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内蒙古草原旅行,在道路两旁的高岗、山坡上,常常可以看见金字塔形的大石堆,石堆上插有许多树枝,它就是蒙古人所称的敖包。如果在七、八月牧草最繁茂的季节到这里旅行,可能还会遇到牧民祭祀敖包。牧民向敖包敬献牛羊肉、马奶酒,焚香膜拜,还有喇嘛在高声诵读佛经。在敖包的树枝上,还系有许多彩色的布带随风飘扬,这布带被称作“幡”,是藏传佛教常用的一种旗帜。外地来此的旅行者,常常为这热闹的场面所吸引,停车止步看个究竟。
那么,敖包为何物?牧民为什么要祭祀敖包?在祭祀敖包的背后隐藏着什么谜团?
敖包是山林的象征
如果仔细观察敖包,便会发现敖包是用大小不一的碎石堆积起来的,底大顶小,有如埃及的金字塔,只是其规模要比金字塔小很多,确切地说敖包就是一个大石堆。走近敖包的牧民,通常要向敖包添上几块石头,以表示敬意。于是,敖包不断由小变大,敖包通常高2~3米左右,达到这种高度,牧民一般便停止了添石活动。因此,敖包是许许多多的牧民集体堆成的,它表达了牧民的美好心愿,是敬神的重要方式。
敖包的形状有如常见的山峰,这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不过由于特殊的原因,有的敖包形状稍异一些。最引人注意的是,在敖包石堆的上面,通常都插有若干树枝,这树枝多是干枯的树枝。敖包石堆中很少有土壤,即使把活的树枝插在敖包中,过不了多久也会干枯起来。敖包上的树枝是干什么用的?在祭祀敖包的时候,树枝上可以悬挂彩旗,这只是树枝的一种功用而已,其实树枝是树林的象征。山峰上生长有树木,敖包石堆象征山石,树枝象征树木,既有山石又有树木,敖包便具有了山林的景观,是山林的象征,取其形,象其意,形象逼真地表现了山林的存在。按照古代人的观念,神灵栖息、寄托在山林之中。敖包是祭祀神灵的场所,要把神灵吸引过来拜祭,必须具有山林的形象才能达到其目的。
游牧民族对山林的崇拜
蒙古牧民祭祀敖包,是对山林表示敬畏和崇拜。牧民在草原上放牧,为什么要崇拜山林呢?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从类人猿向人类的转变,是在森林中完成的。人类出现以后,曾长期在森林中栖息生活,森林是人类最早的家园。后来,由于人类数量不断增多,森林所提供的食物已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开始走出森林。在走出森林以后,一部分人从事农业耕种,另一部分人从事放牧。从事放牧的,便形成了游牧民族。
蒙古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的祖先曾在额尔古纳河沿岸的森林中生活很久。据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史集》记载:“那里四周惟有群山和森林,除了通过一条羊肠小道,历尽艰难险阻可达其间外,任何一面别无途径。”后来,他们用干柴烈火烧熔了山壁,才走出大山,来到了草原。
其实,蒙古人虽然大部分走出了森林,却仍有少部分居留在森林之中,他们被称作“森林中百姓”。《蒙古秘史》(又作《元朝秘史》)记载说,兔儿年(1207年)成吉思汗曾命拙赤去征伐“森林中百姓”,“森林中百姓”中的不里牙惕部,就是今日俄国外贝加尔的布里亚特人。
游牧民族曾长期以森林为家,依赖森林生存,故而对大山和森林产生了敬畏的心理,出现了对山林的崇拜。许多游牧民族都认为,人类的生命来源于山林,人死以后其灵魂要回归到山林中去,就是落叶归根。例如乌丸(又称乌桓)人认为,人死以后其灵魂要回到赤山中,有赤山神管理。契丹人认为,人死以后其灵魂要回到黑山中,由黑山神管理。所谓赤山、黑山,都是大兴安岭的一部分。
游牧民族虽然走出了山林,然而敬畏山林、崇拜山林的思想并没有消失,他们在草原上仍然想方设法祭祀山林。匈奴人、鲜卑人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祭祀森林的活动,被称作“林”。所谓林,就是绕林而祭,被汉族史家称作“秋社”,是在秋高马肥的八月举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森林,就在地面上插有许多柳树枝,象征森林,然后“众骑驰绕三周而止”。蒙古人在敖包上插树枝以象征森林,就是仿照此例而来。在成吉思汗时代,有绕树跳跃以示欢庆的活力,与匈奴人、鲜卑人的林极为相似,可能是受蹄林影响的结果,可以看作是林的遗风。这时,蒙古人对山林的崇拜,主要是通过祭祀敖包来表示。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正蓝旗境内,考古学家曾发现了元代的敖包遗址,证明在元代时已经出现了祭祀敖包的仪式。
敖包位置的选择
内蒙古草原上的敖包很多,随处可见。这些敖包多设在地势比较高的土冈或山丘上。敖包设在土冈上居多,只有少数设在低矮的山丘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在锡林浩特市区北部的小山上设有一个敖包,此山被称作“敖包山”。又如查干敖包,设在锡林浩特市以西30千米的一座小山上。这是一个敖包群,共有13座敖包,大敖包居中,其余12座小敖包分立在大敖包的四周。
敖包设在高敞的地方是有原因的。在古代人的传统观念中,神灵尊贵,人类低贱,神灵在冥冥中掌握人类的命运,人的生老病死、国家的改朝换代、天时的好坏,统统由上天的神灵决定。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人类供奉祭祀的神灵,必须高高在上。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多级的高台建筑,即是最好的证明。敖包是牧民自发设立的,无力修筑堂皇的殿阁,只有把敖包设在地势高敞的地方,才能显示出神灵的尊贵。
另一方面,敖包是供牧民祭祀的场所,必须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牧民前来祭祀。前者是出于信仰的考虑,后者是出于实际需要的考虑。
祭祀敖包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蒙古人最初信仰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祭祀活动由萨满主持。元代以后,藏传佛教进入内蒙古草原地区,修建了许多喇嘛庙。于是,藏传佛教很快取代了萨满教,祭祀敖包改由喇嘛主持。喇嘛口诵佛经咒语,为牧民驱逐妖魔,祈求风调雨顺,五畜兴旺,家人老幼健康。牧民的祭文充满了对神灵的颂扬和祈盼:“愿草原变绿,愿草原喷涌。”草原上经常出现白灾(雪灾)和黑灾(干旱),牧民祈求神灵降福,使草原碧绿成茵,保证大小牲畜平安。
敖包的其他功用
在辽阔空旷的大草原上,除了少许的河流、湖泊和山冈以外,具有标志性的地形地物非常稀少,这给牧民、特别是外来的旅行者造成了许多困难。牧民搭建的蒙古包不是永久性的建筑,要经常迁移。因为牧民有夏营地和冬营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移;即使在水草丰美的夏天,牧民也是逐水草而行,不能长期住在一个地方。因此,蒙古包不能作为永久性的路标。
草原上的敖包星罗棋布,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敖包成为最理想的路标。只要记住了敖包的
形状和位置(如高矮、大小、间距等),便可以按敖包行走,寻找到目的地。实际上牧民骑马远行,除以山、河为路标以外,敖包成为最理想的路标,这是牧民远行不迷路的重要法宝。
对于外来的旅行者,在没有发明卫星定位仪以前,除使用罗盘仪辨别方向,在沙漠草原地区多留心敖包,记住了敖包的特征和位置,便可以找到归路。1927年黄文弼自包头走向额济纳旗实地考察,在日记中对敖包的特征有详细记录。他记录说,在古卢巴胡***格,有一处敖包(原文作瑙包)系拾石堆积,规模不大,在敖包上架一枯木若人形;在另一敖包上置一骆驼枯骨。这种极具特征的敖包,显然可以作为路标。黄文弼对敖包特征记录如此详细,很可能是他考虑了归途中可以利用其顺利地找到来时的路。
敖包除了作为路标以外,还成为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既要隐蔽,又要远离居民区。在大城市中,谈情说爱主要选在公园中,在茫茫的大草原上,要寻找一个双方都熟悉、便于会见的场所,却是很不容易的。于是,敖包便成为蒙古族姑娘小伙谈情说爱的理想场所。在20世纪50年代,有一部电影名叫《草原上的人们》,描绘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的故事。电影的插曲名叫《敖包相会》,旋律优美动听,感染了许多人,当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敖包相会”在内蒙古草原上是屡见不鲜,成为爱情的另一个代名词。
祭祀敖包,是蒙古人常见的习俗。它不限于北方内蒙古草原,在有蒙古人居住的地方,都有祭祀敖包活动。据报道,在云南北部与四川交界的泸沽湖畔居住的蒙古人,也有祭祀敖包的风俗。
敖包是山林的象征,在蒙古人走出山林以后,他们记住了那段漫长的森林生活。祭祀敖包,实际上是蒙古人对山林生活的回忆。古老的传说代代相传,古老的习俗绵延不断。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缺乏了解,误认为是神灵作祟的结果。按着这种幼稚的认识,人们只有祭祀神灵,取得神灵的欢愉和怜悯,神灵才能少发,减少对人类的惩罚。基于这种认识,蒙古人认为祭祀敖包是一种娱神的最好方式。在象征山林的敖包上,聚集了山林中的诸神,既有主司刮风下雨的天神,又有主管生老病死的死神,还有其祖先的神灵。对山林的崇拜,实际上是对诸神的崇拜。从蒙古人的祭文中可以发现,祭祀敖包的主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免除各种灾害,保证草原的安全。草原是牧民的生命线,草原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牧业的收成和牧民的生活。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蒙古人对敖包的祭祀,不管其祭祀方式如何,实际上是表达了他们对气候的关注和对环境的关心。他们苦苦祈盼的是绿色的草原,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是值得赞许的。我们以这个角度来观察敖包祭祀,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增加环保意识,是很有意义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