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中医发病机制 文献综述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高血压、血脂异常为主要内涵,以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性疾病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MS已成为新世纪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又一慢性流行性疾病[2]。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了MS全球统一新定义[3],提出MS除涉及2型糖尿病(T2DM)、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多个疾病外,还可能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M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现代医学认为,MS的发生是遗传、环境、免***、心理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腹型肥胖、血脂紊乱和脂质的异位沉积,是导致IR的启动因素,其中脂毒性假说[4]、慢性炎症假说[5]等已成为研究热点;而IR则被广泛认为是MS的中心环节,是滋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的“共同土壤”。
中医学至今尚无恰当的病名以命名MS,依据其发病和临床特征,属中医肥胖、腹满、积聚、消渴、胸痹、眩晕等范畴。中医学关于MS的发病观与现代医学相似,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逸少动、年老体虚等,均能导致MS的发生和发展,但对MS的中医发病机制及辨证标准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以致于常常出现MS证治规律研究结果不一致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探求MS的中医学发病机制,本文试从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等三个方面对MS的中医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1 理论研究
1.1 病因研究:中医学认为,MS与先天禀赋及后天生活方式环境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主要在禀赋体质差异和后天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其病因展开研究。
1.1.1 体质差异:李氏[6]认为具有“痰湿”和“阴虚”特点的体质偏极之人较常人易发MS,体质偏极者在多种原因诱导下发病,病至MS阶段,均易出现痰湿内蕴、瘀血阻滞之证,与西医“共同土壤”的认识具有一致性。董氏等[7]整理痰湿体质证候特征相关论著后指出,痰湿体质之人大多形体肥硕,腹部肥满松软,符合MS定义的核心――中心性肥胖的特征;从疾病的易罹性分析,痰湿体质之人更易发生津、气、血诸精微物质气化障碍,致湿浊痰瘀病理产物过度堆积而发病。从中医学角度提出了痰湿体质是许多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是MS形成的病理基础。在体质类型与MS、及其各种变证的相关性研究中,多数研究结果显示,痰湿型体质群体更易发生肥胖、消渴、胸痹、眩晕等疾病。
1.1.2 生活方式:随着现代生活条件及方式的改变,影响MS形成的后天因素渐居重要地位,特别是饮食营养的过剩,已成为MS及其成员的主要致病因素[8]。如仝氏等[9]认为食郁是气、血、痰、热、食、湿六郁的核心,气滞、痰阻、水湿、内热等其它郁证表现都是在饮食过量,脾胃不能正常运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MS的发展演变规律可以用“郁、热、虚、损”来概括。此外,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或平素情志不舒,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结,机体精微物质运行障碍,积热内蕴,均可导致消渴、胸痹、眩晕等[10]。
1.2 病机研究:MS病性本虚标实,病位涉及脾、肝、肾、三焦诸脏腑,而痰浊、瘀血贯彻疾病始终;这是目前较为公认的MS病变机制[11-16]。近年来,中医学主要在脏腑病机、痰浊瘀毒病机等方面展开研究。
1.2.1 脏腑病机:脾虚失运是MS发病的关键。黄氏[11]认为:饮食不节,胃盛脾虚,精微不化其正,潴留停聚体内,可酿成痰浊;同时,肺肝肾功能不健也可影响脾运,加剧痰浊的形成,而痰恰是发生MS的基本病因。李氏等[12]从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及高血脂四个MS主要组分分别论述了脾虚生痰,或使阴液不布发为消渴,或使气血逆乱、风痰上扰发为眩晕,或痰湿内停发为肥胖,或浸***血脉、阻滞经络的病理机制。
也有医家认为MS的发生与肝关系甚密。刘氏等[13]认为肝能疏泄气机、调畅情志,参与饮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若肝失疏泄,体内气血及津液输布、运化失常,形成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痰瘀困阻体内,使血糖、血压、血脂增高,形体日渐肥胖,最终将损伤脏腑经络而生变证。王氏[14]从饮食、情志、生活方式及年龄影响四方面分析了肝与MS的关系,认为肝之疏泄功能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痰浊、瘀阻、积聚等病理产物是MS辨证***的客观依据。此外,肾作为一身阴阳之根本,也通过影响水液代谢及肝、脾生理功能在M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5-17]。
夏氏[18]认为,传统中医三焦气化理论演绎了体内气、津、精、血诸精微物质的正常代谢及平衡,三焦气机郁滞,则气、津、精流变障碍,精微物质不归正化而成湿、痰、浊诸病理产物,久则复以致病因子郁闭三焦,则热、虚、瘀、毒丛生。张氏[19]指出,三焦功能失调导致的内毒产生、堆积是MS的发病基础,而三焦功能障碍,内生的痰浊毒邪进而损伤脉络、阻滞气血,最终导致在MS基础上发生各种变证。
1.2.2 痰浊瘀毒病机:中医病因病机学说认为,痰浊、瘀毒均属于中医病理产物,具有双重特性,既是脏腑功能失常导致的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痰浊、瘀毒贯彻MS疾病始终之病机特点,已为学者所公认。如曹氏[20]认为,素体亏虚、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均能致生“痰”、致“消渴”,提出“痰的形成,一则直接耗伤阴液,另则痰郁化火也耗伤阴液,更有痰浊闭阻经络,阴津失于输布。痰既为病理产物,同时又可作为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如此进入恶性循环,以至病势日进,顽固难解。”谢氏等[17]则指出,先天不足,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年老肾虚等原因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形成痰浊和血瘀。作为MS病机的关键,痰瘀交阻又加重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从而导致MS的发生发展。李氏认为不论何种原因发病,病至MS阶段,均易出现痰湿内蕴、瘀血阻滞之痰瘀互结。
柴氏等[21]认为,痰浊、瘀血既是MS形成的原因,又是进一步导致“变证”、“坏证”的关键,指出若痰浊与瘀血搏结日久成毒,影响其他脏腑组织,亦可变生它证。王氏等[22]提出,体内一些物质增多,也成为有毒、有害之物。如升高的血糖即为糖毒,糖可生热、生痰,故高血糖属热毒、痰毒。再如升高的血脂即为脂毒,脂可生热,性兼腻滞,故高血脂属热毒、浊毒,其存在于血液中造成血行不畅、瘀滞,故亦属瘀毒。
2 实验研究
中医学对MS的实验研究相对匮乏,但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由于大量临床研究提示痰湿体质是许多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是MS形成的病理基础,故骆氏等[23]通过免***遗传学研究痰湿体质的客观存在及其生理特征,已获得客观依据;而痰湿体质在脂、糖代谢紊乱方面也取得了实验数据[24]。在MS中医病机的研究中,梁氏[25]用高糖饲料诱导大鼠造成IR模型后对有关指标的相关系数进行聚类分析,验证了MS胰岛素抵抗以痰浊、血瘀和内毒互结为病机的推测,同时还揭示了糖化血清蛋白(GSP)是痰浊证的特异性标志之一,为MS痰瘀证的诊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氏等[26]应用具有健脾益气、化瘀降浊疗效的药物***用高脂饲料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结果显示具有改善IR和胰岛功能、调节糖和脂肪代谢等作用,揭示MS的脾虚失运、痰浊内壅的病变机制。武氏等[27]通过温胆汤灌服高脂***剂灌饲建立的脂代谢紊乱MS大鼠模型的实验结果发现,气滞痰浊为MS发病机制之一,具有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作用的温胆汤能有效调节MS脂质代谢,为中医药研讨MS病变机制及***奠定了实验基础。
3 临床研究
3.1 流行病学研究:中医学对MS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相对匮乏,主要就中医证候分型特征展开研究,如陆氏等[28]研究指出:糖尿病高危人群中MS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医证候表现为气虚、阴虚为主的本虚,和血瘀、燥热为主的标实症状。
3.2 辨证研究:由于MS涉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等多个疾病,早期临床常呈无“证”可辨,而早期干预MS则意义深远。目前关于MS的辨证论治方法研究,主要体现在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两方面。
3.2.1 宏观辨证:中医学运用传统辨证论治方法,在宏观辨证对肝、脾、肾功能失调,及瘀血、湿浊的认识已基本一致,但至今仍未达成统一的辨证标准。依据对MS中医病机的不同认识,其辨证分型也有所差异,以脏腑辨证分型居多。如王氏等[29]认为,MS可归于肝郁脾虚、瘀血内阻、痰湿内蕴及气阴两虚4个基本证型。刘氏等[30]则认为,应分为肝胃郁热、痰湿困阻、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及瘀血阻络6个类型。林氏等[15]也将MS的辨证分型定为6型,但分别为脾湿中阻、胃强脾弱、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肾阴阳两虚及血脉瘀阻型。
MS病程迁延,在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近年来多数学者强调根据其演变规律,分段、分型论治。如仝氏等认为MS早、中期的证型主要为肝胃郁热、热瘀互结和脾虚痰湿型;晚期则因气血阴阳俱虚,心肺脾肾受损,痰浊瘀血阻滞,而呈本虚标实之证。周氏等[31]认为MS早期多实,宜开郁清热,辅以饮食、情志调养;中后期多虚证,故宜协调阴阳,补养结合。
3.2.2 微观辨证:MS中医分型的微观辨证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叶氏等[32]通过辨证分型研究发现,MS患者痰、瘀两种兼证的发生率随病程进展而增加,同时瘦素、TNF-α升高,脂联素降低,为中医辨证分型及兼夹症的客观化提供了依据。王氏等[33]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各型M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证实各中医证型均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并依据内皮素、瘦素等在不同MS证型中的差异性,提出将其作为MS气阴两虚型辨证参考指数的设想。
IR作为MS病变机制的中心环节,多数学者对其与MS及其变证的中医分型进行了研究。陈氏等[34]指出,冠心病(胸痹)IR中医辨证的主要证型为心血瘀阻型,痰浊、瘀血之“标实”性病理产物在冠心病(胸痹)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陈氏等[35]对消渴三大主要证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及气虚痰浊型)与IR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仅气虚痰浊型存在IR,提示痰浊是IR的特异性指标。相较于痰浊而言,血瘀与MS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黄氏[36]指出,以气虚血瘀证、风阳上扰证、风痰组络证为主要证型的缺血性中风患者,IR为共有病变,其中以气虚血瘀证的IR程度最为严重。
4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MS中医发病机制,目前多数的研究结果都指向具有双重作用的病理产物――痰、瘀。中医学认为,脏腑虚损、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痰、瘀诸病理产物堆积,构成了MS病变机制的中心,并贯穿MS病变始终。深化研究MS的中医发病机制,进而形成MS统一的辨证标准,对于MS的防治具有深远意义。中医学具有“治未病”的强大优势,中药又具有多靶点、毒副作用较小的作用特点,在防治MS这种多系统损害的慢性疾病上,值得今后深入探讨。
5 参考文献
[1]Rawlins MD.Spontaneous report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Ⅰ:the data[J].Br J Clin Pharmacol,1988,26:1-5.
[2]Albert KG, Zimmet PZ.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Part 1: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Diabet Med,1998,15:539-553.
[3]宋秀霞译,纪立农校.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3):178-180.
[4]杨文英.从脂毒性到糖尿病再到血脂异常[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24(4):287-288.
[5]Dandona P,Aljada A,Chaudhuri A,et al.Metabolic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based on interactions between obesity,diabetes and inflammatory[J].Circulation,2005,111:1448-1454.
[6]李庆生.诊治代谢综合征应重视痰瘀互结[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2):2-5.
[7]董静,王琦,王东坡,等.从痰湿体质角度论析代谢综合征[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2): 802-803.
[8]张刚,祝之明,倪银星,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特征[J].高血压杂志,2004,12(1):83.
[9]仝小林,张志远.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和***[J].中医杂志,2002,43(9):708-709.
[10]肖玲,凌玲.情志对糖尿病的影响初探[J].河北中医,2002,24(1):48-49.
[11]黄家荣.浅谈脾胃与代谢综合征[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2):96-97.
[12]李锡杰,刘志龙.论从脾论治代谢综合征[J].中医药导报,2006,12(4):9-10,32.
[13]刘欣燕,增.肝与代谢综合征[J].山东中医杂志,2007,26(7):493-494.
[14]王德玉.论肝与代谢综合征[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23-24.
[15]林飞,赵长安,赵涛,等.代谢综合征中医辨证的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2):148-149.
[16]杨文学,高天舒.从肝脾论治代谢综合征[J].吉林中医药,2007,27(12):13-14.
[17]谢维宁,杨钦河,纪桂元.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16-717.
[18]夏.中医三焦气化理论的应用研究――对糖尿病病变机制的再探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36(3):532-534.
[19]张剑.从三焦与“毒”探讨代谢综合征[J].中医杂志,2007,48(6):487-489.
[20]曹忠贞.论消渴与痰[J].中医药研究,1997,13(2):8-9.
[21]柴可夫,王亚丽.从痰瘀论治胰岛素抵抗[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9):542-543.
[22]王如沾,曲卫毅.论毒与糖尿病[J].山东中医杂志,1999,18(8):339-341.
[23]骆斌,黄山.肥胖人痰湿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关联研究[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5):9.
[24]宋剑男.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痰及痰瘀相关[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40-43.
[25]梁兴伦.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中医证候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7):528-530.
[26]李旋珠,熊洪艳,林青.强胰降糖胶囊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2):1109-1111.
[27]武晓宇,王燕,马伯艳,等.温胆汤对实验性大鼠血脂代谢紊乱的调节及机理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7):44-46.
[28]陆灏,陶枫,栾洁,等.糖尿病高危人群中代谢综合征患病[30]刘志龙,李锡杰.浅谈代谢综征的辨证论治[J].新中医,2007,39(3):88-89.
[31]周薇莉,叶子.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6):335-336.
[32]叶子,钟达锦.代谢综合征患者瘦素脂联素TNF-α与中医辨证分型及兼症的关系[J].中医药学刊,2006,24(12):2254-2256.
[33]王坤玲,王魁亮,郭***.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医药,2006,24(5):25-28.
[34]陈晓虎,徐顺娟.冠心病(胸痹)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5):296-298.
[35]陈砚波,王晖,周建扬,等.2型糖尿病气虚痰浊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3):255-256.
[36]黄立武.缺血性中风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及***影响的临床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4,27(6):324-326.
收稿日期 2008-10-2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代谢综合征中医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