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艺术生产与“工业化”的关系,认为艺术与其他产品一样,经历着一个由生产—产品—消费组成的动态流程,这是由生产者、产品与消费者等要素组成的;并分析了工业化艺术生产时代背景之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发展成熟的影视艺术的消费时代,当人们随着在物质生活的保障上面日趋完善并得到加强时,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便自然搬上台面,于是,机械复制时代的影视艺术被工业化生产,这就给我们的影视文化埋下隐忧。
[关键词]工业化;艺术生产;消费;大众文化
马克思在《〈***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专列了“生产和消费”一节,指出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销售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①《导言》还首次使用了“艺术生产”的概念,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②,这些“不平衡”,说明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并不是简单地在物质生产的规律与速度后面亦步亦趋。关于精神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③由此可见,文化之所以能够经济化,经济之所以能够文化化,或者说,经济之所以能够依赖于文化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文化经济形态,是由于文化本身就具有经济含义,文化本身就包含着经济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意义,而一切文化活动本身就内蕴着经济的因子。④
在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中,德国思想家、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是较早从生产观点透视艺术问题的人,他的“艺术生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从社会意识形态的层面理解艺术的认识基础之上,提出了从艺术生产角度去把握艺术的本体,敏锐地观察到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对于艺术生产产生的极大影响和引起的全方位变化。1934年4月27日,本雅明在巴黎***主义研究学院的讲话中,发表了著名的《作者作为生产者》一文,⑤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力”的概念,他认为,艺术和其他形式的生产一样,同样依赖着某种绘画、出版、演出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技术是艺术生产力的一部分,是艺术生产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涉及一整套的艺术生产者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艺术与其他产品一样,经历着一个由生产—产品—消费组成的动态流程,这是由生产者、产品与消费者等要素组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本雅明特别强调了艺术生产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技术,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艺术倾向和***治倾向。这一观点在本雅明的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更好地发挥,他强调生产技术的变革对艺术生产和对艺术作品影响重大,其艺术生产的主要概念,就是“机械复制”。在他看来,“机械复制”在世界上第一次把艺术作品从对其仪式的寄生性的依附中***出来,被复制的艺术作品在更大程度上成为为了能进行复制而设计的艺术作品,他说:“巨大的革新必将改变各种艺术的所有技术,并以此影响创意本身,最终或许还会魔术般地改变艺术概念。”⑥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之上,诞生了所谓“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这一概念,首先由法兰克福学派代表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20世纪40年代所著《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出,意在说明文化生产一旦与科技结合在一起,形成工业体系,会产生影响社会的巨大力量。阿多诺在1975年回忆说:“‘文化工业’这个术语,可能是在《启蒙辩证法》(1947年)这本书中首先使用的。”⑦该书中指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电影和广播称自己为工业,它们时刻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及其商业背景进行“公开的欺骗”,从而使大众获得一种“摆脱思想的***”⑧。
事实上,任何一个门类的艺术,其生产都有其内在的生产关系,包括艺术家、制作人、经营管理人、传播者、观众、批评者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文化工业”一词问世3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明确提出将文化生产和消费与市场连接起来,倡导普通大众的文化消费权利,缓解产业机制与文化艺术价值之间的对立。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大众文化研究所贾斯廷·奥康纳(Justin Oconnor)认为:文化工业是“指以经营符号性商品为主的那些活动,这些商品的基本经济价值源于它们的文化价值”,包括广播、电视、出版、唱片、设计、建筑、新媒体等传统的文化产业和视觉艺术、手工艺、剧院、音乐厅、音乐会、演出、博物馆、画廊等传统艺术。⑩
大众文化的生产,与现达工业中的工业生产流程的方式在本质上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以阿多诺为首的法兰克福学派以标准化、齐一化或程式化来形容文化工业所呈现的这种生产方式。标准化,所指是缺少独特内容与风格的大众文化适合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来进行批量生产和机械复制。每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有其固定的程式,因而缺乏足够的个性特征,于是雷同、平庸和低俗代替了个性、高雅和崇高,艺术作品也因此而沦落为世俗化、齐一化和商品化的工业制造,每个产品均能以不断再生产的方式获得无限复制。法兰克福学派的边缘人物本雅明也在其1926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就已经提出当时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即文化产业品诸如收音机、留声机、电影形成的文化变化,由于这些文化产业提供的“复制技术”造成了文学艺术在性质上的根本变化,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的一次性存在的性质。B11
艺术生产在工厂化、工艺化或制作化之后,可量身定做、机械复制、批量生产,艺术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精神生产”,因而艺术从精神领域蜕化成只具使用价值的器物,艺术本应具有的任何反抗和批判功能也被剥夺了。阿多诺说:“文化工业的绝对规则不再与自由有任何共同之点。它宣示于众的是:你应该循规蹈矩,即使是在未被告之任何规矩的情况下;应该与任何已经存在的东西保持一致。像其他任何人那样思考。”B12从这点来看,文化工业使工具理性完全凌驾于价值理性,使使用价值彻底臣服于交换价值,文化工业不仅把对于效用的精确计算放在首位,而且充分利用拜物教使文化商品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偶像光晕,凭借偶像化这一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手段,在文化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达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殖。例如,爱情是影视创作中的永恒主题,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童话不断被演绎,相爱、抛弃、因爱生仇也同样是戏剧冲突中的常见情节,于是这些故事场景,在观众观看时,影视中不断被复制的情节雷同“爱情”故事,成为一种类型化的大众文化审美“符号”,是一群人的“集体的爱情”——无论有那种影视故事的开端,除了演员不同之外,结局总是在意料之中,甚至,有的爱情剧,每逢寒暑假在各电视台必定反复重播,观众对故事情节也以烂熟于胸,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去观看。消费性与商品化、泛文化性与符号化、性和欲望性、模式化和复制化、短暂性和流行性这些消费文化的特征在这些影视作品中都有典型的表现,换句话来说,消费文化是一种“肯定的文化”,它为社会提供一种补偿性的功能,它提供给异化现实中的人们一种自由和快乐的假象,用来掩盖这些事物在现实中的真正缺失。B13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文化工业逐渐发展壮大,并且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动力。从传统社会向大众社会的转变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标志,它主要表现为“教育普及、经济繁荣、公众闲暇增多以及消费观念流行”B14。1988年,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的成立,表明以城市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已得到了国家的正式认可,也标志着以城市为主题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到了从自发到自觉的新的历史阶段。B15惊人的社会财富的增长使人们在面对消费者不再是有限的实际需求,而是转向了对于一种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和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
电影在新中国成立后日益普及,一直就是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当然毋用置喙。然而,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剧的创作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开展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国门的打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各类家电涌入中国大陆,音像制品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79到1981年,中国的电视机产量由20万台激增到300万台,1981年,国内的电视机保有量几近2 000万台。80年代初期,电视剧的制作每年成倍递增。例如,1980年国庆全国电视台节目大联播,各地电视台提供的电视剧有四五十部;1981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制作电视剧约150部;1982年,全国共生产电视剧309部;1983年仅中央电视台就达到209部(集);1984年,全国共制作电视剧800部(集)左右。B161982年初,中国已经拥有一千多万台电视机,电视观众多达一亿人。随着电视日益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观众人数的增加,影视艺术的创作也日益呈现爆发的态势。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视频成为影视传播越来越重要的媒介,因成本低廉,在网上看电影和电视成为大多数人选择的观看方式,影视消费模式开始走向虚拟影视消费和实体影视消费共同繁荣的多元化发展。据CNNIC日前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络音乐的用户规模达到了382亿,使用率为787%,这显示了数字影视服务,因需求量巨大而前景广阔,成为现在最有潜力的主流影视休闲消费模式。由于中国的网民长期以来养成的免费使用网络资源的习惯很难改变,因此网络影视市场盈利模式需要进一步延伸,商业模式有待突破。由此可见,当今社会的影视文化产业不是一个孤立单独的个体行为,它是社会化的结果,包括了现代社会的观念、***策、需求和行为的总和。B17
从2000-2006年全国消费结构来看,B18中国人在“娱教文化”的消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整个消费结构中仅次于食品和居住的支出,这也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且日趋多元化。与人们的需求相对应的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文化消费的观念与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马克思曾经指出,“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作为内心的意象、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消费创造出还是在主观形式上的生产对象。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把需要再生产出来。”B19迈克·费瑟斯通也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书中认为:“消费文化顾名思义,即指消费社会的文化,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认为大众消费运动伴随着符号生产,日常体验和实践活动的重新组织。”B20因此,当人们随着在物质生活的保障上面日趋完善并得到加强时,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便自然搬上台面,而“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注定其与“国家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脱节性所产生的难以跨越的鸿沟,因此“文化工业”随着“大众文化”的需求而产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中国出现,也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有了文化工业生产就有了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消费,而中国众多人口所支撑的庞大影视消费,成为当今娱乐文化的一大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影视消费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首选。影视播放载体的变化也映衬出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变化,不同的时代体现着不同的消费,消费的对象却是不变的,即影视作品本身。
1978年至今,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大众文化”兴起并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城市的影视文化形态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巨大变化,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种文化的变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城市民众文化心理素质变化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的重大历史进程。更重要的是,在对当下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做出理论分析、判断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总结规律,为今后中国城市社会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成果。作为主导文化的“主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发展,在文化***策的制定上、文化战略的规划上不能脱离大众的实际,否则就会遭到民众的冷遇和抛弃。对于文化研究者而言,他们“应当抛去启蒙者、价值建构者和评判者的精英面目,直接进入大众生活,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B21。大众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被称为“文化工业”,“大众传媒与资本主义或国家体制,不断通过文化去复制生产关系,把日常生活中的剥削、冲突、矛盾加以扬弃、改装、否定或片面肯定,以至于让观众与读者将艺术、舞蹈、文学、电影中的虚假快乐意识及其世界观,以物化及商品化之后的欲求与认同位置去吸收、强化既有的资本主义生产与支配关系,而遗忘了真正的社会现实问题”B22。
马克思曾说:“一件艺术品——任何其他的产品也是如此——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B23机械复制时代的影视艺术被工业化生产,这就给我们的影视文化埋下隐忧。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主要代表人物的阿多诺,在《新音乐的哲学》一文中以音乐为例,分析说:“文化工业培养它的牺牲品在划归他作精神消费用的空闲时间里不愿用脑,而感觉器官被到处弥漫的流行曲调弄得麻木不仁。”B24当下影视文化何去何从,也值得我们深思。
注释:
①② [德]马克思:《〈***治学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第112页。
③ [德]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④ 李江涛等著:《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页。
⑤ [德]瓦尔特·本雅明:《作者作为生产者》,见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918-924页。
⑥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见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经典美学文选》,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917页。
⑦B12 [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第204页。
⑧ Max Horkheimer、Theodor W Adorno:Dialetic of Enlightenment Philosophical Fragments,Stanford Univ.,Press,Stanford,California,2002;[德]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⑨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⑩ 贾斯廷·奥康纳:《欧洲的文化产业和文化***策》,http://mmu.ac.uk/h-ss/mipc/iciss/reports/。
B11 [德]本雅明著,周颖导读:《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导读》,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B13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B14 陈龙:《在媒介与大众文化之间:电视文化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B15 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页。
B16 焦润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三),沈阳出版社,2001年版,第776页。
B17 洛秦:《城市音乐文化与音乐产业化》,《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第46页。
B18 2000-2005年数据来源:范剑平、张少龙:《我国市场消费结构的演进过程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见张少龙等编:《中国市场消费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2006年数据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B1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2,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B20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2000年版,第165页。
B21 钟健夫:《从“文化制作”看“文化研究”》,《文学自由谈》,1997年第5期。
B22 廖炳惠:《关键词200》,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6-57页
B23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B24 杨小滨:《否定的美学——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1999年版,第124页。
[作者简介] 姚丹(1979—),女,江苏扬州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2007级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工业化”艺术生产中的艺术消费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