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汤蒂因(1916-1988),曾用名汤萼。女,江苏吴县人,生于上海。历任上海益新教育用品社职员、进货部主任,现代教育用品社协理、昆明分社经理,现代教育用品社经理,绿宝金笔厂经理,上海雪声剧团总务主任、顾问。1951年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1953年后,任上海绿宝金笔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公私合营绿宝金笔厂私方经理,公私合营华孚金笔厂私方经理。1955年后,任上海市制笔工业公司副经理、经理、顾问,民建中央委员、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爱建公司董事,中国制笔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第二、三、五、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16年,汤蒂因出生在上海一个贫寒的市民之家,她父亲给她取名叫汤凤宝,希冀女儿将来能成为凤中之凤。1周岁的时候,她被过继给邻居沈文元家,沈家膝下无子,当即给她改名为“招弟”。上学读书略通文墨后,她觉得“招弟”这个名字太俗,就恳请一位有学问的老中医为她改个名字。老中医问清她是12月出生的,便不假思索地说:“小姑娘,那你就叫汤萼吧!‘萼’就是梅花的蒂,希望你经得起摔打,受得住苦寒,就像梅花那样,总在寒冬腊月绽放,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铮铮风骨来。”
好像冥冥中真的有种力量要验证老中医的预言,小汤萼即后来的汤蒂因在人生道路上果然屡经风雪,她也果然如寒梅一般,经风霜而不凋。
来之不易的第一份工作
她所遭遇的第一场风雪,是由父母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意识带来的。哥哥作为家里的独子,读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且父母砸锅卖铁也要送他上大学。对汤萼却不同了,父亲常说一个女孩家,读再多的书,都是别人家的,因此只要能认几个字,会记几笔流水账已经足够了。即便小学毕业时考了全班第二名,比哥哥成绩还优异,汤萼依然在父母的要求下被迫辍学。就在哥哥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去上学的时候,她被母亲叫上了阁楼,开始学习做针线活儿。
汤萼丝毫没有向命运屈服。父亲是报贩出身,他对诸如买《儿童世界》、《小朋友》和《小说月报》这样一类杂志,从来不吝啬。这为小小年纪就被困在家里的汤萼,打开了一扇窗口,几个月过去,想飞的汤萼,终于透过她家那扇小阁楼的窗口,看见了一块可供自己飞翔的蓝天。
这天的上海《新闻报》刚刚送到,汤萼照样像往常那样抢着打开报纸,寻找每天必读的《啼笑姻缘》连载。但这次连载小说还未看完,另一行文字却鬼使神差地跳入了她的眼帘。这是广告栏里的一则由“益新教育用品社”刊出的招收女店员的广告,广告上白纸黑字地写着:益新教育用品社需要招收女店员5名,条件必须是初中毕业。
逐字逐句地看完这则广告,汤萼心潮起伏,想入非非:“啊,小学生能考吗?我早就想‘飞’了,现在有了‘飞’的机会,绝不能轻易放弃!”而此时此刻,报纸上每天连载的曾让她着迷的《啼笑姻缘》,早已被她抛到了九霄云外。她当即按照报纸上提供的地址,给益新教育用品社写了一封恳切的信,希望能给她一次哪怕是试一试的机会。回信很快来了,同意她去应考!考试结果,汤萼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了,刚满 14岁的汤萼,第一次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
一开始汤萼就被分配在金笔柜台,这一分配,竟然让她从此和金笔结下了不解之缘。3个月后,汤萼在柜台上已能应付自如,她不仅对柜台里的金笔价格和性能烂熟于心,而且能视顾客的地位和身份,提出深得他们满意的建议,让每个顾客都能满意。店里回头客的增多,使金笔的销量急剧上升,这便引起了老板的注意,并开始对她另眼相看。
潜心学习 步步向上
当时中国的金笔制造业,还十分年轻幼稚,就连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上海,也只有10多年的生产历史。因此陈列在柜台上的国产金笔,只有先后问世的关勒铭、金星和华旱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品种,而且工艺和式样都无法同舶来品相比。
中国的金笔制造业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外国资本的疯狂排斥。最早垄断国内市场的是日本货,随同“九·一八”践踏我国东三省的日本皮靴一道拥进来的金笔,因价格低廉,每支只售二三角,远远低于国产的成本,所以很快占领了我国的市场。紧接着,美国的“康克今”、“华脱门”、“爱弗释”、“犀飞利”和“派克”等老牌金笔又蜂拥而至,铺天盖地地雄踞于上海十里洋场。此时上海各大文具商店、书店,特别是著名的“永安百货”、“先施百货” 、“新新百货”等大公司,往往只经销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进口金笔,国产金笔却被拒之于柜台之外。
有件事情,让汤萼在几十年后记忆犹新:创立金星金笔厂的老板周子柏,为了让自己的金星金笔打入永安这样的大公司,不惜采用苦肉计。他先是派人不断到永安公司柜台上去询问“有没有金星笔?” 然后再托人向永安公司的金笔柜长、进货部长送礼说情,请求他们试销。如此一番,永安公司才终于答应采取“寄售”方式试销,但要等到货卖出后才算成交。如果一个星期内无人问津,货物全部退回。周子柏把货送进永安公司后,每天派厂里和家里的人装扮成专买金星笔的顾客,一支支地把寄售的笔再买回来,造成金星笔大有销路的假象。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总算在“永安”等大百货公司打开了一线销路。
汤萼把有关金笔制造和销售的点点滴滴的信息,暗记在心头。她喜欢看见这些金笔一支支地通过自己的双手卖出去,也乐于为老板及时总结销售规律,提出一些诸如该进什么货,该向哪些学校和团体联系批发业务等建设性的意见。
只短短的两个月时间,汤萼就摸索出一条经验:她认为所有顾客都不外乎3种类型。她说:“第一种是目标明确的,需要买什么,我们就拿出什么。第二种是想买,但举棋不定,这就要我们做参谋,帮助拿定主意。如对方要买金笔,我总是重点推荐‘关勒铭’、‘金星’、‘新民’等国货,讲它们的优点。说到美国货,质量是不错,但价钱贵。日本货价虽廉,但质量不好;中国货价廉物美,我们中国人还是用中国货好……第三种人是潜在的顾客,他们完全无目的,仅是逛逛、看看而已,这种人我们照样要不厌其烦,服务周到,因为今天不是买主,留下良好的印象,说不定明天就是我们的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