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启示

摘要:《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同志在30年代,为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至1948年12月,就已印行了32版,创造了中国哲学出版界的一个奇迹。《大众哲学》之所以受到读者如此热情的欢迎,与其贴近大众的内容、形式、语言关系甚密。适逢艾思奇逝世四十三周年,写下此文以表缅怀之心。

关键词:艾思奇;《大众哲学》;内容;形式;语言

中***分类号:B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188-02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治新经济服务的。”“在‘五四’以前,中国的新文化,是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属于世界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的一部分。在‘五四’以后,中国的新文化,却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1]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全民族中90%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的有力武器。***文化,在***前,是***的思想准备;在***中,是***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而***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这个文化战线的各级指挥员。‘没有***的理论,就不会有***的运动’,可见***的文化运动对于***的实践运动具有何等的重要性。”而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

1933年12月艾思奇在上海《中华月报》第二卷第一期的文章“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中写道:“哲学是文化现象的一部门,文化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社会的文化。”[2]而创作于1934年的《大众哲学》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新文化的特征。《大众哲学》内容、语言和形式都是为大众服务而精心设计的。

作为新文化一部分的《大众哲学》是大众的,是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的。在中国***战争中,它鼓舞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昂扬斗志,幻化成千***万马,使敌人闻风丧胆。据说操着奉化口音无可奈何地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还气急败坏地指着陈立夫的鼻子大骂:“***能写出大众哲学,你们身为***员就写不出来,你们这帮该死的,白吃饭,不做事。”[3]

一、紧扣时代主题

《大众哲学》不仅在实践依据方面立足于当代,而且在理论深度上也具有当代的特征。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同志在30年代为通俗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原在上海出版的《读书生活》第一、二卷(1934年11月至1935年10月)连载,题为《哲学讲话》。后出版单行本。1936年印行至第4版起改名《大众哲学》。到1948年12月,共印行了32版。创造了中国哲学出版界的一个奇迹。这本马克思主义的“入门”书,启发了千万颗苦闷彷徨的心,许多青年人在它的影响下,走上了***道路。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就是背着《大众哲学》奔赴延安的。《大众哲学》为什么会受到读者如此热情的欢迎呢?正是因为其内容、形式、语言都充分地考虑到了受众的需求。

1934年6月,由“社联”安排,艾思奇进入李公朴先生主持的《申报》流通***书馆读书指导部。在这里,他担任该馆在《申报》副刊“读书问答”专栏的撰稿工作;接触到大量的读者来信,特别是一些失学失业的青年人,纷纷来信诉说他们的苦衷。在这种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人民大众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出路又在哪里[3]?如当时的青年人之一陈涌写道:“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并不幸福,并不平静,总是模糊地觉得应该有一种不同的生活,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鲁迅的小说,俄国的一些作品,加深了我对旧世界的认识,但一个人觉醒以后不知道往何处去,却又带来更加剧烈的苦痛。”[4]

艾思奇抓住了大众读者的困惑所在,在书中尽量引用和大众的读者息息相关的事例,把当时国家的形势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紧紧连在了一起。即使当今时代的人读起这本书,也能通过它很清晰地明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怎样的危难形式,当时的中国民众面临怎样复杂的斗争形势,对当时的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

二、创新文章形式

对于初次接触哲学的人来说,阅读《大众哲学》并不十分困难,作者充分考虑了它的服务对象,创新了文章形式。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全书共探讨了22个问题,在论证过程中每个问题都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做到了“把教育***干部的知识和教育***大众的知识在程度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把提高和普及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结起来。”[1]

为了开启民智,拯救旧中国于水火之中,九一八事变后,艾思奇毅然弃学回国。他很了解当时的民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为了点燃他们胸中的斗争之火,为***增加力量,必须用他们能接受的形式,才能引起普遍的共鸣。艾思奇说:“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失学者们解一解智识的饥荒。……它不是装潢美丽的西点,只是一块干烧的大饼。”[5]

初识哲学的人往往会被它的玄奥深涩吓倒,从而放弃进一步的探究,更何况对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大众。当时中国的许多年轻人看到十月***的胜利,于是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理论武器,想让它在指导中国***实践中发挥作用。可无奈于虽然抱着极大的热情读了一些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但由于作者是外国人,又没以中国的***实际为例,所以读时一腔热情,过后都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而且对于当时未具备哲学起码常识的人是很难接受的。于是艾思奇大胆创新,对于每个问题的论证过程都贯串了小标题的形式。该书有五大章,二十二节,每节均有标题以及解释性的大标题。每章各节的大多数段落前有一方小框,框内简略归纳该段落的内容。“这一特征是最富有创新和重要的。读者很少会看到有两整页长的内容。对阅读技巧不高或时间有限的读者来说,该书的外形不像哲学书的外形那样令人害怕。相反,《大众哲学》的外形是简短精练、便于间断地阅读。”[6]每个小标题对所论述的问题起到概括归纳的作用,逻辑严密,论证层层深入。读者可读了一段文字论述后又看看小标题的归纳,这样,就给没受过任何抽象思维训练的读者降低了阅读的困难,唤起了阅读热情。以免读过去仍旧一头雾水,一片混沌。无疑,《大众哲学》外形上的新鲜和简洁对它受欢迎起了很大作用。

三、直白、生动活泼的语言

***的文化人而不接近民众,就是“无兵司令”,它的火力就打不到敌人。为达此目的,文学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文化的无限丰富源泉[1]。

《大众哲学》所论证的哲学问题艾思奇都设计了生动活泼、简明易懂而又很能吊足读者胃口的语言来描述。

首先,使用明白如话,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古人沈约就说过: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诵读。父亲也教导艾思奇:“无论作诗、写文章,应像白居易那样,务使人人能读,妇孺皆知。”艾思奇对父亲的话铭刻于心,《大众哲学》的文章标题使用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读来朗朗上口,倍感亲切。使哲学走出了高深莫测的殿堂,消除了哲学与大众之间的心理藩篱,融入了市民社会。正如美国泰瑞・博登霍恩所言:“《大众哲学》里没有任何古词或暗语,是用1 000个普通字写成的。作者在书中既不炫耀自己的语言知识,也不滥用或夸张地使用语言。他自愿丢弃了那种半土不洋的、学究气的语言,努力以他的目标读者能懂的语言说话,这就使他的著作有了一定的可信性和权威性。”[6]

如,“两***对战”、“三分像人,七分像鬼”、“天晓得”、“原来是一家人”、“用照相作比喻”、“是朋友还是豺狼”、“无风不起浪”、“谈虎色变”、“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等等。

其次,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哲学并不神秘”、“不是变戏法”、“为什么会有不如意的事”、“在劫者难逃”、“卓别麟和希特勒的分别”、“没有了”、“追论雷峰塔的倒塌”、“岳飞是怎样死的”。这样的构思,让读者一看题目,就有产生疑问,激起了读者强烈的求知欲。这也是此书引人入胜,赢得众多读者群的原由。

最后,通俗性与哲理性的结合。每一个通俗的文章标题后又加上破折号引出其揭示的哲学命题。这样巧妙的构思,是作者既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程度,又考虑到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读者可没有障碍的接受,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深入。由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文章标题过渡深入到一个小哲学命题,符合人认识的客观规律。读者读完文章后会由生动的情节联想到相对应的哲学问题。对作者论述的哲学问题记忆犹新,不容易遗忘。使读者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实践中,能自觉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来处理思维中的矛盾困惑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真正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正如李公朴在序言里所说,“《大众哲学》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7]

总之,《大众哲学》贴近时代的内容、独特的语言、别出心裁的文章写作形式,使它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心。这一现象启发我们不断思索当今文化传播的形式。哈贝马斯认为,传播是一种以理解为导向和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沟通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的共识[8]。所以,为使大众欣然接受,热烈拥护,无论电视、电台、各类书刊,都应紧扣时代主题,创新传播形式,抛弃生硬、刻板、装腔作势、高高在上的姿态,使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这样,文化传播事业定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88-701.

[2]艾思奇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刘萍.大众哲学家艾思奇[J].民族团结,1997,(6).

[4]陈涌.有关艾思奇的二三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3).

[5]艾思奇.关于《哲学讲话》(四版代序),《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徐素华.艾思奇研究在国外[J].哲学动态,1996,(6).

[7]李公朴.“序”,《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李庆林.传播研究的多维视角――马克思、哈贝马斯、麦克卢汉的传播观比较[J].新华文摘,2006,(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重读经典: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启示

学习

《镜鉴》读后感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镜鉴》读后感,内容包括镜鉴警钟观后感,镜鉴古今读后感。让使命苏醒——读《镜鉴》有感合上有着345页的《镜鉴》,百余名锒铛入狱的阶下囚,和着一声声的忏悔,他们的形象由远及近。脑海里“五四”运动学生的呐喊声依然清晰,刚刚

学习

商业步行街建筑设计探析

阅读(83)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商业步行街开始映入人们眼帘。商业步行街具有自己的特色,受到人们的欢迎,热闹景象非凡。商业步行街的建筑也是人们所关心和关注之处,如何将商业步行街的建筑设计得独具特色,为商业步行街的氛围起到锦上添花之功效,是本

学习

农行副行长杨琨:金融高管被金钱打败

阅读(87)

农行副行长杨琨、烟台银行董事长庄永辉、邮储银行行长陶礼明成为2012年三位银行高管涉案“头号人物”,金融界在较短时间内高频率地曝出高管们纷纷“落马”的消息。今年5月20日,中共中央纪委对杨琨进行了立案调查,他因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

学习

警惕假“新天”

阅读(23)

喜爱葡萄酒的人会发现,近几年,在传统老品牌的背后,一个新生的葡萄酒品牌迅速成长起来。没错,她就是―新天。作为中国葡萄酒业的后起之秀,新天接连摘取海内外评酒会桂冠,获得中国葡萄酒A级产品认证和“中国名牌”称号;先后发起“红酒普及风暴”,

学习

医者与患者冲突激烈的原因

阅读(24)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医院和社会追求的目标,但是医疗纠纷增多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基层医院由于规模小,受冲击能力弱等种种原因的制约,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必须对新时期医患关系

学习

CEO社交参与指南 万博宣伟公关顾问公司

阅读(33)

关于此项调查根据《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五百强排名,万博宣伟针对全球50强企业CEO的公开亮相活动开展了一项调查(其中美国15名、欧洲21名、亚太地区11名、拉美地区3名)。在进行调研时采用了多种途径,包括Factiva、搜索引擎、公司网站、YouTu

学习

生老病死十种人

阅读(34)

一、催人丧生的十大疾病全球有哪十大致命病?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仍有许多疾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其中最为严重的有以下10种类型:1心脏病;2恶性肿瘤癌;3脑血管病变中风或脑溢血;4肠胃炎;5流行性感冒及肺炎;6支气管炎包括肺气肿和气喘病;7糖尿病;8

学习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约会奇花异草

阅读(29)

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地球上热闹非凡,剑齿龙横行霸道,始祖鸟奋力奔跑,古老的动植物在弱肉强食的竞技中,也迎来了“造山运动”、“第四纪冰川爆发”等天翻地覆的巨变。大多数生命毁于这场灭顶之灾,但也有像笔筒树这样幸存下来的“孑遗

学习

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

阅读(71)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特点,内容包括第三方物流仓库特点,第三方物流招投标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已由最初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

学习

英国民族史诗:《贝奥武甫》

阅读(22)

BeowulfisoneofthemostimportantworksinBritishliterature.Writtenbyanunknownauthor,itconsistsof3,182linesanddatesbacktothe8thcentury.ThepoemtellsthebravedeedsofBeowulfwhokillsmonsters

学习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30)

农村城镇化论文篇1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城镇化一、农业的重要性及改革现状(一)农业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农业在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消耗粮食来维持

学习

深基坑降水及止水帷幕

阅读(39)

摘要】本文对地铁换乘部位工程和相对高差多变的复杂的多层地下结构工程在降水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计算,避免因过度降水而引起的对周围建筑物的不良影响或不均匀沉降、地面塌陷等问题,或是因降水不足使基坑最深部位集水,无

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精美的齐大刀系列货币

阅读(331)

春秋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金属铸币在贸易活动中开始出现,并逐步取代广泛使用的贝币和各种实用货币。这一时期的铸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通区域和货币体系。南方的楚地流行由贝币演变而来的蚁鼻钱;中原农耕地区

学习

浅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及其当代启示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浅论孟子的“浩然之气”及其当代启示,内容包括谈谈孟子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对孟子思想的思考与感悟。[摘要]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一生特别重视人的精神境界的修养和提升。孟子提出的“浩然之气”说是其道德

学习

民国初期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活动及对当代的启示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民国初期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活动及对当代的启示,内容包括民国时期教育行政制度的改革,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问题。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是民国时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在城市开展的轰轰烈烈的高等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亦有在农村展开

学习

华为文化企业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华为文化企业文化给我们的启示,内容包括华为文化对企业文化理念的借鉴,华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文章摘要】本文通过自己多次深入大型企业实习锻炼,耳语目染中感受到了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过比较,分析了国内各大型企业的企业文

学习

池莉小说接受的当代启示和前景展望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池莉小说接受的当代启示和前景展望,内容包括池莉小说语言的风格,关于池莉小说风格的论文。【摘要】池莉,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阅读池莉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异的文学现象。回顾与研究池莉有助于我

学习

方方文学创作中蕴涵的生存哲学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方方文学创作中蕴涵的生存哲学,内容包括论方方小说创作,方方小说的艺术特色。方方对于生与死的模式的关注,贯穿了她大部分小说。《风景》①中以死去的小八子的眼光,窥见七哥的生;《白驹》以王小男为了1500块钱毫不崇高的死,来反

学习

浅析“古文字构造模式”对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启示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浅析“古文字构造模式”对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启示,内容包括中国古文字学流派,古文字学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也是培养学生汉语能力的基本要素。汉字学习被很多汉语学习者视为学习道

学习

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内容包括大众心理学论文,普通心理学论文范文。大众心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既然勒庞把那些受集体精神支配的人称之为“乌合之众”,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加入到群体中去,又如何形成大众心理的呢?首先,人们从个体组织

学习

两次世界大危机的启示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两次世界大危机的启示,内容包括两次世界大危机的启示,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全文。1929年和2008年两次大型国际金融危机在给全球经济带来破坏性冲击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使得中国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