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是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代表作家伊藤整等人有意识地模仿西方“意识流”大家乔伊斯、普鲁斯特的写作技巧,成功移植了西方意识流文学,同时在移植的过程中结合日本本土特色,形成了日本式“意识流”。
关键词: 西方“意识流”文学 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 影响
纵观日本现代文学史,可以看出昭和初年的日本文学呈三足鼎立的局面。首先是私小说,其次是有组织的艺术运动――无产阶级文学,再者就是以横光利一及伊藤整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三者各具特色,私小说是与日本的精神、风土密切相关的文学,追求日本人固有的语言意识和生活感觉,可以说是呈封闭状的文学,与此相反,无产阶级文学受到了俄国***后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而现代主义文学则直接受到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特别是在创作手法上,日本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家有意识地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促进了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新心理主义文学如何移植西方“意识流”文学,并如何体现出日本式“意识流”文学特色。
日本的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是在新感觉派解体,新兴艺术派昙花一现之后,由伊藤整等人发起的。新心理主义文学中的“新”与新感觉派文学一样,主要是指与小说创作方法相关的新技巧和新方法。伊藤整在《新心理主义文学论》中将新心理主义文学等同于“意识流文学”。在同一时期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作为其重要分支的“意识流”文学也是盛极一时。从时间概念上来看,日本的新心理主义文学与西方的“意识流”文学保持了一致性。而且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日本的新心理主义文学较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意识流”文学的影响。
一、西方“意识流”文学的特色
20世纪20年代,“意识流”文学作为西欧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一环登上文坛,盛极一时。“意识流”文学诞生的背景可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文学基础、心理基础和哲学思潮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
19世纪末期,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经济的高度发展与个人精神的极度空虚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过去的理性哲学思潮与现时的非理性思潮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是在文学领域,作家文人开始把文学视点从外在现实转向人的内在现实,用犀利的文字刻画出混乱复杂的世纪末情结。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意识流”文学。
当然,“意识流”文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19世纪末期的西欧现实主义文学已经开始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豪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福楼拜提出的“自由间接话语”,即第三人称独白,更是将现实主义文学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为“意识流”文学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文学基础。“意识流”文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特色即内心独白、第一人称的独白。
另外,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梦的解析”等学说,以及哲学大家柏格森提出的“心理时间”概念为“意识流”文学的创作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意识流”文学在日本的翻译及传播
在日本,“意识流”这一用语最初出现在心理学领域。明治30年间,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的简装版被日本大学作为教科书使用,其中的心理学讲义中提到了“意识流”这一用语。到了昭和时期,“意识流”作为文学理念传到日本。其接受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介绍“意识流”小说家和翻译“意识流”作品,第二个时期是将其文学方法纳入日本现代主义文学之中。
前面已经提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意识流”文学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学基础,所以分析弗洛伊德思想在日本的接受情况对于考察“意识流”文学对日本文坛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1928年大蚕芏等设立了东京精神分析研究所,掀起了一股精神分析热潮。1929年《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全集》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大系》相继出版。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也被逐渐运用到文艺领域。厨川白村在其著作《苦闷的象征》中运用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和梦的解析理论,提出“人类的生命力因压抑而产生的苦闷是文艺的根本”,[1]“梦是潜伏在人的无意识中的精神伤害。同样,文艺作品是潜伏在作家生活深层的人类之苦”[2]等文艺理论。这些文艺理论影响了很多作家,而且弗洛伊德的名字和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也因此渗入到日本文坛。川端康成在《水晶幻想》中提到“弗洛伊德和十字架”[3],而且1924年发表的《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中对“自由联想”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因此可以推测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这一理念对于川端康成的文艺理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当时盛行的季刊杂志不断介绍了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西方“意识流”小说家及其作品。1928年9月发行第一册《诗与诗论》,此后每一册上都刊登了外国作家的肖像,其中第12册和第14册上都是乔伊斯的画像。由此也可看出日本文坛对于外国作家的关注程度。
其后,作为《诗与诗论》的后继杂志《文学》创刊,第二册(1932年6月)、第三册(1932年9月)分别刊登了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画像,而且第二册特别做了一期《乔伊斯研究》。
《文学》的创刊号上刊登了淀野隆三翻译的普鲁斯特的《在斯万家那边》。根据淀野隆三的回忆,1928年的日本文坛已经对普鲁斯特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1930年6月出版了由淀野隆三编辑的第一册《诗・现实》,1931年1月开始连载由伊藤整、永松定等翻译的《尤利西斯》,与此同时,伊藤整编辑的《新文学研究》第一辑也开始发行。《新文学研究》的第三集为《乔伊斯研究》特刊号。
三、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的登场
昭和初期,文坛出现了新的变化。无产阶级文学主张通过社会***解决日本社会的矛盾,与此相对,新感觉派文学则用感觉表现和20世纪西方文学的新手法来表现潜伏在现代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在此形势下,伊藤整将西欧的文学手法与自身对诗的感悟相结合找到了新的文学模式。
对于新心理主义文学的出现,伊藤整这样说道:“文体上只有三四个人具有大致相同的倾向,因为这些人的工作以及研究普鲁斯特的工作不断受到重视,所以综观这四五个人的共通之处,在日本即被称为以心理现实主义为中心的新心理主义,仅此而已。并没想过以此主张来兴起文学运动。”[4]
从伊藤整的话语可以看出,新心理主义文学并不具备具体的文学理念和文学理论,而且“新心理主义文学”仅仅是伊藤整等人造出的词语,与新古典主义和新浪漫主义中的“新”有所不同。新古典主义和新浪漫主义中的“新”是“再生”的含义,而新心理主义的“新”则意味着“新生”。伊藤整在《文学中的新》一文中作出以下解释:“真正的新文学所期待的是深入现实的细微之处,如何正确地表现能够意识到的现实,换言之,无非就是正确地追求现实的过程,作为秩序的方法和技术以及作为结果的作品。”[5]
因此,伊藤整所强调的新心理主义的“新”主要表现在小说的方法和技巧方面。
四、受到“意识流”影响的新心理主义作家
日本文坛受到“意识流”影响的新心理主义作家主要有横光利一、川端康成、伊藤整及堀辰雄。
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是由新感觉派文学转换成新心理主义文学的作家。《机械》(1930)是横光利一向新心理主义文学转换的标志。文中采用一个劳动者内心独白的方式捕捉了工厂中人们的复杂心理。对于这部作品,伊藤整曾评价道:“显然受到了《文学》上登载的普鲁斯特的影响。”其后横光利一还创作了《寝园》(1930)、《家纹》(1934)等作品。
川端康成在新感觉派文学解体后,开始以“意识流”手法创作新的作品。《针・玻璃・雾》(1930)和《水晶幻想》(1931)都是采用“意识流”手法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新心理主义文学代表作。
新心理主义文学的本家是伊藤整和堀辰雄。创作方面,伊藤整主要模仿乔伊斯创作了《感情细胞的断面》(1930.5)、《M百货店》(1931.5)、《生物祭》(1932)、《幽鬼的街》(1937)、《幽鬼的村》(1938)一系列代表作,其中《M百货店》描述了一个青年看到一位女演员站在化妆品柜台前挑出一瓶化妆品的这一瞬间的此起彼伏的心理。
堀辰雄的代表作主要有《圣家族》(1930),它以一个作家的死为契机,描写了周边男女微妙的心理活动。
在日本文坛有着这样的评价,即伊藤整的文学是乔伊斯式的,堀辰雄的文学则是普鲁斯特式的。不管属于哪一种,都充分说明了二人在学习西方“意识流”方面对于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的贡献。
五、西方“意识流”与新心理主义文学的差异及成因
作为日本现代主义文学一环的新心理主义文学与西方“意识流”文学有不可分离的联系。而伊藤整在移植西方“意识流”理论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他受到了弗洛伊德及乔伊斯的影响,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蒙太奇”等“意识流”文学的典型表现技巧创作了一系列新心理主义代表作。
但是“意识流”文学理论传到日本后,其特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西欧的“意识流”小说几乎没有故事情节,也不具有逻辑性。但是与此相对,日本的新心理主义文学作品中始终贯穿了一定的故事情节。其次,与日本的新心理主义文学相比,西欧的“意识流”小说中对于性的描写更为大胆,同时对于人类的变态心理的刻画更加深刻。
对于两者所存在的差异,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从当时的文学背景来看,现实主义文学依然主宰日本文坛,私小说的传统也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其次,如果将小林秀雄等代表的《文学界》视为文坛主流的话,伊藤整所属的《新潮》仅仅属于次要角色。根据伊藤整的回忆,他在提出“意识流”的主张之后,曾受到了来自小林秀雄的《文艺评论》、濑沼茂树的《现代文学》和春山行夫的《文学评论》的批判。最后,从当时的文坛形势和读者的审美心理来看,日本的新心理主义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或是故事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意识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六、“意识流”文学及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的命运
40年代初期,“意识流”小说迎来一时鼎盛,之后逐渐消沉,“意识流”文学流派也自然解体。直接原因主要是过于倾向于表现内在现实而放弃了表现外在世界,为了最大限度地表现心理现实而人为地隔绝人物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仅仅表现人物的主观意识。另外,意识流文学传到日本后并未扎根。
作为今后的课题,我认为可以选取新心理主义文学作家伊藤整及堀辰雄的代表作进行考察,一方面可以研究“意识流”在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可从具体的作品中来进一步探讨日本意识流文学特色,以及产生变化的成因。
参考文献:
[1]鲁迅.苦闷的象征[M].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39.
[2]同上.P63-64.
[3]川端康成.水晶幻想[M].筑摩书房,1974:242.
[4]竹盛天雄,吉田熙生,野山嘉正编.座谈会关于新文学的动向(新现代文学研究必备)[J].学灯社,1992:15.
[5]铃木幸夫.心理派(比较文学讲座Ⅲ)[J].清水弘文堂,1982:33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议西方“意识流”对日本新心理主义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