测量方法,这些方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大差异,但总体呈现出一个不断发展、日趋完善的趋势。
2.1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
皮亚杰是儿童道德判断研究的创始人,他通过要求儿童回答假设性问题来收集资料。所谓对偶故事,就是指向被试呈现的两个故事是相似的,但不同在于,一个故事中的孩子无意造成了较大程度的财物损失;而另一个孩子是有意的,但造成的财务损失小得多。这一方法以封闭式的投射测量手段,将儿童道德发展的他律、自律两种水平的道德观念投射到用假设的道德情景编成的对偶故事中,主试根据儿童的判断判断确定其道德认知水平。皮亚杰创造性的研究不仅发现了儿童道德发展的普遍规律―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而且还找到了一种测定儿童道德认识发展水平的可靠方法,从而为道德认知研究奠定了基础。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学者(M.J.Chander)认为,皮亚杰研究“意向性”问题的对偶故事,由于采用口头方式,客观上使后果比意向更为显著。他们采用录像方式播放故事情节,结果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已经能够注意到意向。还有学者认为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不足以辨别故意行为和无意行为。还有学者认为不同儿童对故事的理解很难说是一致的。出了上述一些测试方法和故事编制中存在问题之外,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的最大局限性是只能区分二级道德水平,这就使得研究者无法对儿童道德发展水平作更精细的划分。
2.2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量表
科尔伯格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首创了道德判断量表,他以皮亚杰的对偶故事为基础,编造了9个道德两难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两难故事法保留了皮亚杰的间接故事形式,只是将对偶故事改成设置了道德两难冲突情景的单一故事。在收集资料的方式上则做了大胆的改革,由原来的“封闭式”改为“开放式”,即被试不再是局限于作二择一的判断,而可以任意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主试当场笔录被试的看法后,再根据预定的标准归档,这样一个两难故事就可以评定多级道德水平。科尔伯格根据被试的判断推理水应进行阶段归档和评分,他用来表示被试道德水平的指标有两类,一类是阶段――归档,另一类是道德成熟分数。所谓的阶段―归档就是将被试的道德水平归入某一阶段。道德成熟分数是一种阶段使用百分数的加权总分,权重为阶数。这两类指标都是建立在简单阶段模式基础上的。但由于科尔伯格道德判断的程序较为复杂,较为适合年龄较大的儿童。
科尔伯格最后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测验和计分手册,但由于计分参照的标准繁多,使得该测验的实用性受到影响。科尔伯格的评价系统之所以比较繁杂主要是收集资料采用了“开放式”。“开放式”这一方法曾为科尔伯格解决了皮亚杰方法的局限性,使一个故事可测查多级道德发展水平,但是由于被试的回答没有任何限制,其结果可能成为无数种答案,这必然给计分带来了困难。
2.3雷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
科尔伯格的学生雷斯特在其两难故事法的基础上,综合他所强调的情感因素,编制了确定问题测验(DIT)。这是一种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较为客观和简便的测量方法。DIT这种方法虽然仍采用两难故事,但在每个故事下面列出十二个问题,这些问题代表了2―6共五个阶段的水平。测验时,要求被试对两难故事对每一个问题的重要性加以评定(1―5个等级)。在对每一个问题评定后,再要求被试从十二个问题中选出四个最重要的问题。这样,即使得被试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又可避免漫无边际的回答,从而使计分既简单又客观。
在测验的方式上,DIT将科尔伯格的“谈话法”改为“纸笔法”即让被试用笔在测卷上做出自己的回答。为了防止被试说谎和态度不认真,DIT还设定了一定数量的“M”项目,若“M”项目得分过高,说明被试说谎或者态度不认真,则该测卷就作废。
而在发展阶段模式上,DIT抛弃了科尔伯格的简单阶段模式而采用复杂阶段模式。在复杂阶段模式中,雷斯特用“类型“代替阶段,而每一个类型都延续很长一段发展时期,同一时期可能会有好几种类型并存。DIT的分数指标主要有两类,一是P分,二是Q分。P分是以相当于第三级水平(后习俗水平)的类型的使用率来表示的。不论是P分还是Q分,它们的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所以DIT是一种目前应用比较多的较为客观和简便的测量方法。
2.4林德和威根赫特的道德判断测验(MUT)
上世纪八十年代,林德和威根赫特在雷斯特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认为道德判断研究应测量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对二者作了区分性界定,设计了道德判断能力测验(MUT)。它包含4个道德情景故事,可分别测量被试在同一行为的情感分数和认知分数,进而区分出被试的变化时“表面变化“还是”完全变化“。”表面变化“是指被试情感方面的变化,而”完全变化“是被试认知方面的变化。林德和威根赫特的道德判断测验包括4个道德情景故事,每个故事都包括两组问题,一组用来考察被试对道德情景中主人公的行为是赞成还是反对(测量情感因素),另一组考察被试对正面或反面的观点是接受还是不接受(测量认知因素)。
2.5吉伯斯的社会道德反应测验(SRM-SF)
社会道德反应测验时有吉伯斯等人发展的一种道德判断研究方法。SRM-SF由11个论断组成,根据研究结果,吉伯斯等人把被试的道德判断分为不成熟水平和成熟水平两阶段。
2.6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景法
艾森伯格指出道德判断两难故事只是研究道德判断的一个方面―禁令取向的推理,但亲社会行为与禁令行为是不同的。因此艾森伯格设计了亲社会道德两难情景来研究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两难情景的特点是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做出选择。与科尔伯格的两难情景的重大区别在于它并不强调法律、惩罚、权威和正规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张翠莲.我国近几年儿童道德发展的实证研究方法综述[J]. 科技广场,2009
[2]于泳红.儿童在向社会情境中的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河北大学,2001。
[3]刘娟.儿童心理理论与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希望月报,2007,(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儿童道德发展的实证研究方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