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范文精选

成语典故篇1

关键词成语典故流变形态表情达意活力

笔者曾撰写过一篇名为《成语引源问题说略》的文章(《辞书研究》1981年第4期)。

拙撰阐发成语引源问题时,是不分成语和典故的,因为我始终认为要严格界定成语和典故实不容易。对成语和典故的区别或者说界定的讨论可以说连篇累牍,说法也五花八门。我们似乎会发现各种“成语词典”“典故词典”的收录标准和有关典故、成语界定的论著皆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成语和典故之间也确实存在难以区分的实际情况。拙撰旨在厘清成语或典故源头(我称之为“意形源”“雏形源”“定形源”的脉络形态),并未涉及成语和典故的界定。现在想探讨成语和典故的流变问题,也不准备对成语和典故进行界定。

一、 说流变

语言的功能在于运用最简洁明晰、最丰富生动的语词来表情达意,“成语”“典故”当然是首选,因为似乎可以说它们是先人智慧结晶的结晶。汉语中“成语”“典故”数量之多确实为汉语优秀的表现力如虎添翼。“成语”“典故”历经流变,更富有表现力。如“以蠡测海”这个成语,为汉代东方朔首用:

东方朔《答案难》: 子何疑于我哉?若夫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所欲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也,子又何怪之邪!语曰“以`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我们说其“首用”,是因为他在文章中分明写着“语曰”,可见此“语”早就在先秦两汉时期的语言交际中活跃了。东方朔只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在《答客难》中,三个成语典故仅仅十二个字,却包容了丰富的内容,生动风趣。如果转换成其他语种,比如英语,这“以`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要说成“look at the sky through a tube”, “measure the sea with a shell”, “bump the bell with a stalk”。这不仅冗长不简洁,而且把三个成语所包含的丰富生动、含蓄幽默的深刻内涵几乎丢失殆尽了。我们再来看看曹操是如何运用“以蠡测海”这个成语的:

曹操《与王修书》: 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孤以心知君,至深至熟,……孤之精诚,足以达君;君之察孤,足以不疑。但恐旁人浅见,以蠡测海,为蛇画足,将言前后百选,辄不用之,而使此君沉滞冶官。……孤惧有此空声冒实,***蛙乱耳。假有斯事,亦庶钟期不失听也……

曹操在这封书信中,掏肺腑之言,抒衷心之志。他借用了“以蠡测海”等数个比喻和“钟期”的事过典故,简洁鲜明、丰富生动而又含蓄幽默!现在看来都是“成语”“典故”了。以“以蠡测海”来说,曹操的使用仅仅是为了表情达意的一种修辞手段,但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洗礼,“以蠡测海”产生了流变,其形态有“以蠡挹海”“以蠡酌海”“持蠡测海”“蠡测海”“蠡测”“测蠡”“蠡海”,等等,都是用来喻指以浅见揣度的。曹操当时指的是“旁人”即别人,后来经过流变,大多作为谦词用了,在表情达意上可以说起了质的变化。但是,《汉语大词典》第一版却漏收了“测蠡”和“蠡海”两个词,令人遗憾。那么是不是这两个词目是单个书例或者说是孤证呢?先看“测蠡”的语料:

明胡应麟《寄赵相国一百韵》: 朱陈新阀阅,秦晋旧襟缡。紫极庸窥豹,沧溟漫测蠡。

清彭孙y《进两朝国史表》: 臣等袜线才微,巾箱学浅。测蠡窥管,徒仰企于高深;载笔记言,但勉遵于指授。

两条书证都是“以蠡测海”这个成语的流变形态,均为自谦之词,作者根据自己诗文的意旨,将“以蠡测海”改成“测蠡”,使诗文更具感染力。

胡应麟以“窥豹”和“测蠡”对偶,既简洁明晰又丰富生动,含蓄幽默地凸显了自谦之意蕴。彭孙y先以“袜线”修饰才微,继以“巾箱”形容学浅,然后进一步以对偶的四六句来表情达意,“测蠡”与“窥管”连用,自谦之意溢于言表,其笔墨简洁鲜明、内涵含蓄丰富。“以蠡测海”的流变,那是自然而然了。

再说“蠡海”。它同“测蠡”一样,是“以蠡测海”流变的省缩形态,在唐代以后使用频率很高,并与“管天”“瓮天”“醯天”偶配而形成新的成语典故,今录数条如下:

宋唐士耻《遇仙赋代寿楼教》: 礼、乐、诗、书,四达而不悖,又何俟暖乎孔席;此其既往之事,未丝毫乎千亿。邈前途之宏远,非蠡海之可测。

明黄淮《承友人和余二诗次韵答之》: 金兰久已敦交好,坚白何须论异同。愧我学如蠡海测,羡君文似锦机工。

明胡应麟《与王长公第一书》: 不佞I伏穷乡,微吟土窟,虽Y天蠡海,无异醯鸡实于词坛。

上述书证可以充分地说明,成语也好,典故也好,它们都在不断地流变。其流变的形态有两字的、三字的、四字的或四字以上的;其结构也是五花八门、丰富多采。例如黄淮诗句“愧我学如蠡海测,羡君文似锦机工”,以“蠡海”“锦机”为比喻形成对偶句,凸显了“愧”和“羡”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现了“成语”或“典故”流变形态的表情达意能量。一言以蔽之,我们要着力探讨成语、典故在历史长河流变过程中所焕发出来的生命活力。

二、 说流变形态

现在我们不妨深入阐发一下“成语”“典故”的各种流变形态及其表情达意的功能和活力。成语、典故的“源”形态和“流变”形态不仅有它们的凝固性和规范性,而且从语言表达的实际需要出发也有丰富多采的可调整性和灵活性。

一是摄意形态。比如“闻鸡起舞”,源于《晋书・刘琨传》和《晋书・祖逖传》,是根据《晋书》有关刘琨和祖逖的记载,摄取其意概括出来的:

《晋书・祖逖传》: 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逖、琨并有英气……

在“闻鸡起舞”的流变中,有“闻鸡夜舞”“闻鸡舞”“闻鸡”“闻鸡相蹴”“闻鸡半夜”“闻鸡约”“听鸡”“壮志闻鸡”“祖生鸡”等近三十个流变形态,多比喻及时奋发的。我们特别要说的是下面三条书证:

唐杜甫《伤春》诗: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宋陆游《松骥行》诗: 闭门高卧身欲老,闻鸡相蹴涕数行。

清丘逢甲《广州晤刘葆贞编修》诗: 与君欲作闻鸡舞,夜半寒涛撼虎门。

杜甫诗的“中夜舞”与“《大风歌》,把刘琨、祖逖的“闻鸡起舞”和刘邦的《大风歌》对偶映衬,充分表现了他们奋发的英雄豪气!陆游则以“闭门高卧”和“闻鸡相蹴”来凸显出诗人晚年虽老骥伏枥但仍然壮志凌云,想到像刘琨、祖逖一样“闻鸡起舞”奋起。丘逢甲是晚清著名的爱国人士,他灵活地运用了“闻鸡舞”这个成语和“憾虎门”这个人们都熟知的史实,充分地表达了爱国主义激情。

二是缩合形态。这是指成语典故的词或语素分散在其源的文字中,要经过缩合才固定成形。比如“耳闻目见”,刘向《说苑・***理》“夫耳闻之下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后“耳闻”和“目见”缩合成“耳闻目见”,亦作“耳闻目睹”。还有个成语“耳濡目染”与耳目有关。这个成语较为晚出,源于韩愈《唐故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唐以后使用频率颇高,流变形态亦不少。我们特别注意到它的缩合形态“濡染”和“染濡”。“濡”和“染”据《说文》《集韵》《广韵》《广雅》等都有“染色”“渍”等义,实际上是两个同义复词,在先秦“染”和“濡”多以单字运用,至唐宋“染濡”和“濡染”遂复合成词,《汉语大词典》第一版“染濡”“濡染”均立目,不过把“染濡”作为单义项词处理,释文云:

染濡染笔润纸。指作诗、写字、绘画等。(下引书证为宋苏轼诗和元柳贯诗两条)。

其实,将“染濡”作为单义项词处理是不符合语言实际的。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编纂者手头缺乏语言资料,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编纂者没有深谙“染濡”就是“耳濡目染”的流变形态,故而误将“染濡”作为单义项词了。我们先看如下书证:

宋李流谦《无为长老月公塔铭》: 平日执巾盂操杖屦(一作锡),旦暮乎其侧,微言密旨,得于耳目之所染濡,去而闻于时者尚多有之,今无为山无为禅院主持僧道,盖其一也。

明宋濂《郭烈妇传》: 今观石氏操行,皎如白日,可谓难能者矣!虽其染濡家训,亦天性然也,称其烈妇不亦宜哉!

上述二书证中“染濡”皆有“薰陶、影响”义,且分明是“耳濡目染”的流变形态。

“濡染”当然是“耳濡目染”的流变形态,唐宋以下用例甚多,《汉语大词典》列两个义项是正确的。

三是换字流变形态。这既包括调字(如“和蔼可亲”可以有“蔼然可亲”“和蔼可掬”等),也包括减字(如“井中心史”可以有“井中史”“井中函”等),还包括增字(如“化腐为奇”可以有“臭腐化神奇”“化陈腐为神奇”等)。

“和蔼可亲”这个成语比较晚出,明代始有“蔼然可亲”,清代才有“和蔼可亲”的定型成语,但使用频率很高。《汉语大词典》第一版收“蔼然”“蔼如”“蔼蔼”,解释“蔼然”为“温和、和善貌”,“蔼如”为“和气可亲貌”,“蔼蔼”为“④温和貌;和气貌”。其关键字“蔼”,《说文》: “蔼,臣尽力之美。”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泰部》: “蔼,言之美也,故曰‘仁义之人,其言蔼如。’蔼如,单辞形况字。”可见“如”“然”为语助。《诗・大雅・卷阿》“郑笺”有两段文字值得体味: “王之朝多善士蔼蔼然,君子在上位者率化之,使之亲爱天子,奉职尽力”,“善士亲爱庶人,谓无扰之,令不失职”。这里的“善士”“亲爱”,既充分表现了君、臣、民之间的温和、亲善关系,又似乎可以认为是“和蔼可亲”产生的隐性源头,愚在《成语引语问题说略》中称为“意形源”。“和蔼”,《汉语大词典》释为“性情温和,态度可亲”,引清人黄钧宰书证,其实早在宋元时代就有不少“雏形”书例,这不能不认为是一个疏漏。

四是序换流变形态。这是指成语典故组成成分的次序前后调换,如“博大精深”“精深博大”,“大器晚成”“晚成大器”,“风和日丽”“日丽风和”,“韩寿偷香”“偷香韩寿”,“赤壁鏖兵”“鏖兵赤壁”等。初看换序流变形态的典故成语似乎比较简单,在表情达意上似乎没有多少差异,其实不然,后文将对此专加阐发,这里先举个例子略加释说。

意义上的整体性和结构上的凝固性,是成语典故固有特点。但是从汉语发展史来看,典故成语在意义和结构上都具有天然的灵活性和可调整性。如“励精***治”这个成语,原本作“励精为治”:

《汉书・魏相传》: 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魏)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

“励精***治”大概到宋以后才定型。我们的先人在语言交际的历史长河中,运用换字法使其流变形态丰富多彩,如“励精为***”“励精为理”“励精思***”“厉精为治”“励精求治”等许多流变形态,显示了汉语无与伦比之魅力。但是人们却疏忽了先人用换序

方法构成的流变形态――“***治励精”,据我们所知,现行的有影响的大型成语典故词典,在“励精***治”下多未收列其重要的流变形志“***治励精”,这不能不令人遗憾!且其使用频率又颇高,明清时期尤为显著,兹录如下:

明郑真《送凤阳行大都督府佥事***朝京序》: 洪武十三年之春,圣天子***治励精,更官定制,建五大都督府,以统治***民。

清《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 太宗弘业……仁恩洋溢,罢工停工以苏民力;立纲陈纪,利兴弊革;成宪周详,有典有则;***治励精,忧劳日昃。

在这里之所以将“励精***治”换序为“***治励精”,因为都是述说圣主为***的,所以重点必在“***治”,“***治”置先是最为妥实了。

五是配偶流变形态。这是指两个典故成语因其义蕴具有相通的一致性,便“喜结良缘”为一个典故成语形态,且表情达意更为深刻。如“以管窥天”和“以蠡测海”,配偶为“管窥蠡测”;“井底之蛙”和“瓮中醯鸡”,搭配成“井蛙醯鸡”。这个典故成语比较生僻,见于宋张君房《云笈七`》: “吾向来井蛙醯鸡哉,乃唯唯而退。”另如“魏颗结草”和“杨雀衔环”,结缘成“结草衔环”;“映雪囊萤”,则是由“孙康映雪”和“车胤聚萤”结偶而成;“悬梁刺股”,乃是“孙敬悬梁”和“引锥刺股”联袂而配的。

这里我们阐述一下“濯缨洗耳”和“洗耳濯缨”,“濯缨”和“洗耳”都是用来描绘高风亮节的。“濯缨”本作“沧浪濯缨”,源于《楚辞・渔父》和《孟子・离娄上》:

渔父莞尔而笑,鼓ざ去,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有孺子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孔子曰: “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屈原被放逐行吟泽畔,巧遇渔父,述说了自己不容于世的怨愤,并要坚守自己的清白节操,而隐者渔父则认为可以与世容混,不必如此深思高举。后来常用此典故成语表示志行高洁,也有用来表示从尘世隐退,更有反其意而用之以示混同世俗而随波逐流。孟子这段文字,或杂用之,或引申出诸多典故。

“沧浪濯缨”使用频率特别高,流变形态也异常多。尤其是与“许由洗耳”结合后,有“洗耳濯缨”和“濯缨洗耳”两种流变形态。遗憾的是这两个流变形态的典故成语,《汉语大词典》与各大中型典故成语词典多未收立,不能不认为是一个严重的疏漏。

且看“濯缨洗耳”的书例:

《魏书・刘献之传》: 观屈原《离骚》之作,自是狂人,死其宜矣,何足惜也!吾常谓濯缨洗耳,有异人之迹;哺糟fr,有同物之志。

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十二,《双泉》诗: 长剑并弹霸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濯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河南府志)

从书例中可以看出,虽然各人从自己的心境和处世之道出发,用意不同,但是它作为一个典故成语的资格,是绝对不容置疑的,各种辞书应该予以收立。流变形态所显示出来的丰富多采的表情达意语言活力,更启示我们要深入探究典故成语流变形态那种简洁、生动、丰富、含蓄的生命活力。

三、 说正确使用

典故和成语的源头与流变千姿百态,如果不谙熟其义蕴和千变万化的流变形态,就会出错!

我们认为要正确地运用典故和成语,除了要深入探究其源流演变及其产生的意蕴上的同一性、差别性外,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一是要探究每个成语和典故源流演变中每一字的含义。比如“博古通今”,有多部颇有影响的成语词典,释“博”为“广博。知道得多”,其实是大错,“博古”与“通今”相对为文,“通”是动词,“博”怎么能是形容词呢?显然词性不对,“博”与“通”一样也是动词,似乎可以说是同义词,都有“通、通晓”的意思。《说文・十部》: “博,大,通也。”《广雅・铎部》: “博,广也,大也,通也。”“博”为“通,通晓义”的书证俯拾皆是,如: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第一》: 然则《春秋》义之大者也,得一端而博达之。

汉王充《论衡・效力篇》: 夫壮士力多者,扛鼎揭旗;儒生力多者,博达疏通。

《春秋繁露》的“博达”就是“通晓洞达”,《论衡》的“博达疏通”四个字基本就是同义词。我们在运用典故和成语时,必须深入理解每一字的含义。但是,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到有的成语和典故的流变形态只换了一个字,而这个字既有相通的共同性又有细微的区别性,就得细心了。如“井井有条”的变式“井井有方”和“井井有法”,“方”与“法”都有“常规,办法;法度,准则”的意思,“井井有方”偏重在“常规,办法”,比如说“她真是个贤内助,治家井井有方”。若换成“井井有法”就不妥了;“井井有法”偏重在“法度,准则”,比如说“老李在检察院对众多复杂的案子,总是深入调查、分门别类,处理得井井有法”。

二是成语和典故及其流变形态,其涵义。一般有褒、有贬、有中性的,有源头本意,有流变异义等,所以,在运用典故和成语时要倍加留意,慎之又慎,正如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中说: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他又说: “凡为文章,犹人乘骥骐,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为文是绝不能任性随便的。“梅妻鹤子”是个人们谙熟的成语典故,林逋的“梅妻鹤子”事迹在各大辞书中都有收列,但是有学者却说林逋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忽视了这个“表示孤身隐居生活和清高”的成语典故。

三是成语和典故的含义及其结构形式一般地说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固性,但是在历史长河中也有其可调整的灵活性,然而必须严格遵守规范原则。比如“门墙桃李”就是一个多义项多形态的成语典故,它既可以指所栽培的门生或所汲引的后学,也可以用来尊称别人所培养出的学生。其流变形态有“桃李门墙”“桃李之门”“桃李盈门”“满门桃李”“满城桃李”“桃李满天下”等,但是其含义都有差异,必须细心辨别,免得在运用时出纰漏。“门墙桃李”可以换序为“桃李门墙”,其含意没有什么变化。可有的成语典故,如果一换序,其变化就大了,含义完全不同了。如“老马识途”语本《韩非子・说林上》,可以换序为“识途老马”。但从结构看,“老马识途”是主谓结构,属谓词性的,而“识途老马”是偏正结构,属名词性的,这个成语的结构变了;其含义也有质的区别,“老马识途”是喻指富有阅历经验的人熟识情况,而“识途老马”则是喻指富有阅历、经验丰富的人。我们不能将其混淆。

四是多义项的成语典故,从不同视角凸显成语典故丰富多彩的义蕴。我们在运用这些成语典故时要选择最恰当的置于最适宜的语境中,显示成语典故表情达意的生命活力。比如“涸辙之鲋”,语本《庄子・外物》,多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但是,从多个流变形态和众多的书例中仔细辨析,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多义项的成语典故,它有三个意义系统: 一是原义,指鱼处于(涸)困境中急待(用水)救援,如宋苏轼《乞开西湖状》: “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龟,同为涸辙之鲋。”二是喻指处于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这里又一分为三: ①喻指困于虐***的民众急待救援。清端木啤镀胩炖帧に腿厣出令栾阳》词: “拭目看君此去,殷勤诉与: 有涸辙W鲂,共思苦雨。几辈纷纭,可怜民莫(瘼)向谁诉。”②喻指困于饥荒的人民急待援救。《元史・张思明传》: “陕西饥民,犹鲋在涸辙,往复逾月,是索之枯鱼之肆也。”③喻指困于疾***的百姓急待救援。宋虞俦《卧病枕上再用韵》诗: “涸辙穷鳞赖濡沫,未宜曷月咏归哉。”三是比喻人正处于困厄境遇中急待救援。明孙继皋《答叶相公台山》: “某不肖,辟于败辕之犊、涸辙之鲋,已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一个典源可以有多个流变形态,也可以生发多个义项(当然,这并非指语文词典的义项),供我们挑选使用。这就深刻说明,我们在运用成语典故时,不管是“正用”“暗用”“反用”,还是“拆用”“化用”“套用”,都必须慎之又慎,不仅要看到成语典故的表层意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透过表层意义而深入理解其深层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从典故成语的历史流变中体味到汉语的博大精深!

典故和成语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深入探究其在产生、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表情达意的生命力,应该正确地理解、规范地使用典故和成语。正如季羡林先生(2000)所说: “它们能把几百年前的、上千年前的、几千年前的语言或者动人的故事,保留下来,一直保留到今天,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在老百姓口中,重新焕发了青春,保住了活力,从而丰富了我们语言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子展.楚辞直解.江苏: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

2. 方福仁选编.多形式典故词典.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成语大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 杭州大学中文系《古书典故辞典》编写组.古书典故辞典.江西: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5. 何华连.成语理论研究与成语辞书编纂质量的关系.辞书研究,1994(6).

6. 季羡林.成语和典故.知识,2000(2).

7. 刘洁修.成语源流大词典.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8. 卢卓群.成语研究和成语词典的编纂.辞书研究,1996(2).

9. 倪元宝,姚乃慈.成语九章.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10. 石尚彬.论古典诗词中典故的运用.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5(4).

11. 王桂兰.中华成语大辞典.吉林: 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12.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 中华书局,1984.

13. 王吉辉.典故与成语.汉语学习,1997(2).

14.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 中华书局,1980.

15. 吴直雄.语海之中家族多,区别融通应探索.南昌大学学报,2003(6).

16. 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7. 周振甫译注.文心雕龙选译.北京: 中华书局,1980.

成语典故篇2

关键词:概念转喻;概念隐喻;英汉成语

一、引言

成语在语言学领域当中常被作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去研究。成语经过人们反复的实践和认识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而且它在语言中形成了精深且很有稳定、富有活力的组成成分。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人类历史和思想的时事变迁。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同时也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两种语言又同时表现出两种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汉语成语其意义精辟,往往将意思隐含在字面意义之中,而并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汉语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紧密,形式以四字居多。同时还以结构严整,形式简洁,含义深刻,表现力强为特点。这些组成相对固定的表达法中,有很多都直接采用了直白的方式,即通过字面意思来表达语义。但也有相当数量庞大的成语表达的是言外之意。对于英语成语而言,许多的英语成语都有自己独特的、丰富的文化渊源和出处,因此构成了英语成语典故。这些典故给人以警示,含蓄幽默,寓意深刻等为表现形式。英语典故成语有些属于转义表达,结构较自由、随意的各类短语,其中多以动词短语为多,有些内容只能是意义相近或者相似。它以习用性、定型性、整体性和不透明性为特点。本文将以George・Lakoff和Mark・Johnson的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探讨英汉成语中关于身体类成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角度的认知语义分析。

二、成语的语言学研究

对于成语的语言学研究,语言学家从传统的分析法和认知的角度对成语进行分析,以下分别对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进行论述。

2.1传统语言学研究:传统的语言学研究分别从成语的形成来源,词汇结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过研究。

Kovecses和Szabo(1996)从传统的语言学分析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句法特征。例如,对于“死亡”这个概念所使用的英语成语“kick the bucket”,他们先从语言形式上的字面意义进行词汇分析,然后再从句法特征进行分析。但是,就语言形式的字面意义和句法特征而言,很显然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Makkai(1972)认为成语有两个明显的特征:语义的非组合性和不可分析性。他还将成语分成了两种类型:解码和编码。而Makki最为关注的是解码类型的成语。解码类型的成语是一种从字面意义无法推出成语语义的这一类成语。

2.2认知语言学研究: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观点认为成语的意义是不可分析的,而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则认为成语的形成和意义之间具有概念联系而不是任意的。

Nunberg(1994)认为成语可以分成两类:结合式成语和短语式成语。结合式成语是以带有部分可认知意义的类型的成语,而短语式成语则是完全不能从字面意义推测出语义的这一类成语。比如,“climb the wall”这个成语,从字面意义分析则不能推测其真实语义为 “愤懑”“焦急”“烦恼”之意义。

三、基于概念隐喻的英汉成语对比

隐喻的定义最早见于Aristotle的《诗学》中:隐喻是对某个事物给予它属于他自己的名字,或者可以说隐喻是一个新奇的词汇应用。要么是从属到种的应用,要么是从种到属的应用,或者是通过类比从一个种到另外一个种的应用(1932,Fyfe译)。对于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各个语言学家对隐喻的定义有多不同。

George・Lakoff和Mark・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剖析隐喻现象,并引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隐喻的认知学角度完全不同于隐喻的传统学角度分析,他们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既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隐喻的根本性质在于把一件事情或经验理解和经历映射到另一见事情或经验(Lakoff&Johnson1980:1)。Lakoff指出不同的高级经验域中存在两个概念之间的映射,也就是将源域的特征映射到靶域上,或者可以说靶域的概念要通过源域来解释(Lakoff&Turner,1989,101-103)。基于Lakoff的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隐喻同时分为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实体隐喻。本文探讨对英汉成语中与身体类相关的成语则属于实体隐喻。实体隐喻指把具有抽象概念的事物构思成某种具有空间界限和体积的自然属性的物体。

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个部位的特点或者某种特殊功能来构成概念隐喻,从而来认知或理解较为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另一个领域的隐喻概念。在英语成语中,也会出现用身体某个部位来喻指较为抽象的概念。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成语的意思并不是从表面的各个成分推导出其特殊的本义,而是一种隐喻性的语言表达形式,同一个源域之间具有不同的概念隐喻,而不同的概念隐喻之间则具有系统性。

四、基于概念转喻的英汉成语对比

转喻最早的定义出现在未知作者的《修辞和解释》一书中:“转喻是一种词格,它从邻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种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未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中可见对转喻的解释是基于邻近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起,语言学家开始和概念隐喻的研究一样,开始对于转喻的研究不断加深,转喻也被视为一种心理机制。传统的语言学研究认为转喻是一种邻近的关系,即A取代B的关系,A和B之间具有相似的联系。比如The kettles boiling,在这个成语中具有一种转喻的关系,kettle 则用来指代容器中的物体“水”。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将转喻定义为是一种理想的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Lakoff 和Johnson(1980)指出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能够将一个事件到另外一个事件的关系对该事件进行概念化。在转喻的过程中,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一种单一对应映射,主要是用于指称,而在隐喻的过程中,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多次对应映射,主要用于描述(张辉 承华 2002;张辉 2003)。

由上我们可以分析成语的转喻都是通过经验主义而来,成语以人类自身背景经验结合概念隐喻共同作为其语义理据的。上述的英汉成语的关于身体类的成语中,则依赖于身体部位的使用方式及其功能的特点再通过概念转喻使其可以用来指代其他事物。

五、总结

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为我们研究成语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手段。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理论对于语言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语言学领域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英汉成语中含有身体类成语大都是从表示人体部位的概念域映射到更加抽象、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因此,用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理论能更好的解释英汉成语在语义方面的差异所在。(作者单位:***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Aristotle.1932.The Poetics.Trans.Fyfe,Hamilton.Loeb Classical Library XXIII.London:Heinemann

[2]Fernando Chita(2000).Idioms and Idiomatic[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

[3]Kovecses.I,Szabo.P(1996).Idioms:A View from Cognitive Semantics[J].Applied Linguistics 17,326-355.

[4]Kovecses.I,G.Radden.Metonymy:Developing a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J].Cognitive Linguistic,1998(1).

[5]Lakoff.G.&M.Joho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Lakoff.G.& Tuener,M.1989.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hicano:University of Chicano Press.

[7]Makki.Adam.Idiom Structure in English.Paris:Monton(1972).

成语典故篇3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其末期,***权落入智、赵、韩、魏等异姓贵族手中。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占有大量土地,掌握晋国的实权。为削弱韩、魏、赵三家实力,他分别向三家索要土地。韩魏两家给了,赵家却不给。他联合韩康子虎、魏桓子驹攻打赵家,赵襄子毋恤依靠当地百姓支持顽强抵抗,又派人暗中与韩、魏相商。结果韩、魏倒戈,赵、韩、魏“三家灭智”,分其土地。随着***治经济和***事力量的加强,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平分了除留给晋幽公两座城外的晋国的土地,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国分晋”。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韩虔、赵籍、魏斯被正式策封为诸侯,赵国正式建立。史学家也把这一年作为战国的开端。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王拨500战车以庞涓为将,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师,率兵8万救赵。攻击方向选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趋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排解别人打架,不能直接参与去打,派兵解围要避实就虚击中要害。他向田忌建议说:现在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都城大梁***过去,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庞涓必然放下赵国回师自救。田忌采纳了此建议。结果,魏兵不得不撤邯郸之围往救,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齐***在预先选好的作战地区桂陵迎击,魏***大败,赵国之围遂解。自此,孙膑便闻名天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前299年)是赵国的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十九年),周边国家大乱,各国无暇干涉赵国内***。趁此天赐良机,赵武灵王向全国实行胡服骑射的法令,进行***事改革。他要改变几百年相传的***制,通过把赵国将士直接培养成骑兵和招募胡人骑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一支能被国君牢牢控制的国家骑兵,在***事上实行由车战向骑战的转变。他的改革从改变衣着入手,让男人改穿胡人式的紧袖短衣和长裤。他选择靠近河套的草原训练骑兵,聘请擅长骑射的胡人充当教练,实行了养马、制革、设兽医和筹办草料等完整配套的制度,并让国内作坊制作马具,从而建立起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这一改革意义重大,相当于现代战争史上步兵的机械化。经过十几年时间,赵国由一个弱邦迅速崛起为唯一能够同秦国抗衡的强国。

沙丘宫变

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而自号为主父。这时赵何不满10岁。虽然赵武灵王作为主父可以威慑朝***,但是一个国家掌握在幼主的手里是危险的,这件事引起太子赵章的极大不满。赵章不是等闲之辈,能力出众,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主父为摆平关系,欲将赵国一分为二,封赵何为赵王,封赵章为代王。这一“分王赵代”的计划更加不妥,再次引发思想混乱。正当他犹豫不决时,***变发生了。公元前295年(惠文王四年),赵章作乱,先杀了宰相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李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后因害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一代雄主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灵王的死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赵国开始从最高峰跌落。

奉公守法

赵奢是赵惠文王时期的大将,被惠王封为马服君,官列上卿。他原来是一个普通的收取田税的官吏,为人清正廉明,大公无私。有一次,他来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但是赵胜的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不惧怕赵胜的权势,毫不手软,依照赵国法令杀了9个闹事者。赵胜听说后,怒气冲天,要赵奢抵命。赵奢对赵胜说:“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您要是能够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会以您为榜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赵胜听了这番话,转怒为喜,后将赵奢保举给赵惠文王,赵王封他为掌管全国税收的官。赵奢管理赋税后,国家赋税公平合理,百姓富裕,国库充实。后来,赵奢又被任命为大将。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战功赫赫。

纸上谈兵

赵括是赵奢之子,喜谈兵学,曾助赵奢破敌,立下大功。赵奢死后,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惠文王死,子孝成王即位时,面临秦国来侵,老将廉颇驻***长平(今山西高平市北)。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战争初期形势对赵***很不利。孝成王接受望诸君乐毅的意见命赵括为主将。秦昭王听说赵括已到长平,急调武安君白起领***。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切断赵***的后路;另派骑兵直冲赵***大营,把40万赵***切成两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援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死守了40多天。后来,赵括带兵突围时被射死,40万赵***全***覆没。于是,“纸上谈兵”这一成语便流传下来。不过,史学界有人在重新审视战史后认为这一评价并不公平。

窃符救赵

秦长平之战取得胜利后,接受了赵割地请和的要求。但赵王最终决定不履行和约,并积极备战,秦昭王大怒,发兵60万进攻邯郸。公元前259年(赵孝成王七年),邯郸之战爆发。战争几起几落,异常惨烈。

在进行过程中,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晋鄙将***带领10万部众援救赵国,但让***队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态度。守门人侯赢向魏信陵君献计,让他说服魏王宠妃如姬偷取兵符,之后,夺取晋鄙的***权,即可向北援救赵国。信陵君遵从了这一计策。后又听从侯生的献计,带上屠夫朱亥同往。到了邺城,信陵君假传魏王的命令,晋鄙合上兵符表示怀疑时,朱亥举起铁锥打死了晋鄙,于是信陵君掌握了晋鄙的***队。他挑选出精兵8万攻击秦***,解除了邯郸之围。赵国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

反间计

反间计为《孙子兵法》之三十二计,也是战国时期形成的著名典故。在秦、赵争霸过程中,赵国屡中反间计。其一是在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卒,其子赵悼襄王继位。襄王听信了奸臣郭开的谗言,使廉颇的***职再次被解除。廉颇因受排挤而离赵投魏,赵国痛失栋梁。

成语典故篇4

There were no donkeys in Guizhou. Someone brought a donkey there from outside of Guizhou and then let it free at the foot of a mountain. When a tiger saw the big donkey and heard it give a loud cry for the first time, he was so frightened that he ran far away from it . Later, the tiger came back and got close to the donkey. Moreover(而且),he teased(戏弄)the donkey. The donkey became very angry but only could kick him with its hoofs(蹄子). Discovering that was all the donkey could do,the tiger ate it up immediately.

刻舟求剑

Once in the State of Chu there was a man who crossed a river by boat. While crossing the river, he dropped his sword into the river because of carelessness. So he carved(刻)a mark on the side of the boat at once, marking the place where his sword was lost. After a while, the boat stopped. Then the man jumped into the river and looked for the losing sword according to the place he had marked. As a result,the sword could not be found.

自相矛盾

There was a man who sold spears(矛)and shields(盾) in a crowded street. To show the firmness of his shield,he cried,“Look, nothing can break my shield.”A moment later, to show the sharpness of his spear, he cried again,“Look,there is nothing they will not penetrate(刺穿).”At this time someone nearby asked,“How about using your own spear to try on your own shield?”The man could not give a reply.

曹冲称象

Once Cao Cao,King of Wei,got an elephant. He wanted to know its weight. However,the elephant was so big that none of his men knew what to do.

Then Cao Chong,one of his sons,asked his father to give him a big boat and a lot of heavy stones. He promised to get the weight.

Cao Cao was surprised,but he still told his men to do as the boy asked. They came to a river and according to Cao Chong,the elephant was led down to the boat. Then he marked along the water line on the boat. When the elephant was out of the boat, the men were asked to carry stones into it. As the water again came up to the place he marked,Cao Chong ordered the men to take the stones out of the boat and weigh them one by one. Finally he got the weight of the elephant by adding up all the weight of the stones.

狐假虎威

成语典故篇5

论文摘 要:互文性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成语典故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成语典故的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两种文化,即要掌握丰富的互文性知识,并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才能在目的语中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义。通常有以下几种对应的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文化替代、套译等,它们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互为补充,译者应把几种方法辩证地加以灵活运用,使文通意顺。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是一种涉及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交际过程。翻译不仅要跨越语言的障碍,而且要跨越文化的鸿沟,成语典故的翻译更是如此。成语典故是语言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不同民族的历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生活,透视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沉积了浓厚的文化色彩。然而,从英汉翻译的视角着眼,成语典故是最难翻译的语言现象之一。因此,要将孕育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成语典故译成不同的语言而又不产生文化冲突,确实并非易事。国内外众多翻译学者钻研于这方面的研究,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存在众多契合之处,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成语典故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对互文性的认识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着名文论家、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探讨语言、文化的关联性。她认为,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文本不是孤立地存在,它总是处于和其他文本关系的网络中,而文本的意义也产生于和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但互文本(intertext)决不是由摘抄、剪贴和仿效等编辑而成的产物,从文本之网中抽出的语义成分总是超越此文本而指向其他前文本(pretext),这些前文本把现在的话语置于与它们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更大的社会历史文本之中。(蒋骁华,1998)

所谓“互文”,概括地说,是指两个或多个文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语言现象。较有代表性的有广狭义互文性和宏观、微观互文性。狭义互文性指一个文本与可以论证存在于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引用、典故和原型、拼贴、模仿等;广义互文性指任何文本与赋予该文本意义的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之总和的关系,而这些知识、代码和表意实践形成了一个潜力无限的网络,(程锡麟,1996)即互文性延伸到了社会文化语境中,文化内涵和知识结构也被融入到了文本间的相互关系中;宏观互文性指互性涉及到文本与文本间的体裁,文本与文本间的风格关系;微观互文性指文本中的词、词组和句子与其他文本中的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秦文华,2006)广义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对成语典故的理解与翻译有着积极的作用。互文性对翻译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语言层面上的互文和文化层面上的互文。语言层面的互文往往比较直白和显见,它可以是直接的话语引用,也可以是标示清楚的文献参考;它可以是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也可以是同一文本、甚至是同一文段内部的互文见义。与语言层面上的互文相比,/文秘站-中国最强免费文秘网!/文化层面上的互文显得间接和隐晦,这种互文一般会超出局部的文本,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包括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传统、***治体制、历史渊源、价值取向、知识结构等联系起来,而成语典故的翻译正是属于这一层面的翻译。

二、互文性与成语典故的翻译

翻译就是理解,并且让人理解。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对译者来说,没有对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互文性是理解一切文本的前提,它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这种互文性的关联因为所属文化圈的不同,往往不为处于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成为语际转换中理解与交际的障碍。译者要进入另一文化体系内,追踪互文性,寻找互文性标记(intertextuality signals),寻根溯源,找到互文性标记所在的文本,即互文参照,以求准确地解读和传译原作中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因此,要准确理解每一个成语典故,就必须熟悉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它所使用的文化语境,才能理解其内涵意义。这要求译者不仅要熟练地运用两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两种文化,即要掌握丰富的互文性知识,并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才能在目的语中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义。就成语典故翻译而言,互文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翻译的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中。

(一)互文性与理解

根据互文性理论,在成语典故翻译过程的第一步即理解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文字表面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深挖其文化内涵,找出暗含其中“前文本”的痕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其涵义。

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大量的成语典故,这些成语典故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需要了解它们涉及到的互文性知识。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古罗马神话,如,as old as Adam,据《圣经》记载,Adam为人类的始祖,即最古老的人物,现意为“非常古老或非常陈旧”;fig leaf,指遮盖隐处、维持体面的无花果叶,此语典出《圣经·创世纪》,亚当和夏娃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裙子;the apple of discord,传说厄里斯女神因未被邀请去参加Thetis和Peleus的婚礼,由此怀恨在心,便把一只金苹果扔在参加婚礼的神与女神中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它给了女神中最漂亮的维纳斯,从而引起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特洛伊战争,用来比喻“***的根源、斗争的原因”;Homer sometimes nods,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出自罗马诗人兼讽刺文学家贺拉斯在《论诗》中的一句话;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的宝剑,出自古代希腊历史故事,用来喻指临头的危险或迫在眉睫的危急情况,类似于汉语的“大祸临头”。

如上文所言,微观互文性和文化层面上的互文性指一个文本的某些词句或某些语篇的表达与另一个或几个文本相关,有的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翻译时,译者需要熟知或查阅产生互文性的原文本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这些互文性知识完全熟知,才能理解透彻,表达时才会得心应手,准确传译成语典故中的文化内涵。

(二)互文性与表达

谈到互文性对成语典故翻译中表达过程的影响,大多数互文参照是只属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译者如何处理这些特定文化中的表达形式,因人而异,但首先要能识别这些互文参照后面的文化因素。通常有以下几种对应的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文化替代、套译等。

1、直译

这是译本中用得较多的方法之一。对于含义比较明确、寓意不太深、英译后不会引起文化冲突的成语或典故,译者一般都采用直译法,保留其原有的形象特征,这有利于保留原语典故的民族特色,有利于英汉文化交流和融合,并能丰富译文语言的表达力。

2、直译加注

有时在译文中采用直译法保留了原文的典故形象,但由于文化差异,典故的涵义即蕴含的互文性知识难以为译语读者所理解,特别是有些典故蕴含着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故事,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译者要完全体现原文的含义,加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所谓“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就是将典故性成语按字面直译,同时增译简短的解 释性词语,这样不仅有利于译文读者的理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译文语言的修辞效果。

4、文化替代

文化替代就是将原语中具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替换为译语中意思不尽相同但能对读者产生相似效果的表达方式。如:How she wished she could send that man to the Furies--for the punishment she thought he deserved。“Furies”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在概念上与汉语的“母夜叉”是不能等同的,但在形象上有共同之处,两者都指女性,都具有凶恶可怕的外貌。汉语中“复仇”与“惩罚”在语义上并非完全对等,例句中强调的是惩罚,因此翻译时舍弃原典形象,借用汉语“母夜叉”来表达原句的意思,不仅形象鲜明,而且语句简约通俗。

5、套译

汉语典故成语与英语典故成语各有其民族文化渊源,相同之处甚少,即使可以找到一些含义近似的典故,用在译文中往往会因民族文化色彩不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所以,一般说来,翻译中不宜用典故成语套译典故成语,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笔者所提到的套译,是指以英语中相应或同义的习语或谚语,将原文中的成语之类作对等的翻译,反之亦然。如:“That’s done it,”said Manby,tearing up the agreement.“Now we’ve burned our boats behind us and we’ve no option but to go forward with the project.”(B. L. K. Henderson: A Dictionary of English Idioms Part 2,1956)孟拜把协议撕了说:“就这样了,我们现在是破釜沉舟,别无选择,必须把计划进行下去。”

三、结语

互文性理论不仅拓宽了成语典故翻译的新视野,而且对具体的翻译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英汉成语典故各自含有丰富的互文文化知识,其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差异,译者不仅应掌握原语的语言系统,还应尽量多的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在翻译中对语义的文化相关性保持高度的意识。翻译时,译者可灵活地采取各种译法处理文化差异,但应设法尽量保留和传达原语特有的民族色彩。以上几种翻译方法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应互为补充,译者应把几种方法辩证地加以灵活运用,使文通意顺。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蒋骁华.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1998,(2).

[3]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

[4]刘琦.互文性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5).

[5]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6]祝朝伟.互文性与翻译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7]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成语典故篇6

关键词: 荆楚文化 成语典故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所谓典故性成语,指的是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等的成语,其特点是源远流长,有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在民间广泛使用。成语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语义的统一性,二是结构的固定性。成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成语的各个词汇的意义中推测出来。从结构上看,成语是经受时间的考验,是千锤百炼形成的,其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意更动。根据《中国成语大辞典》统计表明,成语故事中涉及“楚国”、“楚人”的特别多,达一百多条。先秦时期跨度长达两千多年,其中大大小小的国家有一百多个,而来自楚国、楚人的成语占了几近三分之一,可见楚国以典故多、语言丰富成为当之无愧的“成语大国”。楚国楚人不仅有成语这一语言的数量优势,而且成语质量也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许多成语历经几年流传,仍然生动活泼。成语及其故事流传广泛到这种程度的并不多,作为历史故事一部分的成语典故是当时***治文化的折射。来自荆楚文化的成语反映了楚国风情和楚人风格,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典故性成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要将孕育于中国文化背景中的成语典故译成英语又不产生文化冲突,确实并非易事。荆楚文化中的成语更由于其来源的复杂性,加深了翻译难度。下面列举一些负载荆楚文化的成语典故的翻译进行探究。

二、荆楚文化成语典故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对于含义比较明确、寓意不太深、英译后不会引起文化冲突的成语或典故,译者一般采用直译法。直译法单刀直入,用词简练,意思明了,既转达了原义,又令外国读者了解了我国某些传统的比喻方式和文化内涵。汉语中有不少成语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翻译。例如,“百发百中”翻译成“shoot with unfailing accuracy”;“班荆道故”翻译成“squat on the grass and chat of old times”;“名列前茅”翻译成“be among the best of candidates”;“人莫予毒”翻译成“no one dares to harm me”。

(二)意译法

意译指从意义出发,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不注意细节,译文自然流畅即可。有一些成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译,则令人费解,只好根据上下文意译处理。我国典故源远流长,蔚为大观,往往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可又藏头露尾,云遮雾障,急切间难以吃准其本义。对于这类典故,意译才是上策,省却外国读者不熟悉的我国历史人物、地名或事件,免得拖泥带水,混淆不清。如“班门弄斧”翻译成“teach one’s granny how to suck eggs”;“鞭长莫及”翻译成“too far away for one to be able to help”;“南风不竞”翻译成“the opponent is not strong enough”,“日暮途穷”翻译成“approaching the end of one’s days”;“若敖鬼馁”翻译成“without offspring”(“若敖”指楚国境内的若敖氏,“馁”指饿了,该成语是说楚国境内的鬼饿了,意指该族无后人);“杀妻求将”翻译成“seek fame and wealth through sinister and cruel means”;“上下其手”翻译成“act in collusion with sb.”;“射石饮羽”翻译成“have the strong willpower that can make an arrow pierce even stone”;“兔死狗烹”翻译成“trusted aids are eliminated when they finish their mission”;“退避三舍”翻译成“retreat to avoid a conflict”;“畏首畏尾”翻译成“be overcautious”;“下里巴人”翻译成“popular literature or art”;“尔虞我诈”翻译成“mutual mistrust with both parties playing tricks”;“刻舟求剑”翻译成“take measures without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曲高和寡”翻译成“too high to be popular”。

(三)直译参半法

所谓“直译参半法”,就是很多情况下成语只能一部分直译,一部分意译,这样做既可以保留原文形象,又可以使译文畅达。例如:“死不瞑目”翻译成“die with 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死”直译成“die”,而“不瞑目”意指“遗憾”,因此意译成“a grievance or everlasting regret”;“问鼎中原”翻译成“find for the tripod in the central plain―attempt to usurp the throne”(问是询问;鼎是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指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问鼎中原比喻企***夺取天下);“吴市吹箫”翻译成“beg about the streets by playing an instrument”,前半部分意译,后半部分直译;“阳春白雪”翻译成“The Spring Snow―a highbrow song”,前半部分直译,后半部分意译;“一瞑不视”翻译成“close one’s eyes and die”,close one’s eyes是直译,die是意译;“优孟衣冠”翻译成“tread the board―carry out designs under a false cloak”。

(四)套译

套译指以英语中相应或同义的习语或谚语,将原著中的成语之类进行对等翻译。此时,汉英成语或谚语之间文化价值相当,别无旁义或歧义。汉语典故成语与英语典故成语各有其民族文化渊源,相同之处甚少,即使可以找到一些含义近似的典故,用在译文中也往往因民族色彩不协调而显得不伦不类,一般说来,翻译中不宜用典故成语套译典故成语,但是不能绝对化,可以套译的情况并不是完全没有。凡可作套译成语,译者需信手拈来,贴切自然;若有细微差异,译者便要略加变通,使之平稳移植,不留痕迹。例如:“亡羊补牢”对应翻译成英语谚语“better late than never”。

(五)借用法

借用译法是翻译习语的常用方法之一,即借用目的语中相似的习语套译原语中的习语,它能使译文言简意赅、易于理解。如“画蛇添足”翻译成“gild the lily”;“风马牛不相及”翻译成“apples and oranges”。

三、结语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成语具有较大的文化信息负载量。在翻译成语典故译过程中,必须将成语典故放到特定文化加以考虑分析,结合特定历史年代进行翻译。因此,对于汉语成语的翻译,我们要充分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汉语成语的翻译应该更多地注入文化信息,才能更好地进行。我们大量列举了源于荆楚文化的成语翻译实例,讨论了典故成语翻译的几种方法,在实际翻译中,应做到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语义对等,但我们不可能任何时候都只使用某一、两种手段,而应该从具体情况出发,得其义,传其神,选择最合适的手段准确表达原文的意义。一方面尊重源语文化,忠实地将习语承载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另一方面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考虑他们对异语文化的理解力和承受力,争取在保留源语文化和译文可读性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2]黄发恭.楚人的成语和成语中的楚人[J].湖北社会科学,2005.1.

[3]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Z].牛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1992.10.

[6]张培基等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9.

成语典故篇7

关键词:成语典故 历史人物 评价

作为语文教师,在成语教学中经常需要讲解其典故出处,以使学生产生求知兴趣并牢固掌握。很多成语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尤其对于典故中涉及的一些历史人物。但历史往往本身就存在争议,因此,很多成语释义对于典故中的历史人物的评价失之偏颇,不尽客观。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和情感定势,这些历史人物也被一代代后人深深地“误解”、“误读”,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笔者选取了两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语“纸上谈兵”和“李广未封”加以阐述。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典故当中的主人公,从而还历史人物一个生动、丰润且真实的形象。

(一)纸上谈兵

[释义]在纸上讨论***事方略。[用法]比喻脱离实际,空谈理论。[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一提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很多人就会对典故中的主人公赵括投以不屑的目光,憎恶其夸夸其谈,言过其实,致使四十万赵***被秦***活埋。事实真是如此?其实不尽然。

首先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倾全国兵力进攻赵国的长平,赵将廉颇率数十万大***驰援,仓促应敌,数战失利,于是赵***坚守营垒不出,双方僵持不下。战事一拖就是三年,旷日持久,消耗了大量的粮草***械,由于赵国综合国力远不及秦国,因此,更加捉襟见肘。为此赵国四处借粮,由于外交失当,楚齐魏均拒绝相助。赵王多次催促廉颇主动出击,尽快结束战事,然廉颇不受君命,赵王只好委派赵括接任廉颇之职。赵括的到来使赵***的战略由防守转为进攻,也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但制定者并非赵括一人,赵括更多只是充当了执行者的角色。

赵***在赵括的指挥下迅速组织起有效的进攻,首战大捷,突破秦***前沿阵地,灭敌三万有余。秦***因势利导诱敌深入,赵***追击,猛烈攻打秦***壁垒,但四日未破,发现后路已被秦***截断,当即回师。然而秦方援***源源不断开来,赵***一直未能冲出包围圈。于是赵括指挥赵***驻起车城圆阵死守,以待援***。秦昭襄王听闻秦***合围赵***主力的消息后,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援***。赵***随身干粮吃完后开始杀战马,最后不得不以***中残、病、弱、老者为食。赵括也开始组织余部精锐做最后的突围,他把部队编分四队,轮番进攻突围。可惜突围失败,赵括也战死沙场。

长平一战,赵国亡***四十五万,从此一蹶不振,秦***亦损失数十万精锐部队,而后被六国联***一直打到咸阳郊外,二十年后才恢复元气。

由此可见,长平一战甚为惨烈,双方伤亡均十分惊人。典故中的赵括确实存在年轻气盛、好大喜功等诸多缺点,但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所体现出的英勇、身先士卒、忠君爱国还是值得后人称道的。

(二)李广未封

[释义]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未能封侯。后多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出处]《史记・李将***列传》:“李广与从弟李蔡俱事汉,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

对于“李广未封”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李广,很多人可能都为他的“未封候”而扼腕叹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缺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李广感慨自己的部吏封侯的不下数十人,但自己一直得不到封爵封地,于是去问星相家王朔。王朔反问他是否做过悔恨的事,李广说:“过去我在陇西当太守时,羌人造反,于是诱降他们,投降的有八百多人,当日我就以欺诈的手段把他们全杀了。至今追悔莫及。”

然而应该令李广反省的远不止这样一件事。李广曾因兵败而被削职为民,闲赋在家,有一次与别人在野外饮酒,夜里很晚才回来。路过霸陵时,霸陵尉按照规定不予放行,李广随从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尉官适逢酒醉,回答道:“现任的将***尚且不能夜行。何况是前任将***!”李广对此耿耿于怀,当他复职担任右北平太守时,便要求把霸陵尉调入辖下,结果霸陵尉一到***中,李广就公报私仇,把他给杀了。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李广的胸襟并不十分开阔,品格也不是非常高尚,这也为日后“未封侯”埋下了伏笔。

笔者选取的上述两个成语典故虽然比较具有代表性,然而对于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中华民族瑰宝――成语来说,可谓沧海一粟,冰山一角。但以小见大,现实生活学习中,乃至教学书籍中,确实存在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被曲解、被断章取义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一点与成语文字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感情色彩强烈等特点密不可分)。因此,对于就事而去论人的成语,释义起来就更加需要慎之又慎。当然也不能因为成语典故中提到的某一件特定的历史事件而武断地给某一位历史人物下定论。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公正、客观的评价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笔者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需要把万卷书读全、读“破”,融会贯通。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人物的背景资料。才能更透彻地了解和评价一个人。

(二)不迷信权威,不仅听一家之言、片面之词。对于评价成语典故中的历史人物,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多地阅读正反、褒贬两方面的资料书籍。

(三)摈弃固有的思维模式,放下个人主观的感情色彩及任何功利目的。部分***书典籍的作者的个人主观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受所处生活环境、时代背景和个人阅历的局限,可能还出于各种***治目的需要,对于人物事件的评价失之偏颇。此时就需要读者以批判性的角度来加以研读。

成语典故篇8

关键词: 邯郸 成语典故 战争 ***事

邯郸历史悠久,辖区有三处曾是中原和黄河以北地区的***治、经济、文化和***事中心。我国的成语典故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在汉语中产生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词组,它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洁、含义精深、言简意赅的特点。成语典故高度概括地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和一个深刻道理,因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别具特色的载体。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其成语典故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古城邯郸的战争、***事文化。

一、直接记录战争

邯郸成语典故中有不少成语直接记录在邯郸及其周边发生的战争。邯郸作为赵国都城,是赵国***治、经济、文化中心,***事地位非常重要,从而成为各国必争之地。

四战之国。典源:《史记・乐毅列传》:燕王姬喜用其宰相栗腹之策攻赵,有人反对,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经常作战的国家,百姓熟悉***事,不可以攻伐。”

肉投馁虎。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魏信陵君急切中欲率少数门客车骑抗秦救赵;陈余认为自己提兵击秦救张耳如以肉投饿虎,是白白送死,没有意义。

穷庞。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万弩俱发,魏***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

情见势屈。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赵***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韩信献良策:如今将***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兵,停顿在燕***坚守的城池下面,想战恐怕拖得太久,一下子不能攻克它,实情暴露了,声势削弱了,日子一久,粮食耗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必然据守边疆,使自己强大起来。

窃符救赵。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在邯郸告急,赵国面临城破国灭的紧迫情况下,魏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采纳赢侯建议,借助如姬窃得兵符,杀死晋鄙,夺得兵权。

邯郸虱。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上》:战国时,秦相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将其比为“口中虱”,言其易被吞并。

割地求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对赵成王说:赵国被秦围困,天下庆贺战争的胜利一定在秦国一方了。所以不如迅速割地求和,使各国揣测秦、赵两国的关系已经修好,不敢进攻赵国,而且可以缓解秦国的敌意。

沉灶产蛙。典源:《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乃走晋阳,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春秋时,智伯让韩康子、魏桓子的***队跟自己一起攻赵之晋阳,并用水灌城,灶坑里都产生了蛤蟆,百姓仍没有背叛襄子的意思。

不翼而飞。典源:《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十七月不下。庄曰:‘……今君虽幸于王,不过父子之亲;***吏虽贱,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十夫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吏而礼之。’王稽不听,***吏穷,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怒诛王稽。

纸上谈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以赵括替代屡建战功的廉颇为将。赵括代廉颇之后,更改了原来的纪律法令,作战死搬教条,自以为是,结果没有多久,就打了败仗。赵括被秦***射死,40万大***全部覆没。同出一源的成语还有“不识大体”、“长平冤气”。

犹豫不决。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包围邯郸,魏王惧怕强秦,命令救赵之魏***驻扎在荡阴不进,同时又派辛垣衍潜入邯郸,劝说赵王“尊秦为帝”。赵相平原君心里犹豫,没有作出决断。

易子而食。典源:《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

一举两取。典源:《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说:我与齐、韩、魏一起进攻秦国,都会遭到破坏的。大臣司马浅说我们约结三国以没有和中山国讲和为借口,不参与进攻秦国,三国必定同它断交,使中山孤立。假设我们灭亡中山后,用剩余兵力与三国一起攻打秦国,这是我们一举从秦国和中山两处割地的好办法。

一饭三遗矢。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廉颇为求起用,年老强饭,一饭斗米,肉十斤,还披甲上马,表示可用,赵使因受郭开贿赂,假说廉颇坐谈间解三次大便,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体衰,不予召用。另有“上马视廉颇”于此同出一源。

武安震瓦。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国时,秦伐韩,赵奢率***救韩,两***对阵于武安西,秦***鼓噪呐喊之声使武安屋瓦为之振颠。

义不帝秦。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包围赵国邯郸,魏王派辛垣衍劝说赵国尊秦为帝,平原君犹豫不决。鲁仲连出面向辛垣衍陈述利害,经过激烈辩论,终于说服魏赵两国不尊秦为帝,秦***因此退却50里。

魏齐首。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魏齐,战国时魏相。因其错疑范睢私通齐国,使范遭难。后范逃至秦国为相,并借秦国实力迫使赵王交出魏齐之首。

围魏救赵。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魏发兵围攻赵都邯郸,应赵请求,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发兵救赵。孙膑提计:魏主力攻邯郸,国内必然空虚,不如去攻打大梁,这样魏必然回救。田忌依计而行,遂解邯郸之围。

盛气凌人。典源:《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深沟高垒。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将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从井陉攻打赵国。赵***广武君李左车向赵将成安君献策:“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二、邯郸成语典故中透露出邯郸与邻国友好相处

邯郸作为赵国都城,在***事上和其他国家有战争,在策略上与邻国交好,更有以策略应付大国的挑衅。

代妤摩笄。典源:《战国策・燕策一》:代妤,指春秋时代王之妻,赵襄子之姊。襄子赵毋为了吞并代地而使人杀死代王。代妤闻之,摩笄自刺而死。代妤死之地为摩笄山。

捉刀人。典源:《世说新语・容止》:三国时,曹操接见匈奴的使者,认为自己的相貌不足震慑外域,便使崔季代替自己接待来使,自己则捉刀立在床头前,以充侍御。然后他派人探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来使却认为床头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三、说客舌战

一些战事因说客而起,但是也有一些为挑起战争的事端因为说客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平息。

谈笑却秦。典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魏派客将***辛垣衍出使赵国,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为帝。鲁仲连去见辛垣衍,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不仅如此,更应该支持赵国抵抗秦国的威胁,共同扼止秦国的向外扩张。与之同出一源的还有“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包围赵都邯郸,形势危急,平原君赵胜赴楚救赵,楚王不答应。赵胜的随员毛遂,很会说话,他说服楚王,当场签订了派兵救赵的盟约。赵胜很高兴,夸奖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同出一源的还有成语“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歃血为盟”。

四、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事交流

赵国与其他各国的外交中既有友善的外事活动,更有国家安危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

西缶之辱。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元前279年,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秦王强使赵王为其鼓瑟,而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威胁,终于迫使秦王“为一击缶”,从而为赵雪耻。

完璧归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国愿以15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识破了秦国想通过讹诈得到和氏璧的阴谋后,诡称璧有瑕,将璧夺回。蔺相如依靠勇敢和机智,巧妙地使宝璧安然回到赵国。同出一典的成语还有“相如折秦”、“布衣之交”。

五、直接描述赵国周围的***事环境

腹心之患。典源:《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赵雍请楼缓一起谋划,说我先王根据世事的变化,来做南边属地的君长,现在属地虽然不小,但大功尚未告成。如今中山国是我心腹之患,四面有这样长的边界,却没有强大的兵力自救,这是要亡国的。

六、结语

邯郸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史料颇多。本文从***事、战争文化的角度对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归纳整理,以为以后更进一步地研究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郝在朝.邯郸成语典故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

[2]孙继民,郝良真.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18-32.

成语典故范文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成语典故范文精选

学习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听力学及言语疾病,内容包括听力学与言语学杂志,听力及言语康复学。狗喉甲杓肌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研究白伟良,宋辉,何平,杨式麟声强和频率对发声稳定性的影响魏春生,王薇,李厚勇,WeiChunsheng,WangWei,LiHouyong杂志介绍王荣光耳声

学习

北京与鸟有关的胡同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北京与鸟有关的胡同,内容包括北京白塔胡同唱歌的鸟,北京白塔胡同驯鸟专家。北京的胡同就像密密麻麻的血管遍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呢?老北京人说:“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最近的统计显示,北京的街

学习

草木人间共枯荣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草木人间共枯荣,内容包括枯木逢春长新芽原文,描写草木枯荣的诗句。世间万物有荣必有枯,有凋零必有繁茂,草木如此,人事亦如此。这是自然之道。所以,观草木之兴衰,就如同观人生之起伏,反之亦然。于是,每个人便会依照自己对人生的理解

学习

钢琴演奏的结构感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钢琴演奏的结构感,内容包括钢琴演奏教学中结构感,钢琴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钢琴演奏是一门高难度的音乐表演艺术,其音乐结构复杂而丰富,要求演奏者有娴熟的演奏技巧,并能对乐曲进行分析研究,在演奏中对动态变幻无穷而又有着高度内

学习

李世江的新“锂”想

阅读(626)

1月7日,星期六。焦作郊外的多氟多厂区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它们就像大多数开发区建筑一样,整齐而粗狂的排列着。李世江站在多氟多的展厅里,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比划着,向《能源》杂志记者滔滔讲述未来某一天的情景:路上行驶着锂电池动力车,路边要竖立

学习

非常关系之暧昧男女

阅读(39)

男朋友女朋友?不好说;爱人同志?是,又不是;兄弟姐妹?也可以这么说吧……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那么清楚彼此的关系。仿佛,他缺不了她,她也离不了他,但其实,各有各的阳光空气和水分……一直以多元价值颠覆传统的城市在不断新陈代谢,男女关系也已经越

学习

雄关漫道真如铁 跃马挥戈从头越

阅读(419)

本文为您介绍雄关漫道真如铁 跃马挥戈从头越,内容包括雄关漫道真如铁全文,雄关漫道真如铁全文解析。【进入云阳镇,一片繁荣昌盛,祥和安宁的景象映入眼帘:拥挤的市场人群喧嚷,繁华的街道车水马龙,耀眼的霓虹灯流光溢彩……然而谁能知道这些繁

学习

Wells量表结合D—二聚体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阅读(55)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Wells量表结合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疑似APE患者189例,分别以Wells量表、D-二聚体检测及两者结合对急性肺栓塞做出诊断,分析各组APE诊断率。结果进行CTPA检查后诊断APE74例。D-二

学习

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策略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策略,内容包括东北寒地建筑设计策略,寒地大空间建筑设计原则。建筑设计的适应性体现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适应、地域性与特色性的适应、健康性与美观性的适应三个方面。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设

学习

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内容包括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免费阅读,女儿是爹妈的棉袄全文。前些日子,我生病了,又吐又拉还发烧,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女儿可可一下子变得十分懂事,给我端茶倒水,喂药喂饭。我一点胃口都没有,就说:“妈妈不想吃东西

学习

能源装备科技发展规划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能源装备科技发展规划,内容包括能源科技装备发展规划,能源装备标准体系明细表。能源科技与装备是能源产业的基础,产品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吸纳就业能力强,在制造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加快能源科技与装备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

学习

浅谈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高校美育课程的重要性,内容包括高校美育课程,高校美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文化艺术的传承是以保证“美育”的普及为基础的。美育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艺术院校或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美育是完善人格的重要内容,是支撑国家精神文明的

学习

不同草菇栽培菌株的比较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不同草菇栽培菌株的比较,内容包括草菇的生产栽培论文,草菇菌种品种。对中国不同地区的24个草菇栽培菌株的子实体颜色、菌膜厚度、菌柄形态及着生方式、菌托形态和生物转化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草菇栽培菌株子实体形态存

学习

韩国社会重视祭祀文化的原因考察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韩国社会重视祭祀文化的原因考察,内容包括韩国民俗文化重要性,韩国祭祀的起源和发展。摘要:韩国人重视祭祀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古代韩国祭祀的原因是预防天灾疾病的发生及向祖上表达自己的孝心。现代韩国人进行祭祀,除了追忆

学习

毛遂之死范文精选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毛遂之死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毛遂怎么死的,毛遂生平简介100字。毛遂之死篇1毛遂不识囊中颖脱锥,功成方信有英奇平原门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周昙【史影】在唐代诗人中,周昙不是特有名,但他却写了很多的咏史诗。这首《毛遂

学习

房修工程师述职报告范文精选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房修工程师述职报告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房修工程师转正述职ppt,房修工程师年终总结个人。房修工程师述职报告篇11、材料岗位的收尾工作本岗位对企业来说,是降低投资成本的重要环节,从个人思想认识上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并做到了如

学习

欢迎词语范文精选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欢迎词语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欢迎词写作,欢迎词范文100字。欢迎词语篇1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口语交际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纳为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

学习

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货币制度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论文篇1关键词:国际货币基金;汇兑安排;操纵汇率论文联盟近年来,由于我国长期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保持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状态,国家的外汇

学习

医疗会议邀请函范文精选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医疗会议邀请函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会诊邀请函书写范文,医学会议邀请函寄语简短。医疗会议邀请函篇1【医学技术会议邀请函模板一】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将于20XX年9月

学习

请假的好理由范文精选

阅读(36)

请假的好理由篇1“骑驴找马”的职场人为怎样请假去面试而烦恼,而选择“裸辞”的职场人似乎更能一门心思地为自己寻求新的起点。网友“Amanda0530”表示:“在职期间频繁请假面试会让我心里感到很不好意思。而且即便面试成功了,我也很难以跟

学习

丰富成语积累 积淀文化底蕴

阅读(34)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是汉语词汇中的瑰宝。本文根据小学年级的特点,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将课内外相结合,积累与运用并重,丰富了小学生的成语积累,积淀了小学生的文化底蕴。关键词:成语文化教材课外情境DOI:10.16657/ki.issn1673-91

学习

酿酒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37)

酿酒文化论文篇11酿酒行业背景、专业教学状况和合作企业介绍酿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酿酒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2011年我国的白酒产量已突破一千万吨,啤酒产量接近五千万吨,其他各酒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