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8日,沈阳小贩夏俊峰的妻子张晶发了一条微博:“就要过年了,婆婆去了佛堂,公公请了两个小时假带强强去洗澡,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默默地收拾着屋子。楼道里传来沉重的脚步声,男人的咳嗽声越来越近,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听见对门的女主人开门说:‘老公,你回来了。’我的眼泪流下来,这句简单的话,我有3年零9个月没说过了。”
在此之前的2012年12月8日深夜,张晶发了一条微博:“夏俊峰案还在北京最高法院复核,没有9日终审之说。感谢大家关注支持,如果有进展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奔忙中写“回忆录”的妻子
张晶的这3年多时间,就是在这样的煎熬与等待中度过。为了丈夫夏俊峰的案子,她四处奔走。只有初中文化的她,接触了形形的人,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学着用电脑、学习法律常识、锻炼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甚至,还要去关注国家大事、***策走向以及一切可能影响到夏俊峰案结果的大环境变化。
以前的朋友们看到她,都说:“张晶,你变化太大了。”
同样起变化的还有她的儿子夏健强。3年多过去,这个12岁的少年逐渐从孤僻的状态中走了出来,他的画作更是赢得了众多艺术家的赞赏,并在北京、上海、武汉做了小规模展出。张晶希望给他出个画册,算是对孩子的一种鼓励。
儿子写作业的时候,张晶也会在一旁拿起笔,记录这3年多的经历。刚写到二审开庭,已经写了3个本子。她说,不求有什么价值,只希望有朝一日能让夏俊峰看到,知道这些年她都做了什么。
张晶的“回忆录”从2009年5月16日、那个毫无预兆的周六上午开始。儿子强强去少年宫学画,他们夫妻两人去五爱市场出摊。
其实那天从一开始就不太一样。他们通常都是下午出摊,但是头一天,摊贩们传着说,城管队有人周六结婚,城管们都要去参加婚礼,不会来市场,大家可以踏实卖一整天。两人想,周六市场顾客多,一上午能多卖百十来块钱。
张晶还在摆摊,夏俊峰还在跟别人闲聊,城管们就来了,他们被逮个正着。夏俊峰被带走,随后便出现了谁都想象不到的惨剧:在城管队的勤务室里,夏俊峰与***人员发生争执,两名城管被夏俊峰用做生意削香肠的小刀刺死,一名城管重伤……后来,这件事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新闻。
2011年5月9日,夏俊峰刺死城管案二审宣判,辽宁省高级法院作出裁决,维持一审原判:夏俊峰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
事发之后的这3年多,两次开庭,张晶一共只在法庭上见过夏俊峰4次面。一审的时候,听到脚镣声,别人提醒她“人来了”,张晶抬头一看,没认出来。“人瘦得不得了,以前他虽然不高,但体重有140斤,可一审的时候脸瘦成了一条,脸色苍白。如果在大街上,我肯定认不出他就是夏俊峰。二审的时候,他胖了点,也许是想开点了。”
艰难中成长的孩子
3年多过去,夏健强已经12岁,上小学六年级。
因为父亲的事情,夏健强的性格也受到了影响。刚开始的时候,张晶跟他说,爸爸去国外打工了,得很久才能回来。他不信,问张晶:“我去上美术课的时候你们还在出摊呢,怎么一下就出国了,衣服都不带?”
后来,有记者到他们家里采访,事情总归瞒不住。慢慢地,强强变得有些孤僻,没变的是,仍然喜欢画画。大人跟他说话,遇到他不想说的,他就拿起笔,“我给你画张画吧”。
让张晶高兴的是,最近一年多来,强强的状态好多了。
“在大家的帮助下,从2011年开始,我带着他出去办画展,见到了很多人,强强也开了眼界。他发现大家真的在帮他、对他好,不像之前在家里,看到的都是几个苦闷的大人。”
2012年暑假,张晶带强强到北京宋庄拍微电影。回到沈阳,强强到补习班补数学,老师问,怎么前几天没来上课?强强得意地说:“我去北京拍电影了。”他的同班同学也在一旁添枝加叶:“他还开画展呢。”于是,好奇的同学们上网搜电影名,搜出了“夏健强”,接着出来的是“夏俊峰”,然后什么都出来了。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2012年十一之前的一天,强强中午放学回到家,看着张晶说:“糟糕了,班里同学都知道了。”张晶紧张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强强接着说:“全班男生开了个会,没让我参加。他们在会上说,以后谁也不许欺负夏健强了。”张晶这才长出一口气。
家里出事后,强强是张晶心里的一个支撑。谈起孩子,张晶说,不管大人的世界怎么样,一定要让孩子正常成长,看到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
张晶说,强强是个外向的孩子,除了画画,还喜欢跳舞、唱歌、讲故事,性格上更像他爸爸。“老夏性格外向,人很幽默,特别热心,爱帮助人,我总说他事事儿的。比如每次下楼,看到谁家门口放着垃圾袋,他就帮着拎下去扔了。遇到小区里有老人拎着菜,或者收衣服什么的,都过去帮忙,人缘特别好。”
在网上,有人给张晶留言说:“将来让你孩子报仇。”对这种留言,张晶不理会,也不会评论和转发:“无论遇到多大的事儿,也不能太偏激。”
经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2011年5月12日,张晶来北京,一档电视节目采访她。当时二审宣判不久,有传闻说,夏俊峰很快会被执行死刑。“那时我几乎崩溃了。”张晶说道。
那段时间,对张晶来说是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情况慢慢变好的开端。随着她不断地奔走,通过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夏俊峰案。张晶自己也学着开了微博,陆续有人向她伸出了援手。在同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张晶的性格也慢慢起了变化。
张晶1999年跟夏俊峰恋爱,2000年4月2日结婚。两人生活得挺难。夏俊峰技校毕业被分到防爆电机厂,刚分配就下岗,在家放长假,没有收入,只拿过14个月的国家补贴,每月240块。两人商量后,开始摆摊卖烤串。那时候,张晶心里想的都是老公和孩子,想着挣钱、攒钱。生活就是出摊干活,还有就是当城管出现时端着锅猛跑,一头钻进附近的居民小区,每天都有两三次。
现在如果你看到张晶,从她的谈吐里,你很难将她和五爱街上的内向小商贩联系起来。说起自己的经历,她的表达平和、冷静,分寸感也很好。“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孩子那么小,我必须得坚强。”
起初,也有好姐妹出于好心,劝张晶:“放弃吧,孩子给奶奶带,你再找个人嫁了。”也有人说她瞎折腾,一个女的,一点根基都没有,连派出所的人都不认识,没希望的。
“老公出这个事儿,说到底也是为家里,我怎么可能抛下他?”张晶一个人扛到今天,周围的人也改变了态度,“男的都说,老夏找了你,真是有福气。”
外界的帮助也是张晶坚持下来的关键。在沈阳的一审和二审,张晶请了沈阳的3个律师,花了6万块,家里彻底没有钱了。“以前就没什么积蓄,借了很多钱。之前我一直花二姐工资卡,每月有1050块,花了两年。”2011年,有人在网上呼吁,不少人给她捐款,终于解了燃眉之急。
张晶感慨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心人,“滕彪律师、陈有西律师都不要我的钱,还有人给强强寄画册、文具什么的。我父亲生病了,有人还寄药来。”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夏俊峰”
一开始,张晶所有努力都是让夏俊峰免死,慢慢地,她感觉自己“心量变大了”。
想法上的转变,主要发生在最近一年多里。随着遇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得到的帮助越来越多,张晶的心里也产生了一种责任感。现在,遇到有人需要帮助,张晶会迎上去问:“我怎么能帮助你?”
有一天,张晶在网上看到有个大学生为救人,自己被烧伤了。她把强强叫过来,问:“有个大学生哥哥为救爷爷烧伤了,咱们把你的画拿一幅出来拍卖,得到的钱捐给他好不好?”强强马上答应了。后来,强强的画拍了8000块钱,捐了出去。
“以前,会常听到有人跟我说,‘你代表了我们弱势群体,问题在体制不合理’什么的,我都不理解,认为这不就是我们跟几个城管之间的事吗?”经过这3年多的奔波,张晶慢慢理解了夏俊峰案更多的意义:“我现在觉得,我不是为了自己在奋斗,因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夏俊峰。对于城管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暴力***,也不会有那么多恶性事件发生。”
第一年的时候,张晶看到城管就会走开,会怨他们。但是现在不同,因为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也是弱势群体。“如果这件事情能促使法律健全的话,我这些努力就没有白费,确实不是为了我或者为了夏俊峰一个人。”
2011年5月23日,夏俊峰的辩护律师提请最高院对夏俊峰案死刑复核,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其间,不断有人在网络上呼吁“刀下留人”。夏俊峰死刑复核阶段的辩护律师陈有西此前公布的新证据,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夏俊峰免死的希望。
同时,随着复核时间的不断延续,各种“最终结果将要宣布”的消息不时出现。张晶只能在微博上一遍遍地感谢人们的关心,然后继续等待。
“不知道还要等多久。结果总会宣布的,这么长的时间都等了。”对于必将到来的结果,张晶内心充满矛盾,“希望有个结果,也怕有了结果,内心很挣扎,担心等来的是不好的结果。现在这样,心里至少还有个盼头。”
在张晶的记忆里,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她和夏俊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出租车司机被人打,满脸是血,很吓人。夏俊峰走过去问:“要帮你报警吗?”对方点头,夏俊峰帮他打电话,张晶在一旁小声催促:“快走,快走,万一人家报复。”
张晶说:“现在我明白了,当时老夏是对的。”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