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护
失去传统文化,相当于抛弃了一半的赤子之心。
――题记
泱泱大国,因文化得以传承;
大国泱泱,因传统得以蓬勃。
不忘夫子庙前,孔明灯绚烂于广阔的黑幕下;不忘烽火台上,浓浓狼烟环绕在雄伟的长城上;不忘五彩的脸谱,在锣鼓声中千变万化……
呵护传统文化,呵护绝版的文化。
《百鸟朝凤》间,谁又留恋那婉转的唢呐声声;《二泉映月》中,谁又徘徊于惠山脚下。看不见葫芦丝的悠扬旋律中孔雀舞的蹁跹,听不见编钟叮当的轻盈声中无尽的悠长……跳跃的流行歌曲成了更多人的喜爱。为何人们都不担忧:中国的传统音乐有谁来呵护?
谁在“清明时节雨纷纷”之际,遥望故乡,缅怀亲人?谁在“今夜月明人尽望”之时,举头望月,低头思乡?又有谁在“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刻,登高览胜,遍插茱萸?的确,人们早已向往情人节的浪漫、圣诞节的温馨。为何人们依旧不担忧:中国的传统节日有谁来呵护?
电脑时代,还有谁记得王羲之“矫如惊龙”的书法。
肯德基店前,还有谁记得年糕的可口美味。
洋房的奢华享受中,还有谁记得四合院的古朴、江南雨巷的幽深。
现代人的双眼被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所模糊,已看不清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来自远古的呼唤,使心岿然不动吧!呵护传统文化,用心传承这泱泱大国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不忘传统,不丢失传统,用信念呵护对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
呵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相当于多了一半的爱国情。
点评:
警句起笔,凸显传统文化的价值。
句式整齐,琅琅上口。
以三个“不忘”引出“传统文化”这一主题。
点题自然。
写传统音乐遭到冷遇,发人深思。
诗词引用恰当,表达了对外来节***传统节日更受重视的忧虑。
有详有略,展现问题的普遍性。
由现象到原因,归纳题旨。
发出呼吁,铿锵有力。
点题并呼应题记。
题目
呵护中有温情,呵护中有智慧,呵护中有境界。我们在呵护中成长,成长的我们也将呵护传递……请以“呵护”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2 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整体评价:
文章切入的角度比较新颖。从文化的层面展现“呵护”情怀,呼吁呵护传统文化,并将呵护传统文化与爱国相联系,深化了主题。在具体展开时,运用联想、引用、排比等多种手法,将京剧脸谱、古老的编钟、节日习俗、四合院等代表传统文化的符号,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唤起读者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和眷恋之情,随后自然阐发道理,发出呼吁。文章内容丰富,详略得当,语言流畅,显示出考生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
(周国安 王梦霞评价)
呵护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总是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早晨为我准备健康可口的里餐,晚上为我送来香醇温热的牛奶,这些都是他们对我的呵护。
我家有两间房,一间大的,一间小的。平时,我在小房间做作业,爸妈在大房间看书或休息。我在小房间做完作业后,就去大房间睡觉。
进入初三,每天的作业量加大,我也睡得更晚了。
偶然的一天,我睡觉前突然发现大房间的灯没关,我以为是爸妈忘记关了,也没太在意。
第二天,灯仍然亮着。我觉得奇怪,这灯应该不是无缘无故留着的。想了半天,没想出原因,我就睡着了。
第三天,不出我所料,灯依然在黑暗中发出白色的光芒。我走到开关前,“啪嗒”关上了灯。顿时,房间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我试着在房间中挪动几步,可在漆黑一片的环境下,原本再熟悉不过的房间变得很陌生。我在黑暗中摸索着,试***打开灯,过了好半天,灯又亮了。
我终于想通了:那灯,哪里是爸妈忘记关的啊!这明明就是爸妈对我的呵护啊!
爸妈可能早想到了我在黑暗中走路的不便,怕我摔着,于是他们故意开着灯,好方便我走路。我曾经尝试过开着灯睡觉,那刺眼的白光让人很不舒服,而爸妈为了我,宁愿让自己的睡眠质量打折扣。
我又瞥了一眼那灯,那从灯罩中泻出的灯光,全都是爸妈对我的呵护。
点评:
开门见山,以小事表现父母的呵护。
为后面的情节做了铺垫,但语言略显唆。
“偶然”与“没太在意”相照应,用词准确。叙述比较平淡。
详写自己的体验,为后文的“想通”打下基础。以人物内心活动点题。再次用自己的体验来理解父母的爱。
结尾再次点题,但形式比较单一。
题目解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题。审题时,首先应理解“呵护”一词的含义。呵护,除了“保护、爱护”外,还有“小心翼翼”、“珍爱有加”的意思,“呵护”的对象应该是非常宝贵或美好而脆弱的。“呵护”的施动者必须有给予爱的能力,“呵护”的接受者必须有美好、珍贵的特点。如呵护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和各种动物,呵护童真、青春、梦想,呵护亲人等,都非常贴切。而呵护时间、呵护记忆等则比较牵强,混淆了“呵护”和“珍惜”的含义。
这一文题比较容易出现雷同的题材,如写亲情,很多考生可能会写发高烧时父母送“我”去医院,天降暴雨时父母为“我”送伞等,这样的题材不容易获得高分。可以选择自己生活中独特而又真实感人的经历,如,考试前一天晚上妈妈为“我”削好2B铅笔并精心做了两个笔套;在通过黑暗的楼道时爸爸打开手机,借手机微弱的光照亮“我”前方的路;奶奶从老家送来好不容易攒下的柴鸡蛋……这些材料源于生活,富有个性,蕴含真情,更能打动读者。
除此以外,考生也可以在立意和选材时另辟蹊径。如写父母呵护孩子较难出新,而写晚辈对长辈的呵护就略胜一筹;如歌颂呵护非常普遍,若写过度呵护也是一种伤害则显得新鲜;如写和风细雨式的温柔呵护比比皆是,若写蕴含在严厉里的另一种呵护则更独特动人。除此之外,呵护孩子的梦想、呵护民族尊严、呵护传统文化等,都是更深更新的立意角度。
整体评价:
文章以小见大,情真意切。考生从一个简单的细节里,感悟到父母的呵护,并以细致的描写凸显这一点。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内容过于简单,立意不够深刻,如果能在结尾处添加“我”对父母呵护的回馈,让呵护有了相互的双层的内涵,文章就会上一个台阶。此外,文章篇幅不足,结尾比较仓促,且有些地方语言还有待推敲,这些都影响了得分。
(周国安 王梦霞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