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03位待业青年和社会无业人员经工商登记、发证,成为全国首批个体经营者。那一年,中断了数十年的汉正街市场开放了。从那一年起,汉正街匆匆地成为了一个时代小商品的代名词,进而引发了全国为之瞩目的“汉正街现象。”
汉正街历史
汉正街,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有杨家河、集家嘴等众多码头,为商埠吞吐,集散物资。由于水上交通便利,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贸易往来频繁。到清代康熙、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汉正街成为“汉口之正街”。乾隆四年(1739年),汉正街修起条石路面。从此,汉正街更是商贾云集,交易兴盛,市场繁荣,被称为“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的影响,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一度停歇,私人经营更是一度中断,整个市场处于封闭状态。***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汉正街小商品市场重获新生。1979年9月,经武汉市人民***府批准,重新恢复、开放汉正街小商品市场。
汉正街火了
“当营业执照拿回家的时候,我心里是又高兴,又害怕。因为我之前曾私下倒卖衣服,被抓进监狱,说我‘投机倒把’,割‘资本主义尾巴’,不知道这次是不是还会再定罪。于是我又一次战战兢兢地骑车三轮摩托车,在大街上‘招摇’叫卖了。”张老汉回忆道。“我那时候每天拉两车衣服,都不够卖,只要有货,不愁卖不出去。当时普通人一个月工资还不到一百块钱,而一天就能挣好几百元,生意好得不得了。”
没有想到,就在汉正街这不起眼的地方,“吆喝”声招来了四面八方的小商品聚集,一时间,竟成了“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至1982年,汉正街小商品个体户由103家猛增到458户。
“由于那时候,***府允许我们的小商品价格可以自由浮动、长途贩运、批量销售、联合经营、投资办厂办店还有自产自销,给了我们很多利益空间。那时候就一大批“扣子大王”、“皮鞋大王”冒出来了,而我们的服装生意更是一本万利,在当时“万元产”稀少的年代,我们个个钱财都在几十万元以上。”作为第一群“吃螃蟹”的张老汉,见证了汉正街30多年来的变化。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的社论。10月,国家工商局在汉正街召开现场会肯定了恢复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做法,称汉正街在全国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汉正街,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世界看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1985年10月,日本新闻代表团在参观、采访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后,团长、日本《朝日新闻》东京本社社长梅本洋一先生动情地说:“从闻名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活动中,我们对中国***府提出的开放、搞活***策,有了实质性理解。”“汉正街的出现,冲破了‘三级批发、禁止长途贩运、统一工业品价格’的***策限制。”
“汉正街模式”也因此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大制度创新之一即“小岗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首钢模式”(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工业企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而“汉正街模式”则是城市商品流通体制的重大创新。
汉正街变了
“这主干道上还强一点,你要是进了大夹街、汉水街,那根本就动不了。”至今还在汉正街做服装生意的回忆道。“那时候汉正街的242条街巷里弄,能够通货车的不到10条,道路特别拥挤。”
市场最早是发轫于地摊,汉正街也不例外。当年,103位个体户的沿街摆摊,大声吆喝,使得汉正街日渐兴盛,成为“天下第一街”。而以街为市、以地为摊的经营,随着时间的变化,弊端越来越多,市容脏乱、交通拥堵、火患潜藏一直困扰着城市发展,也引导着汉正街的变迁。
1992年8月,汉正街东端集家嘴的江汉交易大楼和中段利济路口的小商品中心市场建成,结束了这条“天下第一街”多年以街为市、以地为摊的历史。
成千上万个体户迁入当时因设有展销厅、扶手电梯、电子监控系统而被称为“现代化”的交易大楼。但一些担忧随着而来,以地为摊、以街为市是汉正街的特色与优势,个体户进店经营能否提高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营效益、保持汉正街的传统经营特色?
很快,随着降低成本与快速适应市场反应的需要,汉正街又一次萌芽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前店后厂”模式。这种模式创造性实现了市场与工厂的直接对接,汉正街小商品流通市场的地位又一次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这种管理混乱、低水平重复发展,安全隐患大,集生产、生活、仓储三位一体的原始工业市场模式,在2005年12月20日汉正街永安巷的一场大火里烧掉了。小作坊的取缔,意味着曾支撑汉正街多年繁荣的作坊式生产宣告结束。“一场大火烧出了汉正街新的市场***。”有人这样说。
几经变迁,昔日的小街市已发展成为东起三民路、民族路,西到桥口路,南临汉口沿河大道,北至中山大道,由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宝庆街、三曙街、永宁巷等78条街巷组成,占地2.56平方公里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经营品种齐全,拥有服装、布匹、鞋帽、百货、家电、日化、工艺、副食、陶瓷、文化用品等十大类近10万种商品。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逾亿元,经营商户1.3万余户,日均市场客流量达16万人次。随着市场上档升级,国内外知名品牌纷纷落户汉正街,设立总经销、总,出现了电子商务、连锁仓库等新型业态。
尽管在后来的城市竞争和商业发展中,汉正街“天下第一街”的地位不复存在,但它呈现出的“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商贸景观,依旧在武汉,甚至在全国照亮着。
2008年3月1日,汉正街商人范惠兵,站在云梦县城关镇毗邻316国道的一片土地旁,构想在这里建一个生产基地。和范惠兵一同来考察的100多名老板将共同投资5亿元,兴建汉正街云梦商贸工业园。如今,汉正街已走上了“生产基地+现代物流+现代商城”的新模式。
30年前,弄潮的汉正街锻造了全新的商业流通链条,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无论其怯怯的萌发,勃勃的兴起,轰轰烈烈的巅峰,还是差强人意的盛极转衰,汉正街所走过的,都将作为一个时代的样本留存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