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所长,《药物与人》杂志社执行社长兼主编,著名健康科普传播策划人,与著名健康专家洪昭光教授合作创建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策划并首创国内大型健康电视直播节目《健康你我他》,策划出版洪昭光著《不生病的生活方式》等畅销书籍,总销量超过500万册。
我从事健康科普传播工作10余年,感受最深的是,人们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中国大众亟需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我的人生导师洪昭光先生用浅显的语言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育一个男人,只是帮助了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却会让一家人受益。在此我衷心希望能和37°女子学堂的女性朋友,真诚交流,愉快沟通。我也会邀请医学及健康领域的权威人士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健康生活的真知灼见和实用诀窍。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冬病夏治有讲究
每到夏天,尤其是入伏以后,我都会提醒身边的朋友,趁这个时节,赶紧治治老毛病。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旺盛,脾脏功能强,痰湿水饮易消,所以疾病容易缓解或消除。三伏天在一年中天气最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伏天用药与冬季用药的有效率分别为96.9%和66.6%,夏季是冬季用药效果的1.5倍。2013年是7月13日入伏,伏长30天,大家不要错过“冬病夏治”的好时机。
当然,也不是什么病症都适合在夏天治。冬病夏治主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对过敏性鼻炎、关节炎、肩周炎、冻疮、体寒、肠胃不适等疾病也很有效。
冬病夏治的方法主要是“三伏补”“三伏贴”“三伏针”或“三伏灸”。“三伏补”主要是内服中药,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施治。“三伏贴”即外敷中药,选取肺俞、膏肓、脾俞、神阙等穴位外敷。“三伏针”或“三伏灸”,是选取大椎、肺俞等穴位进行灸疗或施针,主要用于防治肩背痛、四肢痛等。
对症下药才有效
根据以往的***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些冬病夏治小验方,针对不同疾病,对症下药。
防治肠胃疾病:一着凉就腹痛的人可常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丸,以温运脾阳,燥湿散寒;经常腹痛腹泻的人可常用保健兜肚,或用肉桂、吴茱萸、高良姜、荜茇、丁香等研末敷脐。
防治颈椎病: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办公室白领,饱受颈椎病的折磨,如果确定是受风寒或者长期劳损所致的颈椎病,可以用艾条灸阳陵泉穴(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处)。
防治冻疮:冻疮可在三伏时节进行预防性***。自制外敷小验方:取桂枝25克,红花、紫苏叶、附子、荆芥各10克,生姜30克。将上述药一起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汁,然后用药液熏洗患处。每日1剂,一般10天为一个疗程。
防治咳喘性疾病:用白芥子涂法,取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匀,制成药饼,贴前再取麝香放在药饼中央,于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最好是一天当中阳气最旺的中午)各贴一次,需要连贴3年或更长时间。
宫寒调理:如果偶有受寒现象,例如淋雨等,可以喝一碗驱寒汤。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即可,饮用1次~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持续性宫寒可拔罐进行调理,既能解除宫寒之痛又无副作用。在腰腹部正对着的背部进行拔罐,往下延伸到尾椎骨附近。每次拔罐要持续20分钟~25分钟,每天拔两次,连续3天就能使宫寒症状明显减轻。
特别提醒大家,拔罐后不要洗澡,以免湿邪入侵体内。
防治肩周炎:该病多因人体肾气不足、气血渐亏,加之长期劳累或受凉而致。可采取补气血、益肝肾、温经络、祛风湿的方法进行***。取葱汁、姜汁、蒜汁各150毫升,凤仙花汁50毫升,米醋150毫升,面粉30克,牛皮胶60克。先将葱汁、蒜汁、姜汁、凤仙花汁及米醋放入锅内煎煮,煎成浓汁后再加入牛皮胶及面粉,继续煎至膏状为止。然后将药膏分别贴敷于患者患侧的肩髃、肩髎及曲池穴上,用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冬病夏治需注意细节
每年都会有朋友在针灸或贴敷的实际操作中,因疏忽大意导致不适,在此提醒大家注意一些细节。
外敷伏天膏,一般在4小时~8小时后,局部会感到灼热难忍,此时应当立刻将膏药揭除。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
药物贴敷后,如果感到十分不适,应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进一步刺激。
进行艾灸***时,最好有人陪同,以便有灼热感时,陪同者能及时观察,以防起泡。
清淡饮食,忌吃海鲜和辛辣食品,如大蒜、辣椒等,忌食冷饮。少喝酒,少抽烟。
孕妇、对药物过敏者、皮肤有破损者,以及处于疾病发作期的人都不适合做贴敷。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
因专栏篇幅有限,如果大家有关于冬病夏治的具体问题,欢迎来女子学堂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