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规定要“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文言文句式主要放在文言文翻译、古诗文阅读理解中进行动态考查,也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如判断句式的异同、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等。常见的文言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判断句、否定句、倒装句、省略句、疑问句、被动句及一些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式
文言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而进行判断,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
1.用“……者,……也”“……者,……”“……,……也”“……者也”表判断
此为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其中“……者也”中“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也”是语气词,表示加强肯定语气。例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副词“乃、则、即、皆、固、诚”和判断词“为、是、非”等表判断
其中,“是”在文言文中一般为指示代词,而非判断词,应特别注意;谓语前加否定副词“非”的判断句是判断否定句。例如: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④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⑤人非生而知之者。(韩愈《师说》)
3.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直接由名词对名词进行判断。例如:
①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判断句并不表示判断。这些特例有:①用判断句表比喻,如:夫鲁,齐之唇也(《左传》);②用判断句表因果,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用判断句表复杂的内容,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二、否定句
文言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例如:
①距关,毋内诸侯。(司马迁《鸿门宴》)
②登高而呼,臂非加长也。(荀子《劝学》)
三、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
在古代汉语中,宾语也跟在现代汉语里一样,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在一定条件下,为了强调宾语,也将其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句中常出现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例如:
①大王来何操??摇(司马迁《鸿门宴》)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无条件地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一言以蔽之”等。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中,一般必须有否定词如“不、未、毋、无、莫、弗”等。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②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值得注意的是,“相”表动作行为趋向于一方(有指代作用)作宾语时,即使不是否定句,也要放在动词前面。如“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同样,“见”表受事者自己,有指代作用(指“我”),也要前置,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见谅”等。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
“之”“是”只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来加强语气,无其他实际意义。(也有人认为“之”“是”是代词,复指前面的宾语)例如: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唯命是从、唯利是***。
(二)主谓倒装
1.表感叹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表疑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介词(于、乎、以)结构作状语后置
①言于郑伯曰。(《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荀子《劝学》)
③张良具告以事。(司马迁《鸿门宴》)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意思。省略句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包括承前省(承前面的主语省略)、蒙后省(呼应下文省略)、对话省(在对话中省略)和自述省。例如:
①天下云集响应,(天下)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②(扁鹊)居十日,扁鹊复见。(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今日之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④(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
2.省略谓语
在特定情况下,谓语也可承前省、蒙后省和对话省。例如: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省略宾语
省略宾语分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两种情况。例如:
①急击(之,代沛公)勿失(之,代机会)。(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竖子不足与(之,代项羽)谋!(司马迁《鸿门宴》)
4.省略兼词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代蔺相如)归赵。(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省略介词“于”“以”
①今以钟罄置(于)水中。(苏轼《石钟山记》)
②赐之(以)彘肩。(司马迁《鸿门宴》)
五、疑问句式
在古代汉语中,疑问句一般借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的帮助而发出疑问,但有时也不用疑问词。疑问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疑问代词(谁、何、曷、胡、安、孰、焉、奚等)的
①谁为哀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2.用疑问语气词(乎、欤、耶、哉、诸、邪等)的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石钟山记》)
②壮士,能复饮乎?(司马迁《鸿门宴》)
3.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用
①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②又安敢毒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4.疑问代词、疑问语气词全不用
①然天子读书有几?(袁枚《黄生借书说》)
②倘汝有灵,可能告我?(袁枚《祭妹文》)
5.不用疑问词,而用否定词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分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于……”“……受……于……”表被动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如:
①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2.用“见”“见……于……”表被动
在动词前加“见”字表被动,有时动词后面再加上“于”字,用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需要注意的是,与“见”表被动的形式很相近的,诸如“见谅”“见教”等句式中的“见”,是指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不表被动。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为”读wèi,介词,在这里起引出动作的主动者的作用。例如:
①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被”表被动
直接采用介词“被”表示被动,和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意思一样,但是这种情况在古文中比较少见。例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二)无标志的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其实就表被动。例如:
①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琵琶行》)
②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七、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或实词配合,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又叫凝固结构)。固定句式一般具有稳定的整体意义,翻译时不宜拆开理解。常见的固定句式有四种:
1.表陈述或判断的句式有:所以(……的原因);有所(有什么……),无所(没有什么……);有以(有什么可用来),无以(没有什么可用来);之谓、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2.表委婉的句式有:得无……乎(耶、邪)(该不会……吧);无(毋)乃……乎(恐怕……吧)。
3.表反问或疑问的句式有:不亦……乎(不是……吗);何(安、奚、恶)……为、何以……为(还用……做什么);如(奈、若)……何(把……怎么样),何如、何若(怎么样);岂……哉(欤、乎、乎哉)(难道……吗);(其)庸……乎(难道……吗)。
4.表选择、取舍的句式有:与(与其)……无宁、宁……不(无)(宁可……不如……);
与其……孰若(岂若)(与其……不如……),孰若(哪如);与……孰、孰与(跟……比较,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