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袁仲一被称为“秦俑之父”,有人总结他这辈子做了几件事:兵马俑的勘探、发掘和研究,以及秦始皇帝陵的考古、铜车马的发掘和秦陶文的研究。
陶俑碎片曾被村民
用来***高血压
1964年,袁仲一主动响应国家号召,要求到偏远的西北去锻炼自己。1974年3月29日,临潼县西杨村,一些农民在打井时发现一些陶俑碎片。当时,没人知道这些碎片价值几何。
有的老太太,把它们供为“瓦神爷”;还有人将之视作“瘟神”;有些村民甚至把它们当作枕头来***高血压。当地干部房树民去查看,认为可能是文物,便向临潼县文化馆汇报,后来经过局部清理拼凑出2个陶俑。
6月30日,中央批示: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文物。7月15日,陕西省组织考古队进驻西杨村,袁仲一任领队。
考古有套规程,先得确定边界,弄清坑有多大、坑边在哪。然发掘时发现坑的范围越来越大,结果计划一周完成的工作干了近一年。
1975年3月,三个试掘坑挖完后,一号坑的东端已全部暴露出来,出土了500多件陶俑、24匹陶马。四五月间,总算把大坑的基本范围确定了:东西约230米、南北约62.27米,深度4.5~6.5米,按密度估算,其中有陶俑、陶马6000件左右。
一、二、三号坑符合
排兵布阵之法
已经出土的陶俑,最怕的就是雨雪天气。袁仲一等人天天听天气预报,随时准备用稻草帘子和塑料薄膜将秦俑盖上。后经***副******批示,终于通过建博物馆的提议。
兵马俑一号坑发现后,善于钻研的袁仲一想:古代建筑以对称为美,是不是在一号坑附近还有其他的坑呢?于是几个小分队继续扩大钻探范围。
1976年4月23日,考古队终于在一号坑东端北侧,一棵杏树附近的地下发现了陶俑残片。5月,二号坑范围确定为曲尺状,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有陶俑、陶马约1400件。随后,在一号坑西段北侧,又发现了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其有72件陶俑、陶马。
在袁仲一看来,一、二、三号坑符合中国古代的排兵布阵之法,即左中右三***。而由于秦末农民大起义,参加修建秦始皇陵园的工人被抽调去打仗,故四号俑坑未建成。
考古工作慎之又慎,
哪里还谈得上顾家
1980年,秦始皇陵园出土了一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被誉为“青铜之冠”。为了清理和保护这份文化遗产,考古队员程学华长期不得回家。程夫人来到工地,问他“什么时候回去”,谁想,没多久,程妻忧郁成疾,悬梁自尽。
“那是我一辈子都没法忘记的伤心事,也是我们考古工作者顾不上家的现实。”每每回忆此事,袁仲一的心情就变得很沉重。
袁仲一说,考古工作必须慎之又慎,哪里还谈得上顾家。不光是为文物提心吊胆,他在工地上还遇过几次险情。其中一次,在兵马俑一号坑西北角的一个探点发掘时,他和一名工人用辘轳往上运土。突然,辘轳的一只铁脚脱落,亏得袁仲一迅速将工人推向坑壁。重达几公斤的铁脚落下来,在两人中间的坑底,砸出个小坑。
考古还有职业病。发掘二号坑那些年,坑里湿气大,袁仲一身上就到处长湿疹和水泡,奇痒难忍。
考古不是挖宝
兵马俑刚出来那会儿,袁仲一花了3个月的时间给秦俑相面。“每一个陶俑,我都做过发掘记录。每个俑的高矮胖瘦、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式、穿什么鞋子,大概什么性格,我都熟悉。”他对秦俑如数家珍。除了对陶俑本身的研究,他还对制作陶俑的工人进行过分门别类的考证。目前发现的陶工共有87人,其中一部分为中央宫廷的工匠,如宫进、宫丙等等;还有一部分,冠以地方名,如来自咸阳的咸午;还有一类仅具人名。“这些名字通常藏在腋下、臀部等隐秘之处。”袁仲一说,如果以一个师傅带十个徒工计算,约有上千人参与陶俑的烧制过程,这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绝无仅有。
在袁仲一眼里,兵马俑的研究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秦始皇帝陵,没有相关的技术条件和设备,则不宜开掘。“之前,有人曾试过电磁波探测,但铜器、金器、木器等各种器物反馈波段的范围都没法界定清楚,不敢挖,也不能挖!”袁仲一强调说,“考古不是挖宝,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