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韩国人重视祭祀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古代韩国祭祀的原因是预防天灾疾病的发生及向祖上表达自己的孝心。现代韩国人进行祭祀,除了追忆古人和尽孝之外,还从祭祀中寻求心理上的安定。另外,祭祀也有强化家族关系的作用。
关键词: 祭祀 韩国 祭祀文化
祭祀自古以来在韩国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从王室到民间,根据祭祀对象的不同,每年都要举行十几次的祭祀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韩国跟随美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很多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也逐渐西方化,但即便如此,直到今天,代表东方儒教文化的祭祀活动仍盛行不止。根据韩国《中央日报》2000年9月7日刊登的消息,韩国生活改革实践法国民协议会以首尔和釜山等6个广域市的1070个家庭为对象展开了“祭祀和扫墓实况和意识”的调查,调查显示,87.6%的家庭认为祭祀一定需要,并且平均每年的祭祀次数多达3次。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为什么韩国人仍旧如此重视祭祀,对程序复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祭祀持肯定态度?本文试***从韩国人祭祀的传统意义和现代意义两方面来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什么是祭祀
祭祀是指在祖先去世的祭日或节日时子孙们聚在一起设置贡品,怀念祖先恩德的一种仪式。韩国的祭祀主要有四时祭、先祖祭祀、礼祭、忌祭、庙祭、茶礼六种形式。四时祭也叫时祭,根据季节一年举行四次,分别在春节、清明、中秋、冬至时进行。四时祭在古典礼法中被称作正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祭祀,但现在通常一年只进行一次。先祖祭祀分为祭祀始祖和祭祀始祖之后5代历位祖先。前一种祭祀通常只是由始祖的直系子孙参加,每年冬至进行一次,后者也只有祖先的直系子孙参加,每年立春进行一次。礼祭每年9月进行,是对逝去的父母进行的定期祭祀。这种祭祀通常只由长子主管,其余的兄弟或子孙虽然可以参加,但是不能主管。忌祭是祭日祭祀的略称,是指在先人去世的日子每年进行一次的祭祀。庙祭是指在祖先墓地前进行的祭祀,通常是在清明的时候进行。庙祭的祭祀对象是从始祖到父亲辈,所以所有的直系或旁系子孙都要参加。茶礼是指形式简单的祭祀,通常是在阴历每月初一和十五,节日,或祖先的生辰的早上或白天进行。
二、祭祀的传统意义
1.消灾避邪
祭祀的根源来源于远古时代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为躲避天灾、疾病、猛兽的攻击而采取的向神祈祷的一种手段。远古时代,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现象和天灾人祸没有科学的认识,对此怀有敬畏和恐惧之心,对四季交替、万物生长发育使人类得以生存又心怀感激,同时坚信天、地、日、月、山、川中皆有神灵,并认为人死之后会变成鬼神,所以希望能够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庇护以消除灾殃。
2.统治手段
随着社会的形成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祭祀文化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延续。在韩国古代封建统治中,祭祀被认为是国家的伦常,是维护统治的最重要的手段。统治者通过祭祀先祖向子民们标榜自己将会延续前代贤明的方法来治理国家。韩国最早有关祭祀的记录是始于三国时代。根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的记载,新罗第二代王南解王2年(公元6年)第一次为始祖赫居世建立大庙并每年祭祀四次。南解王在即位伊始便建立大庙祭祀先王,是为了昭告天下将会继承始祖赫居世的治国之道,以达到巩固自身统治的目的。后来统一的新罗、高丽、朝鲜时期都有关于国王登上王位之后祭天祭祖的历史记录。
3.孝的实施
如前所述,从三国时代起祭祀的对象逐渐由自然界鬼神转变成祖先。这种祭祀行为首先是在王室中兴起的。高丽末期随着中国性理学和朱子家礼的传入,很多贵族士大夫开始设立家庙进行祭祀。如果说祭祀在韩国远古时代的意义是消灾祈福,是一种自然崇拜意识的话,那么随着孔子儒家思想在韩国的不断传播和发展,祭祀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对自然的敬畏转变为对祖先的追慕、报答祖先恩惠的一种孝文化。尤其是进入朝鲜王朝之后,历代国王采取崇儒废佛***策,使儒教思想在全国得到广泛传播,儒教理念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作为儒教思想之根本的祭祀也被人们普遍接受,成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从“孝”的角度来解释的话,祭祀可以理解为追慕祖先的恩德、真诚怀念祖先的一种仪式,即子孙对于在祖先生前未能尽到的孝道的一种延续。韩国是非常重视孝道的国家,“孝”作为儒学文化的基石,在韩国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韩国人认为,如果只是在祖先生前尽孝心,而去世之后就将祖先忘掉的话,是不妥当的做法,不能称为真正的孝子。所以,韩国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即在祖先去世之后也要像在生前一样,经常举行祭祀纪念追慕祖先。
三、祭祀的现代意义
1.追慕祖先
祭祀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到今天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多变化,在执行方面也不如以前那么严格。比如说,并不像礼法中规定的那样把一年中的祭祀毫无遗漏全部进行,而只是挑选重要的日子,一年进行两三次;另外以前进行祭祀时,在给祖先磕头献酒之前要诵读祭祀文,但因为现代韩国人很多已经不会写祭祀文了,所以省略祭祀文的情况也很多。
虽然形式上发生了诸多变化,但是祭祀的本质意义,即对祖先的追慕之情却丝毫没有改变。调查发现,现代韩国人进行祭祀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纪念祖先。对祖先的缅怀之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感情,儒教思想盛行的韩国更是如此。在韩国,通常会在父母去世的三周年忌日举行规模庞大的祭祀仪式。这是因为韩国人认为人在出生以后的前三年期间如果没有父母的照顾,就不能在世上生存下来,所以在父母去世三周年时要举行祭祀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韩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儒教文化为根基的国家,儒家思想至今仍然对当今韩国社会产生很大影响。从1960年起,韩国为传承儒教,正式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可以说,“忠孝为本”的思想已经融入到韩国人的血液,只要韩国社会这种伦理道德存在,祭祀作为缅怀祖先的手段就不会消失。
2.强化家族的血缘关系
在过去传统的韩国家庭中,因为家庭成员们通常都是聚集在一起生活,所以都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念和家族观念,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团结,遇到困难时能够互相帮助。但是随着社会的近代化发展,现在韩国家庭也越来越向小家庭方向发展,即一个家庭中只有父母和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而不是像以前的传统家庭那样3―4代生活在一起。随着小家庭现象的不断普及,现代人的家庭、亲戚、亲情观念日益薄弱,甚至有的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是叔伯,什么是表兄弟。小家庭生活虽然比起大家庭生活来要简单舒适,但因此引起的问题也非常多。特别是当危机来临时,很多情况是只凭小家庭寥寥几个成员的力量难以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亲戚们的帮助就会变得容易多了。所以即使是在小家庭化的今天,很多韩国人也认为不能和家族中的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疏远。而祭祀则为现代韩国人提供了与家族成员们交流的机会。像庙祭这种祭祀形式的祭祀对象是从始祖到父辈,相应的家族直系子孙全部都要参加。通过这样的家庭活动,许久未见的家庭成员们团聚一堂,既可以交流感情,又可以交换对家族事务的看法,从而促进加强家族亲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说祭祀是减少现代社会小家庭文化弊端的一种重要手段。
3.寻求心理上的安定
对于韩国人来说,祭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强化家庭关系,更在于给在现代紧张的生活中疲于奔命的现代人带来心理上的安定感。如今虽然大部分韩国人在首尔或其他大城市工作(全国约1/4人口集中在首尔),但其故乡仍然是在乡下。对这些韩国人来说,故乡不止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点,而是精神上的栖居之地,是疲惫身心休憩的场所。平常时为了生计而奔走于大都市,只有像春节或是中秋这样的日子才可以借祭祀的机会回到故乡,在故乡的宁静中寻求心理上的安定,并获得重新踏上征途的力量。所以每年到了春节和中秋的时候,大批韩国人回乡省亲祭祀,形成壮观的“民族大移动”现象。
四、结语
祭祀对现代韩国人来说,除了有追慕祖先之意,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现代韩国人重视祭祀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孝心,更是为了缓解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中紧张的心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传统的祭祀与文明高度发达的韩国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祭祀这种意识却被韩国人一代代传承并发展下来。祭祀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即祭祀文化。作为伴随韩国历史发展至今的传统文化,祭祀可以说是韩国精神的一种代表。正如韩国建立民俗村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旅游,更重要的在于警诫韩国人不要忘了自己的传统、自己的根本一样,祭祀也具有这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刚.浅说祭祀.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02.
[2]杨万娟.韩国祭祀习俗与古代楚俗比较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5.08.
[3]韩国文化丛书――韩国文化和韩国人.国际韩国学会,199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韩国社会重视祭祀文化的原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