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丰富孩子的语言积累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成语积累自然是必不可少。我在要求孩子们灵活掌握各个练习中成语的同时,又布置孩子们课外再去分类积累一些成语。初开始孩子们兴致勃勃,但一段时间下来,不少孩子热情逐渐消退。怎么办呢?得想个办法推波助澜一下!这不,这段时间孩子们正在积累含数字的成语,干脆搞个含数字成语的游戏吧。
那天,预备铃刚响,我就匆匆走进教室:“谁有水彩笔?”“我有!”、“我有!”……孩子们对我总是热情而无私的!我抓起笔,飞快地在事先裁好的纸条上写下了“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组数字。
上课铃响了,我走上讲台:“同学们,老师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大家积累了不少含数字的成语。这节课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很简单——老师这里有分别写着‘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些数字的纸条(随手一一在讲台上摆开),你们可以用这些数字纸条为道具,通过摆弄准确地表达出一条成语的意思,但不许说出来。最先猜中者得1分,否则出题者得1分。说白了就是相当于猜哑谜。比赛采用画‘正’字记分法,得分最高者将被评为‘数字成语大王’(我给不同类的成语积累中表现最优秀的同学冠以‘某某成语大王’的称号,前面已产生‘历史典故成语大王’和‘寓言故事成语大王’)。”
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我先做了个示范。我拿起“七”和“八”两张纸条朝两边的同学晃了晃,提醒大家看清楚,然后将“七”的纸条横着,“八”的纸条竖着。孩子们机灵着呢,齐声喊道——“横七竖八!”
“知道怎么做了吧?”
“知——道——!”
学生蒋晓晓首先冲上讲台拿起“三”和“四”,也朝大家晃了晃,然后转身走两步丢了“三”,接着又扔了“四”。
“丢三落四!”快嘴小赵最先开了腔。我在黑板上给他记了一分。
同学们接二连三登台,分别“表演”了“低三下四、颠三倒四、七上八下、七拼八凑、七零八落、七颠八倒、一五一十、四平八稳、三长两短、一波三折、一纸空文、一笑置之、一落千丈、一泻千里、一尘不染、一呼百应、三番五次、三三两两、三位一体、举一反三、十拿九稳、说一不二、不三不四、八仙过海”等20多条成语,坦白讲有些是我起初所没有想到的。我暗暗佩服他们敏捷的思维、独特的创意!
接着出现了一阵短暂的沉默,孩子们似乎江郎才尽,再也“表演”不出什么花样来了。突然,文静而又爱思考的小文站起来问我:“老师,自己能带一些辅助的道具吗?”
“可以。”
只见她轻盈地走上讲台。哎,她不是没带道具吗?等走近了再一细看,啊,原来是一根长发。她向大家示意自己拿的是“千”,然后用头发把它拴上提了起来。
真是绝妙,好个“千钧一发”!
于是,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再度迸发,又“演示”了“一笔勾销、一孔之见、一命呜呼”等成语。
很快又陷入了沉默,似乎大家的智慧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这时,平时总把书本搞得破破烂烂、木制铅笔上总会留下他清晰牙痕的那个有点小小的“破坏欲”的小强走到我身边问:“老师,能不能撕?”
“啊?”孩子们张大的嘴巴足以塞进整个鸡蛋了。
这也的确出乎我的意料,稍一迟疑之后,我立即肯定地回答:“可以!撕了老师再写吧!”
小强这回可有了“用武”之地了,他拿起“四”和“五”,“刺啦”、“刺啦”两声,毫不客气地就给报销了!
“四分五裂!”孩子们兴奋得有点“狂”!
接下来倒霉的主要是“一、五、九、十、万”几个成员(撕了的数字我又即时地作了补充),也难怪,谁让它们与“一刀两断、五马分尸、九死一生、十生九死、万无一失”有“缘”呢?
最后,清点战果,班长小静猜中14条,独占鳌头,“数字成语大王”非她莫属!
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下课的铃声响了,我示意大家安静,把桌上“伤痕累累”的纸片团成一团:“老师再出最后一题。”说着,我把那纸团投进了墙角的纸篓。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一无所有!”“一干二净!”“一穷二白!”“一扫而空!”
孩子们快乐的笑声在校园里回荡着!我相信“魔幻的数字”、“魅力的成语”也一定会进一步催生他们无穷的创意和积累成语的热情!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射阳县耦耕小学)