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巨作《蒙娜丽莎》,在20世纪初被现代艺术大师杜尚戏谑几笔一改而为《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在当时引起轩然***,波及今天。本文试***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特征与对比、杜尚的艺术思想与特征、艺术和生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这件作品所反映的问题和揭示的内涵。
关键词:蒙娜丽莎 带胡须 杜尚 艺术
中***分类号:J11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1919年,一个名叫马歇尔•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的法国年轻人居然用铅笔在一张19x12.7厘米大的《蒙娜丽莎》复制品(明信片)上,给人们心中神圣的女神加上了两撇八字胡和山羊须,不仅如此,还在下边写了一行字“L.H.O.O.Q” ,被认可的翻译是“她的屁股热烘烘” 。这就是20世纪初最具***性的一件绘画创作《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这件作品面世是在1920年法国巴黎第12期《391》杂志的封面上,由杜尚的朋友达达派的毕卡比亚(1879-1953)所为,当时杜尚人在纽约。
在这件作品中,很明显蒙娜丽莎的形象包含着传统的美学标准和艺术概念,标示着人们传统的审美标准。而被画上了胡须的蒙娜丽莎则无情地摧毁了传统的美学标准和审美趣味,给这件作品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力。这位长了胡须的性别模糊的蒙娜丽莎和那暧昧的话语,仿佛正在画中嘲笑着创作她的传统美学权威的艺术大师达•芬奇以及其后几百年他的众多追随者们。
熟悉美术史的人对这件作品倒不陌生,相反印象深刻。可想而知,从马蒂斯、毕加索在20世纪初正式引发现代艺术运动以来,时间不过短短十几年,传统艺术的审美理念还依然固存于大部分人的心里,大多数的人还不能转变既定的欣赏模式与习惯。从艺术本体进行艺术的变革也主要是少数艺术家的前卫实验,当几乎所有的艺术家还是在传统的二维平面上,运用传统的材料和技巧在艺术语言上开刀时,杜尚却在不恭的戏谑之间引起了轩然***。不难想象,在当时拿西方传统的、经典的、全世界公认的最杰出的艺术家的扛鼎之作开这种玩笑,被评委们愤怒地批驳为“超出人们能忍受的限度”的作品,实在是预料中的事,是在自毁前程。杜尚是不是有什么毛病?难道为出名不惜搭上自己的名誉和身家性命吗?
然而之后几十年的西方现代、后现代以至当代的艺术实践证明,杜尚无疑是和传统最为决裂、走的最远的艺术家,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领袖人物。他不惜触犯公众的审美习惯,公然向权威的传统挑衅。他以“现成品”替代传统的绘画创作,以观念直指后现代和当代的创作理念。如果说二战以前的西方美术各流派尽管纷纭出现,此消彼长,但终究还是在传统的材料和技巧里,在语言和形式方面走向传统的反面,即由内容走向形式,由具象走向抽象。最终形成了与传统的二元对立。二者只是在一条线上向相反的两个方向做极致的探索:传统完成了理性、客观的具象表现,现代则完成了非理性、主观的抽象表现;而艺术始终还是和生活存在距离,还是少数人的艺术,传统的艺术审美取决于少数优势阶级,现代艺术却是艺术家自我的放大,和大众保持陌生。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算起来是杜尚出轨艺术的前期代表作品,简单的制作,却是最锐利的刺痛,他从几个方面表明了自己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认识:
第一,美不是艺术的恒定标准。一直以来,创造美是艺术家的天职,艺术也被冠以崇高的地位。杜尚却无情地打破了这个惯例,他认为美并不存在,所谓艺术的审美价值只不过是人们的成见而已。和他在1917年把“小便池” 送进展览会,取名《泉》,异曲同工,这个性别模糊,形象难看的长胡须的蒙娜丽莎,都显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第二,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惊叹艺术家超绝的技术表现,然而选择“现成品”去变身为艺术品却与作者的个人技术毫无关系,这中间需要的是一种选择的眼光,和选择背后的思想观念。杜尚超前地把“观念”在艺术行为里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而它真正发生影响却是在二战以后的后现代,比如博伊于斯、奥登伯格的艺术实践显然源于杜尚的理念。
第三,艺术就是生活。理论界一致的认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史的事实却表明了艺术只是少数人的生活,而且就是这少数也是被限定的生活。艺术和生活总是隔得太远。当分工和标准成为一种制度,并且限定了艺术的发展时,实际上艺术被迫走进了死胡同,最终有碍于人性的全面发展。杜尚后来是这样评价自己的艺术人生的:“我的艺术就是我的生存,在每一瞬间、每一次呼吸之间都是一个作品,一个不露痕迹的作品,那既不诉诸视觉,也不诉诸大脑。那是一种持续的快乐。”
美国画家德库宁(De Koonig)说:“杜尚一个人发起了一场运动――这是一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其中暗示了一切: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 。这当然包括杜尚后来更为开阔的眼界和更为彻底的观念改变。不管我们面对他的作品是喜、是忧、是爱、是恨,我们都将负责地尊重和感谢这位艺术史上反权威的权威艺术家。无论如何,由今天往回看,如果没有杜尚,没有《带胡须的蒙娜丽莎》,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艺术不知道还要绕多少弯路。
参考文献:
[1]【美】莱斯利•坎西,冀少峰译.世界美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法】卡巴内,王瑞芸译.杜尚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解读《带胡须的蒙娜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