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赫的《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周抚、郗等人的信札,唐太宗收藏缀装成卷,因卷首有“十七”两字而得名。《十七帖》书法雄健妍妙,成为书法史上“今草极则”。《十七帖》真迹久佚,据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载,“《十七帖》长一丈二尺,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共20帖。《十七帖》唐代就有很多临摹本,以后历代辗转翻摹,传世刻本众多。一般可归纳为两大系统:一是帖末刻有大“敕”字及“付直弘文馆解无畏勒充馆、臣褚遂良校无失”题记,称之为“敕字本”或“馆本”。此系统现有各种版本,全本29帖,133行,1160字。二是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载,南唐后主以唐贺知章临写《十七帖》本刻入《澄心堂帖》中,后被王著摹入《淳化阁帖》内。现宋拓《阁帖》仅存15帖,且与“敕字本”不完全相同。也有学者认为《淳化阁帖》是由墨迹入石,非澄心堂刻本入石。
自黄伯思“王逸少《十七帖》乃先唐石刻本”之说以来,都认为“敕字本”最早刻本始于唐代,直到现代有了新说。容庚先生率先发现“敕字本”的“敕”(***1,上海***书馆藏本)字与唐玄宗《颂》的“敕”(***2)字十分相似,怀疑前者“敕”字是用后者的墨迹移上的。1980年周笃文先生《敦煌卷子中发现的王羲之二帖古临本――兼谈〈敕字本十七帖〉》一文,认为“敕字本”是宋人作假,托名唐代以广其传。后来王玉池先生《〈十七帖〉在王羲之书迹中的地位和重要版本述评》著文赞同其说。
二
《十七帖》版本纷繁,善本、佳本各有特色。碑帖学者因个人喜好,见诸论述时有分歧。以下列出数本著名版本,综合各家观点,简述如下:
(一)“敕字本”系统
1.香港中文大学藏本(***3),原为南海孔广陶收藏,又称“孔氏雪楼藏本”。“僧权”两字完全。此帖一字不缺,字口清楚,锋芒锐利,晋人笔意时溢毫素间,惜个别处锋芒过甚。有人认为是最善拓本。
2.开封市博物馆藏本(***4),原为涿州冯铨收藏,又称“冯氏快雪堂本”。“僧权”两字偏旁不存。此帖拓工精致,字口清晰,锋棱犀利,方笔、枯笔尽现,遒劲雄强之势跃然纸上,堪称善本。但蠹蚀损字近百,为美中不足。
3.上海***书馆藏本(***5),又称“铜山张伯英藏本”。“僧权”不全。此帖锋芒含蓄不露,“笔法古质浑然,有篆籀遗意”,“朴厚灵和之气溢于楮墨之外”(明张正蒙跋语)。少两行,残六字。“开封本”、“上***本”代表两种艺术风格。
4.美国安思远藏本(***6),“僧权”不全。此本笔画工稳,清劲中有静穆之气。某些地方略显拘谨。
5.日本上野竹斋藏本(***7),又称“姜西溟本”。“僧权”不全。此本有很多明清名人题跋,名声颇大。字形工整稳健。据说帖上有不少补笔,艺术价值受损。
6.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本(***8),又称“来禽馆本”,“僧权”全本。此本宋代被割去十七行,故称“缺十七行本”。日本中村不折先生认为“品位含蓄,变化丰富”,属现存《十七帖》中第一。也有人认为“双钩再填”失真很多,不如馆本远甚。
(二)《淳化阁帖》(《大观帖》)系统
关于《淳化阁帖》,自北宋刊刻以来,就受到学界的批评。黄伯思指出:“(王)著虽号工草隶,然初不深书学,又昧古今,故《秘阁法帖》十卷中瑶珉杂糅,论次乖”(《东观余论》)。以《阁帖》与《十七帖》比较,清王澍批评得更为严厉:“按《十七帖》一卷,皆右***真迹,所谓凤翥鸾翔,左规右矩之妙,具于此见之。不知王侍书何所见,遂生去取其间。且不过此数帖,已半脱误乖舛,即其存者又复钩模失真,此之唐模,相去千里,不谓草率乃一至此”(《淳化秘阁法帖考证》)。
《大观帖》则不同于《阁帖》。马子云先生亦云:“经校对,见两帖不同之处很多”(《谈校故宫藏宋拓〈淳化〉、〈绛帖〉、〈大观〉三帖》)。《大观帖》宋刻本的《龙保帖》《知足下帖》《服食帖》等则不比《敕字本》逊色,或稍胜之,惜帖数少。
三
(一)书帖(包括唐代钩摹本和唐人临本)有数种《十七帖》内的单帖。
1.《省别帖》(《远宦帖》)(***9,博物院藏)。钩摹精工,再现真迹遒劲洒脱的笔意。日本在揭离修缮三之丸尚藏馆所藏《丧乱帖》时,富田淳先生观察到所谓“双钩填墨”,并非如字面意思之简单理解,“所谓填墨,是由许多细微如发丝般之线条重合而成,技术相当精致”。“纸张厚度最大至0.078毫米,最小为0.051毫米,平均达0.064毫米”(《关于日本现存之〈丧乱帖〉》)。由此可以借鉴认识其他唐钩摹本。
2.《游目帖》(《蜀都帖》)(***10,原藏日本时毁于战火),点画转折安稳中见精妙,也有学者以为是临本的钩摹本,缺少大王俊逸超迈之神采。
3.敦煌石室唐人临本《瞻近帖》、《龙保帖》(***11)、《旃胡桃帖》(大英***书馆藏)。此本虽为无名氏临本,但法度森严,结体工稳,笔意流丽,气脉贯通。钩摹本都缺少这种一气呵成的气势和墨色润燥的生动变化。
4.唐人临本《瞻近帖》《汉时帖》(***12,日本藏)。此本据安岐《墨缘汇观》著录,“每行真草相间,神采焕然,唐人墨迹无疑。”前《瞻近帖》前缺六行,后《汉时帖》前缺两行,为赵孟补足。帖后有“唐人所摹帖不完,因为补之,子昂”款。下押“赵氏子昂”朱文印。唐临书与赵补书也有“古质而今妍”之别。
(二)书帖与刻帖书法艺术比较
谢稚柳先生评论《上虞帖》刻帖不及书帖时指出:“刻帖要经过四道手续,而摹本只须经过一道摹,因此,摹本对真迹比刻帖要亲切逼真”(《鉴余杂稿》)。启功先生说得更具体:“木板或石刻的碑帖,从钩摹开始,中间经过上石、刊刻、捶拓、装裱种种工序,原貌自然打了若干折扣,不足十分凭信。于是,直接从原迹上钩摹下来的影子,即所谓“双钩廓填本”或“摹拓本”,就成为最可相信的依据了。这类摹拓本当然历代都可制作,总以唐代硬黄蜡纸所摹为最精(《〈唐摹万岁通天帖〉书后》)。
以下从唐摹本(表中简称“摹”)、《十七帖》“敕字本”(开封藏本,表中简称“敕”)、《阁帖》(上海博物馆藏“司空公本”,表中简称“阁”)各本中都选取《省别帖》相同的数个字作一番比较(表1)。
通过表中字例的分析,大致可辨出《十七帖》中摹帖与刻帖的高下及刻帖中的优劣。但是今传钩摹本毕竟不如刻帖的数量之多。《十七帖》刻本仍是现代学习王羲之草书的好范本。(责编: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