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首歌曲承载着他的梦,而梦想成真的过程总是充满辛酸。然而,能够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又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只有那些真正为梦想奋斗过的人,才能感受到追求的快乐和充实,因为梦想和追求,使他成为一名从田野里走来的农民歌手。
采访之前,记者早已在其他媒体上认识了苗雨。但直到记者与他面对面访谈,才真正了解到,苗雨的寻梦之路交织着欢笑、泪水、鲜花、荆棘、掌声与嘲讽。
1970年,苗雨出生在沂蒙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姐妹7个,家庭生活极其贫困。但生在田野、长在田野的苗雨虽然物质生活极为困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想当一名歌唱家的梦想。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听歌、唱歌。白天,不管是与伙伴们一起玩耍还是跟父母下地干活,田野里总是响起他的歌声。晚上回到家里,他就跟着唯一的娱乐设施――家里墙上挂的一个小喇叭学唱歌,小喇叭里传来的美妙音乐,像和风细雨滋润着他热爱音乐的童心。
苗雨虽然具备良好的音乐天赋,但当时的家庭状况不可能给他提供较好的发展机会。相反,因为交不起学费,刚刚14岁的苗雨就不得不放弃学业,开始挣钱补贴家用,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担。退学之后,他先后做过泥瓦匠、建筑工人、油漆工、包工头,还开过出租车。一天下来,他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追求。他用给别人当小工、涮油漆挣来的15元钱买来一把二手吉他,如获至宝,一有空闲就背着吉他在麦田、菜地里弹唱。由于天生对音乐的悟性,他只自学了一个月,就因一首《外面的世界》,在当年的“山东省临沂市首届电视大赛”上获得三等奖,那一年他刚19岁。
如果说童年的苗雨对音乐只是懵懵懂懂的喜欢,那么成年后的苗雨,已开始追求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几年来,一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苗雨,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他开始自己创作歌曲,试***把自己对农村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写进歌曲,这些创作汇成了他后来的专辑《乡情》。同时,他还有了自己崇拜的偶像――姜育恒,并学会了姜育恒的几乎所有的歌曲。不管是唱自己的歌还是唱姜育恒的歌,都带有农民天生的沧桑和忧郁。他白天工作,晚上唱歌。临沂市大大小小的夜总会、歌舞厅,如鲁南大厦、蓝天大厦、陶然居夜总会等都飘荡过他悠扬的歌声。
苗雨的梦想不仅仅是唱遍沂蒙大地,他还要唱遍全中国、全世界。2002年8月13日,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苗雨终于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渴望,兜里揣着仅有的180元钱,踏上了由家乡开往北京的列车,成了都市寻梦的北漂一族。下车后,面对车水马龙的繁华都市,他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茫然不知所措。拥挤的都市,像他这样的歌手如海如潮。甚至不知地铁是什么的苗雨,不知自己该往何处去。但既然来了,就不能回头。他每天买报、读报、打电话,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这样,奔波了三四天,终于有一家叫自由马的酒吧接纳了他,并答应唱一首歌给他10元钱的报酬。按照酒吧的作息时间,他白天在KTV包间里休息,晚上唱歌。这样过了10多天,家里的***亲打来电话,关心的话语让苗雨这个七尺男儿,忍不住流下泪水。 的确,漂泊异乡寻梦的日子很苦,很苦……
由于惦记两个孩子要交学费,苗雨不得不回家。出门的时候带了180元钱,回来的时候是150元钱,妻子倒没说什么,但不理解他的人讥笑他说:“一个庄户人,不好好种地,唱什么歌?”
苗雨是个执着的人,他相信,只要自己用心去唱,就一定会有打动听众的一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5年的“首届CCTV――7全国乡村青年才艺风采大赛”上,他以农民的质朴和沧桑感,征服了在场的评委和听众,获得了“最佳才艺奖”的殊荣。此后,他又在福建东南卫视的“超级模仿秀”节目中获得一等奖。正如苗雨自己所说:“自己的一生就像是上天注定一样,很顺利。”2006年8月,青岛国际啤酒节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苗雨遇到了一位伯乐--蓝带啤酒的一位老总,他非常欣赏苗雨的歌,并出资赞助他在青岛啤酒城开了自己的专场个人演唱会。这是在他实现了录制自己的个人专辑、上中央电视台两个梦想之后的第三个梦想。
初步的成功并没有使苗雨陶醉和停步,他明白在唱歌这条道路上,还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他坚信:“人生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像梦一样的现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苗雨:从田野里走来的农民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