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该《决定》揭开了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的遮羞布,将这一话题摆上台面。于是,各种关于院士退休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北京林业大学80岁的院士沈国舫提交的退休申请,院方以“还要靠你说话”的理由予以拒绝;而中国唯一获准退休的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也在媒体采访中无奈地谈到“其实只不过当了个花瓶,我厌烦了”。院士退休或退出机制的建立已是大势所趋,但对于“院士该不该退休”的论战却并不会因此而偃旗息鼓……
支持方: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
目前的院士制度像一滩死水,要防止院士权力无限膨胀。调整学科布局、让人才合理分配,年龄偏大、成果不足的院士退出,年轻有潜力的人才上来,让院士制度重新焕发活力,这是广大院士的愿望,也是创新型国家自主创新的必然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
院士在达到一定年龄后,一般不会在科研第一线,这样就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跟不上科学的最新发展形势。虽然老院士有丰富的经验,能够宏观把握科学问题,但院士还是需要在科学科研第一线,真正起到思想库的作用,推动国家发展。
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
非常赞成对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希望能够动真格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世宁:
院士退休应该是很正常的现象,年岁大了,身体状况已经不能胜任相关工作了,就该退休……哪些人该退哪些人不该退却不好界定,关键要看还能不能继续工作。
网友传媒老王:
【老王天天报】人民日报今天说,迄今唯一被批准“退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称,不要占着院士的位子不想动,“只不过当了个花瓶,我厌烦了”。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院士何时退休?如何退出?引发全社会的共同思考。这正是:院士光环终身照,利益纠葛筑围牢。进亦忧来退亦忧,还盼改革亮新招。
网友ynkyngj:
原来院士也很可怜,都80岁了还被人绑在工作机器上下不来。
反对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
不需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比如说医生,愈老经验愈多,贡献非常大,为什么要退休呢?70多岁的院士普遍都还能工作,退不退休取决于本单位。
网友语不禅:
知识界是有一些倔人,当花瓶也是工作嘛!年轻人当花瓶没人看,有了浓度、有了厚度,当当花瓶是很好看的。
网友academic818
退休肯定要80岁以上,院士70岁以前如果还搞科研的话还是能发挥很大作用的。
网友杨锦麟:
用钱也未必能买到的花瓶啊!原来也是易碎品。
网友十方叶:
希望您(秦伯益)心中的那团火不要熄灭,花瓶也只有摆对地方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国家需要你的!
网友高铁自主产权:
退休一词相当混淆!院士80岁才没了投票话语权!这是学科地位,科技部资金支持,评审话语权,新增院士投票权……一长串强大利益链岂是老百姓传统心目中退休一词能道清?消除利益化才讲“退休”吧。
网友大智若愚:
我是不赞成真正的科学家退休的,除非本人确实已经力不从心了。如果中国真的有像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中国的老百姓一定养得起,也愿意养!
媒体声音:
南都评论:
#南都社论#需要建立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也要“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根本还是在于去利益化。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一旦院士回归本义,成为一个荣誉称号,剥掉原与学术无关的一些世俗利益,剩下的将只是纯粹追求学术趣味的人们,这不论对学术还是对国家来说,都善莫大焉。
时代周报新浪微博:
【以退休和退出机制重建院士尊严】在中国,院士有着特殊的***治经济含义,院士可否退休?本报评论员@令狐补充A 认为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意在破除两院院士学术荣誉的“终身制”,有望成为预防和惩治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的一剂猛药。期待透明公开公正地调查处理学术腐败,重建两院及院士的荣誉和尊严。
深圳新闻网:
作为***个体的院士,到了年龄退休与否,应当首先尊重其个人意愿。假如院士自身有继续发挥余热的愿望与积极性,当然再好不过,但明明院士本人已心生退意,却仅仅因为头顶的院士光环,而遭到学校的反对,甚至不得不把“终身荣誉”当成“终身工作”来干,恐怕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中国青年报》:
已故院士王选先生常说,人们追捧院士是“把时态搞错了”,“千万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我们这些当选为院士的人,在当选之后实际上已无创新能力,也不再拥有最高学术水平。”先生的肺腑之言,应是有切身体会。但可惜这样清醒,或者说愿意这样清醒的人,太少了。但愿来自顶层的改革设计,能够用制度让迷失的“学界权威”和信徒们醒来。
《检察日报》:
院士制度必须改,但无论怎么改,三个方向不该变:一是保持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不与物质利益挂钩;二是坚持院士增选工作的***性和学术性,减少非学术因素干扰;三是为院士团体实现其功能定位,完善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新华网:
虽然现实中存在负能量的院士,但占主体的院士还是德学双馨,他们既是学术的正能量也是社会的正能量。让这些院士过早退休,是一种浪费。故而言之,对院士来说,退休宜迟、退出宜早。
中国广播网:
院士不该是终生不退休的特殊公民,更不是为学校装点门面的“花瓶”或谋求利益的工具。
新闻链接:
中国唯一获准退休的院士――秦伯益
如今已81岁高龄的秦伯益,曾是工程院资深院士、***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他于2005年获准退休,是目前中国唯一获准退休的院士。他在谈到自己退休的决定时,笑称“我很庆幸当年坚持退休。”
面对***府出台的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的《决定》,秦伯益感慨到,确实是时候了。他说,院士制度那么多年下来,确实问题很多,现在也是时候改革了。院士制度本没有错,就是现实中被扭曲了,我只希望能够“质本洁来还洁去”。
八旬院士退休申请遭拒,大学:靠你说话呢!
近日,年满80岁的沈国舫院士,向工作了一辈子的北京林业大学表达了退休的意思。结果,学校的***书记和校长都不放,“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他们不肯放,即使我到80岁了”,沈国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沈国舫同时还担任环保部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中方顾问,今年他也向该单位表达了请辞的意思,结果对方硬拉着不放,“他们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顶替”。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是“花瓶”还是“权威”院士退休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