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雪铁龙公园是法国巴黎的一个大型城市公园,城市公园的传统功能主要就是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而雪铁龙公园不仅能满足我们的休闲需要,其变化多端的空间组织方式更是能给我们一种风非同一般的园林艺术体验。雪铁龙公园在整体布局上体现的是法国古典主义的规则分布,但是真正置身其中后发现处处透着自然的气息。组织的每个空间,无论大小、开敞封闭,都展示具有生命力的自然,可以看出设计师追求的是自然与人工、城市及建筑的联系与渗透所以即便雪铁龙公园在繁华的城市中,但是你仍能在里面寻找到自己的沉思空间。
关键词:雪铁龙;整体布局;空间营造;局部效果
中***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07-02
雪铁龙公园位于巴黎西南角第15区内塞纳河左岸的一块约30hm2的空地。在上世纪80年代,在法国的恢复重建风潮中以及在经济、***治等一些社会领域影响下,一个风景园林师和建筑师组成的设计团队对这个雪铁龙工厂遗址进行了再设计,最终呈现给我们一个优秀的现代城市公园的实例。
作为一个城市公园,她应该承担的是生态功能,是城市中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之所在;也应该承担空间景观功能,重新组织构建城市的景观,组合文化、历史、休闲的要素,使城市重新焕发活力;她也应该承担防灾功能;当然她也应该具有美学的意义,传统艺术、现代工艺或多或少地都能在她身上有所体现。
在这边,我主要从空间景观功能和美学角度出发对雪铁龙公园的整体布局、各种空间营造方式、局部效果进行分析,从中学习她在塑造一个园林艺术体验场所的成功经验。
一、雪铁龙公园的整体布局分析
(一)区位
雪铁龙公园在塞纳河的东岸,在两条城市干道围城的三角地带,沿岸的一侧还有一条铁路线,周围是居民区。其中两个主题园――白色园、黑色园在主要园区外,分布在居民区中,可承担社区公园的功能。
(二)布局形式
平面布局呈现几何形式,带有法国古典园林的典型特征。但是一条横空出世的斜线却将这一布局打破,其实这一布局形式跟雪铁龙遗址的原本布局有关。
说到底,雪铁龙公园算得上是遗址公园,但是她并没有像其他相同情况的公园一样保留工厂遗留痕迹,但是却保留了原来的空间结构,所以才会有这样一个布局形式的出现。我觉得这样一种纪念的方式值得学习。
二、雪铁龙公园的空间营造
(一)空间设计类型分析
1、开敞式空间
两个单独的社区公园中白色园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空间,场地设计简单干净。与纯净的白色相契合。
在公园的中轴线上,三个大小不同的开放空间,连成一条透景线,虽然在塞纳河畔有高架铁路线,但是下面留有足够的空间,能让河上经过的人与公园中的人相互借景。
2、半开敞式空间
社区公园之――黑色园,没有白色园那么的开阔,而是设置了更多的手段制造不同的空间感受,忽明忽暗的光影更符合“黑色园”主题。
在公园中心区,两个半开敞空间区域位于开放空间和私密空间的交界处,起到过渡作用。在暗示游人里面风景的同时,又没有让在私密空间的人完全隔离在外。
3、封闭式空间
作为一个城市公园,雪铁龙公园在私人空间的设计处理上我是最为喜欢的。
4、私密空间(系列花园)
在这个空间里在地形上做出了一个接近十米的高差,先是在公园的边界处做高四米的地形见了一系列的温室,温室之间用高架步道相连,温室和中心大草坪之间用坡道连接,在高架步道和坡道之间的空间里又向下挖四米形成一个又一个的连续小空间。在这些私密的空间里做了各种各样的设计,给游人提供丰富的空间感受和愉悦的游览体验。
5、私密空间(动园)
蓝色区域是雪铁龙公园中较为特殊的存在,称之为“动园”,因为这个花园没有人管理,任其变化,她一直在运动变化中。区域内植物都是播种种植,生长不受约束也不经修剪,甚至连路径都没有明确,让游人自己选择。
6、私密空间(变形园)
这个空间的处理手法是最让我折服的,雪铁龙公园虽然靠近塞纳河,但是有铁路线经过,这一个优势条件差点变成劣势条件,但是在这个小空间里设计师处理的手法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能在一个时常有列车经过的环境里创造了一个静思空间,的确是很高明的。
设计师在列车线那一侧堆起挡土墙,中间形成一个环境安静的小庭院;还有就是在靠近铁路线那一侧设置叠水,水声掩盖轰鸣声,有人坐在那边,背靠叠水,又能欣赏眼前的水景,是一个很好的静思空间。
(二)空间设计组合
分析雪铁龙公园的布局时,发现公园虽然是由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平面组成,但是在真实的空间里实则有着不可言喻的艺术性在里面。
1、序列与节奏
在2区,序列的温室、坡道以及变化多端的小空间组成一个很有规律的景观群,吸引人前往,进入后又能在高地变化的地形中找到有趣的节奏感。
7区整齐排列的岩石构筑物,4区整齐的树阵,1区整齐的树列极富秩序感。雪铁龙公园在整体上就体现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秩序感,场面恢弘。
2、衔接与过渡
雪铁龙公园由系列矩形空间组成,那游人在这些空间之间穿梭游览时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不能转变的太过突兀,但是雪铁龙公园并没有给人这样的感受,因为她的衔接与过渡做得很自然。
3、对比与变化
两个大温室雄踞高出,与大草坪相对比,颇有Vaux le Vicomte的风范。两个大体量建筑和一个大开敞的平面空间对比出一种宏伟的气势。
真正进入公园内部,发现内部空间是变化多端的,且不说2区内的系列小花园和3区的生态小花园,就说中间的大草坪,也是富有变化的,颇有自然风景园的架势。
4、重复与再现
公园内的很多设计都不是随便而成,都有着内在的关联。
系列小温室和两个大温室相呼应,体现出城市公园在城市中承担着的绿色责任;连接温室与草坪的坡道上的叠水与草坪周围的水渠相呼应;草坪西侧的岩石构筑与小温室相对应等等细节不断地在重复,使得景观在一个起承转合的关系中不断变化。
5、引导与暗示
雪铁龙公园的引导和暗示主要通过地形的变化来实现。
高处的大温室引导人们前往大草坪空间里活动;连接温室的坡道告诉人们上面的风景别样好;到了上面温室的高架步道后,下面连续的连续小空间又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去探秘;到了6区后,不断拔高的地形又暗示着游人转向。
(三)空间设计体验分析
1、视觉形象层面
有中心轴线的大草坪却又同时有一条斜向穿越的步行路,经过修剪的树林方阵和整形的灌木这些经过人工干预的植物和规则的交通路线在整体上突出了雪铁龙公园的形象。但是真正置身其中,却又发现多变的地形、丰富的植物材料在你眼前不断发生改变,极富变化的视觉感带给游人同样多变的空间体验。
2、心理感知层面
在雪铁龙公园里,我们可以在旱喷泉上、在中心大草坪上运动;我们可以在***的小空间里静下心来享受阳光;我们也可以在游园时欣赏植物景观。她能让人们感受到这里不是在巴黎,而是在你自己的世界里。
3、精神文化层面
在文章开始分析整体布局的时候提到雪铁龙公园现有的景观结构并不是横空出世的,而是保留了工厂原有的交通走向,就像斜向穿越草坪的步道正是原来工厂的痕迹。设计师并没有将像德国拉茨做遗址公园那样保留工厂原材料,而是保留原有的交通结构,让人们在历史的轨迹上感受时代的变化,这种纪念方式我认为是值得学习的。
三、雪铁龙的局部细节
密斯有个观点――God is in the details,所以成就了他的事业。我觉得雪铁龙公园之所以被我们奉为经典,她在细节上的处理也是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
植物配置的林缘线,精心设置的巧妙的空间变化转换增加了花园的层次感和序列感,在每个空间内设计师又都用不同的手法提高了公园的艺术感,而且也能引导人们的行为活动。
此次的案例分析我也不由自主地想选择一类由工厂遗址改造而来的公园,从最初Peter Latz的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到现在选择的雪铁龙公园,不难发现作为在一个城市里的大型公园,她所具有的魅力应该包含以下几点:自然与城市相融合;内部空间层次丰富既有开敞的空间以提供聚会的场所又能提供给市民休闲放松的私人空间;生态而又丰富的植物景观;在艺术性上也要有所修养。最终选择雪铁龙公园的原因是她在遗址改造上的手法让我眼前一亮,并没有用传统的手法保留工厂原有的构筑物进行再设计,而是只保留内部交通体系,以一种动态的方式让人们回忆历史。而这样的做法又恰巧使得公园整体布局有着法国古典园林的韵味,但是在其内部设计时又有着极富变化的空间转折,十分巧妙。
参考文献:
[1]王向荣、林箐著.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王向荣、林箐著.欧洲新景观[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