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中通过对“历史、中国历史以及中国史书”的解读,探讨了学习历史对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 中国历史 中国史书 现实意义
历史学家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运用能发现客观事实的技巧寻求真理,并做出一般的概括。这对于我们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开启未来意义重大。
一、对历史及中国史的解读
“历史”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用文字记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西方的“历史”源出自希腊语,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
1.历史的定义
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是指已过去的事实;三是指经历,底细;四是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五是指以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六是指历史学科,即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学科。广义的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狭义的历史: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2.中国历史的渊源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对历史的记录不仅时间长,而且内容精确详细,拥有四千年以上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的远古遗存人类距今则已有 170 万年以上。中国历史自传说中的黄帝以来已经有五千多年,而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以来历史记录精确到年,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以来则精确到月日。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3.中国史书的成就
中国的史书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不同体裁,并将“史”列为四种基本学科分类“经、史、子、集”之一。在原始社会中人类通过诸如结绳记事和口传等方法记录历史,如上古传说“黄帝战蚩尤”“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国家出现后,则开始有掌管祭祀的“巫”,他们同时担任记录时事、起草公文和掌管文书等工作,可以说是最早的史官。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史书《尚书》,其内容是历代***治文件汇编,并无特定的历史记录体裁,它是儒经中最重要的一部经书,尊为《书经》。从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起,中国有了按年记载的编年史,从此有了连续不断的历史纪录。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学家如孔子(编订《春秋》)和左丘明(著《左传》)等,从而使历史基本摆脱了神学和宗教的影响。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了《史记》,创建了纪传体的历史记录体裁,之后东汉班固著《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历史著作,奠定了中国古典史学的基础,后来的历史学家均沿用《史记》和《汉书》的体裁,将各个朝代的历史汇编成书,组成了“二十四史”,再加上《清史稿》和《新元史》构成了现在的“二十六史”。
二、学习历史对人生的意义
我们学习历史,其实也就是“为往圣继绝学”。我们学习也好做人也好,都要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中得到启示。由此,学习历史对于我们现实可以说是意义深远。
1.读史可以明辨是非
中国之所以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至今不曾中断的国家,其本质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当外国人比国人还熟悉中国历史的时候,是中国人的悲哀;当大多数的国人都不了解本国历史的时候是这个国家的悲哀。当日本人说是日本的时候;当分子说台湾本来就是***国家的时候;当韩国人说东北是韩国的时候,你一定很气愤,但是你不了解历史的话你也就只能气愤而不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和据理力争!当今世界随着第三次工业***发展至今,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展现已经不仅仅局限GDP,更多的是这个国家的软实力——国民的素质,国家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度等。
2.可以继承先人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这是毋庸置疑的。多学一点历史知识,对自己做人处事,对自己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唐太宗能够开创贞观之治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靠自己的治国方略。他平时很注意吸取教训、接受别人的意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要采纳他人正确的建议,这样才能让自己变的更完美,才能走向成功。当然,领导者学历史作用比普通人作用更大,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普通人学历史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鉴古识今,少走弯路,这是最起码的现实意义。
3.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英国著名的***治家、作家培根曾讲得非常正确和精辟的话就是——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上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场场你死我活的较量,朝代的兴衰和更替,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一部盛唐史,是多少华夏儿女的美丽梦境,一部晚清史,又凝聚了多少中华儿女的血和泪。喜欢读史书,犹如欣赏一个人的生命。读到三国时的诸葛亮,将一切国家大事都运筹帷幄,帮助刘备成就大业,一篇《出师表》,把自己的一片忠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读到汉史中的韩信,在刘邦和项羽两人的历史争斗中,立下多少战功,而最后的命运却逃脱不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而读到宫廷斗争,兄弟反目,比如唐史中的李世民,发动的宣武门之变,为了获得权利,和兄弟、父亲反目等。通过读史可以了解他们的错,了解他们的过失,了解那些历史教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影响我们的处世,影响着我们的血液,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历史不能重来,只有那些能够吸收其他民族历史教训的民族,才能更快的发展。
4.读史更是与时俱进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同志在出席中央***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强调: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作为执******的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要随时做到知兴衰,知兴替。中华传承五千多年的文化,至今仍然包含在国人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它时刻影响着国人的各种行为和判断事物的角度,作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必须正视这种文化传承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必须要因势利导,使用符合中华文化传统的方式来引导国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我******策具体执行者的各级干部,只有深刻的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才能真正的用好这个手段来实现目的。
5.读史更要把握要领
学习历史要有正确的态度,首先是不能把历史当成演义,当成娱乐性质的故事来看!要本着学习古人的智慧、传统的态度去看!其次是在学习的时候,要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的原则,用审慎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去粗存精,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习到五千年来中华文化传承的底蕴,才能真正掌握到我国的特殊民情,才能真正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要吸取古代的经验教训。比如以前在哪摔跤了,现在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四是要去伪存真,很多古代的思想文化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在当今社会依然可以用。比如中国人强调“做人的中庸原则、仁爱、孝忠”等,实际上在现代社会里为人处世也是需要的。比如说古代的很多兵法,还有很多工艺制作,艺术成就等,都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五是争做明白人,谁都希望做圣明君主、贤相良臣、名将义士、英雄美人,却不愿成为书中被贬损和耻笑的落败者,或是遭唾弃的小丑。这就要求每个人要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社会是打哪来的,怎么来的,从而预测整个社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历史,保存自己的记忆、勿忘国耻、铭记在心!
【参考文献】
1.《历史对现在中国的影响》,大易咨询网,2009.12.5.
2.李日轩:《学习历史的现实意义》,人教网,2011.1.16.
(作者单位:442700湖北省丹江口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