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文章主要对不同声部音乐旋律的走向及触键方式进行研究,其意义与价值在于了解巴赫的独特触键和发现作品中多声部的旋律形态,最终能更好地诠释巴赫复调作品。并分别从巴赫身处的时代背景、巴赫钢琴作品中的旋律形态及处理、巴赫钢琴作品中的触键方式等方面加以阐述,点明旋律形态和触键在巴赫复调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并提出一些观点和意见。
【关键词】巴赫 复调作品 旋律形态 触键方式
在对巴赫钢琴作品学习的过程中,很多重要因素影响着演奏能力的提高,其中对旋律形态和触键方式的探讨和实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音乐表现力,更好地诠释音乐家的思想和情感。相反,若对旋律形态和触键方式不加思考和改进,往往会让我们辛辛苦苦弹奏的曲子索然无味,很难打动自己和他人。这一点,从笔者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对身边同学的观察,都可见一斑。例如,初学者一般很难准确区分巴赫复调作品中复杂的旋律线,并因此感到枯燥乏味,这就造成了演奏者自己觉得很难听、没兴趣、没信心,听众不知对方所弹为何物的尴尬局面。
如此,巴赫复调作品旋律形态和触键方式的学习意义和研究价值便显而易见。本文从介绍巴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平简介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巴赫复调作品的旋律形态和触键方式,以期对广大初学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巴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平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年)是巴洛克时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兼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也是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的开山大师,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
巴赫出生于德国***林根州艾森纳赫小城的一个音乐世家,有生之年是位著名的宫廷乐长,最后27年则是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的。他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例如《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通过宗教音乐形式,抒发了对人类灾难、痛苦的怜悯以及对和平、幸福的渴望。《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体现出了严谨的德国式思维。他首次将十二平均律全面、系统地运用到音乐创作实践中,把复调音乐的技巧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开辟了欧洲音乐的新天地。《戈德堡变奏曲》和《赋格的艺术》,则是复调技术的集大成者。
二、巴赫复调作品的旋律形态
将德国的复调式音乐进行一次大的飞跃式的发展,甚至将它进行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改革的著名音乐家就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不仅如此,他还是中古调式向大小调体制、功能和声体系发展的重要人物。巴赫的音乐作品,不管是以哪种形式存在或展示出来,无一例外地都以不同方式体现出其在巴洛克时期的卓越地位。
在巴洛克时期,音调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主调复调织体相互混合的,而且很多旋律都有伴奏音乐支持,比方说一支舞蹈、一首歌。一方面,在一段和弦音乐中很难掌握多个声部。另一方面,很多音乐旋律在某种状态下是一定要用单声部的样式呈现出来的,有时会出现音乐声部太少而不能形成和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就得设法做到兼顾。也就是说,不但会自己为自己伴奏,还要用自己的方式演奏出两个以上的音乐效果。
巴赫一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数量最多的当属复调式音乐。在一段音乐中,可以领略两种以上的音乐旋律,克服了一种音乐的单调和乏味,而且这些旋律在地位上几乎没有差别,这种拥有多种声部的音乐形式就是复调式音乐。
首先,对位法是复调音乐的主要写作技术,指在音乐创作中使两条或者多条相互***的旋律同时发声并且彼此融洽的技术,讲究旋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位法在巴洛克时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以巴赫所作的《赋格的艺术》和《音乐的奉献》最为著名。其次,单一主题模仿写作是乐思陈述方式的基础。巴赫的音乐主题旋律就是在这两种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升华而来的,富于铿锵有力的和声效果,以及耐人寻味的展现力度。
(一)简约形式的旋律形态
这种音乐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创作型曲目、赋格曲目等,一般在单一主题之上升华而成,形式往往参差不齐,长度经常在一小节左右变化,以两小节形式为主。
巴赫作品的旋律形态,通常让人感觉只有一条明显的旋律线,从中既感受不到隐藏的伏笔,也没有核心支点,比较简单明了。这种迷人的独特旋律,往往是在综合了表现形式、音乐节奏和复杂调式等因素后创作而成的,应用十分广泛,经常在主调织体出现,并且可以成为赋歌的突出主题。它的表现格调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欢快流动,也可以虔诚祈祷。另外,这种单线型主题旋律,弹奏难度相对较小,只要掌握触键规律,基本就可以实现音量起伏。
(二)复线型的音调存在状态
从16世纪末到1750年左右,通常被史学家称为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作为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出现了形形的艺术形态。这期间的复调式音乐,尤其是巴赫所作的复调式音乐,是那样完美、崇高,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天空之上。正如苏联音乐学家阿萨菲耶夫所说,“巴赫是这样的伟大,他使人感到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强大的创作实验室,其中锻炼着当时所有音乐上的创作技能、风格、倾向和尝试。”
复调式音乐不同于主调式音乐,二者分属于两种题材形式。要想正确区分,首先可以看声部是否***,其次在乐思陈述方面也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通过权衡比较便不难发现,在复调式音乐每个声部的发音过程中,都会有很强的***自主性。主调式音乐则侧重一个声部的鲜明地位,然后用其他各个声部来辅佐。其实,只要有了多声部的相互结合,就产生了复调式因素。
在巴赫的音乐作品中,有的可以直接看出是复调式音乐还是主调式音乐,有的介于这两者之间,无法明确划分。所以,把主调式音乐和复调式音乐进行严格区分似乎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基本属于毫无意义的行为。自古以来,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甚至是相互渗透的,复调式音乐与主调式音乐也不例外。事实上,这两种音乐的内在属性区别不大,只是由于外界需求及体裁要求,故呈现给大众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罢了。
具体来讲,巴赫所作的复调式音乐,表现主题是不同长度的,例如以完整的乐句为主题,和以卡农手法等写成的句型主题。这种结构的主要调式是二部性结构,在模仿性写作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并且有自己特殊的表现方式:一方面是有机掌握主题织体变奏,在一个恰当时机展现出来;另一方面是控制整体布局,进行适度调节。作品传达出的沉思意味,让人陶醉入神、回味无穷。
三、巴赫复调作品的触键方式
在钢琴演奏中,如何触摸键盘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不同形式的触摸方法,有着不同的表现效果。深入了解并切实掌握多种多样的触摸键盘方式,是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
巴赫的复调作品,音域变化较小,基本趋于平稳,最忌讳持续渐强或渐弱。演奏时需要考虑到钢琴这种乐器的内在特性,不要随意使用浪漫派常用的自由散漫、时快时慢的节奏。具体来讲,须把身体的力量慢慢由肩部运行到手指再到指尖。这一过程中,手腕要平稳,不可以抖动。手指要贴住键盘,下键的速度要慢。且手指触键位置要尽量靠后,指尖不宜过于直立。如此,每个指尖都可以圆滑流动,丝毫也不艰涩滞顿。或者,用不连续的手指进行触摸、模仿,从而达到一种动听、动人的演奏效果。整个演奏过程中,要力争做到用手指控制声部和耳朵,提高辨别声部的能力,从而灵活驾驭、游刃有余。
(一)触键要点
法国钢琴家、教育家玛格丽特・朗特将“技巧”解释为:“技巧就是触键……技巧是‘吐字’,是手指的‘清晰发音’。”巴赫在进行钢琴演奏时,手指运动幅度很小,基本上只有手指第一个关节在动,以至于几乎察觉不到它的变化。一个手指弹奏时,其他手指还可以停留在原来的位置。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即使在演奏难度很大的旋律时,他仍然可以处于从容、和谐、完美的状态下。那么,“巴赫式”触键方式的要点有哪些?笔者将其大致总结如下:
1.轻巧。手指轻轻运动,并且用最小的力度。
2.断章。手指在键盘上用最快的速度敲击并放开,并且不用手掌的力度。一般在时值的1/2位置上面。
3.乐章。不是连奏的乐章,相对断章来说,放松键盘的时间要更长一些,一般是时值的3/4。
4.顿音。顿音不是整体音符的,一般需要一个整体的前臂运动来完成。在八分音符的演奏中,放松键盘的时间要多于非连奏性音节。
5.连续音节。巴洛克时期至关重要的一个起奏点,音色要注意保持在集中位置。
(二)影响因素
决定选用怎样的触键方式,要根据乐曲所要表达的情绪具体分析。关于这点,书本上并没有明确的介绍和标准。所以,演奏者只能仔细观察音符的排列方式,酌情设计、选用合适的触键方式。
音符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若想进行详细、完整、科学的分类,难度很大。较为可行的是,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方式:均等时值流动,和以此为基础的组合。如此,粗陋地做一归纳,作为学习的启示和参考。
1.跳音。巴赫作品中的跳音,不可演奏的与其他作品的跳音一样短促。相反,可弹奏成一般断奏,即手臂上下动作,手指尖集中,手腕自然放松,但不可甩手腕。除此,要保持适度的弹性,避免触键生硬。
2.歌唱性的连奏。手指触键,小心翼翼、胸有成竹地慢慢弹下,避免手指敲击键盘。同时须注意,一个乐句要尽量用一个力量弹下来。
3.十六分音符。在一些速度较为缓慢的乐章中,以连串的十六分音符作为主题时也是常常连续演奏的,但在节奏较快时,往往作为炫技性的乐句,可能是半连奏弹出。
4.八分音符。八分音符常以长串形式存在,且速度较为缓慢,也是连奏的。但我们要注意,它和十六分音符对立时需要断章。奥地利音乐家席夫在演奏欢快的曲目时,会做一些相应的、合适的改变,常常在级进的音上加上连线。
5.四分音符。重中之重是把时值弹足。作为一般声部,特别是低音进行,大多时候是非连奏的。
6.二分音符。保持足够的时值,低音时非连奏,在被作为一拍成串出现时为连奏。
结语
在学习巴赫复调作品的过程中,如何均衡其中连绵不断的交织、发展的旋律线是其精义所在。初学者一般很难准确区分其中复杂的旋律线,使弹者觉得枯燥乏味导致不喜欢巴赫的音乐,而听者则是不知其所弹为何。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触键方式是关键所在。只有勤学苦练、认真思考,熟练掌握弹奏方式,才能谱写出华丽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张弛.巴赫钢琴作品中的旋律形态及其处理[J].艺海,2007(3).
[2]杨林岚.浅析巴赫《二部创意曲》中的复调性、断连性、歌唱性与弹奏要求[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侯蕾.对巴赫钢琴音乐作品弹奏的几点看法[J].艺术研究,2008(3).
[4]陈东.巴赫二部创意曲主题句法解构[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6(1).
[5]王晓坤.钢琴触键与音色表现刍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巴赫复调作品的旋律形态及触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