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峻的现实难题,尤以网络伦理道德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如何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抵制其消极影响,营造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立足于网络社会实际而对网络伦理进行合理构建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道德 伦理 网络伦理 危机 对策
步入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直面由于网络道德缺失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网络伦理的实质是以人们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社会交往为基础而存在的一系列道德关系的总和。网络伦理也可以说是社会伦理道德的分支和延展。但需要明确的是伦理是有关道德的理论,伦理依存的基础是现实社会,而网络伦理依存的基础是网络社会。因此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并不能完全应用于解决网络伦理问题。以上所谈皆是透视网络伦理的危机并提出相应对策的前提,因而本文有必要首先对道德、伦理和网络伦理进行进一步清晰地界定。
一、道德、伦理和网络伦理
在中国,道德一词的出现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思想家老子的专著《道德经》一书。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一词原本是分为“道”和“德”并且***使用的。孔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道”即道路,技艺和方法,引申义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本源(基础、基本、来源);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规律;社会运行的规律以及人们行为所应遵循的法则。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曰:“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德”通“得”,即通过某种行为,使心中有所得,引申义为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们的品行、德性。荀子在《劝学》篇中曰:“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第一次使“道德”二字连用,力***使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行为合乎礼的规范。在西方,“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本意为风俗和习惯。后来moralis指形成于社会中的道德风尚和存在于人们之间的道德个性。发展到以后,英语morality一词也是这意思。就现实而言,道德就是存在于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并且根植于人们的思想领域内,是用来评议人的行为是善或是恶的指标,以思想境界的形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引,并能通过大众、舆论、网络等多方的监督,进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无形的约束效力的一种软规范。
伦理的概念经常是和道德伴生出现的,并且有时可以和道德互换位置,但是,在我国“伦”字的本意为“辈”,引申义为群、类、比、序等,“理”本意为未雕琢的玉当中的纹理,引申义为秩序、规则。伦理二字连用而成为一词始见于《礼记・乐记》中,“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东汉郑玄注:“伦尤类也;理,分也。”意指把不同的类别或事物区分开来的原则和规范。在西方,英文ethic(等同于ethics)一词源于希腊语ethos,意为习俗、风尚、德性等,汉语译为“伦理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赋予该词理智、伦理、德性的涵义,《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中赋予该词的涵义为人类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品德和德性。就现实而言,伦理就是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
网络伦理,即network ethics,又称网络道德,是计算机伦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开发、设计与应用中应当具备的道德意识和被普遍认同的应当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网络伦理在计算机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起着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作用。目前在一些计算机网络技术发达的国家中,都制定了一些具体的行为道德准则来对人们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的行为进行规范。比如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92年10月通过并实行了《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此外,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还制定了著名的“计算机伦理十戒”。这一切充分反映出我们在享受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一切舒适和便利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网络伦理。
二、网络伦理危机的具体表现
随着网络技术的全面拓展,信息文明时代正以惊人的速度快步前行。网络社会以其与生俱来的平等、自由、便捷的特性给人们带来了无以比拟的利好之处。从宏观角度衡量,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治文明、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优化;从微观角度考虑,深度地变革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娱乐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日益舒适便捷,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是网络技术与其他任何一项技术一样也具有“双刃剑”的效应,随着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自由主义和无***府主义的泛滥,网络社会伦理缺失所带来的危机也日益暴露出来。
1.无***府主义泛滥和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由于网络本质上是一个“无***府式的建筑”,本身具有极强的抗拒***府调控的性质。于是在当今网络这个开放自由的空间内,想要控制网上言论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程。在网络社会这个虚拟空间中虽然没有谁具有发言的主导权和决定权,但是可以说人人都具有发言的自由权。网络主体置身其中可以完全从自身的兴趣、利益出发,发表自己的言论,从事自我的行为。由此,网络社会真正的变成了一个“民主”和“自由”的“天堂”,无***府主义就在这样的温床中得以滋生和蔓延。道德相对主义是指生存在社会大环境中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评议观都是相对的,各有其特点而不能达成统一标准。持道德相对主义观点的人认为,这个世界中不存在绝对的对抑或绝对的错,当然也不存在一个对行为是非进行评判的客观标准。正是由于网络社会的无中心化、自由性和虚拟性的特征使得网络主体的道德相对主义强势抬头,私欲恶性膨胀,个人主义、道德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盛行,出现了大量的道德不规范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小到通过网络虚假信息,大到通过网络从事诈骗、***等犯罪行径。
2.人际关系疏离和道德情感淡漠
由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是网络社会的主要载体,网络主体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于其中,比如网络交友、网络教育、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娱乐、网络医疗,几乎现实社会中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网络社会得以实现,网络以其极高的普及率和覆盖率走进了大多数人的生活,无论你是什么民族、什么肤色、什么职业都可以在网络社会实现平等的交流,很多人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反而漠不关心。致使现实人际交往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离,群体纽带逐渐松弛,群体结构濒临瓦解,道德情感联系也日趋淡漠。
3.信息安全面临挑战产生信用危机
信息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产,一些专有的和保密信息其中包括个人隐私和集体信息及其他的知识产权应当受到保护。在计算机网络时代,信息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地关注。信息安全问题既可能由外部人员比如黑客造成,也可能由内部人员引发。信息安全的漏洞,归根结底是由于信息技术上存在缺陷以及***策和规范的不健全。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信息窃取、信息破坏、信息欺诈、信息垄断等。此外,信息安全领域还存在许多重要的社会和道德方面的问题,比如怎样看待个人和集体对信息安全的道德责任承担,尊重公民自由和言论自由之间应如何权衡等。由于网络社会极具虚拟性,网络主体之间的交往变成了数字符号的相互传递,网络主体之间很难建立信用关系,因此就产生了严重的网络信用危机,其突出表现是电子商务中的信用问题,网络主体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等。
4.手机网络伦理问题凸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的主要载体已不局限于计算机。当前,手机的普及率极高,手机已成为网络传播的另一个重要载体。由于手机体积小,携带方便,使用简易,因此在全球拥有大量的用户,涵盖各个阶层,各个年龄群,手机网络几乎可以覆盖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通过手机网络虚假信息,进行网络欺诈等不道德行为屡见不鲜,尤其是手机网络***问题泛滥不只是对成年人造成了危害,更是对广大的未成年人群体的道德体系的形成造成极大的毒害。社会各界都对手机网络伦理问题予以了极高的关注。
三、应对网络伦理危机的对策
毋庸置疑,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即网络社会,当今的人类很难想像离开网络社会该何去何从。但是网络社会中所存在的诸多不和谐音符,产生的如此多的网络伦理危机,又在制约着人类共同福祉的实现。把现实伦理照搬于网络社会之上抑或是简单地抛弃现实伦理都是不可取的,而应发扬扬弃的精神从网络社会的实际出发来构建网络伦理道德,进而协调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促进网络社会的和谐发展。
1.加强网络伦理的研究和创新
鉴于网络伦理危机已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立足本国网络实际,成立专门的网络伦理研究和推广机构,培养和吸纳网络伦理方面的人才,对网络伦理进行深入和广泛地研究,在继承优秀的传统伦理的同时要勇于创新,根据网络社会中出现的新的伦理困惑,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提出新的伦理对策。并依靠大众传媒对网络伦理进行推广和普及,保证网络伦理***策的有效施行,使和谐的网络伦理蔚然成风。
2.加强网络主体的道德教育
成立专门的网络道德***门,确保对各网络主体进行定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相关的考核,可以以单位、社区、农村、学校为小单位具体施行,加大对网络主体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力争使每个网络主体都有接受教育和考核的机会。由于网络主体的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门应加快把网络道德教育引入中小学课堂的步伐,重视网络道德教育,保证相当的课时量,不断强化校园作为网络道德教育主阵地的地位,面向广大的未成年人进行积极正确的网络道德宣讲,力***使网络主体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网络伦理观念。
3.健全网络社会的法律体系
首先要明确网络立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网络法律是作为网络伦理道德的重要补充而存在的。网络法律必须向体系化迈进,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在网络立法的进程中,要确认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确划分责任,提高网络法律的可操作性,切实解决相关的网络伦理问题。当网络伦理道德不能对网络失范行为进行有效制约的时候,网络法律就要发挥其应有的效力。网络法律必将成为保证网络社会安全,促进网络社会和谐的有力武器。
4.完善相关网络技术
包括黑客、电脑病毒、网络信息安全等在内的问题的存在都说明了当今网络技术还存在很多的漏洞,给某些怀着不仁之心的网络主体提供了可乘之机,带来的后果是危害到了其他大多数网络主体的利益,并破坏了网络社会的和谐。所以要解决当今的网络伦理危机,除了相应的网络伦理道德指引,和完备的法律保证外,还必须有配套网络技术的及时跟进。加快研制开发网络技术的步伐,其中包括针对防卫黑客攻击、抵制电脑病毒、保证网络安全的相关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总之,针对当前的一系列网络伦理危机,不能任其肆意发展,而应有所作为。践行以道德为导向,以教育为辅助,以法律为保障,以技术为支撑的方针,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切实解决好网络伦理危机带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3.
[2]严 耕 陆 俊 孔伟平:网络伦理[M].北京出版社, 1998.
[3]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4]刘须宽:论网络伦理的困境[J].哲学动态,2002.(7)
[5]刘 芬:浅谈网络伦理[J].复旦教育,2002.(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透视网络伦理的危机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