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古诗大全范文精选

李白古诗大全篇1

在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话中就可以找到答案:“归根到底,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于己于国,大有裨益!”

有一天,我看到爸爸的手上拿着两个厚厚的东西。我就问爸爸:“这是什么,你拿来干什么?”爸爸回答道:“这是书,一本是故事大全,一本是诗词。我拿来后你每天必须读、看、背一首古诗。可是我一点也不愿意读。”

有一天,爸爸妈妈看见我在认认真真地看书,他们就放心地去上班。我就迫不及待地把电脑打开,来玩奥比岛、天书奇谈。傍晚,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看见我在打电脑后火冒三丈地说:“今天得把古诗大全全都背完了才能睡觉。这时我感到很委屈。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我渐渐地发现了读古诗的乐趣。比如我从苏轼写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从中明白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就得全面地认识,客观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所迷惑。在许多古诗中我最喜欢描写祖国大好江山。例如杜甫写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从诗人的描人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江面上的燕飞来飞去,忽高忽低,它们追逐着,嬉戏着,沙滩上,成双成对的鸳鸯在休息。还有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日照庐山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气势磅礴的场面让我如痴如醉,无限神往!

李白古诗大全篇2

关键词:诗词曲赋;甄嬛传;情节;关系

中***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03-02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以下简称《甄嬛传》)改编自网络同名畅销小说,保留了许多原著的诗词歌赋,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观众,从开播以来,收视率火爆。为此,网络上掀起一阵“古诗词”热,还出现了“甄嬛古诗词大全”、“甄嬛古诗词解析”等专业文章;微博上自动发起了“看《甄嬛传》学古诗词”的活动。本文在此基础上,侧重于探讨诗词曲赋与电视剧《甄嬛传》故事情节的关系。本文中诗词曲赋是指广义的古诗概念,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的韵文文学。据笔者统计,76集电视剧引用或者化用的诗词曲赋高达上百首,范围也从先秦的《诗经》一直到明清的诗词、戏曲,甚至还有今人创作的仿古诗。这些诗词歌赋,大多数不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而是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诗词歌赋生发或者推进了故事情节

首先,剧中每次引用的相对比较完整的诗句,如《金缕衣》、《采莲歌》、刘禹锡《赏牡丹》、温庭筠《菩萨蛮》等都会引发相应的情节来配合。如安陵容两次争宠的情节,都是通过吟唱根据古典诗词谱曲的歌曲引发的。第一次是安陵容唱《金缕衣》的时候,宫中暂时分为两派,一派是华妃,一派是皇后(甄嬛和安贵人暂且可以归入皇后一派)。所以,两派围绕着这首歌曲,唇***舌剑,争论不休。华妃斥之为靡靡之音,认为安陵容不知廉耻,招蜂引蝶。而莞贵人甄嬛认为此歌是劝人懂得珍惜之意;皇后认为如同天籁。皇帝认为此曲唯有“昆山玉碎,香兰泣露才可勉强比喻”,就宠幸了安陵容,华妃一派暂时失势。而帮助安陵容争宠的甄嬛却因为皇帝的滥情而闷闷不乐。果郡王也来凑热闹,以为皇帝新得的佳人是莞贵人。第二次安陵容唱《采莲歌》的时候,甄嬛和华妃双双失宠,彻底投靠皇后的安陵容的歌声引起了甄嬛的疑心和悲凉,引发了欣贵嫔的辛辣讽刺,更引发了不能参加宴会的华妃的歇斯底里的爆发。两首歌曲,语词虽简单,韵味却悠长,引起了剧中人物的几多争执,既引发了情节,又使情节富有波折。

其次,即使剧中人物每一次吟用断章残编似的诗词歌赋,也会推动相应的情节向前发展。如甄嬛大年夜在倚梅园祈福时念出崔道融的《梅花》诗“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这句诗的作用甚多,不仅表达了甄嬛美好的心愿,而且“梅”谐音“媒”,是甄嬛、果郡王、皇上、纯元和余莺儿诸多人物的媒介,把他们都吸引到倚梅园里,从而使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句梅花诗是纯元曾经念过的诗,刚好触动了来寻梅的皇帝的情肠。但甄嬛借故离去,在梅园的余莺儿却冒充了甄嬛抢先得宠,为以后自己失宠后毒害甄嬛埋下伏笔。来寻皇帝的王爷拿走了甄嬛的小像,埋下了两人以后情缘的线索。

其他的如第22集宫中女人在看戏时,几出戏曲的情节演化为皇后一派、甄嬛一派和华妃一派勾心斗角的情节。苏轼的悼亡词和张华的悼亡赋,无不引发皇帝对亡妻纯元皇后的悼亡之情,进而欲在人间找替代人物而不能的情节。

二、诗词歌赋与情节虚实相生的融合关系

电视可以生动形象展现诗词歌赋涉及的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然后再让剧中人物吟诵相关的诗词歌赋,这样便把看起来比较虚幻的、含蓄的诗词歌赋与客观的、通俗性的电视情节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关系,极大地增强了电视剧的审美感染力。形成这种虚实相生的关系,作者采取了两种巧妙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作者靠从诗词歌赋里幻化出来的实际物象,联系情节和诗词歌赋。作者先让温实初带着祖传之宝“玉壶”作为定情之物,向甄嬛表白“一片冰心在玉壶”。结果甄嬛不接受他的“冰心”,痛苦的温实初最后和沈眉庄情好,把玉壶放进了沈眉庄的棺材。一段发生三个人物间的凄婉情事,借助一把由诗“一片冰心在玉壶”幻化出的定情之物“玉壶”,便叙述得委婉动人。这把“玉壶”既成了促进情节发展的道具,又承载着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做到了虚实相生。其他如对着崔白的画作《秋浦容宾***》上画的大雁,作者生发出甄玉娆喜欢忠贞之鸟的联想,然后再联想起金代元好问以一对殉情大雁为内容的词《摸鱼儿》,来宣扬爱情的至真感人等等。还有从《诗经·周南·关雎》生发出先秦“淑女”步伐,从李白的《长相思》生发出的长相思琴,从《金缕衣》生发出来的金缕衣等等,无不巧妙绝伦。

第二种方式是电视先呈现诗词歌赋里面的具体场景,然后再引用诗词歌赋来相互生发。作者受了《红楼梦》以各类花来隐喻其书中女性的气质、性格和命运的启发,也用花来比拟她笔下的女性,用杏花来比拟甄嬛。电视剧就先呈现甄嬛在这两种花中的具体场景,然后再生发出相应的诗词歌赋。这些表情达意的诗词歌赋和具体的场景虚实结合,不但使观众欣赏了实际的鲜花美景,而且体会到了花的象征意义,扩展了他们的审美空间,使其获得意在言外的审美感受。电视剧先呈现杏花怒放的春日美景,红色的秋千架上,女主角吹奏的是姜夔的《杏花天影》的曲子,那站在“杏花影里淡然悠远的样子”,引起了皇帝的极大关注,进而两人进入对杏花的讨论之中,皇帝以杏花的温润比拟少女的和婉,甄嬛却以杏花的虽美满结出的果子却极苦涩,感叹开头美好结局潦倒的人生遭遇。

其他还有甄嬛的母亲对着宫中的鹦鹉说“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揭示宫禁森严,没有言论自由;甄嬛和皇上的对话中引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头连着皇帝和甄嬛在宫中西窗下剪烛安静从容的早期婚姻生活场景,另一头联系着在允礼巴山聆听夜雨、攀登着蜀道的场景等等。

三、诗词歌赋成为情节发展的骨架或者线索

首先,从大处着眼,作者从《洛神赋》背后的爱情传说汲取了故事的大致骨架——皇上和王爷,先后爱上了同一个具有绝世的容貌、诗书精通的女性,为此勾心斗角,最终以一方的死亡为终结。因为女主角甄嬛的姓来自于汉末三大美人甄宓的姓,她的名出自宋·蔡伸词《一剪梅》“缳缳一袅楚宫腰”。作者兼编剧流潋紫刻意为她安排这样的姓和名,可见她是把甄宓的形象叠加在了甄嬛身上。甄氏,即三国魏文帝曹丕之妻。她倾国倾城,而且贤德、文才出众,最后被曹丕赐死。据说曹丕的弟弟曹植暗恋甄氏,以甄氏为原型,在《洛神赋》描写了一个具备绝世容姿、性情温柔、哀怨、口才出众的洛神。在电视剧中,甄嬛也是如此形象。在第13集中,作者还特意让甄嬛跳 “惊鸿舞”,给惊鸿舞配的歌词就是曹植《洛神赋》的节选。果郡王和甄嬛正好是曹植与甄宓的关系,结局又殊途同归。

其次,由诗词歌赋幻化出来的与女主角相关的人物称谓,连起来就成为全剧情节的线索。

甄嬛的称谓都来自于诗词歌赋。甄嬛入宫后,皇上给她的封号为“莞”,同已故纯元皇后的小名 “菀菀”同音,现任皇后就称“菀”出自王建《春词》中的诗句“菀菀黄柳丝,蒙蒙杂花垂”。出家后的法号为“莫愁”,“莫愁”出自梁·萧衍《莫愁歌》的诗句 “洛阳女儿名莫愁”。第一个女儿小名“绾绾”,与纯元皇后的 “莞莞”近音,“绾绾”则化用自晁采《子夜歌十八首》“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的诗意,希望长发绾君心,以期女儿能挽住皇上的心,得到皇上的宠爱。第二个女儿封号“灵犀”,源自李商隐《无题》“心有灵犀一点通”。沈眉庄临死时给自己的女儿起名静和,甄嬛解释说是取“温和从容,岁月静好”之意,名字取义《诗经·郑风·女曰鸡鸣》中“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诗句。

从这条线上,可以看出甄嬛一生的命运。她本无意入宫,却因为诗书精通,引起了皇上的关注,细看了容貌,终被选入宫。“莞”的封号,隐含着她得到皇帝宠爱的潜在条件是与纯元皇后相似,所以地位不断上升,一路由莞贵人、莞嫔做到莞贵嫔。皇上梦中的一声“菀菀”,曾令她心生怀疑,因为皇上无人处总喊她“嬛嬛”,为之后剧情埋下伏笔。她看到皇上为怀念纯元写下的文字“莞莞类卿,但除却巫山非云也”,终于明白自己当了纯元替身的事实,万念俱灰,自请出宫修行。但为了保护自己刚出生的女儿周全,她特为其取小名“绾绾”,以期皇上能爱屋及乌,果然得到了皇帝的照顾。而自己“莫愁”的法号,开始了在宫外修行的愁苦日子;“灵犀”正是她和允礼爱的结晶,本为了纪念自己与王爷允礼心有灵犀、两情相悦的那一段神仙般的人间生活;“静和”预示着已经成了她在宫中生活不可实现的期望,这只好在子女的身上得以实现。

最后,有关《长相思》的诗词歌赋是贯穿全剧的情感线索。皇上把长相思琴赏赐给甄嬛,而果郡王却有长相守的笛子。在皇上和甄嬛卿卿我我的时候,果郡王长相守的笛子却为他所爱的人演奏着《惊鸿舞》和《凤凰于飞》。当甄嬛小产失宠时,却又听见了果郡王笛子吹奏的《长相思》。当甄嬛斗败华妃,遭了皇后的暗算,彻底对情爱绝望和皇帝决裂时,只带走了长相思琴,在修行时恰遇琴的旧主人舒太妃。长相思琴、长相守笛、长相思诗终于在凌云峰完美地和鸣。故事的最后,所爱的人已经被皇上毒死,长相守成为一种奢望,只有他们的儿子吟诵着《古诗十九首》中“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的诗句,完成了长相思的主题曲。总之,全剧描写了三对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白头到老的长相思故事,前有先皇和舒太妃的长相思,中有皇帝和纯元的长相思,今有王爷和甄嬛的长相思。由李白的两首《长相思》和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把他们连接起来。

综上所述,电视剧《甄嬛传》引用的众多诗词歌赋,虽然皆不是作者自己创作的诗篇,却不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而是相当完美地和情节融合在一起,引发或者推进了故事情节,和故事情节虚实相生,有些甚至成为故事发展的骨架或者线索,增加了剧作的审美意蕴,提高了剧作的审美品位。

参考文献:

[1]《甄嬛传》掀古典热:“甄嬛古诗词大全”成热帖[DB\OL]http://.2012-04-19.16:19.

[2]朱碧莲.中国古代文学事典[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81.

李白古诗大全篇3

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现在通行的《李白集》,一般也因此将其作为一首佚诗,辑录于集后的《诗文拾遗》中。(注:参见中华书局印行的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十《诗文拾遗》后的《补遗》部分、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下册第1772页,詹yīng@①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第八册《集外诗文》。前二者皆将“度君多少才”之“度”误而为“废”,詹着已据《东观馀论》改正。)对于这首诗之真伪,清代王琦曾说过:“按此诗首二句,亦似观化之后所言,非生前所作而遗逸者。疑其出自乩仙之笔,否则好事者为之欤?”[1](卷三十六,P1650)这里,所谓“观化之后”,是指人死了以后。对于王氏此言,学术界一方面应者了了,另一方面一般也只是因袭王说,而未有发挥。安旗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在辑录此诗后所加的按语中,引述王说,并以“王说是也”[2](下册,P1772)加以肯定,除此之外,则未置一词。詹yīng@①先生主编的《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在此诗后所加按语中这样说:“王说或为得之,然乩仙云云,却涉荒诞不经。”[3](第8册,P4519)这里,詹yīng@①师比安旗先生显然进了一步,一方面批评王琦疑此诗为“乩仙之笔”是“荒诞不经”,而似同意是“好事者为之”,另外亦惜乎未能再作更深一层的探讨。检讨王琦所言,他否定此诗为李白所作,又进而推测其出自“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但是,王琦的这一结论并非立足于确凿证据的基础之上,而只是基于阅读印象所作出的判断,缺乏细致的考察,因此难免过于草率,而未足以使人信服。同时依据王琦所言,我们对于这首诗的作者似乎也已经无从考索了。实际上,断言此诗不是李白所作,是有确凿的证据的;而且其作者也是有名可考的——他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下面试详为说之,不足之处,尚乞方家予以批评、指正。

根据现有文献,最早将此诗视为李白所作者,是宋代的黄伯思。在所撰的《东观馀论》卷上《论书六条》的第五条中,他这样说:“‘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此《上清宝典》李太白诗也。”这里,黄伯思明确指出了此诗为李白所作。然而,黄氏虽作此说,就如同王琦否定此诗为李白所作一样,对其持论之理由与依据却并未作任何说明。在《东观馀论》指出此诗为李白所作之后的很长时间内,这一说法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从宋元其他文献资料中,也未见到有人提起《东观馀论》中所记的此则内容。一直到了明代,胡震亨在《李白通》中才注意到黄氏此说,并援以为据,并在《李诗通》卷二十一的《附录》中,将这首诗辑录其中而题以《上清宝鼎诗》。《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五《李白集补遗》也是据《东观馀论》而辑录的,也题以《上清宝鼎诗》。但是对此诗细加分析,我们不免疑窦丛生。疑问之一,此诗在内容上意脉模糊不清,颇不完整,不仅给人有头无尾之感,诗句间也并不连贯。诗中作者以“君”、“我”对举,又说“度君多少才”,这与诗题《上清宝鼎诗》显然不合。如果把“我”看成是作者自指的话,那么,“君”又该作何指呢?这一点按照诗题来寻求,也难知所云,不得其解。疑问之二,此诗从形式上看,既非古诗,又非近体,音律上也较为混乱,读来颇觉不类。疑问之三,此则资料出于《东观馀论》中《论书六条》,检其他五条资料,内容上皆为论书,只有这一条则是论诗,内容与论书毫无牵涉,置于“论书”之中显然不合适。所有这些疑问归结起来,使我们不能不对黄伯思《东观馀论》的说法产生怀疑。而后世在收集李白佚诗或整理《李白集》的时候,仅凭借《东观馀论》中这则疑问颇多的资料,未作仔细辨别即引以为据,盲目信从,将此诗作为李白的佚诗辑录,这不仅使上述疑问未能得到解决,而且使得问题又进一步复杂化。

今按,黄伯思《东观馀论》认为由李白所作的《上清宝典诗》,我们在苏轼诗集中,又看到了它以《李白谪仙诗》为题,完整地保留其中。(注: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三十六《外记》也曾引录此诗。然而,令人颇为费解的是,他对苏集着录此诗竟然未置一词,即以“似观化之后所言”为据,而视此诗为“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我们怎样因为李白不可能作此诗,而否认苏轼作此诗的可能呢?其实,所谓“我居清空表,君隐黄埃中”,乃是我——君、阳——阴对举,不能将“居清空表”理解为“观化之后”。)整首诗是这样的:

我居清空里,君隐黄埃中。声形不相吊,心事难形容。欲乘明月光,访君开素怀。天杯饮清露,展翼登蓬莱。佳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对面一笑语,共蹑金鳌头。绛宫楼阙百千仞,霞衣谁与云烟浮。

把《苏轼集》中所存这首《李白谪仙诗》与黄伯思《东观馀论》中所引诗句加以对照可以看出,苏轼集中所录者无疑是一首完整的诗,《东观馀论》所引者仅为《李白谪仙诗》的第一、二与九、十、十一、十二共六句,只是节录了全诗的一部分。就二者的共同部分而言,除了个别字上有差异外,余皆相同。《东观馀论》所引“我居清空表,君处红埃中”之“表”、“处”、“红”,以及“仙人持玉尺”中之“仙”,《李白谪仙诗》则分别作“里”、“隐”、“黄”与“佳”。对于这几处差异,细加体会,我们觉得也应以《李白谪仙诗》为是。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肯定地说,《东观馀论》所引的《上清宝典诗》,原是出自这首在苏集中题作《李白谪仙诗》之中的。从黄伯思只是节录全诗的一部分来看,他似乎并未见到这首诗之全体。这就使我们自然生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这首诗究竟应如黄伯思《东观馀论》中所说为李白所作,并题为《上清宝鼎诗》,还是应为苏轼所作而题为《李白谪仙诗》呢?抑或像王琦说的那样是“乩仙之笔”或“好事者为之”的呢?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从苏轼诗集中对此诗的着录说起。

李白古诗大全篇4

关键词:古典诗词 时空共寓 借景怀古 审美旨趣

生命的形式对人而言,总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某种活动。而生命个体对“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时间感悟,对“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空间体验,构成了古典诗词创作的生命意蕴。我国向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在对周围自然万物仰观俯察的过程中,观于外而体于内,于是渐渐产生了生命时间意识。

古典诗词中的时空表现各具特色,蕴涵着诗人对时空的独特感悟和切身感受。因为,汉语句子不存在动词的单个中心,所以汉语的句式结构,通常是以时序(包括实际动作发生次序和逻辑上动作应有的因果次序)展开的流水句,将迭床架屋的空间关系构架化作连贯铺陈的时间事理脉络。让空间场景穿越时间,造成两重时空,将过去的人和事与现实的场景相互映照。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学识、社会背景、人生际遇等都可能影响到其对时空的把握。因此,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经历的人对时空的理解和表达有着极大的差别。中国古代诗人大都喜欢登高望远,屈原、阮籍、左思、李白、杜甫等都写过登高望远的诗。其实,登高远望是为了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古人遭遇困厄挫折,每每移情于宇宙时空,从中寻找超脱,感受抽象化、普遍化的时空之美,在更深更理性的层面上认识社会及人生。诸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种》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岑参的《春梦》中的“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中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人扁舟”等,都表现了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时间中有空间,空间中渗时间,绸缪往复,盘桓周旋。

时间作为生命的绵延,能示人以宇宙生命的无声节奏;空间作为生命的定位,也因生命与时间相沟通。为了方便对古代诗人移情体验的思维过程的生动描述,更好地把握古诗词的时空创作心理,论者提出文学研究的“时空共寓”概念。时空共寓的形成是以时空的特性为基础,以生命体验为桥梁,以文化传承为脉络的。诗人融时空为一炉的目的不仅仅是表达社会***治、个人沉浮,更有感叹宇宙博大的哲理性理解和人生有限与无限的探索。具体表现之一就是诗文中的对仗句,通常都是景情相生、触景生情,环境是空间,情境是在时间中进展的人事活动。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都是先描写空间,后用写时间来抒发忧伤的孤独情怀,感叹历史长河的无尽。

对不同时空的跳跃性展示常常是古诗词魅力的重要表现。譬如:怀古诗往往是通过对历史时空的描摹,旨在借古喻今,运用过去时态曲折地表达作者当下的态度。譬如:孟浩然登岘山而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的历史浩叹;东晋渡江诸人的新亭对泣也是举目河山之异与激励个人功业的“慷慨悲歌”。屈原、阮籍的诗,苏、辛的词,关、马、张养浩的曲,皆咏叹兴亡、俯仰古今。明杨慎的《临江仙》,被《三国演义》取为开篇,更是家喻户晓。

中国人的人生观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观,倾向于与外界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去欣赏。因此,中国古诗词中大量运用隔帘看月、隔水看花的意境是有其文化原因的。当然,这种人生观的另一方面就是“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围观和幸灾乐祸。这种人生观使得人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为了一个目标完全投身其中,而是在任何时候都进退有余,“穷”“达”自若。只要结一草庐,便可心远地偏、与世隔绝。实际上这种隔绝与隔帘隔窗一样,并非完全隔绝,而是隔帘看人、隔窗看世,是用欣赏的与己无关的眼光看待污浊的世界,而不是投入其中去改造。

诗人对宇宙时空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打动读者。比如:怀古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其实,人与情的背后都是曾经的空间,过往的故事。大而观之,这可以发展成为历史地理学,具体而微,就中国古典诗词创作来说,空间位移和感情脉络的契合使得古代士人的时空共寓演绎出万古千愁的诗词,无疑也是一种颇有意味的现象。

想象是文学的根本表达手段之一,从一定意义上来看,想象的实质就是在打破既有时空限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性的时空思维方式。正是得益于时空界限的突破,才使得中国古诗词能够无拘无束地寄托诗人的情怀,写出人生境界。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唐人绝句中的精华,其中,君问归期是过去,是来自北方的热切期盼;巴山夜雨是眼前,是客居南方的无限思念;西窗共话是将来,同时又是北方重逢的想象;西窗共话巴山夜雨,又把镜头拉回了现在,拉回了南方。这首28个字的4句短诗,在话语的起承转合间时间和空间居然经历了四度跳跃,直指人的精神世界,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了独特的意境世界。

文学创作的终极目的是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古典诗词也不例外。许多时候,古代读书人在写时间的变化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表现的,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通过视觉来记录季节的变迁。究其根源,可能与中国式的混沌思维与西方思维强调矛盾双方的斗争和对立不同,它更注重强调矛盾双方的中和与统一。这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传统中就表现文体的个性特征常常在文学的共性特征中和平共处,甚至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浑然不分、“和而不同”;在古诗词创作中则集中表现为借景(空间)而怀古(时间)的手法。

以唐诗为例,陈子昂登幽州古台,面对浩渺的无限天地(空间),感悟的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情怀;张若虚面对春江月夜的美景(空间),情不自禁地由江天月色引发出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时间)的人生思索;李白把酒望月,叹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杜甫过武侯祠则感怀:“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同样是将空间和时间共同体悟。其实,词的上下分片,也是先写景后言情,如柳永的《八声甘洲・雨霖铃》等,往往是把时间的顺序流逝与空间的立体观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其在超越时空基础上抒豁怀抱的用意。

时空共寓中的时空交融,一般情况下交融的目的或突出时间或突出空间,给人总体的时空之美。人在特定的时空中必定会有特定的人生体验,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侧重。在这里,空间为时间服务,看似交融实有主次。崔颢的孤独体验透过表面的空间展现的是时间上昔今对比的失落,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等无不如此。也有时空交融中用时间突出空间的,如王维《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时空的合理转换本身就是展现时空内在丰富的美感质素,同时也为诗人将孤独体验的触须伸向无限时空提供了可能,其间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而下的描绘表现形而上的时空美。

中国古代诗人在认识了个人在天地之间的短暂、渺小时,往往又都能不约而同地感悟到人类的生存价值、创造性在宇宙中的伟大,所以,许许多多的中国古诗词总有一种气吞山河的特质。大家熟知的李、杜、苏的诗文,都不乏大气磅礴的名章俊句。如: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首句便是“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还有杜甫《春日江村》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苏东坡《赤壁赋》中的“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皆空时对举。在这里,诗人对时空之美的思考,是面对永恒宇宙的深沉理性认识,是人生对宇宙、个人对历史、有限对无限的呐喊。因此,作者对作品中的时空特征的描绘越形象生动,越能激起呼唤人的审美感觉和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李杰:《中国诗歌里的时间意识》,《学术探索》,2004.10。

[2].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

[3].叶朗:《中国艺术的意境》,《神州学人》,1998.8。

[4].严锴编著:《百姓民俗实用大全》,华龄出版社,2007.4。

[5].王玲娟:《打破时空界限与抒胸怀创意境》,《西南大学学报》,2007.6。

李白古诗大全篇5

《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

(唐 李隆基)

弧矢威天下,旌旗游近县。一面施鸟罗,三驱教人战。

暮云成积雪,晓色开行殿。皓然原隰同,不觉林野变。

北风勇士马,东日华组练。触地银獐出,连山缟鹿见。

月兔落高矰,星狼下急箭。既欣盈尺兆,复忆磻溪便。

岁丰将遇贤,俱荷皇天眷。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同太弟景遂汪王景逖齐王》

(唐 李璟)

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逢隔岁华。

春气昨宵飘律管,东风今日放梅花。

素姿好把芳姿掩,落热还同舞势斜。

坐有宾朋尊有酒,可怜清味属侬家。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

(唐 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难。

《阮郎归 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宋 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

(宋 苏轼)

经旬卧斋阁,终日亲剂和。不知雪已深,但觉寒无奈。飘萧窗纸鸣,堆压檐板堕。(关中皆以板为檐。风飙助凝冽,帏幔困轩簸。惟思近醇醲,未敢窥璨瑳。何时反炎赫,却欲躬臼磨。谁云坐无毡,尚有裘充货。西邻歌吹发,促席寒威挫。崩腾踏成径,缭绕飞入座。人欢瓦先融,饮俊瓶屡卧。嗟余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宋 苏轼)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大雪歌》

(唐 李咸用)

同云惨惨如天怒,寒龙振鬣飞乾雨。

玉圃花飘朵不匀,银河风急惊砂度。

谢客凭轩吟未住,望中顿失纵横路。

应是羲和倦晓昏,暂反元元归太素。

李白古诗大全篇6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颂读;鉴赏

曾一度未列入考点的古诗词、名句的考查以填空的形式又回到了现在的试卷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古诗词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关于诗词的教学,要侧重于诵读与鉴赏两个方面,主要依靠学生反复审读和自行领悟。我们面对的是中学生,不能仅强调背诵,还应注重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训练,让他们从能读诗过渡到能读懂诗上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关于诵读

诵读是读诗的基础,读诗而不能背,等于不读,能背诵则日后必有领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点:把朗读和背诵放到教学的中心环节上来,用读来带动诗歌的学习并加深对其领悟。

而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最感棘手的问题也就是背诵,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背诵诗文,提高背诵效果,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条方法。

(一)要求课前背诵。古诗词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简练,意蕴丰富,有的篇章前后的跳跃性特大,背诵起来难度颇大。而学生普遍而言记忆力较强,鉴于此,我要求学生在背诵诗歌时先不全篇背,而是一句一句读熟直到背诵,然后将每句开头的字写在纸上,照着这一顺序像线穿珠子最后全文背下来。这样反复几次,一首诗或词就基本能背诵了。

(二)结合课堂分析背诵。有了第一步的初步背诵,学生对全诗就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就应注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促使学生加深印象,让他们通过对诗歌的理解来巩固记忆。

1、提问法。教师通过对文章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必须用原文回答的问题来力回答学生对内容的把握。

2、***示法。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示引导学生有条理、层次清晰地记住文中内容。如在《指南录》后序中,可根剧作者的逃亡路线制定一个路线***来进行背诵。在《梦游天姥吟留剧》中,可抓住作者梦游的路线、所见所闻来指导背诵。在《木兰诗》中可按准备出征、奔赴战场、辛苦生活、辞官归乡、换上女儿装的脉络来背诵。

3、设计画面法。诗歌的意蕴丰富,可以调动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设计***画来促进理解背诵。如在讲吉马致远的《秋思》、王维的《山居秋瞑》、辛弃疾《清贫乐・村居》、“踏花归去马蹄香”等均可采用此法。

(四)课后巩固背诵。许多东西是很难永久地记住的,学生所背的东西也一样。时间长,再熟悉的也会生疏。因此,对于课后巩固这一环节也是不可小看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每天辅导时抽几分钟把以前所学的记忆,这样花时不多,却能做到事半功倍。当然,利用课堂促进学生背诵不只这些方法,还可提据学生实际采取灵活的方法,如讲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以唱歌的方式教大家背诵。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应注意学生的反应,尽量做到让他们在愉快中完成诗词背诵,这样才有利于学习的进步。

二、关于鉴赏

(一)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每一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这就决定了他的作品与众不同。比如李白,他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作品中多用奇特的夸张,丰富的想象,知道了这一点,要理解他“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不感困难了。而作品的创作背景直接影响到作品的主题,因此在鉴赏中也是不能忽略的,比如我们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了解了他的写作背景,就不难理解他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强烈期盼了。

(二)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客观事物。它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审美创造结品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鉴赏诗歌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审美单元。鉴赏时,把握了意象,就有利于理解诗歌的意想和想象力,将各组意象串联起来,然后再从整体上解渎。同时,还应辨析意象的色彩、虚实、动静等来鉴赏诗歌,如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一种萧瑟之感;而王维《山居秋瞑》中“空山新雨”、“明月”、“清泉”,则给人一种幽静恬适之美。再如“风静花犹落”静中风动、“鸟鸣山更幽”是动中见静等等。总之,无论是意象的串联还是辨析,都得靠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因为任何一个意象都想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适应中被赋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例如,中国诗歌中的“月亮”就是一个含有愁恩、别情的象征意象“床前明月光”、“月是故乡明”;“杜鹃”是悲切的象征,如“梨花雪,不胜姜断,杜鹊啼血”,“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鹊声里斜阳暮”;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些意象已成为汉民族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在教学中只有指导学生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才能提高鉴赏水平。

(三)意境。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意”就是情意,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也即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景。因此,我们常说的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是表现古典诗词主题思想的最重要的手段。

对于诗歌意境的鉴赏,主要就应抓住这几点,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帮式中应对自如。

参考文献:

李白古诗大全篇7

关键词:古诗文 诵读 作用 方法

在《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目标里要求“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其中基础模块中的“阅读与欣赏”中也要求“诵读教材中的古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中,承载着民族文化向前发展壮大的文学实为文化中的瑰宝,在中华民族的书面语言即汉语言文学的体系中,文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典籍数量浩如烟海,其内容也是博大精深,如何来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呢?荀子《劝学》篇曰:“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又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1]南宋教育家朱熹更具体地提出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2]特级教师余映潮说:“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起承转合、急迫舒缓;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3]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诵读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具体来说,文学(特别是幼儿文学)的诵读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反复诵读,博闻强记

《史记》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屈原“博闻强记”;诗人臧克家在诗文背诵小丛书《绝句一百首》的序文中就曾这样说过:“我觉得叫孩子们读点古典诗歌,优秀的古文是大有好处的……我个人学习写作已经十六七年了,不论所写的诗、散文还是评论性质的文章,都可以从中看到古诗文给我的有益影响。”[4]可见这些历史上有名的大儒大贤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以勤奋的诵读积累了大量的古代典籍,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见闻,加之有些经典必然久诵成背,熟记于心,为后来的文化理论奠定深厚的根基。朱熹曰:“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2]其中的“口到”指的就是诵读。可见诵读是背诵古诗文必不可少的一环节。

二、披文入情,感悟其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学中,师生通过诵读,能更为深入地体味作品,体会其中的人、事、物、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使之绘声绘色地溢于言表,从而铭记于心。诵读足可以使读者体会到隐藏于字里行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趣。《将进酒》是李白一首古风,辞气豪壮,慷慨潇洒,感情奔放,大气磅礴,洋溢着诗人虽悲愤但不沉沦的人生豪情。诗歌一落笔就写黄河景象,有慷慨生悲之意,引出了人生短暂的感伤之情。而在这感伤之中,诗人也充满豪情与壮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此诗人频频举杯劝饮,在这“举杯消愁愁更愁”中,尽情宣泄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歌中充满了诗人的愤激之情。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使诗人淋漓尽致展示着其狂放之情:“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些情绪上的一悲一欢、一愤一狂,都要靠诵读方可抒发出来,唯有诵读,才能把握诗人那千变万化的情感。

三、诵读吟咏,健全人格

在古诗文的诵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仁人志士饱满丰厚的人格写照。读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们可以体验到志行高洁、悲天悯人的崇高人格;读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可以被他的大义凛然和从容不迫所感染。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所遗留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培养健全的人格必备的精神写照吗?每当遇到一些无法排遣的苦闷,我们的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浮现这些名言警句,可见这些也是诵读赠予我们十分丰厚的回报啊。

四、特殊专业、特殊要求

职专生与普高生是不同的,他们除了要加深自己本身的文化底蕴,同时又要面向自己的专业,学好适合自己专业的本领。笔者是一名幼师班的老师,发现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讲,诵读更是必不可少,她们作为今日的学生、明日的幼儿园老师,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起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她们的学生是幼儿,而幼儿是靠听觉来接受文学的。他们是文学的“听众”,而不是“读者”, “‘听赏’是幼儿接受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他们需要老师来为他们唤醒文字,复活语言”。(《幼儿文学实用教程》)如此就对幼师班的学生在诵读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然古诗文的诵读有着这么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有哪些方法可供指导呢?

(一)教师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学生心目当中,应该是具有影响力的群体,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能向学生传递强烈的爱憎喜恶信息,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勇于示范,则效果肯定出乎意料。笔者至今依然记得在高中读书时,语文老师朗读《孔雀东南飞》的情景。一开始,老师抑扬顿挫的声调让我们想笑,随着故事的发展,老师情绪的变化,我们也慢慢被感染,慢慢走进文章的感情世界,当老师朗读到“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时声音越来越低,我们也都“心有戚戚焉”;读到“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时老师的声音已经哽咽难言,低得近乎耳语,课堂上部分学生隐约之间眼里已噙满泪花。也就是在那时,我才发现,原来语文可以这么美,感伤得如此的凄美,能够让你哭,让你笑,让你不自觉就为它牵肠挂肚。是老师让我爱上语文,爱上老师这一职业的。

当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范读古诗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要求老师在课外要花大量时间再次理清全文的思路并不停地诵读回顾,而且还要求在句子停顿、节奏和语调的高低起伏上有自己的见解,这也最考究教师的功底。因此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课外备课准备应该更为充足,做到胸有成竹,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课堂诵读,形式多样

课堂诵读是学生掌握文学作品诵读技巧的好场所、主阵地。通过诵读,诵读者就可以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就能让看似白纸黑字的单纯文稿,变成一幅画,变成一首歌…教师在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不能用“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唱读”,而是要尽量掌握作品的主题,读出文章的精美、意美和声美来,再现他人语言所创造的形象画面。

比如说在教授《幼儿文学实用教程》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

古诗《春晓》短短二十个字,诗人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雨后春天早晨的景色,在诵读者吟诵中我们能感觉到春天是如此的活灵活现、生机勃勃。《乌鸦和狐狸》讲述了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展现了狐狸的狡猾;而在诗歌《我喜欢你,狐狸》一文中却从一个新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充满灵性、漂亮可爱的狐狸。这就需要指导学生真正了解作品,并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语文诵读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采用各种形式来引导。

(1)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这种方法适合在初次教较长的文章时使用,学生因为有教师的带领,不至于在篇幅较长的诗文中迷失方向而降低诵读兴趣。

(2)优生诵读,全班评判。由诵读功底较深的学生之间当场进行诵读比赛,让其他学生来做裁判,评判标准可包括:普通话30%、节奏语音高低30%、诵读情感20%、神态表情20%,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会跃跃欲试的,积极参与的。最后再由老师来点评。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短小精悍的诗文,效率较高,易于评判,也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

(3)形式多样,尽显精彩。诵读的形式当然不会只拘于一两种,“读”无定法,可以全班齐读,可以分小组读,我们还可以男女生分开诵读、分角色诵读。比如《孔雀东南飞》就可以分角色诵读,选两个女生当刘兰芝、焦母,再选两个男生当焦仲卿、刘兄,当然来个角色反串也不错,相信学生会很有兴趣的。

(三)配乐诵读,提升意境

大多数文学作品皆可配乐诵读,让学生课后利用时间去揣摩适合配乐诵读的篇章与音乐,并自选音乐到课堂来诵读。学生针对同一篇诗文可能会用不同的音乐来配诵,这非但不影响效果,反而会启发全班同学对作品意境的再创造、再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还会收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效果。笔者在教授幼儿散文诗《春雨的色彩》时,选择的是钢琴曲《雨的印记》,曼妙的琴声传递给人们一个心中最美丽的世界,一个透着浓浓的春雨气息、蕴含着满满的自然生命力的世界。而笔者曾经观摩过漳州市“中华经典诵读” 大赛,从中也感受到配乐诗文诵读的气氛和感染力。《念奴娇・赤壁怀古》选用琵琶乐曲,显得大气磅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用古筝乐曲显得清雅脱俗;《醉翁亭记》选用洞箫乐曲显得悠闲自得……各种乐曲配合下的文学作品都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学生自然而然更乐意接受并愿意去尝试。

语文教师承担的历史使命较其他学科教师而言应该更厚重一些。在国学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并传播开来,已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而诵读是语文教苑中一朵常开不败的奇葩,永远值得我们去呵护关爱,因为这朵奇葩将带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慢慢走入中华经典文学的意境美、情感美、韵律美与音乐美之中。

参考文献

[1] 荀子.劝学篇[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篇・第一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朱熹的读书方法[A]//语文学习方法大全[M].北京文学出版社.

[3] 余映潮老师课型创新艺术例谈[A]//语文教学通讯[M].《语文教学通讯》出版社,2002.

[4] 绝句一百首・序文[M].新蕾出版社.

李白古诗大全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唐诗宋词”教学;思考

高中新课程实验于2004年启动,山东省是首批进入高中课改的试验区之一。截至目前,山东省新课程改革已经完成了一个周期的实验。我有幸参与了青岛地区高中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的工作,承担高中“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的培训和跟踪指导等工作。

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新课标下高中选修课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选修课的建设与校本课程的建设互相促进。但是,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具体到“唐诗宋词”选修课程,缺乏传统诗词理论学养和符合诗词教学规律的成型教学模式,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鉴于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与同行交流。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唐诗宋词”的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唐诗宋词理论基础。

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目兼顾典范性和广泛性,既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又有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等较少传诵的篇目。在跟踪指导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加重了备课负担;也有部分教师将“唐诗宋词”当作课外读物来处理,失去了选修课的意义。究其原因,教师缺乏坚实的诗词理论基础,无法对教学材料作出规律性总结,造成了“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困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全面了解和掌握古典诗词的题材。中国古典诗词的题材发展到唐宋时期,可谓大全。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所选取的诗词题材众多,有别情,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等;有情爱,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有边塞戎旅,如王维《使至塞上》等;有伤春悲秋,如杜甫《登高》等;有田园山水,如孟浩然《过故人庄》等;有***事,如李白《行路难》等;有思乡怀人,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教师应该认真梳理各类诗词题材,掌握其发展历程,熟知各类题材的表现方式。如别情诗词,作者大多会从两种情感体验来反映别离之痛,一是别离之时的难舍难分;二是别离之后的无尽相思。以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为例,诗人以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来烘托分手之时的悲戚情感,而别离之后的相思,诗人以誓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极写之,并以“对面”写法描摹“夜吟”的场景,来侧面摹写。以此为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同类题材就能驾轻就熟。

2.全面、深入地掌握诗词体裁。鲁教版《唐诗宋词选读》选取诗词体裁丰富,既有近体诗,七律如杜甫《登高》,七绝如刘禹锡《乌衣巷》,五律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五绝如贾岛《剑客》;有古体诗,如李白《蜀道难》;有歌行体,如白居易《长恨歌》;词,大多是双阕,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有三阕,如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古体诗不限句数,格律也较为宽泛,如李白《将进酒》。反之,格律诗就有严格的限制。以律诗为例,题目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律诗题目限定了内容,诗句必须紧扣题目,全诗完全围绕题目来写,题目的每层意思都必须写到,如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首联即点明“左迁”,颔联点明“蓝关”,尾联点明“示侄孙湘”。有些词也遵照律法,题目紧紧限定了正文。律诗的结构讲究“起、承、转、合”。起,即破题;承,即承接,承上而来;转,即转折、转换;合,即收合、总结。起贵“突兀高远”,有高屋建瓴之势;承与起连得越紧密越好;转最忌衰弱、疲沓,尽量做到如异***突起,别开生面;结有三种情况,或总结前意,或做期望和联想,或与前面诸联、特别是起联相响应。

3.对诗词意象和意境有较为深入地理解。诗词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是创作主体内在情志与外界触媒的感发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典诗词形象性的表述主要有“象”、“意象”、“意境”等范畴。“象”是对自然物的模拟、形容和象征,设象以表“意”。象又分物象、意象。物象指对外物或景象的模写,意象指意义的形象。情与景,一直被认为是古典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诗家直说》)。情与景的关系,也往往就是意与象、兴与寄的关系,意(情)因象(景)而物态化,象(景)因意(情)而意象化,这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诗词是思维跳跃性很大的文体,意象与意象之间内在联接,构成完整意境。连缀意象、填补空白的工作要靠联想和想象去完成。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每句各由三个名词或名词词组构成,是三个意象连缀,构成黎明野外独行的画面,虽是写景,但旅途的清苦和野行的孤寂都蕴含其中。诗词中情与景往往不能截然分开,正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再美妙的景物在伤心人看来也只会唤起感伤情绪。诗常一句一境,一联一境,通篇合起来,又构成一个整体的意境,故诗之境阔,博大雄浑,旷远开阔;词常是一阙一境,一首一境,故其境多尖新轻巧,精工密丽。

4.对诗法、词法有一定的了解。如“离合”,是一个表现手法的问题,是离题旁涉与紧扣题目,是侧写、旁写与正写的关系问题。诗里的离合问题以咏物诗最为突出。前人曾有“咏物诗最难工,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和“不切而切,切而不觉其切”的说法。这就是说,咏物诗如果只求形似,虽然刻画得很逼真,品格也不能算高;如果能写其形而传其神,通过咏物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那才是好的咏物之作。如古诗中的“柳”是有特殊含义的。柔顺婀娜、随风摆动的“柳”与“留”谐音,另外,古人还有折柳送行的习俗,很容易引申到“柳―留―惜别―依依不舍”的层面上来。“折柳”寓含“惜别怀远”之意。故友离别最为感人。“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玲・塞蝉凄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下曲》)都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情。诸如此类的还有“赋比兴”、“空与实”、“直与曲”等。

二、“唐诗宋词”选修课要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唐诗宋词”选修课的教学法宏观上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步”法,即知人论世、直观感受(观词、观象、观景)、整体领悟。微观上较有代表性的是阅读教学法,即将阅读分成读准字音、找准节奏;知人论世,读出文意;品味语言,读出意境;把握主旨,读出感情;放飞想象,联想阅读等五个环节。应该承认,这些教学法在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选修课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取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比较而言,“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有效促进学生非认知性品质主动获取的教学模式,应该受到重视。

以李贺《李凭箜篌引》一诗为例,细化“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设定目标为“感受音乐”;动机为“完成感受音乐的教学目标”;资源可以使合作小组运用文字、***片、音频、视频及实物等资源来说明、演示箜篌;角色,可以让小组成员讲述各自承担的任务;程序,即合作学习过程,是细化“合作学习”的重点,在这个环节中要适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模拟,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或已解决类似课文进行模拟学习,如可运用已学《琵琶行》中对琵琶音乐的感受来合作学习《李凭箜篌引》;外部压力,可规定时限、可规定文本报告等检查方式;环境,可规定在规定场所,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合作学习;同一性,合作小组内部对该课文结论的沟通统一。

细化“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细化“合作学习”的环节不必求全,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其次,教师要进行适度引导,如控制时限、不同文本的特性引导等。再次,“合作学习”要充分结论,应对各小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从而使课堂效率提升。最后,“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不应过多过滥,要注意和其它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怀荣等著.唐诗宋词名篇导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郑金洲编著.教学方法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李白古诗大全范文精选

学习

Nutanix打造企业云平台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Nutanix打造企业云平台,内容包括使用nutanix构建企业云中心,nutanix云转型。如果把IT比作一座高楼,那么超融合是地基,我们正在做的企业云平台则是地基之上的房屋。从超融合到企业云平台,Nutanix已经迈出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步。

学习

王冬梅:梅花香自苦寒来

阅读(29)

命运对于有些人而言,似乎特别不公。王冬梅1969年出生在甘肃省两当县金洞乡太阳村,2岁就被养父母收养。结婚后20多年里,她悉心照料瘫痪卧床的高龄婆婆和养父,以及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抚养孩子。面对人生接B不断的苦难,王冬梅坚强地扛起责

学习

为什么要建大坝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为什么要建大坝,内容包括为什么要建大坝的理由,人们为什么要建大坝。建坝拦水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淡水,早期的人们都是依河流、湖泊而居。陆地上的淡水主要是降雨带来的,在地域和时间上分布是不均匀的

学习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内容包括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原文,古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竹,竹,披山,连谷。出东南,殊草木。叶细枝劲,霜停露宿。成林处处云,抽笋年年玉……”这是唐代诗人张南史的《竹》诗。竹因集娇美与强韧为一

学习

卧虎藏龙锣鼓巷

阅读(22)

一八百春秋转瞬空,天街锣鼓傍垂虹。徐舒曲岸千株柳,漫引莲花什刹风。短褐扶车行里巷,牙旗喝道避王公。通衢磊落行今古,紫禁玲珑一望中。13世纪,元朝把金国时北京的原城址向东向北进行了大幅度移动,并更名为大都。设计和兴建大都的主要负责人是

学习

一个基层官员的官场亲历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基层官员的官场亲历,内容包括最真实的官场规则,基层官场生存技巧。“其实,基层官员的形象很多时候是被‘误读’。”“什么叫‘误读’?活生生的事例摆在那里,还不说明问题?”“那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是两位基层官

学习

中西合璧 与时俱进

阅读(22)

艺术歌曲是西乐东渐的产物,迄今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一音乐体裁具有精致的结构、美妙的旋律、鲜活的音乐形象及富有灵性的音乐语言与诗歌语言浑然于一体等特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也经历了从借鉴、模仿到融汇贯通,从摸索、总

学习

赶时髦玩“偷菜”,开心农场让医生家闹翻天

阅读(31)

一款正在流行的“开心农场”游戏,让数以万计的网民体验到了做虚拟农场主的乐趣:在自己的“农场”里播种、锄草、浇水、施肥,也给好友的“农场”帮忙做这些事,都能获得“经验”;从自己的农田里收获成熟的作物,去好友的田地里偷取长成的果实,又能

学习

茹素让“心灵吸氧”

阅读(30)

T:唐晔《沪港经济》执行总编Z:赵惠莲苏尔帝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T:赵总,说个真事给你听。前一阵子过年,我们一帮同学聚会,有几个同学把孩子带来了。几个8,9岁的孩子,几乎个个显得很成熟,都有小大人的感觉。但其中一个孩子,目光特别清澈,脸

学习

郑欣:我的网球年历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郑欣:我的网球年历,内容包括网球郑钦文比赛结果,网球郑钦文是哪里人。郑欣是Google中国在北京的首位工程师,这也许是不少人艳羡的一个身份。然而,他自己更为骄傲的身份却是――Google中国网球俱乐部的创始人和管理者。在为同

学习

论“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安数据采集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论“大数据”时代下的公安数据采集,内容包括公安手机数据采集仪器,大数据时代的公安管理思维。[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谁率先拥有大数据、善于利用大数据,谁就能掌握主动、赢得未来。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维护社会信

学习

佛教禅定修习的基本条件与自我调理

阅读(34)

佛教信徒健康长寿是人所共知的,以前有人把历代高僧的寿命与历代皇帝的寿命相比较,发现生活清苦的高僧的平均寿命高于皇帝。佛教徒长寿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原因要归功于禅定。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克服外界的诱惑和内心七情

学习

浅议《静夜思》中的“床”

阅读(27)

《静夜思》中“床”字的涵义长期以来颇多争议,通过对清版及宋版《唐诗三百首》及相关资料的分析,应理解为“井床”(井上围栏)。关键词:《静夜思》“床”“井床”李白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可谓是幼儿开蒙必读之作,但这首看似通俗易懂的短诗,其中

学习

浅谈柳宗元山水游记之美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柳宗元山水游记之美,内容包括柳宗元山水游记合称什么,浅谈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品,自然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永州八记”。“下面笔者尝试管中窥豹,以“永州八记”为例,浅略谈其山水游记之艺

学习

新年短信大全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新年短信大全,内容包括新年祝福短信文案,新年拜年短信幽默。·新年之夜,我梦见了你。给你拜年了:新年好!一个喷嚏从梦中惊醒,我知道是你想我了,所以马上打电话对你说红包拿来!·新年到了,想想没什么送给你的,又不打算给你太多,只有给

学习

古诗词中的“雁”与“燕”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词中的“雁”与“燕”,内容包括古诗词燕与雁的区别,古诗词中的燕与雁。一些同学在默写古诗词的时候,经常把“燕”和“雁”搞混。究其原因,是缺乏相关的语言文化常识,不能准确理解这两个字的文化内涵,在背诵的时候死硬背。雁

学习

简析古诗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基本规律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简析古诗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基本规律,内容包括古诗词中名词作动词的例子,文言文名词活用为动词怎么翻译。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指名词在其本义转化情况下的活用,即指名词在其本义引申后词性转化成了动词或动词短语。这一古文的

学习

搞笑脱口秀台词大全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搞笑脱口秀台词大全,内容包括年会脱口秀段子台词搞笑,儿童脱口秀台词100篇。脱口秀以交谈作为节目的内容与形式,而交谈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最基本、最常见也最直接的手段。下面是特意准备的是搞笑脱口秀台词大全,希望看完后让

学习

专题7 古诗词鉴赏

阅读(41)

【考点透视】古诗词鉴赏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题型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能检测学生分析、综合、辨析及概括理解能力。在对2012年87套中考试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进行分析整理后,我发现此类试题仍然多以主观简答、分析组

学习

古诗文中的“啸”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文中的“啸”,内容包括阮籍啸台全文,啸古诗文。“啸”是人撮口发出的一种悠长而清脆的声音。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这样解释:“啸,吹声也。从口,肃声。”他认为,“啸”是吹气之声,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西晋成公绥《啸赋》描述

学习

“知人论世”鉴赏古诗词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知人论世”鉴赏古诗词,内容包括知人论世古诗文鉴赏,知人论世在古诗词赏析中的作用。鉴赏古诗词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诵读法、意境法、意象法、落差法、谜语法、比较法、厘清表现手法法、紧抠修辞法、托物言志法等等,不一而足。

学习

对联大全范文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对联大全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对联大全摘抄有横批,最新对联范文。对联大全篇1一、关于婚事对联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起源于五代,兴盛于明清,至今不衰。婚事对联的书写、悬挂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字体:以楷收、隶书或行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