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奔跑的小孩的欢快笑声中,镜头徐徐拉开。海洋,这一人类迄今为止赞美最多却了解甚少的奇妙世界缓缓展现眼前。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七年磨一剑,史上最大投资的纪录片《海洋》,终于在2011年8月登陆国内银幕。同2001年拍摄的《迁徙的鸟》一样,《海洋》有着一种安静的气质,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让人惊叹。这部记录片除了是迪士尼公司史上最烧钱的纪录片外,还有一串令人咋舌的数字:转战全球50个拍摄地,拍摄了八十多种鱼类、海豚、鲸鱼以及鸟类等,超过500小时的素材。为了拍摄暴风雨中的大海,拍摄组整整等了三年,才等到一场足够规模的暴风雨。
2011年1月,《海洋》获得法国恺撒奖的最佳纪录片。美国知名影视杂志《好莱坞报道》写道:“这是一部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的生态学纪录片。那种诗意的、形式感极强、美到炫目的画面让人多少漠视了这部纪录片的故事和它所宣传的环保理念。”面对屏幕上的蓝色海洋,被现实世界扰乱的心渐渐静下来;随着画面的不断变幻,人们沉醉在野性与童真的审美情趣中。
野性的歌剧
真实再现是纪录片的生命力。在纪录片中,无论是画面的取舍、细节的捕捉,还是音乐的节奏、情节的推动,都关系到导演对影片主题的演绎,尤其是在这样一部自然纪录片中,画面的真实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美学更偏向于表现,是求善的哲学,而西方美学更偏向于再现,是求真的哲学。体现在《海洋》中的,真实是既有野性的自然之美,也充满了杀戮的残酷。正如导演所说,“这是一部野性的歌剧”。《海洋》没有戏剧化的故事主线,没有科教片之类的资料介绍,只依靠大自然自身创造的真实奇景来推动电影的进程,让观众跟随镜头,从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海洋生物美轮美奂的生活场景和情感。
《海洋》中的视觉美学原则之一,就是用一个生命静静地体会另一个生命,没有人的刻意安排,没有人工雕琢,它只是通过常年累月的守候还原海洋裸的本真。海豚千只竞发的动感,硕大的座头鲸轻灵的出水舞蹈,海鸟像离弦的箭一样射入海里,海中生物优雅的独步,手足无措紧张逃亡的小海龟……整个海洋就是一部命运的交响曲。真实的画面背后,是残酷的自然法则。海豹正自在地回家,鲨鱼来了,腾空而起的鲨鱼,力与线条的美,和海豹孤苦无依的命运,同样触目惊心。
比自然法则更为血腥的是人类的屠杀。网里的鲨鱼被拖到岸上,人类把鱼鳍、鱼翅、鱼尾割下来,把浑身还在冒血的鲨鱼重新推入大海,鲨鱼就像一块笨重的石头,只能扭着身躯挣扎,沉入海底,周围的海水被染红。野性的歌剧在此唱出一段凄厉人心的高亢。这被猎杀的鲨鱼,恰恰是镜头里唯一的“造假”,可镜头里的“造假”,却是镜头之外血淋淋的真实。海洋原本是它们的世界,如今它们的伊甸园却是人类的野性宣泄场。
“美丽就是我们都活着。”这是两个年龄加起来超过120岁的法国人,通过银幕告诉观众生存的无上至理。
天真的童话
“爸爸,什么是海洋?”“海洋就是……”在白发父亲的解释中,纪录片带着观众进入了广阔浩淼、五光十色、蕴含丰富生命的海洋世界。
在法国,《海洋》被定义为儿童片,有许多儿童观众包场去看。可以说,这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纪录片,这也是一部以儿童的眼睛为视觉的“默片”。 纪录片中对白很少,更没有大量的对海洋生物的解释,最多的就是海洋生物眼睛的特写。一只海豹含泪看着你,眼神中你能感受到不解与哀伤;而螃蟹的眼神显得很调皮,当它小心翼翼地从海豹面前爬过时,那种紧张和小得意扑面而来;还有翩翩起舞的鲸鱼,海狮妈妈抱着小海狮在冰下游泳……这正是《海洋》视觉美学的独特角度,以一双充满童心童趣的眼睛,引领你去感受“他者的世界”。
文艺作品往往会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创作者在创作中的体会可以通过其作品传达给观众,或者是某种情感,或者是某种思想或者启示,发人深思,纪录片《海洋》也不例外。正如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它要回答的,就是儿童对海洋的想象和好奇,从中寄予创作人员对人类利用海洋的反思。
《海洋》不仅仅是在纪实,它更像是在进行一种艺术创作,即通过镜头记录的那些海洋生物鲜为人知又带有强烈情感的生动画面来告诉观众,这不仅是野性的歌剧,也是天真的童话。螃蟹挑战龙虾,被折断了一只胳膊后又被章鱼算计;海象用双鳍抱着幼崽的动作与人类抱着孩子的动作几乎完全一样,温馨而感人;墨尔本湾海底25万只蜘蛛蟹聚集,没有伤亡的两***冲杀,此起彼伏;海狮们吃饱了集体在海滩上晒太阳打嗝;两只巨鲸互相磨蹭,好像正在谈情说爱;日落时分,海豚和海狮在海面上穿梭;海底深处,亚洲羊头濑鱼静静地游动。陪海豚一起疯狂驰骋,与大白鲨并肩遨游。这些唯美的画面,看似疯狂,实则真实的海洋场景,配合着充满诗意的旁白和音乐,构成了一部动人的童话《海洋》。《海洋》的美丽,呵护了孩子们的天真,同时滋养着他们喜爱美好事物和神奇自然的天性。导演没有把镜头对准血流成河的海豚湾,宁肯用三年时间等待海狮妈妈怀抱小海狮在冰下游泳的场面,想来也是有他们的道理。
《海洋》在美国上映时,主要投资方迪士尼自然频道强力施压,导演不得不剪去活取鱼翅的那20分钟“过于血腥”的镜头。在东京电影节上,同是优秀纪录片,《海洋》受到热捧,而讲述屠杀故事的《海豚湾》却引起争议。在人类自己给大自然造成的浩劫面前,“许多人选择了背过身去,只看童话的一面。”
超越悖论
影片的最后出现一行法文字幕,意思是:“在电影过程中没有任何生物受到伤害。”也就是说,全片唯一使用特技手法的就是“人类活取鱼翅”那一幕。其余的都是真实拍摄。对于海洋生物的误解,拍摄团队一开始也有。电影中大白鲨与人类畅游的一幕,是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花了两年时间才说服导演拍摄的,接触大白鲨之后才了解,原来大白鲨也是在特定时候才主动袭击人类。
即便如此,《海洋》的拍摄,还是需要动用人类的技术和智能。以片中那场“海的盛宴”为例,每年5月,在南非的海域都会有大批沙丁鱼聚集,而大量的鸟类、鲸鱼、海豚也都会聚集在此。海豚捕食的速度非常快,摄制组第一年只拍到了海豚在海面上捕鱼的镜头;第二年,经过技术革新,摄制组拍摄到了海豚在水里捕鱼的情景,但这还只是这些镜头的一部分;到了第三年,摄影机终于能够跟上海豚捕鱼的速度了。拜技术进步之所赐,《海洋》在向观众展现唯美而奇特的画面时,也再现一些自然和谐的真实声音。观众在电影里可以听到鸟类飞翔拍动翅膀的声音、螃蟹行走在沙粒上的声音,以及海豹慵懒奇怪的咕噜声。这些真实和谐的声音,令人倍感新奇和震撼。
“技术是为了表达情绪而存在的。”雅克・贝汉曾经这么说。这正是最新拍摄技术和器材对于《海洋》的最大意义所在,也是影片情感张力的重要来源。技术也是人类征服海洋和自然的重要工具。面对飞驰发展的技术,面对海洋生物,面对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人类又是否反思技术的应用,至少也应该确立一个使用的规范?影片中丑陋的大网,以及其中肮脏的人类垃圾还有悲伤的鱼类,在野性和童真的中间地带迎面撞中脆弱的人心――小丑鱼可以对海葵免***,它终究不能对人力免***。
因何而来,为何而去?与那些影片中注视着我们的海洋生物目光对视,内心感慨胜过千言万语。
(作者单位:瑞昌市城东小学)
本文责编:胡江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